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學招生制度大改革!可能向高考靠近?

2020-12-09 騰訊網

英政府近日宣布,英國大學錄取以後可能也要採用「中國高考制度」?即等學生出了最終考試成績,大學才能發offer

那麼,如果英國大學更改招生制度,對留學生會有怎樣的影響呢?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次改革的前因後果,以及其對留學生的影響!

1

英國大學錄取大改革

這次大改革,主要針對憑藉A-level成績申請大學本科課程的學生

現行的錄取方式是什麼?

截至目前為止,學生申請英國本科課程,使用的是老師對學生的預測成績(predicted result)。

也就是說,申請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進行A-level的最終考試。A-level考試就有點類似於國內的高考。

錄取方式如何大改革?

英政府要取消「老師預測成績」,將大學錄取標準改為「學生真實考試成績」。即等學生出了最終考試成績,大學才能發offer。

細品,是不是有「中國高考制度」內味兒了!

國內大學給offer就是看學生的高考成績給的,無論填志願的時間點是高考之前還是之後,都一樣要看學生最終成績。

其實,英國用預估成績申請大學這事兒一直爭議不斷。從今年2月開始便已有風聲要改改這個「預錄取制度」,像是泰晤士報、Schiilsweek等媒體也都有發聲。

仔細一琢磨,這不就是「中國高考制度」麼...

英政府官網聲明表示,英國教育部長11月13日宣布,根據改革現行招生制度的提案,英格蘭學生只有在取得最終考試成績後,大學才能發offer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學生辦公室 (OfS) 就提出過「招生改革提案」了,但是遲遲沒有得到回應。

現在英政府終於正視這份改革提案,並正式進入審查階段了。

英國大學聯盟 (UUK) 表示,到2023-24年,全英國都可能會採用新的招生制度。

2

為什麼大學錄取要改革

改革後的大學錄取方式被稱為:post-qualifications admissions (PQA)。

為什麼英政府要改革大學錄取方式呢?

第一,英國教育部認為現行錄取方式對部分學生不公平。

據英國高等院校招生辦公室 (UCAS) 的數據顯示,2019年被大學錄取的、老師預測可以拿到3個A的18歲學生中,79%的學生成績被高估,而8%的學生成績被低估。

簡而言之,就是老師預測「定生死」,其實學生的實際水平未必如老師預測的那樣。

第二,大學亂發無條件offer,甚至還給學生發「有條件的」無條件offer。

英國大學的offer分為兩種

有條件offer:要求學生達到特定的成績要求才能入學;

無條件offer:則對學生沒有成績要求。

「有條件的」無條件offer (conditional unconditional offer),即要求學生「把大學作為第一選擇」,才會給的無條件offer。

這可以說等同於「強買強賣」,類似於「壓力銷售」,阻礙學生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大學。

據UCAS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來自英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斯的18歲學生中,有97125人至少收到了一份無條件offer,其中有64825人收到了「有條件的」無條件offer

英國大學無條件offer發放量連年增長

英政府擔心,現有的「強買強賣」錄取制度,會降低英國大學學位的含金量。

3

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

英國本科錄取改革,之前就已經提過好幾次,最後都不了了之。其主要原因是,對於這種程度的改革改革,需要協調的部門很多。

目前來看,改革可能遇到的難點主要包括:

英國四地需統一改革,雖然目前官方的提議的是在英格蘭地區實行改革,但是從長遠來看,本科錄取改革不能只在英格蘭進行,需要與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同步行動。如果四個地區有四套招生規則,那對學生來說是很可怕的。要協調四地教育系統,難度不小。

面試、加試考察時間緊張,英國本科錄取和中國高考的一個本質區別是:不只看考試成績。英國大學錄取除了A-level成績,還會通過面試、PS、加試、作品集等其他途徑對學生進行綜合評估。改革後,這部分評估的時間變得比較緊張,尤其是藝術、醫學和護理相關專業受影響明顯。

開學時間推遲,目前全球大學主流開學時間都在秋季,如果將1月開學設置為英國大學主開學月,將導致英國教育系統與世界其他地區脫節,還會使得學生在高中畢業到大學開學前有一段空檔期。

4

招生改革對留學生的影響

如果英國大學改變招生制度,那麼留學生想申請英國留學的機會就更多了!

