家長的這些行為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2020-08-28 伊顆豆的育兒小課堂

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自信多一點,自卑少一點。自信的孩子才能更出眾,自信是一個孩子未來成功的墊腳石。

反之自卑的孩子,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悲觀失望、喪失信心等。自卑的孩子內心是孤獨而痛苦的。

所以說家長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忽視對孩子的肯定和關注。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你的哪些做法會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如果你的家庭中存在這樣的現象,一定要趕緊改掉,千萬不要因為疏忽而影響孩子的成長。

1 過度勤儉的家庭

  •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但如果父母過度節儉,就會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一種窮的觀念,畢竟每個小孩子都有一顆攀比心,看到其他小朋友擁有的,自己也想要。
  • 殊不知,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在心中,多多少少的會產生「自卑」的心態,覺得自己很窮,不敢和同學們一起出去玩、交流,不自覺的在心中產生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

2 喜歡打擊孩子的家庭

  • 有的家庭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得不到家長的肯定和鼓勵,家長總是責罵孩子,總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
  • 「你看看你們班同學XXX,比你強多了;看人家寫的多好,再看看你;看人家考了多少多少分……」有沒有戳中你?
  •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缺少欣賞的目光,而且總是善於發現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卻只會看到自己孩子的缺點,不斷的否定打擊孩子,不管孩子怎麼做,付出了多少努力,似乎都無法令他們滿意。
  • 孩子在家長的無數次的批評指責中慢慢的就失去了信心,變得越來越自卑內向。
  • 換位思考一下,假如孩子拿你和別的父母做比較,你是什麼心情呢?「你看看XXX的爸媽,看看人家開的什麼車,看看人家多有錢……」如果你聽到孩子拿你和別的父母做比較,你又作何感想?
  • 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到,人前不批評,人後多鼓勵孩子。

3 有家庭暴力的家庭

  • 很多父母不會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為,比如: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或者大打出手。
  • 如果伴隨著家庭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也可能會讓孩子的脾氣變得暴躁,他會覺得暴力能解決一切問題。
  • 也可能會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完全生活在恐懼之中。從而導致孩子膽小、怯懦、自卑。

4 家長過於強勢的家庭

  • 有些家庭的父母性格非常強勢,這也體現在對孩子平時的一言一行中,總是用命令的口氣幹這幹那的。
  • 或者不準孩子做這,不準孩子做那,如果孩子一旦做錯了,就會招來嚴厲的斥責聲,從不與孩子溝通,這樣的教育,也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我家孩子姥姥就是這樣的,不許動這個,不許摸那個,恨不得就應該像只溫順的小羔羊一樣,把孩子圈在羊圈裡,只能在那一小塊地方活動,生怕給她東西弄亂了。

不聽她的話,孩子立馬就會迎來她劈頭蓋臉的一頓口水戰,為此我和我媽爭論過好幾次,我媽總是說,你就慣著他吧!

「這怎麼能是慣著呢?哎呦我去,你說不讓他動他就不動,你說讓他往東就往東,讓他往西就行往西,真要成那樣就成傻子了。」

我這小脾氣一上來,帶著我娃就回自己家了。哎!這姥姥真是要命,我媽就沒有耐心,不願意看孩子,算了不跟她一般見識。(不說這個了,有點跑題了哈!)

那麼家長需要怎樣做才能不讓孩子有自卑的心理呢?

對於孩子而言,真正好的教育是來自父母長期而有愛的高質量陪伴,為什麼說有愛高質量的呢?

有的父母下班回到家就是打遊戲,刷視頻,玩手機,連說話都不帶抬頭的,雖然每天都生活在一起,但這並不是真正的陪伴。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父母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而很多父母卻都忽略了這一點,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不管孩子願不願意。

毀掉一個孩子的自信太容易:也許是一個眼神,一句話;也或許是一個行為,一個無心的舉動。

那麼應該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擁有自信,不產生自卑的心理呢?

