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精子症原來跟這些細胞有關!上交大學者揭示生精微環境體細胞變化

2020-12-20 騰訊網

非梗阻性無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 NOA)是最嚴重的精子發生障礙,總體發病率為男性人群的1%,我國預估患者已高達500萬,這其中大部分為非遺傳因素導致。由於對NOA病因與病程知之甚少,導致治療手段極其匱乏,嚴重損害了男性健康與家庭社會和諧。目前對於參與人類生精微環境的體細胞成熟過程及其在無精症患者的病理變化鮮有系統報導。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生命學院周智教授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李錚教授、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王晨琛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孫杰教授合作,通過分析不同年齡段與健康狀況的人睪丸組織的單細胞測序數據,以睪丸生精微環境體細胞發育路徑為標尺,闡明了參與微環境構築的各類細胞發育進程,揭示了不同細胞類型之間的互作網絡的動態變化。首次詳細描繪了人睪丸生精微環境中體細胞尤其是支持細胞的發育路徑及其在非遺傳因素導致的男性不育患者中的病理變化特徵。

該研究成果以Single-cell analysis of developing and azoospermia human testicles reveals central role of Sertoli cells為題,在線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周智課題組一直致力於環境因素導致的生殖細胞發育障礙研究。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對病人和正常人睪丸組織的單細胞測序分析,深入探索生理狀態下生精微環境的建立和成熟過程,理解環境因素在NOA患者發病原因和病理進展中的作用,發現3種NOA患者的睪丸支持細胞的轉錄狀態與正常成人相比發生了最顯著的改變。

圖 | 正常人和病人睪丸微環境細胞對比,支持細胞差異最顯著。

聚焦於支持細胞,時序分析表明生理狀態下支持細胞成熟經歷了3個連續且獨立的發育階段,更新了原本認為支持細胞只有成熟和不成熟兩種狀態的認知,而這一過程中支持細胞功能特徵和調控通路的動態變化與精子發生過程的推進密切相關。以支持細胞正常的發育路徑作為標尺,團隊發現特發性NOA支持細胞的轉錄組與正常的幼稚型支持細胞有約80%的重合度,表現為發育過程的譜系退化;而同樣缺乏生殖細胞的Y染色體微缺失和克氏症候群患者的支持細胞與生理髮育各階段均不相似,表現為細胞凋亡、異常免疫反應和激素代謝紊亂等病理性變化。這也提示,找到促進支持細胞成熟的關鍵信號,將有助於改善特發性NOA患者支持細胞功能和生精微環境。

基於單細胞轉錄組數據進一步的通路分析,課題組發現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激活是幼稚型支持細胞和特發性NOA支持細胞共有的典型特徵,提示其在調控支持細胞成熟中的重要作用。在體外培養的支持細胞中加入Wnt通路抑制劑處理14天後,支持細胞趨於成熟。另外,與精原細胞共培養實驗結果表明,誘導成熟的支持細胞與對照組相比能在更長時間段維持精原細胞的存活,提示其支持、營養生殖細胞功能的改善。

圖 | 支持細胞發育路徑及iNOA患者支持細胞成熟障礙導致不育的機制。

該研究以睪丸生精微環境體細胞發育路徑為標尺,闡明了參與微環境構築的各類細胞發育進程,揭示了不同細胞類型之間的互作網絡的動態變化。聚焦於睪丸支持細胞,通過系統地比較正常發育和NOA患者的轉錄特徵,發現了特發性NOA支持細胞譜系退化的特點,並且鑑定了Wnt通路作為誘導其成熟的潛在治療靶點。這些發現為後續進一步闡明睪丸發育過程,探究生精障礙的發病機制,開發有效幹預措施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與實驗依據。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與上海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趙亮宇、姚晨成,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的荊濤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周智、李錚、王晨琛及孫杰為本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來源: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相關焦點