因為,英國學生的申請競爭力會變小。據OfS針對英國大學的招生審查結果顯示,75%的英國學生沒有達到學校預測的成績。

這意味著什麼呢?在新的招生制度下,超過70%的英國學生有可能拿不到3個A的優秀成績。

那麼本來屬於這些英國學生的名校offer會花落誰手呢?機會很可能就會屬於有準備的留學生~

據UCAS統計,2020年申請英國大學本科課程的非歐盟學生共89130人,相比2019年增長了9.6%

共24430名中國學生通過UCAS遞交2020年本科申請,佔非歐盟學生總人數的27%。目前,中國仍然是英國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國。

相關焦點

  • 英國留學 | 英國大學錄取制度或要大改革,可能要用「中國高考制度...
    據BBC等英媒近日消息英國大學錄取有很大可能迎來全面改革。這將極大影響眾多希望入讀英國大學本科的學子。 英國現行本科錄取制度 英國的本科錄取制度與中國區別非常大! 中國是先高考,出成績後,考生根據考生所在省份公布的各批次分數線和成績排名分布進行志願填報,最後拿到錄取通知書(只有1份)。
  • Alevel竟然向中國高考「看齊」?英國大學錄取制度大改革!
    據英國《衛報》獨家報導,英國教育部計劃對英國大學招生制度進行大規模改革,學生在其A-Level成績出來後才能申請大學,大學開學時間也有可能因此推遲到次年1月份。A-Level 簡稱「英國高考」,是全世界想要到英國讀本科的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改革前 VS 改革後在現行錄取制度下,絕大多學生會在高二學年的冬季使用預測成績來取得大學預錄取,接著,在次年春季參加正式A-Level考試。
  • 英國大學錄取制度或將進行大改革!預錄取或將被寫進歷史!
    英國用預估成績申請大學這事兒一直爭議不斷。從今年2月開始便已有風聲要改這個「預錄取制度」。UCAS近日終於表態:將提出英國本科錄取的改革建議。3年準備時間,預計2023年正式落地(非常可能)。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此次改革的動向。
  • 英政府:大學錄取要大改,可能要用「中國高考制度」了!
    日宣布,根據改革現行招生制度的提案,英格蘭學生只有在取得最終考試成績後,大學才能發offer。先看英國現行本科錄取制度英國的本科錄取制度與中國區別非常大!中國是先高考,出成績後,考生根據考生所在省份公布的各批次分數線和成績排名分布進行志願填報,最後拿到錄取通知書(只有1份)。
  •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路上,細說你理解的高考改革!
    11月28-29日,高考特色招考高峰論壇在山東濟南成功舉辦,來自全國的600餘位教育工作者齊聚泉城,共同解讀高考改革趨勢和高校招生模式。高考改革對於教育領域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明確表示要逐步推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並且要求在2020年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高考招生新制度。
  • 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_高考英語改革_教育改革——中國教育在線
    【觀點碰撞】高考英語改革:是打破「一考定終身」還是「刷分催化劑」 《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  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國發〔2014〕3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 廣東: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熱點問答
    《實施意見》稿聽取了各市、縣(市、區)教育局、中學、省內高校以及有關教育專家、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在廣泛聽取意見、充分醞釀、反覆論證的基礎上,形成了《實施意見》,並在2015年上半年先後經省政府常務會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和省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教育部今年2月同意備案後向社會公布。問:我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是什麼?
  • 英國或將沿用中國高考制度發放offer,「內卷」留學怎麼破?
    據英媒報導,英國11月13日宣布,要求改革現行招生制度的提案,英國學生只有取得合格分數後,大學才能發offer。◆ 學生可以在A-Level出成績前申請大學。有沒有覺得這次的改革模式很熟悉,以成績為錄取標準,提前申報學校,這不就是我國的高考制度嗎?
  • 「高考移民」是招生考試制度不適應高等教育發展造成的
    這種現象是部分考生為了達到上大學或者上好大學的目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徑,向錄取分數線比較低、錄取率比較高的省份流動。從教育外部情況來看,主要是一些省份的戶籍、學籍制度管理不嚴,使有些人有了鑽空子的機會,甚至成了一些人的商機會。      事實上,「高考移民」從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以來就天然成為一個很難抵禦的「誘惑」了。
  • 中國留英學生重大利好,英國大學錄取可能借鑑中國高考制度
    根據BBC、英國各獨立媒體上周五報導的消息,英國大學錄取很有可能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全面改革。這項改革將極大程度上影響眾多希望入讀英國大學本科的學子,包括英國本地學術和國際生。 先來看這項改革到底講了什麼?
  •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考改革應改報志願制度
