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警方需搜查令才能獲得手機位置數據

2020-12-11 網易科技

(原標題:U.S. Supreme Court rules police need a warrant to obtain phone location data)

網易科技訊 6月23日消息,據VentureBeat報導,美國當地時間周五(22日),美國最高法院對警方獲取手機數據的能力施加了限制,要求警方需要搜查令才能獲得嫌疑人手機上的位置數據。這對數字隱私權倡導者來說是一次重大勝利,但對執法部門來說卻是一次挫折。

美國最高法院以5票贊成、4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裁決,要求警方通常需要法庭批准的搜查令才能獲取這些數據。與聯邦之前的法律相比,新法設定了更高的法律障礙。最高法院表示,像警方以前通常做的那樣,即在未獲得授權的情況下從無線運營商那裡獲取此類數據,根據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規定,相當於進行不合理的搜查和扣押。

在保守派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撰寫的裁決中,法院做出了有利於蒂莫西·卡彭特(Timothy Carpenter)的判決。卡彭特被控於過去幾年在俄亥俄州和密西根州的Radio Shack和T-Mobile店犯下了數起武裝搶劫罪行,而在手機位置數據的幫助下,卡彭特被與犯罪現場聯繫起來。

羅伯茨強調,這項裁決並沒有解決其他熱點數字隱私糾紛,包括警方是否需要搜查令來獲取實時手機位置信息以追蹤犯罪嫌疑人。他補充稱,該裁決與「傳統的監控技術」(如安全攝像頭)或出於國家安全目的收集數據無關。羅伯茨和最高法院的四名自由派大法官投了贊成票,其他四名保守派法官表示反對。

儘管這項裁決明確表示只涉及歷史上的手機數據,但數字隱私維權人士希望,它將為未來新技術引發的其他新法律問題訴訟定下基調。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為卡彭特辯護的律師納特·威斯勒(Nate Wessler)稱:「今天的裁決正確地認識到,我們手機上高度敏感的位置數據需要保護,但它也為將來維護其他敏感數字信息的情況提供了依據,這些信息包括電子郵件、智能家電以及尚未發明的技術產生的數據等。」

羅伯茨說:「我們拒絕允許政府無限制地訪問無線運營商的物理位置信息資料庫。」他解釋稱,這項裁決仍然允許警方無需獲得搜查令即可獲得其他類型的商業記錄,警察也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無需獲得搜查令。最高法院認可了卡彭特律師的論點,後者稱警方需要「給出理由」以獲得搜查令,以避免違反第四次修正案的規定。

保守派大法官安東尼·甘迺迪(Anthony Kennedy)在一份反對意見中寫道,這一裁決可能「在嚴重案件中使刑事調查面臨嚴重風險,而且通常是在執法部門試圖阻止暴力犯罪威脅的情況下」。

此案突顯出隱私維權人士對政府獲得越來越多個人數據的能力的擔憂。去年12月份,在該案的辯論中,支持羅伯茨裁決的自由派法官索尼婭·索託馬約爾(Sonia Sotomayor)強調人們對「老大哥」的恐懼。上周五的裁決是近年來美國法院第三次就刑法如何適用於新技術的重大案件做出裁決,而且每次都是針對執法部門做出裁決。

2014年,法院裁定要求警方在多數情況下應獲得搜查令,以便在手機用戶被逮捕時搜索手機內容。2012年,法院要求警方需要授權,才能在車輛上安裝GPS跟蹤設備。警方從手機運營商那裡獲取了卡彭特過去的「手機基站位置信息」,該信息可以追蹤手機基站的通話內容,從而確認卡彭特就在搶劫現場附近。他試圖掩蓋證據的努力失敗了,最終被判六項搶劫罪。

卡彭特的案子現在將在低級法院重審,但他的定罪可能不會被推翻,因為有其他證據表明他與這些犯罪有關。美國司法部辯稱,根據1986年的聯邦法律《存儲通信法案》(storage Communications Act),警方不應在獲取客戶記錄要求給出可能原因。相反,它提出了一個較低的標準:檢察官只需表明,獲取這些記錄有「合理的依據」,而且它們與調查「相關且重要」。

