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政府近日宣布,英國大學錄取以後可能也要採用「中國高考制度」?即等學生出了最終考試成績,大學才能發offer。
那麼,如果英國大學更改招生制度,對留學生會有怎樣的影響呢?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次改革的前因後果,以及其對留學生的影響!
1
英國大學錄取大改革
這次大改革,主要針對憑藉A-level成績申請大學本科課程的學生。
現行的錄取方式是什麼?
截至目前為止,學生申請英國本科課程,使用的是老師對學生的預測成績(predicted result)。
也就是說,申請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進行A-level的最終考試。A-level考試就有點類似於國內的高考。
錄取方式如何大改革?
英政府要取消「老師預測成績」,將大學錄取標準改為「學生真實考試成績」。即等學生出了最終考試成績,大學才能發offer。
細品,是不是有「中國高考制度」內味兒了!
國內大學給offer就是看學生的高考成績給的,無論填志願的時間點是高考之前還是之後,都一樣要看學生最終成績。
其實,英國用預估成績申請大學這事兒一直爭議不斷。從今年2月開始便已有風聲要改改這個「預錄取制度」,像是泰晤士報、Schiilsweek等媒體也都有發聲。
仔細一琢磨,這不就是「中國高考制度」麼...
英政府官網聲明表示,英國教育部長11月13日宣布,根據改革現行招生制度的提案,英格蘭學生只有在取得最終考試成績後,大學才能發offer。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學生辦公室 (OfS) 就提出過「招生改革提案」了,但是遲遲沒有得到回應。
現在英政府終於正視這份改革提案,並正式進入審查階段了。
英國大學聯盟 (UUK) 表示,到2023-24年,全英國都可能會採用新的招生制度。
2
為什麼大學錄取要改革
改革後的大學錄取方式被稱為:post-qualifications admissions (PQA)。
為什麼英政府要改革大學錄取方式呢?
第一,英國教育部認為現行錄取方式對部分學生不公平。
據英國高等院校招生辦公室 (UCAS) 的數據顯示,2019年被大學錄取的、老師預測可以拿到3個A的18歲學生中,79%的學生成績被高估,而8%的學生成績被低估。
簡而言之,就是老師預測「定生死」,其實學生的實際水平未必如老師預測的那樣。
第二,大學亂發無條件offer,甚至還給學生發「有條件的」無條件offer。
英國大學的offer分為兩種
有條件offer:要求學生達到特定的成績要求才能入學;
無條件offer:則對學生沒有成績要求。
「有條件的」無條件offer (conditional unconditional offer),即要求學生「把大學作為第一選擇」,才會給的無條件offer。
這可以說等同於「強買強賣」,類似於「壓力銷售」,阻礙學生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大學。
據UCAS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來自英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斯的18歲學生中,有97125人至少收到了一份無條件offer,其中有64825人收到了「有條件的」無條件offer。
英國大學無條件offer發放量連年增長
英政府擔心,現有的「強買強賣」錄取制度,會降低英國大學學位的含金量。
3
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
英國本科錄取改革,之前就已經提過好幾次,最後都不了了之。其主要原因是,對於這種程度的改革改革,需要協調的部門很多。
目前來看,改革可能遇到的難點主要包括:
英國四地需統一改革,雖然目前官方的提議的是在英格蘭地區實行改革,但是從長遠來看,本科錄取改革不能只在英格蘭進行,需要與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同步行動。如果四個地區有四套招生規則,那對學生來說是很可怕的。要協調四地教育系統,難度不小。
面試、加試考察時間緊張,英國本科錄取和中國高考的一個本質區別是:不只看考試成績。英國大學錄取除了A-level成績,還會通過面試、PS、加試、作品集等其他途徑對學生進行綜合評估。改革後,這部分評估的時間變得比較緊張,尤其是藝術、醫學和護理相關專業受影響明顯。
開學時間推遲,目前全球大學主流開學時間都在秋季,如果將1月開學設置為英國大學主開學月,將導致英國教育系統與世界其他地區脫節,還會使得學生在高中畢業到大學開學前有一段空檔期。
4
招生改革對留學生的影響
如果英國大學改變招生制度,那麼留學生想申請英國留學的機會就更多了!
因為,英國學生的申請競爭力會變小。據OfS針對英國大學的招生審查結果顯示,75%的英國學生沒有達到學校預測的成績。
這意味著什麼呢?在新的招生制度下,超過70%的英國學生有可能拿不到3個A的優秀成績。
那麼本來屬於這些英國學生的名校offer會花落誰手呢?機會很可能就會屬於有準備的留學生~
據UCAS統計,2020年申請英國大學本科課程的非歐盟學生共89130人,相比2019年增長了9.6%。
共24430名中國學生通過UCAS遞交2020年本科申請,佔非歐盟學生總人數的27%。目前,中國仍然是英國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