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低調」的古村落,被稱為「江南香格裡拉」,知道的人不多

2020-12-20 騰訊網

浙江仙居自古是人傑地靈之地,是7000多年下湯文化遺址之地,這裡曾發明創造蝌蚪文,這裡是眾多成語典故誕生地。在仙居縣田市鎮有一個被戶外愛好者稱為「江南香格裡拉」之地的小山村,名為公盂村,是一個坐落於海拔600多米高的山地村落,別名貢盂。

公盂村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範氏。據傳是範洵的兒子為了躲避災禍居家遷徙到仙居山內,後來陸續有人搬遷至此逐漸形成小村落,是台州古村落中土牆類建築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村子四周高山環繞,將公盂村圍成一個小盆地,形態似「盂」,取村名為貢盂,全村分為上坪村、下坪村,其景色非常優美,因為少為人知,更是被人稱為是「江南的香格裡拉」。

全村建築都是以土牆為主,門板為門面,青瓦為頂,有小平層,也有高樓和四合院。土牆都是一層一層結實夯起來的,在夯牆時先把牆板架正,保持土牆重心平衡,架正之後往裡倒土,再用牆杵夯實,據稱一尺高的土牆需要經過三到四次夯實過程。在土牆夯到一定高度時,適當的晾曬保持土牆的承重,還要負責土牆拍板,保證土牆的牢固性。

公盂村的土牆建築經過100多年都沒有倒塌,這需要一身好力氣和高超的技術才能做到,目前這種夯土技術差不多已經要失傳了。遠遠望去全村似一個整體,近看每家每戶又界線清楚,民居建築之間相互連通,巷道雜亂無章。在很多土牆建築內外都支撐不少木柱,防止建築倒塌。

一年四季任何一個時候,公盂村都可以美成一片,用手機隨手一拍,都是一張無需添加濾鏡的照片。前往公盂村道路上的景色一般,當登上古村之後,才是一片絕美之地,在群山、梯田之中,夕陽下的公盂村映入眼前,斜陽斜射在土牆之上,絢麗斑斕。

如果是戶外發燒友,可以選擇攀登古村身後的山峰,山頂大概能站7、8個人,在山頂之處欣賞被雲霧繚繞的公盂村。但是這一段是沒有山路的,需要依靠繩索自行攀巖,如果沒有攀巖經驗,不建議攀登。聽當地人,村民還有一門手藝,製作「針刺無骨花燈」,花燈全身沒有一根骨架,用不同大小的紙張粘貼而成,每個洞眼都是由繡花針刺出來的,燈光從洞眼中透出來,十分絢麗,還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

公盂村沒有通公路,與外界的聯繫是一條4公裡的山道,到達山腳下的停車場之後,就要徒步前往,大概要2個小時左右。山路崎嶇,不要太晚或者下雨天上山,也不要穿高跟鞋徒步,有種穿越原始森林既視感。要住宿的話,可以住在村內的農家樂,但是需要自備洗漱用品,也可以自帶露營設備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相關焦點

