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是國外傳說中存在的一種動物,在我國古代奇書《山海經》中也記載過一些動物頭頂長有獨角,原文的內容是這樣的:「中曲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雄黃、白玉及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可以禦兵。有木焉,其狀如棠,而員葉赤實,實大如木瓜,名曰櫰木,食之多力。」
中國古代的神獸「駮」與國外傳說的「獨角獸」頗為相似,所以有人說這些動物的原型是獨角犀牛。可是獨角獸的角是長在額頭正中間的,而獨角犀牛的角長在鼻子上方,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那麼問題來了,地球上到底有沒有出現過一種長有獨角並且還長在額頭正中間的動物呢?
在上世紀的五十年代,山東大學地礦系在萊陽呂格莊金崗口村將軍頂與金崗口進行野外地質訓練時,意外發掘到了一些古代動物的化石,於是考古活動有序展開了。次年,中國古生物學奠基人、恐龍研究之父楊鍾健與地質學者到萊陽和山東大學地質系合作,終於發掘出了一具頭頂長有獨角的動物化石。
但當時有許多人(特別是外國人)對這個化石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這只是一塊「錯誤擺放的鼻骨」,由於當時僅發現了一具骨骼化石,因此這個物種頭上的「獨角」也沒有被普遍認可。
由於這裡發現了大量的化石,所以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發掘活動。直到1958年,北京自然博物館考古人員,在萊陽金剛口村西溝又發現一具完整的骨架化石,證實了這個物種真的在額頭的正中央長有一個獨角。
這是一種恐龍的化石,由於在青島被發現,被命名為「青島龍」,青島龍是中國發現的最著名的有頂飾的鴨嘴龍類化石,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完整恐龍化石之一。
青島龍的頭頂上長了一根細長的角,就像傳說中的獨角獸一樣。但是關於這跟棒狀棘與頭骨的角度,古生物學家目前還不能確認,不過一般的復原圖中都更傾向於其垂直於頭骨生長。
另外由於青島龍腦袋上的棒狀棘內部是中空結構,因此有人大膽提出其具有中央神經系統冷卻的功能,但是更普遍的觀點則認為棒狀棘是一種發聲裝置。
目前,萊陽金崗口村還在持續進行考古挖掘,希望能找到更多關於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