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筍凍是閩南人的美味,遊客卻淺嘗即止,教你辨別假的土筍凍

2020-12-22 魚總愛旅行

閩南人對「土筍凍」的感情很奇怪。

愛的人讚不絕口,不愛的人避之唯恐不及,但不管愛還是不愛,只要有外地的朋友來,一定會帶對方吃上一口土筍凍,在咽下之前絕不說原料是什麼,在吃下之後一定大聲說出原料的名字,然後幸災樂禍地看對方驚恐不已。

這道特別的美食外觀類似果凍或肉皮凍,味道鮮美,你既可以在路邊攤看到它的身影,也可以在宴會餐桌上的餐前冷盤中看到它。

如果是第一次接觸到土筍凍,覺得它與日常吃到的水果凍相似,QQ彈彈的,好像還挺好吃的樣子。

土筍凍為完全透明狀,能很清楚的看到每一隻蟲子,很多遊客在知道土筍凍是生長在海裡、類似蚯蚓的蟲子做的以後,常常會面露怯色。

如果本身對蟲子有著天生的恐懼感,會對土筍凍有著一種排斥,有的人因此再也不敢吃土筍凍。

其實土筍凍裡的「土筍」是一種星蟲,體長10釐米左右,和蟲草的外形類似,富含蛋白質、多種胺基酸等多種成分。

簡單說就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甚至有一種說法「山中有冬蟲,海中有星蟲」。

星蟲主要產於東南沿海部分海域的灘涂,閩南海域的星蟲以泉州安海一帶的產量最多、品質也最好。

製作土筍凍需要先去除星蟲體內雜質,加水蒸煮,等星蟲體內膠質滲出後連湯舀起,分裝在杯狀物裡,待其自然冷卻凝固,製作成半球狀小塊,口感滑溜,吃起來更過癮,這樣製作的土筍凍都是天然、無添加,可以放心食用。

土筍凍除了製作成半球狀,還有一種是做成土筍湯,裝在小碗中。

土筍凍或土筍湯一般都需要低溫保存,隨著溫度不同,處於液體與凍狀物之間,包裹土筍的膠狀物呈果凍啫喱的形狀,類似於肉皮凍,入口即化。

但現在市面上賣的土筍凍有一些並不是星蟲熬製的。

有些土筍凍是用食用冰經冰凍加工出。

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甚至用食用膠來使土筍凍凝固。

更有甚者,將製作土筍凍的原料偷梁換柱,用別的沙蟲代替星蟲。

要分辨天然的土筍凍,是有方法的

星蟲顏色偏黑色,條紋為環狀。

土筍凍中會有一些凝固的條狀黑線。

最關鍵的,天然無添加的土筍凍,在常溫下會很快融化。

添加食用膠的土筍凍,在常溫下不管放上多久,仍然會是完好的半球狀。

吃土筍凍,除了要選對的,蘸汁也很重要。

一般是醬油、芥末、醃蘿蔔、芫菜等。

希望你也會喜歡哦!

