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說法 | 如何避開培訓機構挖的那些「坑」?

2020-09-03 上海高院

避坑指南幫你擦亮眼睛!歡迎關註上海高院頭條號↑↑↑


培訓機構「涼涼」的原因多種多樣,但結果卻總是一模一樣:



幾十甚至幾百位家長,每個家長損失少則幾千、多則幾萬的培訓費用。有些家長,甚至是關門前兩天因為「促銷」「打折」剛剛交的學費,還沒有來得及開課,就碰到這個窩心事。機構的電話已經無人接聽了,而家長手機裡只有銷售顧問的微信,但這微信一看就是「藝名」,而且一問三不知。顧問還向家長抱怨說:



回過神來的家長,迫不及待地去找當初報名時的協議。一大半的家長表示,協議已經找不到了。好不容易找到協議的家長,仔細翻看下,發現協議上不是缺培訓機構的公章,就是合同「漏洞」百出,幾乎找不到一個違約條款約束經營者。

再去查查機構的工商登記,發現法定代表人不是個老年人,就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夥子。家長直呼:



群情激憤的家長們紛紛亂了陣腳,有跑去工商投訴不正當經營的,有跑教育局去舉報不正規辦學的,有跑派出所去舉報詐騙的,還有來到了法院。


立案、公告送達、開庭、宣判、申請執行……整個訴訟周期走下來,到了執行階段,經執行查明,培訓機構沒有財產可供法院執行……

為孩子們操碎了心的家長們

誰都不希望遇上這樣的「步步驚心」

那麼

培訓機構到底會挖哪些「坑」

家長又該如何規避呢?

今天

我們有請上海寶山法院執行局法官助理曾建瓊

為我們詳細解說

本文作者 曾建瓊 上海寶山法院 執行局 法官助理 法律碩士



坑之一 缺乏教育培訓資質


一些校外培訓機構缺乏教育培訓資質,無辦學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上經營範圍多為技術開發、技術諮詢等業務。教師隊伍可謂是「草臺班子」,老師沒有教師資格證,聘用的外籍人員也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坑之二 誇大宣傳


一些校外培訓機構為招攬生源,作出「正宗外教」「行業權威」「十幾年打造精品」等不實廣告或者宣傳。其實,銷售顧問和你宣傳的這些「話術」,在他們提供的合同裡肯定都是找不到的。


坑之三 違反監管規定


國務院辦公廳於2018年8月6日發布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必須有符合安全條件的固定場所,同一培訓時段內生均面積不低於3平方米;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從事相關學科知識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要實事求是地制定招生簡章、製作招生廣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費用。

但現實中,一些培訓機構打著促銷優惠的名義仍在一次性收取一年甚至幾年的費用,租賃幾個小房間,找幾位不知來路的老師就開始招生圈錢了。

坑之四 誠信缺失

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校外培訓機構迎合家長需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因其創建門檻較低,致使市場飽和競爭激烈。近些年,包括一些知名教育培訓機構倒閉引發「跑路危機」,導致行業誠信度降低。


怎樣儘量避免入坑呢?

且看為您整理出的避坑寶典

寶典一 了解培訓機構的資質


網際網路時代,許多信息通過網絡即可以方便獲取。全國中小學校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企查查」等均可以查詢機構相關信息。


寶典二 了解培訓機構的硬體


選擇一家硬體靠譜的培訓機構,首先看教學場地,場地明顯不規範的,同一培訓時段內生均面積初步估算低於3平方米的,慎選。


寶典三 了解培訓機構的「人品」


選擇一家人品靠譜的培訓機構,具體看什麼?

◆ 看營業範圍,營業範圍沒有教育培訓欄目的,好比無證開車,慎選。


◆ 看法定代表人,看股東信息,密集更換法定代表人、股東的,極容易是因為內部經營出現問題或者為了躲債更換的,慎選。


◆ 看註冊資本,註冊資本高的,不一定有實力;但註冊資本低的,就是告訴你:「反正我們公司小,沒錢,出了事我們股東最多在幾萬元的範圍內對公司承擔出資責任」,慎選。

◆ 看培訓協議,培訓機構出示的協議,往往就家長關心的培訓內容、時段、退費、違約條款等內容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慎選,具體可參考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


寶典四 樹立維權意識,到適合的地方討說法


◆ 教育部門負責查處未取得辦學許可證違法經營的機構,就培訓內容、培訓班次、招生對象、教師資格及培訓行為負責監管工作。


◆ 市場監管部門就培訓機構的收費、廣告宣傳等負有監管責任。

◆ 公安、應急管理、衛生、食品監管部門負責校外培訓機構的安全、衛生、食品條件保障的監管工作。


在培訓過程中,出了什麼事情,就投訴到哪個部門,總歸有一個部門管你的事兒。


或者,培訓機構不願意解決咱的合法合理訴求,咱也可以到某大點評網實事求是地寫出培訓機構無理還欺負人的事兒讓大夥點評下。

如果無良老闆選擇三十六計走為上——直接跑路,關門大吉。咱收集證據,到法院起訴去!