羅伯茨在裁決中寫道,政府的論點「未能與數位技術的巨變相適應,這種變化使得不僅可以跟蹤卡彭特的位置,也可以跟蹤其他人的位置」。美國司法部發言人在裁決後拒絕置評。這一裁決發布之際,人們對執法機構和情報機構的監控行為日益擔憂,以及無線運營商等公司是否關心客戶的隱私權產生質疑。美國四大無線運營商——Verizon、AT&T、T-Mobile美國公司以及Sprint,每年都會收到數以萬計來自執法部門的此類請求。(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考研英語】同源文詳解216期:國會需重新劃定隱私界限
    【翻譯】:該記錄幫助警方給蒂莫西·卡朋特定罪,他因涉嫌2010和2011年一系列入室盜竊罪被判入獄長期服刑。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執法官員從卡朋特先生的手機上查看了四個多月的位置記錄,並把他鎖定在了犯罪現場。最高法院現正對卡朋特事件做通盤考慮,該案很有可能成為最高法院審理的對第四修正案影響最為嚴重的案件。
  • 美國警方向谷歌索取大量位置數據 協助刑事偵查
    北京時間4月15日上午消息,據美國科技媒體CNET報導,當美國警方調查陷入僵局時,谷歌的位置數據或許可以為當局提供新的線索。據《紐約時報》周六報導,警方正利用谷歌的Sensorvault資料庫提供的信息,協助全國各地的刑事案件偵察。報導稱,該資料庫擁有全球數億部手機的詳細位置記錄。該資料庫的本意是,收集使用谷歌產品之用戶的信息,以便公司更好地向他們投放廣告,並了解廣告的效果。但警方也一直在利用這個資料庫,協助調查案件。執法部門可以獲得「地理圍欄」(geofence)搜查令,搜索位置數據。
  • 美政府發出搜查令 要求微軟上交海外用戶郵件等信息
    美政府發出搜查令 要求微軟上交海外用戶郵箱等信息【TechWeb報導】8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紐約地方法官近日裁定,要求微軟上交其存儲於愛爾蘭數據中心中的美國地區用戶郵件及其他帳號信息。微軟及其他科技公司對此裁決表示不滿,稱將聯邦檢查院的權力擴展到可以獲得保存在海外的用戶信息,此舉於情於理都不合適.經過兩小時的法庭聆訓之後,紐約地區法官洛蕾塔·普瑞斯卡(LorettaPreska)說道:「聯邦法院批准了一項關於微軟的搜查令,要求該公司交出目前所控制的所有本土用戶數據,不論這些數據儲存在哪裡。」
  • 獲得搜查令後,18 名英國執法人員進入劍橋分析總部
    北京時間3月24日凌晨消息,在獲得搜查許可後,18名執法人員進入了位於英國倫敦市的Cambridge Analytica總部,檢查其相關數據記錄。德納姆一直在尋求機會獲取Cambridge Analytica所持有的相關數據記錄,該數據分析公司被指控非法獲取數千萬Facebook用戶數據,並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將這些數據用於投放精準政治宣傳廣告。
  • 美國法律神邏輯了解下吧~
    去年1月19日,周立波在美國駕車的時候被警察攔下,警方搜查車輛時發現了手槍和毒品。由於涉嫌非法持有槍枝和毒品,周立波被美國警方抓捕入獄。他的辯護律師表示周立波的母語非英語,所以警方在未經周立波同意的情況下搜車,取得的證據不合法。由於證據不合法,從車內搜出的槍枝並不能作為呈堂證供。美國法律規定:沒有明顯違法犯罪行為的話,警察沒有經過當事人允許或者拿到法院搜查令是不能搜查汽車的。本案中警察顯然沒有法院的搜查令,也沒有取得當事人周立波的允許,就進行了強制搜查。
  • 亂港分子李柱銘敗訴後還想讓香港警方支付訴訟費,法院:駁回
    據港媒11月2日消息,亂港分子、香港反對派政黨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等5名反對派人士申請撤手機搜查令,敗訴後又申請改由香港警方或律政司支付訴訟費,香港高等法院今天頒布書面判詞,駁回5人的請求,維持由他們支付訴訟費的決定。
  • 港警持搜查令到香港理工大學調查,多名學生一度阻擋
    今天上午,時隔約8個月後,警方帶著搜查令進入港理工調查一起暴動罪。學生會派出代表,與校方陪同警方進行搜查。圖源:香港東網今天上午,媒體記者及理大學生會多名成員出現在港理工校園,大批警員及警方傳媒聯絡隊其後也進入校園。隨後,警員搬著多個藍色證物籃前往學生會大樓,港理工多名保安員也進駐理大學生會大樓。
  •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向網際網路零售商徵收消費稅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各州仍需時間對稅法進行調整,美國最高法院的這一決定不會使美國電商的產品價格立刻上漲。另外,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在判決中暗示,可能會免除小電商賣家繳納銷售稅的義務,因為徵收銷售稅對小賣家帶來的壓力遠比Wayfair或亞馬遜等電商平臺大得多。
  • 戈薩奇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新華社華盛頓4月10日電(記者徐劍梅 劉陽)尼爾·戈薩奇10日宣誓就任美國歷史上第101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使美國最高法院恢復保守派佔據多數的局面。  戈薩奇當天上午在白宮玫瑰園,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見證下宣誓就職。
  • 拜登要對美國最高法院「下手」了
    前總統川普立即提名了他心儀的保守派大法官人選——埃米·科尼·巴雷特,而這一時間點距離總統大選不足2個月。經過重重闖關,當地時間10月26日,巴雷特正式宣誓就職,這意味著最高法院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比例成為6:3,在墮胎、移民、宗教等問題上的裁決結果,將對民主黨人十分不利。
