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拍照「神器」出馬 定格嫦娥五號世界首創「牽手瞬間」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圖片說明:軌道器逐漸接近上升器;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中新網上海12月6日電(鄭瑩瑩 郭超凱 陳葆娟)嫦娥五號6日在太空上演「月軌相擁」對接,完成在軌樣品轉移。這是中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抱爪式對接等相關設計理念為世界首創。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製的紅外及可見光雙譜段監視相機,定格了發生在38萬公裡之外高速運行的兩器相擁過程中的瞬間。

嫦娥五號搭載的這款專業拍照「神器」,主要是記錄軌道器與上升器的交會對接過程,以及軌道器與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分離、與支撐艙分離的過程。

與以往任務中所搭載的監視相機不同,這款相機集紅外和可見光成像於一體,紅外和可見光傳感器經各自的光學鏡頭獲取圖像數據,根據遙控指令要求在6種拍攝模式中自由切換,以實現紅外和可見光分別或同時成像。

「這就相當於給普通相機加了一個夜視儀。有了這款雙譜段相機,就可確保在全天時、全光照條件下,記錄交會對接過程,也可以讓大眾從紅外鏡頭的視角看看太空」,光學導航專家鄭循江介紹說。

該「太空相機」的可見光譜段解析度達到2048×2048,紅外譜段選用非製冷長紅外波段,解析度為640×480。另外,通過算法攻關及工業級器件的選用,研製團隊有效控制了這款「拍照神器」的研製成本,給「寸土寸金」的軌道器留出了更多運輸有效載荷的空間。(完)

相關焦點

  • 月軌上「浪漫牽手」: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黑科技」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電 題:月軌上「浪漫牽手」: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黑科技」  作者 郭超凱  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微波雷達引導嫦娥五號實現「太空牽手」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圖為航天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監測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情況。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高的任務。6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25所研製的嫦娥五號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作為中遠距離測量的唯一手段,成功引導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
  • 定格月軌相擁精彩瞬間,上海研製的拍照神器實現「雙保險」
    圖片來自微信公號「新華社」經歷了幾天的孤獨繞月之旅後,嫦娥五號的軌道器作為此次探月工程的「短駁車」,終於等來了它的「乘客」——攜帶著月壤樣品的上升器,並與之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軌道自動無人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
  • 世界首次!嫦娥五號完成月軌無人對接,對我國經略太空有何意義?
    12月6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上升器與軌道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本成功轉移至返回艙。這次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軌道進行太空飛行器的無人交會對接,這項技術將成為我國探索深空的一項利器,並具備重大的國防和戰略價值。
  •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乘嫦娥五號太空遨遊歸來
    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與此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還搭載了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帕運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手辦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這些冬奧會展示品是最具代表性、最受關注、最能闡釋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理念、願景的形象標識。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就「太空郵差」 將珍月壤投送回藍色星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就「太空郵差」 將珍月壤投送回藍色星球 2020-12-07 09:25:30 來源:科技日報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4個部分組成,其中,軌道器作為貫穿任務全過程的核心產品
  • 「擠進」嫦娥五號,遨遊太空歸來,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回家」了!
    昨天(21日)下午,在北京冬奧會展廳三樓會議廳,隨嫦娥五號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會徽、吉祥物呈現在展架上。這是12月21日拍攝的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探測器上還搭載了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帕運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玩偶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
  • 太空抱爪!揭秘中國月球「取貨」背後的關鍵「牽手」
    原標題:太空抱爪!揭秘中國月球「取貨」背後的關鍵「牽手」   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
  • 從嫦娥五號探月到太空移民有多遠,曦光晨眠帶你進入太空饕餮之旅
    時至今日,伴隨著嫦娥五號登月。這個距離我們三十八點四四萬千米的星球,像我們越走越近,我們兒時的夢想也變得不再遙遠。嫦娥五號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南昌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也由此開啟了我國地球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成功
    嫦娥五號探測器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示意圖。圖片提供:國家航天局; 支持單位:「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國家航天局專家介紹,月地轉移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探測器星下點軌跡。
  • 嫦娥五號回家,中美競跑太空
    他當時一定不會想到,42年後的嫦娥五號,一次挖回來2公斤月球樣品。一掃當年的窘迫。12月17日凌晨2點,嫦娥五號的返回器降落在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裡面2公斤月樣將向歐陽自遠敞開更多的秘密。蘇聯人出了這口惡氣後,人類再無探測器登陸月球採樣,直到2020年嫦娥五號翩然而至。
  • 辛苦了,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當看到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非常激動,他為嫦娥「五妹」的表現打了100分。葉培建今年75歲了,但年齡並不妨礙他在嫦娥「五妹」月球之行的20多天裡日夜陪伴、密切關注。葉培建說,我國無人探月起步較晚,設計嫦娥五號的時候,就考慮要將水平提得高一些,也要為今後的載人登月奠定基礎、摸索技術。
  • 詩頌嫦娥五號取回月壤
    編者按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為慶祝這一偉大成就,詩人們紛紛提筆作詩,寫下心中美好祝願。
  • 嫦娥五號即將大功告成!美媒又說酸話:中國太空技術離美國差遠了
    (11月24日發射升空的攜帶"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但是這麼偉大的科學進步,在美國媒體的口中,就立刻變了味,美媒認為中國正在"假借發展太空技術之名,偷偷發展太空軍事力量,甚至要打破現如今全球戰略平衡",總之有些美媒就是見不得中國好。
  •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帶了哪些「神器」?
    11月24日4點30分,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作為中國探月工程重大專項「繞落回」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將完成我國首次無人月面取樣返回。去月球上「挖土」,顯然不是普通挖掘機能幹的事兒。那麼,為什麼要完成如此高難度的任務?嫦娥五號帶走了哪些「神器」?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中國人的驕傲—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也將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為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關鍵時間點: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娥五號「繞、落、回」背後的科技力量
    據介紹,這種測量雷達先後圓滿完成長徵七號、長徵五號首飛等數十次飛行任務,為嫦娥五號飛行保駕工作奠定紮實基礎。  聲表面波濾波器讓「嫦娥」更「耳聰」  在此次任務中,該院23所還提供了另外一個「神器」——自主研發的聲表面波濾波器,它們同時安裝在嫦娥五號及長徵五號火箭中,主要應用在測控、應答機等分系統,全力保障嫦娥五號信號接收、過濾雜波,以及各分系統信號接收、處理。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針對新特點和新挑戰,擔任此次搜索任務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隊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最複雜情況,更新改造設備十餘套,準備了各種「神器」,還組織進行了多次貼近實戰的訓練演練。「就像在太空中打水漂,返回器先是高速進入大氣層,再藉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回太空,然後再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氣層,返回地面,整個過程環環相扣,在15分鐘內完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體主任設計師孟佔峰說。 如何降溫?出發時通體雪白,但返回地球時,由於受到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的高溫燒灼,嫦娥五號變「黑」了。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時間:2020-12-15 19: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 昨天,正在回家路上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打了下方向盤,通過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建立了更為精準的返鄉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