請看下一篇https://m.toutiaocdn.com/i6848894430712168975/?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94638598&use_new_style=1&req_id=202007131909580101290351390F15C740&group_id=6848894430712168975

相關焦點

  • 家長的錯誤「節儉行為」,會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毀掉孩子的格局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告訴孩子說要節儉,要傳承這種優良美德。可在我們生活中的某些節儉行為,並非是好的,這些行為看起來是在節約,但其實是在傳達錯誤的價值觀和錯誤的生活態度。如果家長不能分辨清楚,就會誤導孩子。
  • 家長要重視,當孩子有這些行為,說明有自卑傾向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性格和行為習慣的好壞,大都來自於父母的教育和影響。在現在的社會中不乏一些自卑的孩子,他們總是貶低自己,從而讓好的機會輕易在自己眼前溜走。因此,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也應該及時關注他們是否有自卑心理。
  • 沒有骨子裡就自卑的孩子,家長這些舉動,才是造成自卑的「根源」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孩子會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會內向一些,不願意與人交流,喜歡自己獨自的相處,有的孩子則性格外向,會比較喜歡與人交談,熱情開朗,願意接觸新的人和事情,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天生就這樣的,也會是後天的環境所養成的。
  • 自卑不是天生的,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家長要引起重視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自卑的,更沒有哪個父母希望養出一個自卑的孩子,但最近有很多的家長給我小編留言,反映不知道什麼原因,家裡的小孩養著養著就自卑了。如果你還沒辦法界定,小編告訴你,自卑的孩子往往會有下面幾種表現,你一旦發現就要提起注意了。
  • 孩子之所以越來越自卑,其實是因為母親這3種行為
    ,而是逆著這個方向去教育,導致孩子越來越自卑。,過著沒有目標忙忙碌碌的生活,掙著夠生活的工資,看似家長們似乎很開心,但是孩子因為沒有發揮自己的特長而一直處於自卑之中。另外,在家長給孩子灌輸自己意識的過程中,經常會使用PUA的手段。我們都知道PUA是一種起源於以戀愛為名義,男生對女生使用的,目的是騙取財物或者其他方面的手段。家長怎麼會給孩子使用這樣的手段呢?事實上,PUA的本質是一種在沒有對照狀態下使他人懷疑自己,順從自己意志的手段。
  • 家長的這些行為,易使孩子心理壓抑自卑,經常遭到挖苦,容易吃虧
    性格越自卑的孩子,越會熬捉弄和挖苦,很不幸珊珊從小就很自卑,在班上從來都不發言,和同學也很少接觸,越是這樣,同學們越喜歡拿她開玩笑,捉弄她,對她指指點點。讓她一度厭學。家長的這些行為,易使孩子心理壓抑自卑,經常遭到挖苦,容易吃虧,奉勸父母們別再做了!1、打擊孩子的欲望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奔向你,說想要一條花裙子,你回饋他的卻是一個冰冷的表情,一句冷嘲熱諷話。
  • 「性早熟」會讓孩子自卑一生!家長的這四種行為都是導火索
    而那個突然有這樣行為的男孩,心理髮育的走向又該是如何?◆ 影響心理健康雖然身體發育提前了,但是心智仍然處於實際年齡水平。第二性徵的過早出現、體型、外表和其他孩子不同,這會讓孩子過早地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 3個行為說明你的孩子正在自卑,一些家長還以為是「懂事」的表現
    有的孩子相對內向、有的孩子善於思考、有的孩子不太愛說話,但並不能說這些孩子性格有缺陷。 但是家長們要注意一點,不要把孩子的自卑當成懂事。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他們平時表現出了沉穩和內斂,看上去非常懂事。但是倘若你的孩子有這樣3個舉動,那就要引起重視, 這可能說明你的孩子正在悄悄自卑。
  • 孩子自卑,多半是這些原因?家長可以用這些方法,幫孩子告別自卑
    所謂「自卑」就是自我評價過低,自己瞧不起自己,他是一種人格上的缺陷,一種失去平衡的行為狀態。通常自卑的人十分敏感,禁不住任何挫折。著名精神分析家阿德勒說過:「所有的人都有那麼一點自卑,無論他是高官,還是市井平民,都不例外。」人正是因為自卑,所以才想超越自我。
  • 家長有這四種行為,會讓孩子成績越來越差,別再做了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家長對於自家孩子的學習都十分重視,如果成績變差了,父母就會十分擔心,害怕孩子將來考不上好的大學,影響未來。因此,許多家長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督促孩子的學習,但是,這其中有一些行為會間接導致孩子學習成績變差,卻不自知。
  • 孩子越來越膽小,不合群,原來是父母這些行為造成的