「跑路」的培訓機構,多存在拒絕報告、虛假報告財產等情況,及隱匿、轉移財產等逃避債務等情形,原告可以申請法院啟動審計調查、執轉破等程序;法院可以通過對機構實際控制人、直接負責人採取限制高消費、拘留等措施,通過採取納入失信名單、本院微信公眾號,電視曝光等信用懲戒手段,形成高壓態勢,促使其主動履行義務。


但是,再多的寶典,最重要的還是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培訓理念,力求實現孩子的身心快樂健康成長!


來源|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

文字:曾建瓊

責任編輯 | 張巧雨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高院」

相關焦點

  • 法官說法:如何避開培訓機構挖的那些「坑」?
    立案、公告送達、開庭、宣判、申請執行……整個訴訟周期走下來,到了執行階段,經執行查明,培訓機構沒有財產可供法院執行……為孩子們操碎了心的家長們誰都不希望遇上這樣的「步步驚心」那麼培訓機構到底會挖哪些「坑」家長又該如何規避呢?
  • 南京中院發布「315」典型案例:法官教您如何避開教育培訓機構的...
    去年12月9日凌晨,還在睡夢中的南京市民周女士突然收到了,一條來自兒子所在的校外培訓機構的微信稱:校區目前資金鍊斷裂,將於當日關閉。周女士稱,「當時我兒子的學費課程還沒開始,我又聯繫不到他們校方任何人的聯繫方式,我覺得聯繫不上負責人,他們可能真的會倒閉。」
  • 培訓機構如何科學的選址,怎樣避開選址中的哪些坑?
    雖然對於教育培訓行業沒那麼誇張,但選址稍有閃失,恐血本無歸。那教育創業者們在創業之初該如何選址呢?↓↓↓ 相關《培訓機構新手指南》請拉到最下面 目 錄一、培訓機構選址的技巧二、好的位置是成功的一半三、選址的六大原則四、機構選址三大忌 一:培訓機構選址的技巧 商業經營,成敗與否
  • 魚先生:面試變貸款培訓?如何避免設計培訓中的那些坑?
    後來才慢慢了解到這樣的培訓機構太多了,大家遇見這樣的培訓機構時,一定不要被他們忽悠,基本上學不到什麼真本事。隨後我在特訓群裡問了下,那些想學習的魚友,竟然好多都被這樣的機構弄進去過,有的只有十幾歲,他們當時本來是想要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可結果卻讓他們失望。
  • 過來人現身說法——考研一定要避開的那些「坑」!
    第一次考研,在這場考研路上走了很多彎路,寫出來希望大家能看到並且避開這些彎路。同時也是寫給我自己的一封警告信,如果需要二戰,拿這一篇自己的過往警示自己足矣。作為考研人,這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個人品嘗到的滋味各不相同,無論滋味如何,那都是自己切切實實體驗到的,不是別人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也不是新聞裡冰冷的數字,更不是無關痛癢的微博熱搜,那是自己真切的人生,鮮活的記憶,可能改變一生的拼搏與夢想!
  • 過年了,小姐姐們如何避開美髮店挖的坑?
    年尾了,又是美髮店開始忽悠賺錢的時候了,有木有小姐姐們對著頭髮傷心欲絕的那種感覺,似乎又要開始了[呲牙]作為資深美業人的我,給幾點建議,希望你能避開美業深坑:1,不要相信髮型師們推薦的什麼高端產品,店裡面的高端產品與低端產品價格差
  • 如何選擇靠譜的校外培訓機構,記住這三個原則
    疫情已經「常態化」,學習更需要「常態化」,作為學校教學有力補充的教育培訓機構受到家長普遍歡迎,一個假期就可以讓上過培訓班和沒上培訓班的同學拉開很大差距,那麼如何練就火眼金睛為自己的孩子選擇靠譜有實力的教輔機構,並且還要會慧眼識珠,為孩子選擇優秀的輔導老師。如何才能更好地避開?今天來和大家談談。
  • 教育機構報班的那些「坑」(一)
    教育機構報班的那些「坑」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課外培訓與職場充電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教育市場如火如荼,單單K12在線教育領域,在2020上半年用戶規模將達3765.6萬人,同比增長達23.2%。在語數英傳統學科之外少兒編程類等素質類教育興起;行業下沉式發展趨勢明顯,三四線城市成教育巨頭新角逐場。
  • 什麼,挖個坑也要賠錢?
    什麼,挖個坑也要賠錢?未妥善管理好這些設施盡安全提示及防護義務挖的坑既會坑別人也會坑自己(圖為承辦法官、書記員到事發果園蓄水池查勘現場)劉某夫婦認為,蓄水池在果園山頂高處,離附近村道的距離較遠,此地為其私人林地而非公共場所,劉某夫婦沒有安全保障義務,鍾某孫子死亡原因是鍾某沒有看好孩子,跟自己沒有直接關係
  • 加盟少兒英語培訓行業有什麼風險?必須避開以下三個坑
    因此,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會選擇加盟一家成熟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希望可以藉助品牌的力量和支持,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如何避坑:利用搜尋引擎在網上進行搜索,利用自身的人脈資源打聽,也可以就近去意向加盟品牌的合作校區直接考察,多留心就能夠儘可能避開這個問題。