相關焦點

  • 地道的閩南小吃,土筍凍的正確做法
    吃慣了一些家常味道之後,我們總想吃一些比較新奇的食物,而在我們所見的很多的家常菜當中,也的確有許多非常奇特的存在,比如閩南的一種小吃,名叫土筍凍。相信很多人也是第1次聽到這個名字。這道菜可是非常適合女孩子吃的,因為土筍中含有很多的膠原蛋白,有利於美容。
  • 關於閩南小吃,是廈門的好吃?還是泉州的好吃?終於有答案了!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關於閩南小吃,是廈門的好吃?還是泉州的好吃?看了就知道!「土筍凍,明明就是先源自泉州晉江安海,怎麼成了廈門小吃了?」這可就為難蘿媽了!作為一個來到廈門旅遊的遊客,我也不知道這裡面還有這些淵源!所以終於我還是特意跑了趁著周末跑了一趟泉州,嘗嘗當地的美食!再加上找了朋友,給我介紹了些關於泉州和廈門的名小吃介紹!
  • 閩南特色黑暗料理土筍凍,爽脆鮮美又營養,遊客:這玩意能吃嗎?
    它主要生長在河流入海的海灘上,以泥中的藻類和腐殖質為食,因為它的形狀粗糙,看起來像一條蠕動的蚯蚓,所以閩南人叫它「黑蚯蚓」。從營養角度看,星蟲富含蛋白質、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因此被稱為「沙灘香腸」。還有一種民間說法是「山上有冬蟲,海中有星蟲」。由此可見星蟲的營養價值。然而它屬於寒性食物,脾胃不好的人應該少吃,否則容易腹瀉。
  • 美味肉食之泉州土筍凍,此筍不是彼筍,是蛋白豐富的蟲子
    今天湘湘給大家帶來了另一道「果凍」肉類美食,這道美食說來在泉州可是小有名氣,深受泉州人民的喜愛,它是有趣的泉州人民創造出來的一道創意十足的美食,大家來泉州一定要嘗一嘗這道土筍凍呀。很多人聽了土筍凍這個平淡無華名字是不是跟湘湘想得一樣呢?這不就是筍嗎,有什麼稀奇的,難道泉州的土筍加了一個土字就變得高大上了?大家是不是跟湘湘想得一樣呢?
  • 閩南人不同意
    閩南人都表示不同意!第一種:豆汁,是老北京的傳統小吃,獨具特色。它的歷史悠久,是老北京百姓的最愛。很多人都以為豆汁就是豆漿,它們並不是同一個東西,味道也不一樣。豆漿是由黃豆作為原材料,而豆汁是由綠豆作為原材料,利用綠豆的殘渣進行發酵製作而成。所以豆汁喝起來會有一股味道,對於外地人來說,這就是黑暗料理。
  • 一桌子涼菜,全是閩南人過年宴請的最愛,第一道你敢吃嗎?
    閩南人逢年過節辦宴席時,最愛吃的涼菜,我們一下子全吃到啦~這次去的是嶼後南裡的銘聚章魚土筍凍。店家已經做了二十多年的章魚和土筍凍。從菜市場開始,慢慢做到門店,如今成了許多知名餐飲企業的供應商。冰櫃裡整齊地擺著店裡的主打:章魚和土筍凍。還有魷魚絲、花生和小魚乾等乾貨,也很下酒。小牌子上,標著各種菜品的價格。一桌的涼菜,擺在一起,看起來十分豐盛。
  • 古稀老人專注閩南文化傳承 創作150多首閩南語歌謠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 「月娘月光光,掛在天中央;照你來擱照我,廈門甲金門。兩個門對門。月娘月光光,掛在海中央;你過來我過去,泡茶配貢糖。  1他創作的《土筍凍》,成了熱門金曲  陳棟梁是正宗的廈門人,執導過30多部閩南話電視劇。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就發現,不少廈門的年輕人,都不太會說閩南話了;有的人雖然會講,但也不愛講。「普通話固然要推廣,但是鄉音也不該忘啊!」陳棟梁感覺很揪心。  為了推廣閩南話,他想了個辦法:我把閩南話寫成歌,讓大家唱起來!
  • 福建著名小吃土筍凍,卻不是筍製作而成
