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嫦娥五號完成月軌無人對接,對我國經略太空有何意義?

2020-12-13 哏都太尉

12月6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上升器與軌道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本成功轉移至返回艙。這次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軌道進行太空飛行器的無人交會對接,這項技術將成為我國探索深空的一項利器,並具備重大的國防和戰略價值。

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由於距離地球遙遠,因此難度極高。而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其登月艙上升後與月球軌道上的命令艙的對接,是人類首次載人月球軌道對接。其對接難度大,軌道機動複雜,被譽為太空軌道芭蕾舞。在阿波羅交會對接過程中,人的智能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對太空人的充分訓練,降低了對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智能化要求。美國太空人在不到2小時的時間內,操縱引導登月艙實現交會對接。

在阿波羅計劃過去50年後,人類沒有在月球軌道進行太空飛行器對接。而這次我國嫦娥五號,不但是50年後又一次重新開始月球軌道對接,而且還是首次無人交會對接,這意味著需要制定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交會策略,對嫦娥五號的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要求更高。首先月球軌道的要實現高精度的對接,就必須有高精度的入軌精度。例如嫦娥五號的上升器,要進入200公裡的對接軌道,依靠的是地面基站的VLBI測距測速和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來實現高精度的入軌。

其次在進入軌道後,上升器則要在地面VLBI測軌技術的輔助下,通過自身攜帶的可見光相機、雷達、雷射高度計等探測設備,實現在月球正面和背面全天候對軌道器的引導接近。例如在正面可見光相機和雷達發揮作用,而在月球背面無光的時候,就要靠雷達和雷射高度計發揮作用。最後這些相關信息通過上升器攜帶的計算機,解算出軌道精度和相對距離,最終實現成功交會對接。

實際在深空探測中,越來越減少對地面VLBI測控的依賴,而越來越依賴太空飛行器自身的自主導航與控制技術。因為深空探測目標不止是月球,而且包括其他太陽系的行星。在探測火星、木星等更遠距離行星的時候,深空探測太空飛行器的運行時間一般都比較長, 從幾年到十幾年, 有的甚至達到了幾十年, 在這麼漫長的時間中完全依靠地面測控實現太空飛行器的導航和控制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具備自主導航與控制能力。而這其中最主要就是利用攜帶的光學設備,來進行自身定位和跟蹤對接目標。這些光學設備需要觀測太空星體來定位,同時還要確定要對接的目標。此外,一些更先進的導航技術還包括重力場計算和依靠脈衝星定位等。

除了導航和定位技術,太空飛行器深空自動導航和交會對接,還涉及太空飛行器的自主姿態控制和最後的捕獲和對接技術。姿態控制就是太空飛行器通過電推或者化學推進劑等推動方式,實現變軌繞飛和姿態調整到達與目標對接的最佳位置。而捕獲與對接技術則包括完成太空飛行器對接的主要硬體結構,包括傳動緩衝 、連接結構、及其他附件。這次嫦娥五號上升器和軌道器的對接,就使用了世界首創的抱爪式對接機構,實現了對接與自動轉移功能的一體化。

從小處來說,太空飛行器無人自動定位導航和交會對接,對於太空飛行器實施在軌檢查與維修和自動燃料加注,延長衛星壽命都有重大的意義。而且從航天攻防的角度看,太空飛行器如果具備自動定位導航功能,就能躲避對方反衛星飛彈的攻擊,同時還具備了近距離監視和破壞敵方衛星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從星辰大海的國家未來發展來說,太空飛行器在深空的自動定位導航和交會對接,對於行星探索和太陽系資源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起碼從登月角度看,美國阿爾忒彌斯計劃中的星門月球軌道空間站,實際就要應用太空飛行器無人自動定位導航和交會對接技術。這次嫦娥五號上升器和軌道器的對接,就可以算是美國星門計劃的一個小演習。而對於未來探索火星甚至採集其它地外行星的資源,地外行星上空的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就更加頻繁,因為這意味著對航天員的依賴越來越低。而如果探索太陽系能實現智能化和無人化,那麼人類深空探索的成本會更低,頻率會更高。因此今天嫦娥五號在月球的一小步,堪稱我國走向深空探索開發的一大步。