  • 無精子症能治好嗎?可以打幹細胞治療嗎?
    無精子症能治好嗎?可以打幹細胞治療嗎?針對此我們一起看看北聯生物幹細胞李非博士對此的介紹吧。  無精症還能有孩子嗎?  梗阻性無精子症的患者一般生精功能是正常的,通過睪丸穿刺能取到正常健康的精子,這類患者可以通過試管嬰兒擁有自己的寶寶, 或通過顯微手術進行疏通後生育。
  • 什麼是無精子症?病因是什麼?如何治療?
    在不育男性人群中,無精子症的發生率為7%-14%,而在一般人群中大約為2%。引起無精子症的原因有哪些?無精子症有兩大類原因,一為睪丸有正常生精功能,由於輸精道梗阻,使睪丸生成的精子不能排出體外,稱為梗阻性無精子症;另一類為非梗阻性無精子症,是指睪丸本身生精功能障礙,不能產生精子或只產生極少量的精子,導致精液中沒有精子。
  • 這專家太給力了:三招對付無精子症!
    當一位男士被查出為無精子症時,無異于晴天霹靂。血脈不能再延續,生命之根如何留住?  無中生有:三招對付無精子症  所謂無精子症,是指性生活時,有精液射出,但精液中沒有發現精子。無精並非罕見,約佔全部人群的1%~2%,也就是約50~100名男性中可能就有一位無精子症。  全世界至少有3,000萬男性被診斷為無精子。
  • 解開無精子症的心靈密碼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無精子症VS無精子無精子症是指連續3次取精,將射出的精液離心沉澱後顯微鏡檢查均未發現精子。請注意一下定義中僅指射出的精液裡面沒有精子,這並不代表精子產生的場所—睪丸及輸精管道沒有精子。無精子症的診斷必須有≥2次精液標本,相隔2周以上,精液離心前後均未發現精子。
  • 輸卵管堵塞、無精子症照樣能生兒子
    >輸卵管堵塞、無精子症照樣能生兒子2009-09-22 10:01:56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我是無精子症,是不是就等於無法再擁有自己的孩子了?」之前,有關2009中國國際不孕不育高峰論壇的文章反響強烈,眾多患者紛紛打進熱線爭相就不孕症相關問題展開諮詢,尤其是採取什麼樣的診療技術治療不孕症成了關注的焦點。
  • 研究揭示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研究揭示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3:00:10 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Iigo Martincorena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 【學術前沿】葉丹/張明亮合作揭示Tet2-Zscan4f複合物促進體細胞重...
    【學術前沿】葉丹/張明亮合作揭示Tet2-Zscan4f複合物促進體細胞重編程新機制 2020-07-16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修飾調控哺乳動物精原幹細胞微環境維持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其恩課題組以小鼠為模型,揭示RNA甲基化修飾調控哺乳動物精原幹細胞微環境維持的新機制。成體幹細胞命運決定受到特殊微環境調控,在大多數組織中,微環境的形成和維持機制並不明確。精原幹細胞是一類經典的成體幹細胞,是哺乳動物精子發生的基礎。精原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間的精準平衡依賴於體細胞信號,尤其是支持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如GDNF、FGF2和CXCL12等。精原幹細胞命運決定異常引起的生殖細胞枯竭導致不育,而生殖細胞過度增殖導致腫瘤的出現。
  • 研究揭示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發生中的作用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基因組中的分布特徵和臨床相關性,強調了在癌症生物學研究中考慮影響轉錄後調控的同義突變的重要性。 體細胞同義突變是癌症基因組編碼區中最常見的變異之一。孫中生研究團隊最近發現,同義突變可以通過改變RNA剪接、RNA穩定性和蛋白質翻譯來驅動癌症發生,提示這些「沉默」突變存在未被發現的調控作用。
  • 治療少精子的藥物,除了氯米芬,還有哪些藥可以治療少精子症?
    他莫昔芬一般無任何副作用,只有少數患者出現性慾和情慾高潮增加現象,還有少數患者出現睪丸增大。有人對生下的子女進行長期隨訪,未發現先天異常。2.絨促性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以通過間接作用使精子數量增加,也可以直接作用於睪丸間質細胞,同時能影響睪丸的精曲小管和生精上皮,改善生精功能。