    福建閩南風味小吃土筍凍,味道醇厚甘美,還有保健效果。雖名為土筍凍,但此筍非彼筍,甚至都不是植物,其實是一種海灘上的海沙蟲製作而成的,由於形狀似小筍,故而得名。土筍凍外形圓鼓鼓的,晶瑩剔透,還能清晰看到裡面的小沙蟲呢。富含濃厚的膠質,非常彈滑,口感脆溜。
  • 什麼樣的閩南味養出的福建人,能把隔壁廣東人都饞哭了?
    說到閩南,很容易聯想起全國各地的火鍋店裡都會有的沙茶醬,還有好吃卻嚇人的土筍凍。但是,閩南的美食遠遠不僅沙茶醬、土筍凍,不然,吃著這些美食長大的福建人也不會讓隔壁廣東人那麼惦記了。01盤點閩南美食 / 不止沙茶、土筍凍 /沙茶沙茶就是沙爹,從南洋傳入的香辛調味醬,由香辛類植物、花生、蝦醬、植物油等製成。
  • 廈門「最受歡迎」的美食,當地人非常愛吃,遊客卻無法接受
    廈門「最受歡迎」的美食,當地人非常愛吃,遊客卻無法接受。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去廈門旅遊,大家都知道廈門是個沿海城市,很多人嚮往。尤其是鼓浪嶼,是中國許多文藝青年最喜歡的小島嶼。還有廈門大學,文化內涵十分濃厚,可以在這裡感受到詩書氣息,順便懷念一下自己的校園時光。來廈門,必不可少的事情就是吃。
  • 冬天食補好去處,近30年老字號海滄佳味館,一鍋花雕麻油雞幫你驅走...
    對美食的那份精益求精與執著讓人感動,承載著一代人共同的回憶。99年進島內在松柏開分店,是一家27年老店金牌海鮮大排檔酒樓,就叫海滄佳味館,廈門本地人都讚不絕口的老字號。 沙茶豬八珍、土筍凍、豆花肉羹,說起店裡招牌真是如數家珍,更有養生滋補土龍酒。除了經典菜色,佳味館還不斷推陳出新,適時推出冬令新品,這個冬天食補全靠它了。
  • 【東石美食】東石蕭下土筍凍你吃過嗎?有近百年歷史 遠銷港澳和東南亞
    在蕭下村的「蕭生榮」土筍凍,是東石土筍凍中的「古早味」。「蕭生榮」既是招牌,也是人名。除了蕭下村,「蕭生榮」土筍凍在東石第二中心小學對面也開店賣了十幾年。 「土筍凍手藝,我們家傳了四代。」78歲的蕭生榮告訴記者,13歲時,他跟著父輩開始到東石鎮區賣土筍凍,這一賣就是60多年。在75歲時,因為腰部扭傷,蕭生榮才正式「退休」,把「衣缽」交給子孫操持。
  • 廈門有美景,更有美味,到廈門必吃的六種傳統特色小吃
    廈門的海鮮美味、新鮮,各種傳統小吃讓人眼花繚亂,食指大動。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廈門必吃的六種傳統特色小吃吧!一、海蠣煎海蠣煎又名蚵仔煎,是廈門的傳統小吃。它的主要原料是牡蠣,廈門附近海域出產的牡蠣是僧帽牡蠣,體積小,殼成長形或三角形。取出的海蠣肉,肉粒均勻,肉白鰓黑,味道鮮美。
  • 歷史上閩南文化的美食
    近日,應該有不少朋友發現,在抖音上颳起了一陣閩南風,作為閩南文化源頭的泉州,至今有著1750多年的歷史。古語云「民以食為天」,那麼在「轉糾」有哪些地道又美味的小吃呢?一起來瞧瞧。可能你在大街小巷都見過這道小吃,呈糊狀,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常作為早餐食用,亦可作點心和夜宵,味道鮮美,清甜爽滑。閩南文化歷史悠久,作為源頭的泉州,有哪些地道的小吃?
  • 廈門美食你知道哪些?第三種很多人接受不了
    如果你是一位廈門人,別人問起廈門最有名的海鮮湯你能說出一二三來麼?如果問我,我會介紹說——最滋補的海鮮湯是土龍藥膳湯;最生猛的海鮮湯是當歸海鰻湯;而最鮮美的海鮮湯就是這鰳魚菜脯湯!鰳魚菜脯湯有多鮮美?「鰳魚燉菜脯,好吃不分某」(閩南語中「某」是老婆的意思),相信看了這一句話,內行的人暗自會心一笑,這詼諧生動的閩南漁業諺語,道出了鰳魚菜脯(菜脯,醃製的蘿蔔乾)湯的異常鮮美,以至於只能獨自品嘗,連最為親密的愛人也不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