  • 人資專家教您如何避開面試中的那些「坑」
    求職者虛報原單位薪資 當場被面試官揭穿面試中的那些「坑」 你想過咋避開沒?「金三銀四」的求職季來了,每年這個時期,應屆畢業生都要面對求職這個現實又帶有挑戰性的問題。瀋陽晚報求職故事匯與讀者見面後,吸引了大量求職者的關注。
  • 初創教培機構運營的那些坑,你都避開了嗎?
    於是很多老師、市場、銷售、跨界進來的從業者越來越多,在具備一定的優勢或者資源後,加入到教育行業的創業大潮中,從此踏入教育培訓行業這一「苦逼」行業。「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之所以說教育行業是一個苦逼行業,是因為教育培訓在目前的市場上是一個預付費場景,可以想像的是,如果一個學生一年收一萬的學費,一百個學生就有一百萬的現金,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萬的現金,而且來年還會呈指數增長——轉介紹、續費也上來了,這是我們看到光鮮的一幕。但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
  • 法考複習這些坑,再不避開就真掉進去了
    針對這種狀況,眾合法考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法考複習中你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去的坑,希望合合菌的總結,可以幫助大家完美避開那些「坑」!一、只聽課不刷題說到「坑」,我們就不得不說大多數考生會忽略的問題很多考生在備考階段會跟著各種機構的老師來聽課,畢竟培訓機構的老師比我們更懂法考的重點,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帶我們迅速掌握考點,但是這也同時讓不少考生忽略了刷題的重要性。畢竟聽進去是一方面,真的留在腦子裡的知識點才能在考場上真正幫助你答對題。
  • 帶你看看K12培訓機構的那些「坑」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呢,少兒培訓這個話題從未&34;。網上時常會曝出xx少兒培訓機構「欺騙」、「倒閉」、「跑路」……那麼,培訓機構究竟有哪些常用套路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輕言許諾&34;。那些打著包學包會、上重點初中、重點高中,保上名校為幌子的培訓機構一定要當心。
  • 「3分鐘的多人表演」標價2萬,童星培訓機構給家長挖什麼坑?
    童星培訓機構給家長「挖坑」,需監管「填坑」以培訓機構為「選角」基地,用競賽選拔精確瞄準「獵物」,再打著才藝培訓的幌子,高價販賣所謂的演出機會、表演角色,進一步用「童星包裝」誘導籤約……近日,《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調查發現
  • 5年級回頭看那些我避開的坑:超前學習、英語、補習班、奧數
    孩子現在五年級,回頭看看,學英語、閱讀識字、補習班、奧數等等不少坑都被我成功的避開了,多多少少有些運氣的成分。馬上又要小升初了,慶幸之餘,自己思考總結一下,以有利後面的學習安排。  [炸彈]坑一: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快樂的玩耍就行了,要避免大腦過度開發,不然孩子上學後會厭學。
  • 法官說法 | 轉錯帳對方不還,如何維權?
    法官說法 | 轉錯帳對方不還,如何維權?法官提醒「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生活中,如果意外收到「橫財」,要核對清楚是否屬於自己的正當得利,即是否系因在先的合同關係或其他債權關係而取得利益,如若不是,應儘快聯繫對方,詢問是否系因其操作失誤導致,並及時返還不當得利。原標題:《法官說法 | 轉錯帳對方不還,如何維權?》
  • 2019國考面試如何應對考官挖的「坑」
    在我們公職考試的面試中,絕大部分的面試題都是中規中矩的,但是我們也會時而遇到一些考官給我們挖的「坑」,如果不小心掉下去了,那就後悔莫及了。今天,中公網校就帶著大家一起回憶一下,那些年,我們遇到的「坑」。第一個「坑」:提問形式上的「坑」。
  • 法官說法典 | 拾得他人遺失物,該如何處置?
    法官說法典 | 拾得他人遺失物,該如何處置?法官解讀拾得遺失物應當及時歸還遺失人,這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拾金不昧的要求,更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根據《物權法》有關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
  • 學服裝設計如何選擇服裝設計培訓機構,避免入「坑」!
    學服裝設計如何選擇服裝設計培訓機構,避免入「坑」?現在的服裝培訓市場非常混亂,教學質量好的服裝設計培訓機構並不多。所以,在選擇學校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匆忙和隨意,而讓自己留下一段悔恨的經歷。只有選擇一家好的服裝培訓機構,通過培訓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