  • 科學家揭示作物離體細胞胚性分化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體細胞胚胎發生是體細胞向胚胎發生途徑轉變的發育再建過程,是植物發育過程的獨特現象。該過程可在離體條件下人為控制,是最完全的細胞全能性表達的方式和經典示例。而作物離體胚性分化與植株再生的調控機理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科學謎題之一。一直以來,作物離體細胞胚性分化的表觀調控規律與分子基礎尚不明晰。
  • 揭示自噬調節精子分化成熟的機制
    動物所揭示自噬調節精子分化成熟的機制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李衛研究組的最新研究發現自噬(autophagy)作為重要的調節機制參與精子的分化與成熟,自噬的缺失會導致精子活力衰減,精子形態尤其是尾部結構遭到破壞,出現嚴重的畸形精子症。
  • 雖然但是,無精子症≠無精子!
    在我院生殖醫學科就診的不孕男性患者中,大概每200位就有一位是無精子症,也就是說,在這位患者的精液中沒有找到精子。全部精液離心15分鐘(3000r/min),再把濃縮的精液沉澱鋪開在玻片上,在顯微鏡下一個一個視野地找精子,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仍沒有找到精子,才會報告無精子症。
  • 導致少精子症的原因(圖)
    少精子症是一種較常見的男性不育的病症。精子在睪丸內產生,在睪丸的精曲小管內經歷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子細胞,最後形成成熟的精子,並釋放到精曲小管內,是一個持續過程,大約在精曲小管內經歷64~72天。
  • 「好孕案例」患有梗阻性無精子症的我,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
    見曙光、積聚力量、勇敢前行樂仁好孕案例案例簡介好孕爸爸:李爸爸治療難點:男方梗阻性無精子症基本情況:結婚一年未避孕未孕,經檢查男方患有梗阻性無精子症主治醫師:生殖醫學科男科李聰華主任、女科常秀峰主任人生中遭遇到的第一次大挫折
  • 40分+文獻解讀|巧用被忽視的「體細胞突變」數據發Science
    一,研究背景(立項依據)整個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體細胞突變,這主要是由於細胞分裂過程中發生的DNA未修復或錯誤修復引起的。儘管正常細胞中的大多數體細胞突變沒有任何表型後果,但影響必需基因(尤其是那些與細胞增殖和死亡相關的基因)的突變可能會觸發突變體克隆擴增,一個廣為熟知的例子即為「癌症」,其中體細胞突變的逐步積累驅動了克隆的擴增和細胞的最終惡性轉化。但是目前,對惡性轉化之前正常細胞中體細胞突變的模式和驅動因素了解甚少。
  • 復旦大學團隊揭示Tet2-Zscan4f複合物促進體細胞重編程新機制
    從轉錄因子WT1和去甲基化酶TET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存在突變互斥的遺傳學現象,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分子細胞生物學團隊(簡稱MCB團隊)此前的研究發現WT1招募TET2到基因組特定區域,行使其去甲基化酶功能,決定WT1下遊靶基因轉錄(Wang et al.Mol Cell.
  • 細胞核仁的大小可以揭示細胞,甚至細胞所屬的生物體將存活多久?
    生物科學:細胞核仁的大小可以揭示細胞,甚至細胞所屬的生物體將存活多久?細胞核仁的大小可以揭示細胞,甚至細胞所屬的生物體將存活多久。這些長壽途徑中的許多途徑匯集在稱為NCL-1的核仁調節基因上。飲食限制,減少胰島素信號傳導和其他延長壽命的幹預措施可增加NCL-1的活性,減少核仁大小和核糖體的產生。缺乏NCL-1的蠕蟲不會從這些療法中獲得延長年齡的益處。相關地,患有諸如癌症或早衰的疾病的人加速衰老,核仁增加,核糖體生物發生增加。
  • 好孕正當時,不動精子症不是「死刑犯」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河南省人民醫院生殖中心男科主任郭海彬做客健康大河南演播室,請他和我們講講關於「不動精子症」的那些事兒。1我們平時聽到的大多是弱精子症或者無精子症,「不動精子症」是什麼?有些人因為精子先天發育不正常,尾部結構是異常的,這些精子就沒有運動的能力,但這些精子是活的,它只是不會動。所以是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精子的運動裝置出了問題,就好像人的腿裡面沒長骨頭一樣,就是精子的尾巴發育異常有關係,不會動,還有一些就是跟生活習慣有關係。
  • 丈夫患無精子症妻子患卵巢早衰 相互扶持中迎來雙胞胎寶寶
    明早兒咱就去檢查 誰有毛病誰就淨身出戶張先生和李女士原來是同事關係,由於工作上交流頻繁所以一來二去的就相互熟識了,經過不斷地深入了解,兩人發現對方不僅性格和自己比較合拍,而且三觀也不衝突,所以很快就確立了關係,並且領證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