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2020-12-11 科學網

研究揭示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3:00:10

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Iigo Martincorena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人膀胱體細胞突變和選擇的廣泛異質性。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0月2日出版的《科學》上。

研究人員利用靶向(n = 1914活檢)外顯子組(n = 655)和全基因組(n = 88)測序對來自20名個體的2097例膀胱活檢進行了測序。研究人員在17個基因中發現了廣泛的正向選擇。染色質重塑基因經常被突變,而在幾個主要的膀胱癌基因中卻沒有突變。選擇性存在廣泛的個體差異,不同的驅動基因主導著個體間的克隆情況。突變特徵在克隆和個體之間是異質的,這表明個體對誘變劑的暴露程度不同。

在22%的活檢組織中發現了APOBEC誘變的證據。對來自五名膀胱癌患者的多個活檢樣品進行測序使得其可以與無癌個體和不同組織學特徵進行比較。這項研究揭示了正常尿路上皮中突變過程和選擇的富集情況,並揭示克隆和個體之間存在很大的異質性。

研究人員表示,人膀胱中體細胞突變和克隆選擇的程度仍然未知。

附:英文原文

Title: Extensive heterogeneity in somatic mutation and selection in the human bladder

Author: Andrew R. J. Lawson, Federico Abascal, Tim H. H. Coorens, Yvette Hooks, Laura O』Neill, Calli Latimer, Keiran Raine, Mathijs A. Sanders, Anne Y. Warren, Krishnaa T. A. Mahbubani, Bethany Bareham, Timothy M. Butler, Luke M. R. Harvey, Alex Cagan, Andrew Menzies, Luiza Moore, Alexandra J. Colquhoun, William Turner, Benjamin Thomas, Vincent Gnanapragasam, Nicholas Williams, Doris M. Rassl, Harald Vhringer, Sonia Zumalave, Jyoti Nangalia, José M. C. Tubío, Moritz Gerstung, Kourosh Saeb-Parsy, Michael R. Stratton, Peter J. Campbell, Thomas J. Mitchell, Iigo Martincorena

Issue&Volume: 2020/10/02

Abstract: The extent of somatic mutation and clonal selection in the human bladder remains unknown. We sequenced 2097 bladder microbiopsies from 20 individuals using targeted (n = 1914 microbiopsies), whole-exome (n = 655), and whole-genome (n = 88) sequencing. We found widespread positive selection in 17 genes. Chromatin remodeling genes were frequently mutated, whereas mutations were absent in several major bladder cancer genes. There was extensive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in selection, with different driver genes dominating the clonal landscape across individuals. Mutational signatures were heterogeneous across clones and individuals, which suggests differential exposure to mutagens in the urine. Evidence of APOBEC mutagenesis was found in 22% of the microbiopsies. Sequencing multiple microbiopsies from five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enabled comparisons with cancer-free individuals and across histological features. This study reveals a rich landscape of mutational processes and selection in normal urothelium with large heterogeneity across clones and individuals.