  • 走進浙江仙居公孟,人稱「江南最後的香格裡拉」,浙江最美的村落
    在浙江的仙居,有個地方,被稱為江南的香格裡拉,說的就是仙居公盂。兼有天台之幽深,雁蕩之奇崛,這裡的山群時而溫婉,時而氣勢恢宏。它隱秘地臥於深山之中,被稱為神仙居住的地方,也被驢友們稱為「江南最後的香格裡拉」。公孟村坐落於海拔600米的高山村落,這裡只有幾十戶人家,而且至今未通公路,群山環繞下的小盆地,是個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子。
  • 「江南的香格裡拉」,原生態的古村落,徒步2小時的江南秘境
    每天穿梭於高樓大廈之間,幹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還記得上一次好好休假是什麼時候了嗎?現代人,遊走於都市的繁華,看慣了燈紅酒綠的霓虹,聽慣了車流的轟鳴,生活太忙,漂泊太久,心已疲憊不堪。「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桃花源記》,為後世之人增添了無限嚮往,世外桃源是很多人想要尋求的安寧之地。這種地方到底存在嗎?一直都是一個謎題,更多的是逃離城市喧囂,想找一處讓心寧靜的地方。
  • 山東這個古村落,被譽為「濱州小成都」,耗資5億知道的人卻不多
    在我國的古建築當中,古村鎮是代表之一,對於建築學研究以及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而在山東省就有這樣一個古鎮,不僅充滿水鄉韻味,可與那些江南古鎮媲美,同時保留完好的古建築也數不勝數,它就是位於山東省濱州市的魏集古村落。魏集古村落即使不是最具原生態化的古村落,但它可以稱得上是仿明清古建築當中的集大成者。
  • 婺源最低調的三座古村落,有鄧倫親手寫下的許願牌,知道的人不多
    婺源以徽式古村落而聞名,當然最有名的還是每年春天油菜花開的婺源,如今已經過了三四月份油菜花開的季節了,而除了春暖花開的時節,婺源還有哪些值得遊玩的?除了人們熟知的李坑、理坑、汪口、彩虹橋,其實婺源還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村落,這次小編就推薦給大家三座婺源低調的古村落,最後一個是電視劇《歡樂頌》拍攝地,現在保存著鄧倫親手寫給喬欣的許願牌,而且知道的人不多。
  • 這條徒步線路,被稱為浙江的香格裡拉
    公盂,坐落在海拔600米高的山上小村莊,位於浙江仙居縣城38公裡的西南處,四面奇峰環繞,圍成了一個小小的盆地,遠離塵囂,自然秀美,被稱作「華東的香格裡拉」,是徒步旅行的勝地。春季筍多了,夜晚將其擺放,待明日晾曬成幹。第二天被此起彼伏的雞鳴叫起,小村還瀰漫在山嵐中。從上平村眺望下平村,高山盆地,古老農舍,野花簇擁,仿若與世隔絕,這就是被譽為」華東的香格裡拉」的秘境。
  • 廉江這個500餘年歷史的宗族古村落,低調的讓人心疼!
    在廉江,有一座建於明朝村落它低調,卻閃著柔和的光芒村民說,丹兜村始建於明朝,是一條有500多年歷史的宗族古村落。據資料記載,早在明朝時期,塗氏祖妣劉法壽從福建汀州塗坊攜幼子塗泰來到高州府石城縣永安鄉豐三上都那烈村(今石角丹兜一帶)。據村中歷代傳聞,劉法壽遇仙人指點,掘井開基,井水化酒,資助發家。
  • 江南古村落入選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
    近日,2020年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名單正式公布,我縣江南古村落研學基地成功入選。2020年以來,江南古村落根據「鄉旅生活、生態社區、古風家園、上下共治、幸福鄉裡」的鄉村振興規劃總體要求,不僅全面升級美麗鄉村品質,更是從研學方面出發,打造鄉村旅遊研學目的地。
  • 麗水松陽15處絕美古村落,早春尋覓浙南山水間秘藏江南遺韻
    浙江麗水,松陽縣。坐落松古平原,浙南最大的山間盆地上,甌江支流松蔭溪畔。西面地形險要,南面交通閉塞,裡人生活無憂無慮,是為世外之桃源。因山環水繞、偏居一隅,這裡古村落保存完好,被稱為江南最後秘境。全村至今保留有12幢清代古民居、宗祠、社廟、香火堂等歷史建築,30餘幢民國至上世紀70年代的民居也保存完好,這在浙江古村落中實屬不多。
  • 江蘇有處古村落,被稱為蘇杭「世外桃源」,景色媲美水鄉周莊
    水光盎然,溫婉動人的江南水鄉,是蘇杭美景的典型代表。除了自然景觀,蘇杭兩地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古村落是人文景觀的代表之一,屹立在蘇杭大地上。在江蘇蘇州,有一個古村落叫明月灣,連接太湖與土地,似明月。故取名明月灣。據說明月灣的歷史非常悠久,春秋時期就有了。這裡曾是西施,武王遊歷,遊玩的地方。當年,住在村裡的村民大多是俘虜,主要任務就是侍奉西施和武王。
  • 浙江有一原生態古村落,距今有1100多年歷史,這裡祥和像世外桃源
    古村落總是給人一種對時間的追憶,讓人仿佛回到了昨天,記憶猶新,浙江縉雲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古村落,靜靜地矗立在厚厚的大地上,安靜而靜謐,很少有人打擾,今天說的是浙江有一原生態古村落,距今有1100多年歷史,這裡祥和像世外桃源。
  • 浙江臨海市:委員推動古村落「復活」