    孩子越來越膽小,不合群,原來是父母這些行為造成的我們都知道,自信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缺乏自信,他就會處於一個自卑的狀態,結果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做不好。其實孩子的性格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後天生活環境和教育的影響,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性格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 如果孩子日常存在4種行為,說明他已經很自卑了,家長需及時察覺
    當孩子遇到困難,對父母說「我不行」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回應呢?對於現代父母來說,我們更推崇鼓勵式育兒的方式,而「我不行」三個字背後具體隱藏了孩子哪些情緒,就需要父母多和孩子溝通才能深入了解。若孩子是因為自卑情緒影響到日常行為,而父母還沒及時發現幫助引導,那麼有可能影響的會是孩子的一生。如果在生活中發現孩子有這4種行為,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及時察覺才能阻止情況惡化。
  • 孩子如果有這兩種行為,說明他很自卑,家長別不當回事
    文 ❤ 兩口育兒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孩子長大後有什麼樣的性格,取決於小時候父母在這張白紙上畫了什麼圖案。不好的家庭教育,可能會讓孩子時時刻刻,甚至長大後都處於陰影之中,在陰影中生活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缺乏自信心、膽小、自卑的特點。
  • 父母經常做這些事,孩子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家長要注意
    父母經常做這些事,孩子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家長要注意養孩子對媽媽們來說是一件幸福又痛苦的事兒。孩子喜歡粘著媽媽,像一個小&34;一樣感覺很有趣;但有時孩子太過粘人,像牛皮糖一樣粘在身上,離開還不到一分鐘就開始大哭,讓媽媽們很是苦惱。
  • 家長別給孩子灌輸這些思想,容易讓孩子變自卑,被人當「軟柿子」
    可也有家長想問:「為什麼孩子就是不知道反抗呢?越來越像個軟柿子,誰都能捏一捏!」,如果家長常給孩子灌輸這些思想,是會容易讓孩子變自卑,被人當「軟柿子」的。1、在自身找原因的思想很多家長怕孩子不懂事,一味寵著會沒有規矩,所以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孩子從自身找原因,孩子打架了或者回家說自己被欺負了時,家長也會對孩子說:「他怎麼不欺負別人,怎麼就欺負你?」
  • 孩子的自卑,往往在不經意間顯露,不糾正會讓孩子的路越來越難走
    原來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在這個教育普及的時代,我們漸漸發現性格也會決定一個孩子的走向。有自信、人緣好的孩子在社會和工作上更加吃香,所以我們都希望有一個性格健全的孩子。,而這些特點都是自卑引起的。性格不是一時決定的,骨子裡自卑的孩子小時候不經意間就會透露出以下這些細節,希望越早發現越好,不要讓孩子的路越來越難走。
  • 家長常說這3句話,很容易讓孩子越來越自卑,毀掉他們的幸福
    導讀:家長常說這3句話,很容易讓孩子越來越自卑,毀掉他們的幸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常說這3句話,很容易讓孩子越來越自卑,毀掉他們的幸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理學家:如果父親有這3種習慣,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自卑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也有很多研究是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和溝通交流的多少對孩子未來發展起到了很明顯的作用。母親在一個家庭中的表現幾乎會影響整個家庭甚至家族的命運,比如是否勤儉持家、是否善於教育、是否體貼丈夫。但實際上,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
  • 心理學家:如果父親有這3種習慣,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自卑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也有很多研究是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長短和溝通交流的多少對孩子未來發展起到了很明顯的作用。母親在一個家庭中的表現幾乎會影響整個家庭甚至家族的命運,比如是否勤儉持家、是否善於教育、是否體貼丈夫。
  • 總是將這種想法告訴孩子,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甚至會心裡不正常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導致,也是對孩子產生最大影響的人。相信每位家長都盼望自己的寶寶能夠有所成就,但忽略了一點,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以後的發展起決定作用。不知道這些家長是否想過,自己的孩子成為自己不願意看到的一面,自己的教育就一定是對的嗎?倘若你在日常生活中始終告訴孩子這樣一句話:我們和其他人家比不了,我們家窮」,那麼或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光是在物質上,在精神上也會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