DOI: 10.1126/science.aba8347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12/75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發生中的作用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基因組中的分布特徵和臨床相關性,強調了在癌症生物學研究中考慮影響轉錄後調控的同義突變的重要性。 體細胞同義突變是癌症基因組編碼區中最常見的變異之一。孫中生研究團隊最近發現,同義突變可以通過改變RNA剪接、RNA穩定性和蛋白質翻譯來驅動癌症發生,提示這些「沉默」突變存在未被發現的調控作用。
  • Science:研究揭示DNA突變導致膀胱癌的發生
    2020年10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近一項研究中,通過對健康和膀胱癌患者膀胱組織中的DNA突變情況進行的首次全面研究表明,「癌驅動」突變在健康的膀胱組織中很常見。這項由劍橋大學威康姆·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科學家及其合作者進行的研究為膀胱癌的第一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觀點。
  • 40分+文獻解讀|巧用被忽視的「體細胞突變」數據發Science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結合使用雷射捕獲顯微切割技術(laser-capture microdissection)和外顯子組測序,系統地研究了120例尿路上皮細胞癌(urothelial cell carcinoma, UCC)患者的包括膀胱尿道和輸尿管尿道上皮在內的形態正常尿道上皮(morphologically
  • 研究揭示人類癌症的突變特徵
    研究揭示人類癌症的突變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2 13:30:48 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Michael R. Stratton和新加坡國立杜克大學醫學院Steven G.
  • 盤點| 淺談腫瘤異質性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同一個肝癌組織中獲取將近300個樣品並對它們進行基因組測序分析,揭示了腫瘤細胞中遺傳多樣性水平遠遠大於預期。一個直徑約3.5釐米的腫瘤樣品中攜帶了上億個基因編碼區的突變,幾千倍於以往的估算值。由於高度的遺傳多樣性分布在10億甚至更多的腫瘤細胞群體中,成百上千的突變存在於較大克隆中,而大部分的突變只在小於100個細胞的小克隆中出現。
  • 「與癌共舞」-腫瘤的異質性
    藥物的療效、毒性和藥物組合的高度選擇性與腫瘤的異質性息息相關,對腫瘤異質性的理解是確立最佳精準治療方案的基礎。肺癌的異質性可能是治療敏感性差異和獲得性耐藥的原因,故肺癌的治療策略應多角度考慮體細胞基因變異的異質性以及基因組的不穩定性。本文介紹肺癌異質性的相關研究進展。 1.
  • 多篇文章解讀腫瘤異質性的發生及研究進展
    來自美國NIH的華人學者Xin Wei Wang帶領研究團隊在單細胞水平對肝癌幹細胞的異質性進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肝癌遺傳異質性的重要原因。【4】Cancer Cell:表觀遺傳的腫瘤異質性doi:10.1016/j.ccell.2016.03.009表觀遺傳學修飾可以在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調控基因的活性,廣泛參與了細胞對基因表達的控制,在細胞生長、細胞分化、細胞增殖和疾病狀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由此不少科學家都展開了表觀遺傳與癌症發生發展的研究。
  • 研究揭示異質性骨髓基質祖細胞如何驅動骨髓纖維化
    研究揭示異質性骨髓基質祖細胞如何驅動骨髓纖維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19:51:39 荷蘭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Rebekka K.
  • 研究揭示SARS-CoV-2的傳播異質性、動力學和可控性
    研究揭示SARS-CoV-2的傳播異質性、動力學和可控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12:04 復旦大學餘宏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Cécile Viboud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出SARS-CoV-2
  • 『珍藏版』Nature Reviews Genetics綜述 | 深度解析腫瘤異質性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克隆識別是根據克隆的大量「搭便車」突變進行的,而不是根據驅動突變進行的。作者仍然需要更高解析度的數據(全基因組測序> 100 X深度)和改進的克隆分解方法,以便能夠有效處理誤差積累和定量的不確定性。  新興的長讀長和linked-read測序技術燃起了規避此類問題的希望,因為長讀長本質上是相位突變,直接揭示它們的等位基因identity。
  • Nature:喝酒和吸菸誘發驅動基因突變,導致食管癌
    2019年1月6日/生物谷BIOON/---癌症被認為是由異質性的腫瘤細胞群體組成,這些腫瘤細胞在基因突變方面顯示出複雜的層次結構。根據近期的研究,這個完整的癌症層次結構本身可能進一步嵌入到更高級別的由多輪正向選擇遞歸產生的層次結構中,而在這些多輪正向選擇中,獲得驅動基因突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學術前沿】葉丹/張明亮合作揭示Tet2-Zscan4f複合物促進體細胞重...
    【學術前沿】葉丹/張明亮合作揭示Tet2-Zscan4f複合物促進體細胞重編程新機制 2020-07-16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UBA1的體細胞突變與嚴重成人自身炎症性疾病相關
    UBA1的體細胞突變與嚴重成人自身炎症性疾病相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1:34:50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Peter C.
  • 白凡/徐濤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發表論文 揭示癌旁正常上皮組織存在...
    這些體細胞突變的發生通常與細胞分裂過程中DNA的複製錯誤沒有得到修復,或沒有得到正確的修復相關。通常情況下,這些突變不會對體細胞的表型和功能造成明顯影響,然而如果部分突變發生在一些與細胞增殖和死亡相關的重要基因上時,攜帶突變的體細胞很可能因此獲得生長和競爭上的優勢,從而造成體細胞突變克隆的形成和擴張,最終導致疾病和衰老過程的發生。
  • 中國人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具「異質性」
    一項跨越17年、涉及我國404個家族的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上。這項研究結果表明,中國人與其他種族在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的遺傳機制上有所不同;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還有大量的未知基因有待科研人員挖掘。  該研究是由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團隊完成的。
  • 基因突變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中的臨床意義
    儘管疾病仍然無法治癒,但仍然有著廣泛的有效治療選擇方案,氟達拉濱,環磷醯胺和利妥昔單抗(FCR)聯合化療免疫方案是目前年輕和健康患者的有效的方案,它可以產生良好的長期效果。最近,針對B細胞受體(BCR)信號傳導途徑的治療,例如伊布替尼和idelalisib,已顯示出高緩解率和良好的耐受性。   CLL發病機制可被視為微環境機制與腫瘤遺傳學之間的協同結果。
  • 研究揭示潰瘍性結腸炎NFKBIZ通路存在頻繁突變
    研究揭示潰瘍性結腸炎NFKBIZ通路存在頻繁突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9 14:57:02 潰瘍性結腸炎中NFKBIZ通路存在頻繁突變,這一成果由日本京都大學Seishi Ogawa研究組取得。
  • 研究揭示隱性著色基因複合體進化中的大規模突變
    研究揭示隱性著色基因複合體進化中的大規模突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5 17:22:16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Patrik Nosil小組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隱性著色基因複合體進化中的大規模突變
  • 研究揭示CRC中pks +大腸桿菌突變特徵
    研究揭示CRC中pks +大腸桿菌突變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8 16:34:02 荷蘭馬克西瑪公主小兒腫瘤學中心Hans Clevers和Ruben van Boxtel研究組揭示遺傳毒性pks +
  • Nature提出腫瘤異質性和耐藥性的罪魁禍首
    近日,由Ludwig癌症研究所的Paul Mischel和加州聖地牙哥醫學院的Vineet Bafna共同領導的跨學科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所分析的40%的腫瘤細胞系中,非染色體DNA(ecDNA)表達驅動腫瘤生長和存活相關的致癌基因的多個拷貝,並且可能有助於腫瘤的異質性和進化。文章已發表在Nature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