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仙居自古是人傑地靈之地,是7000多年下湯文化遺址之地,這裡曾發明創造蝌蚪文,這裡是眾多成語典故誕生地。在仙居縣田市鎮有一個被戶外愛好者稱為「江南香格裡拉」之地的小山村,名為公盂村,是一個坐落於海拔600多米高的山地村落,別名貢盂。
公盂村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範氏。據傳是範洵的兒子為了躲避災禍居家遷徙到仙居山內,後來陸續有人搬遷至此逐漸形成小村落,是台州古村落中土牆類建築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村子四周高山環繞,將公盂村圍成一個小盆地,形態似「盂」,取村名為貢盂,全村分為上坪村、下坪村,其景色非常優美,因為少為人知,更是被人稱為是「江南的香格裡拉」。
全村建築都是以土牆為主,門板為門面,青瓦為頂,有小平層,也有高樓和四合院。土牆都是一層一層結實夯起來的,在夯牆時先把牆板架正,保持土牆重心平衡,架正之後往裡倒土,再用牆杵夯實,據稱一尺高的土牆需要經過三到四次夯實過程。在土牆夯到一定高度時,適當的晾曬保持土牆的承重,還要負責土牆拍板,保證土牆的牢固性。
公盂村的土牆建築經過100多年都沒有倒塌,這需要一身好力氣和高超的技術才能做到,目前這種夯土技術差不多已經要失傳了。遠遠望去全村似一個整體,近看每家每戶又界線清楚,民居建築之間相互連通,巷道雜亂無章。在很多土牆建築內外都支撐不少木柱,防止建築倒塌。
一年四季任何一個時候,公盂村都可以美成一片,用手機隨手一拍,都是一張無需添加濾鏡的照片。前往公盂村道路上的景色一般,當登上古村之後,才是一片絕美之地,在群山、梯田之中,夕陽下的公盂村映入眼前,斜陽斜射在土牆之上,絢麗斑斕。
如果是戶外發燒友,可以選擇攀登古村身後的山峰,山頂大概能站7、8個人,在山頂之處欣賞被雲霧繚繞的公盂村。但是這一段是沒有山路的,需要依靠繩索自行攀巖,如果沒有攀巖經驗,不建議攀登。聽當地人,村民還有一門手藝,製作「針刺無骨花燈」,花燈全身沒有一根骨架,用不同大小的紙張粘貼而成,每個洞眼都是由繡花針刺出來的,燈光從洞眼中透出來,十分絢麗,還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
公盂村沒有通公路,與外界的聯繫是一條4公裡的山道,到達山腳下的停車場之後,就要徒步前往,大概要2個小時左右。山路崎嶇,不要太晚或者下雨天上山,也不要穿高跟鞋徒步,有種穿越原始森林既視感。要住宿的話,可以住在村內的農家樂,但是需要自備洗漱用品,也可以自帶露營設備與大自然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