相關焦點

  • 月軌上「浪漫牽手」: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黑科技」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電 題:月軌上「浪漫牽手」: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黑科技」  作者 郭超凱  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歷時23天 嫦娥五號成功完成攬月之旅
    央視網消息: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從嫦娥五號到翼龍無人機|無人化將是未來資源開發的戰略方向
    嫦娥五號蘊藏著無數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此次嫦娥五號熟練掌握並運用的全自動月軌對接技術,這一全自動月軌對接技術不僅減少了空間探索的成本,而且極大提高運行效率,將成為我國探索深空的一項利器,具有重大的國防和戰略價值,這一全自動月軌對接技術將對未來中國在月球建立全自動無人月球科研站提供巨大的幫助,將成為月球實驗基地物資補給的重要保障,對中國的航天事業每一步都有其重要的意義。
  • 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中國航天意義有多大?
    1、嫦娥五號的月球之旅? 2、嫦娥五號的技術難度? 3、嫦娥五號對我國的意義? 1、嫦娥五號的月球之旅? 首先,歡迎嫦娥五號回家。 我國探月「繞、落、回」三期工程三部曲當中最後樂章的圓滿收官,同時也是我國迄今為止所圓滿完成的挑戰的難度最高、流程環節最多、步驟最複雜的航天任務。
  • 太空拍照「神器」出馬 定格嫦娥五號世界首創「牽手瞬間」
    中新網上海12月6日電(鄭瑩瑩 郭超凱 陳葆娟)嫦娥五號6日在太空上演「月軌相擁」對接,完成在軌樣品轉移。這是中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抱爪式對接等相關設計理念為世界首創。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製的紅外及可見光雙譜段監視相機,定格了發生在38萬公裡之外高速運行的兩器相擁過程中的瞬間。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胡喆、彭韻佳)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拍攝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示意圖(12月17日攝)。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阿波羅15號帶回的月土樣本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說,「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4個重大首次的突破:1、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2、 首次從月面起飛;3、 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以前的「嫦娥」探測器都完成了什麼任務?如果這次「挖土」任務完成對我國和地球人類有什麼意義?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文章探尋。 一、 十年磨一「器」 從昨晚6點至今,智東西一直在屏幕前關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進展。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剛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1978年,美國贈送了1克月球樣品給中國,我國專家經過大量研究,發表了14篇論文。 據新華社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
  • 嫦娥五號任務即將完成,十年探月之旅,我國到底在追求什麼?
    這是我國第6次探月任務,嫦娥五號已完成土壤樣本轉移,12月12日將開始返回地球,這將是這場月球接力賽中關鍵的一個步驟,自此除美國和蘇聯之外,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取回土壤樣本的國家。月球作為離地球最近的星球,自然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個起點,我國的探月計劃從2009年實施到現在已經有10多個年頭,此次嫦娥五號被稱為我國至今為止最複雜、最具難度的任務之一,也是我國航天技術的一大突破,1嫦娥五號12月1日完成月球著陸,到3日便將土壤樣品通過上升器送入到了預定環月軌道,並在6號完成對接樣本轉移,這6天時間裡突破了我國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從地球之外的地面起飛
  • ...嫦娥」凌晨回家,月球「土特產」成功籤收,背後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這正是嫦娥五號的意義所在。嫦娥五號登陸地點選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Mons Rümker)一帶,並在這裡完成月壤採集。
  • 微波雷達引導嫦娥五號實現「太空牽手」
    圖為航天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監測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情況。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高的任務。6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25所研製的嫦娥五號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作為中遠距離測量的唯一手段,成功引導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
  • 中國人的驕傲—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也將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為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關鍵時間點: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乘嫦娥五號太空遨遊歸來
    中國日報12月21日電(記者 孫曉晨)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今天下午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與公眾見面。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12月17日,工作人員在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現場作業。 新華社 圖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作文素材‖2021高考備考熱點素材——從「嫦娥五號」看科技夢想
    「嫦娥」一小步,代表中國航天一大步。作為中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接過嫦娥四號的探月「接力棒」,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重難關,實現了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首次」,收穫了研究月球乃至太陽系行星的寶貴科學樣品。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 辛苦了,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當看到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非常激動,他為嫦娥「五妹」的表現打了100分。葉培建今年75歲了,但年齡並不妨礙他在嫦娥「五妹」月球之行的20多天裡日夜陪伴、密切關注。葉培建說,我國無人探月起步較晚,設計嫦娥五號的時候,就考慮要將水平提得高一些,也要為今後的載人登月奠定基礎、摸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