  • 蘋果等科技巨頭敦促國會保護搜索和瀏覽器數據
    本文轉自【網易科技】;5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當地時間周五,包括蘋果、谷歌、Facebook等科技巨頭在內的行業組織以及其他多家公司向美國眾議院發出公開信,呼籲立法者們幫助保護用戶的搜索和瀏覽器數據安全。
  • 涉嫌攻擊巴西高等選舉法院的葡萄牙黑客被捕
    【南美僑報網訊】葡萄牙司法警察打擊技術犯罪和網絡犯罪大學與巴西聯邦警察局於近日展開聯合行動,拘捕了涉嫌在巴西市級競選首輪投票日當天組織攻擊巴西高等選舉法院(TSE)網站的葡萄牙籍黑客。《聖保羅州報》根據巴西和葡萄牙調查人員提供的信息,被捕黑客Zambrius是CyberTeam組織的頭目,該組織是攻擊高等選舉法院、衛生部和第一聯邦地區法院(TRF-1)作俑者。攻擊TRF-1後,Zambrius於27日向《州報》透露,攻擊是純粹為了好玩,為了顯示TRF-1網絡的脆弱。Zambrius今年只有19歲,他此前被軟禁在家,佩戴電子跟蹤器。
  • 美警方被曝廣泛使用手機追蹤器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11日報導】題:美民權組織稱紐約警方使用隱秘的手機追蹤設備   隱秘的手機追蹤設備已在全美的執法機構中大量應用。民權組織紐約公民自由聯盟得到的文件表明,自2008年以來,紐約警察局在調查強姦、兇殺和其他案件以及尋找失蹤人員等至少1000個場合使用過該種設備。
  • 歷數美國最高法院的女性大法官
    美國最高法院第一位女大法官是桑德拉·戴·奧康納不僅在美國獲得認可,而且在國際上也很受同行尊敬。她於1981年由共和黨總統隆納·雷根任命,在美國最高法院任職近25年。
  • 他將成為美國最高法院第九名大法官?
    他是美國司法界的「顏值擔當」,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哈佛同窗」,更是現任總統川普青睞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  被稱「小斯卡利亞」的保守派法官  戈薩奇之所以獲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和其意識形態有關。美國最高法院共設包括首席大法官在內的9名大法官。前大法官斯卡利亞的離世,打破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自1991年以來一直保持著的5名保守派大法官和4名自由派大法官的構成格局。若戈薩奇獲任命,這位年輕的候選人將延續幾十年的保守路線。
  • 美國醫療數據科學家被警察持槍抄家,只因不配合作假疫情數據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8日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警方突襲了前衛生部數據科學家麗貝卡·瓊斯(Rebekah Jones)的住所。瓊斯曾是佛羅裡達州前衛生部門工作人員,搭建了該州新冠病例統計模型,因為「不服從上級命令」於今年5月份被解僱。瓊斯在推特稱,她被解僱是因為拒絕通過「篡改疫情數據」來維護佛羅裡達州的形象,此次警察上門的目的是「讓她閉上嘴」。
  • 【美國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巴雷特宣誓就職】 美國最高法院新任大...
    文 / Becky2020-10-27 10:48:10來源:FX168 【美國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巴雷特宣誓就職】 美國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艾米∙科妮∙巴雷特已經在白宮儀式上宣誓就職。
  •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有多大權力?
    一、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內兩派的分歧焦點聯邦最高法院的職能主要是解釋憲法,因此,涉及州政府或聯邦機構等非常重要的案件才會被最高法院受理。經常發生的情況是,某個公民認為某個州的某條法律或某個判決不合理,訴至聯邦最高法院,由最高法院判定其是否違憲,所以最高法院可謂「管法律的法院」。美國沿用判例法,所以最高法院對具體案例的判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日後次級法院的判決。最高法院既能決定當下,又能影響未來。最高法院設有一名首席大法官,八名大法官。
  • 美國最高法院至高無上的權力是誰給的
    美國憲法只是規定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和制衡的政府格局,並沒有明文賦予最高法院一槌定音的最終權威。是選民和民意嗎?當然也不是。與行政首腦(總統)和立法者(參眾兩院議員)經選舉產生不同,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是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半數通過產生的,且任職終身(除非受到國會彈劾),跟選民和民意根本不搭邊兒。  說出來可能都沒人敢信,最高法院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力是最高法院大法官自己賦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