    另外我們中大也有很獨特的書院制度,在亞洲可能只有我們是實行書院制度很久的,現在國內也開始了。好像西安交大也在辦書院制,浙江大學也在考慮,所以我想這個優勢可能不會保持很久,不過我們有很長的歷史。劉遵義:我想排名其實有很多不同,你說這個排名大概是英國泰晤士報的排名。我自己覺得這個排名第一我們不要計較,因為這個排名其實一個大學的好壞,它的聲譽不是一年、兩年有很大的轉變,所以它每年都在變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是排名有問題,並不是這個學校有問題。第二,我覺得尤其是這個泰晤士的排名,可信度、可靠度都非常的低,什麼道理呢?
  • 英國本科錄取將改革,或參考「高考模式」,對留學生有什麼影響?
    2020年11月13日,英國教育部長宣布,將對英國大學的錄取政策進行改革。根據改革現行招生制度的建議, 英國學生將只有在獲得最終成績後才能獲得大學錄取通知書,也就是說: 英國大學錄取以後可能也要採用「中國高考制度」,即等學生出了最終考試成績,大學才能發offer。
  • 印度、德國和韓國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怎麼做的
    9月4日,《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向全社會公布,正式啟動我國最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當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始終是考驗世界智慧的教育難題之一。那麼,世界其他國家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又在何去何從?參考其他國家經驗,可以為我們提供國際借鑑。為此我們精心挑選,選擇印度、德國和韓國等國進行經驗介紹。
  • 高考加分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核心提示:就備受關注的中國高考改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接受採訪時直言,高考加分在執行過程中走樣了,現在就要清理規範。目前獎勵性加分名目繁多、分值太高,還有弄虛作假現象,所以要調整、要改革。
  • 劉海峰:高考是適應中國國情的考試制度,但必須不斷改革完善
    會上,長江學者、浙江大學劉海峰教授作了主題為「新中國招生考試70年」的精彩報告,他從高考制度的重要性、高校招生考試70年的變遷、新中國高校招生考試的成就以及高考改革的展望四個方面展開報告。以高考為核心的考試制度,正如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裡講到的,「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養的樞紐環節,關係到國家發展大計,關係每一個家庭的切身利益,關係億萬青少年學生前途命運。」高考改革是一個敏感而重大的問題,一有風吹草動,基本上都會引發激烈的討論。在中國,高考改革是牽動高層領導人和基層老百姓神經一件大事,是最高領導人和最底層老百姓都關心的大事。
  • 中高考招生制度大變革,素質教育主場來了
    一場至上而下的招生制度改革正在席捲全國:2014年,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啟動2017年,全面推進所以,近幾年國家關於教育改革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鼓勵和推進「素質教育」、「綜合素養」、「美育教育」的舉措不斷出臺,政策風向有了明顯變化。為了避免流於形式,國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考試評價制度和招生選拔制度,讓素質教育走向「應試剛需」。
  • 全面改革!英國本科錄取將拷貝「高考」模式,中國學生將從中獲利!
    根據BBC等英媒的消息,英國大學錄取有很大可能迎來全面改革。這將極大影響眾多希望入讀英國大學本科的學子。 英國教育大臣於近日宣布,根據改革現行招生制度的建議,英國學生將只有在獲得最終成績後才能獲得大學錄取通知書,這一措施無疑將影響眾多希望入讀英國大學本科的學生。 說得再直白些:英國大學錄取以後可能也要採用「中國高考制度」!即等學生出了最終考試成績,大學才能發offer。
  • 留學受阻的國內學業銜接,涉及高考制度與學籍制度的根本改革
    這其實是一個推進我國高考改革與大學學籍管理改革的契機。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我國高等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融入國際高等教育競爭,必須改革按計劃招生、按計劃培養、管理、授予學位的招生和培養制度。這一求學路徑並不新鮮,以往,有的學生不直接出國留學,也不報考全日制高校,選擇的就是這類「計劃外」的「2+2」、「3+1」、「4+0」等中外合作項目,項目實行完全自主招生,有的要參考高考成績錄取,有的根本不看高考成績,在這些項目學習的學生,沒有中國全日制高校學籍,畢業後只能獲得「單證」即國外大學文憑。對於這一求學路徑,沒有教育部門指出,有的學生已經選擇。
  • ...英國教育部發布GCSE和A-level考試新指南,大學招生制度或將面臨...
    此外,英國教育部長還計劃 對大學招生制度進行徹底改革, 學生獲A-level成績後才能申請學校…… 根據英國《衛報》發布獨家報導,稱英國教育部長加文·威廉姆森(Gavin Williamson)計劃對大學招生制度進行重大改革,學生們可能會在
  • 東華大學2020年上海市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招生簡章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上海市教育大會精神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選拔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依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