    參天的古樹,悠然的村民,古香古色的石房、石路、石牆……浙江臨海市邵家渡街道年坑村這個以石頭為核心元素的古村落村頭,如今多出了一家農家樂,生意很不錯。臨海市自西漢設縣,現存傳統村落中的建築大多建於明、清時期,但其村落形成、布局、古道、古井以及歷史傳承卻始於宋、元,如東塍嶺根村,有的還可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保護價值非同一般。但在城市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中,很多村落迅速消亡。據統計,目前臨海市保存相對完整的傳統村落僅50個左右,且大多在山區。
  • 被稱為「華東香格裡拉」的戶外徒步秘境,仙居公盂村江南獨一無二!
    浙江給大家的印象經常是秀美的江南水鄉人家仿佛少了一份高原的壯闊與硬朗但你不知道的是在浙東南山區,也有如此原始粗獷的風景它藏在一片盆地裡今天,就帶大家探訪這個神仙秘境~1%的人知道的小眾秘境想去聞聞時間的味道圖/新浪微博@楊之楊之在遍地水鄉的江南,像公盂這樣擁有火山流紋巖地貌的地方還是很少見的。
  • 被鄧超帶火的江南小城,古村落美得勾魂,卻是真正的美食帝國!
    這是一座古韻十足的城,20座古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古建築群規模宏大,雕梁畫棟,諸多場景仿佛還停留在明清時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尋古探幽,那些人少絕世的古村落 歲月深處的「別樣美人」 || 諸葛八卦村- 藏在江南的"大理城"
  • 徽州,有多少古村落正在消逝?
    攝影/方託馬斯徽州地處今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處,轄一府六縣。▲ 清徽州府的「一府六縣」格局。製圖/Paprika12548平方千米的土地上,3000多座古村落星羅棋布,10000多座古建精緻依舊。這些村落,塑造了徽州天人合一的如畫外貌,也孕育了徽州深厚的文化內涵。
  • 安徽不該被忽視的古村落,內藏「江南第一祠」,身為5A,門票75元
    大家都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的各大城市都是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之中,城市的經濟實力在不斷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斷的提升的,對於生活質量追求也是越來越高了,現如今人們在有空閒的時間裡都會選擇出門去旅遊,通過旅遊的方式提高生活質量,旅遊的本意就是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放鬆身心的
  • 蒼南這個古村落,多的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沿著玉龍湖一路驅車而上,三面環山一面水,樹林茂密、綠意盎然,隱藏於山坳中的碗窯古村落在青山綠水間顯現。碗窯,顧名思義,做碗燒窯之地,制瓷歷史由明末清初開始一直繼傳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是目前全國稀少的保護較完整的古窯址和古村落。碗窯古村落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巫氏十五世由福建汀州連邑遷居此地,見這裡有漫山遍野的高嶺土,鬱鬱蔥蔥的翠林,清澈凜冽的山泉,便利的水上交通,發展陶瓷業得天獨厚,決定在這裡重操舊業,陶瓷傳家。
  • 古村落的數字記憶
    一句「記得住鄉愁」,不知撥動了多少人的心弦。    中國傳統社會的根基在鄉村,鄉土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層面。古村落是人類邁向工業文明進程中的重要文化遺存,是鄉土中國的重要象徵。馮驥才曾表示,古村落文化是中國最大的文化遺產,堪稱中國文化中的萬裡長城。然而在快速的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古村落正在迅速消失。
  • 探村台州仙居|公盂古村,仙人居處桃花源,驢友眼裡江南香格裡拉
    浙江台州,仙居,公盂村,江南隱蔽桃源地。整個寂靜的村落,被喀斯特地貌巖石包圍,藏在一片盆地裡,江南獨一無二的絕美村莊,驢友稱之「江南的香格裡拉」。坐落在海拔600M的高山村落,分上平和下平兩片民居,相隔10分鐘步程,一共也就住了15戶人家,20多人。這些山地古民居,很多都是60、70年前建的,現在雖然有些破舊了,但依然很美。
  • 京西大地上的古村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北京西南面的門頭溝區,有好多的古村落,坐落在各處的山溝裡,喜歡古村落的人,都喜歡它的古樸與寧靜,一種遠離城市喧囂的淨土,吸引著各地的朋友來探訪,古樹落好多都在京西大地的深山裡,都有著古老的故事和傳說。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個古村也是這樣,位於北京門頭溝區雁翅鎮西部的碣石村,一個原來100多人的小山村,現在村裡居住的好多都是老年人了,年輕人都進城打工去了,村裡大概還有50多人在這裡居住著。
  • 浙江境內有個「神仙居住的地方」 江南最後的香格裡拉很美!
    公盂這個地方,並不為人所熟知。它遠離塵世,被稱作華東的「香格裡拉」。公孟村分為上平村和下平村兩地,它們都是坐落在海拔600米高山上的小村莊,公盂村四面被1000 米以上的奇峰環繞,整個公盂小村莊就被公盂山峰圍成了一個小小的盆地。景星巖其實不大,沿著盤山公路彎彎繞繞地開車到達售票處後,步行十來分鐘,就能乘電梯直達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