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時期有兩個問題,一度困擾著皮哥。
第一個,大一軍訓結束後,教官坐著大巴車要走,一堆同學堵著大巴車眼淚汪汪地送別教官。
多年來我一直疑惑:為什麼大學生對於陪伴了你四年的輔導員冷若冰霜,卻對只相處了一周還罵你管教你的教官感情深厚?
第二個,當年追一個姑娘,手寫了幾萬字的信,姑娘當成笑話傳閱給別的同學看,可奇怪的是她越踐踏我的自尊,我卻愛得越熱烈,對其他暗送秋波的姑娘置若罔聞。
多年後我學到了一個詞,才解開了當年的這些疑惑:斯德哥爾摩症。
所謂斯德哥爾摩症,簡單來說就是人質愛上了綁匪,還協助綁匪躲避警察的追捕。
這種症狀絕非天方夜譚,而是深深存在於每個人的骨子裡。
電影中描寫斯德哥爾摩症的很多,最著名的要數《這個殺手不太冷》,影片中小姑娘和殺手裡昂在逃亡途中產生羈絆,最終成為相濡以沫的朋友。
導演呂克·貝松如是說:「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12歲,他們都感到失落而深愛彼此。」
今天皮哥要介紹的這部影片堪稱「小男孩版」《這個殺手不太冷》,這就是由「老牛仔」伊斯特伍德導演,「小牛仔」凱文·科斯特納主演的經典影片《完美的世界》。
《完美的世界》豆瓣評分9.1,63%的影迷看完這部電影直接打了滿分,能形容這部電影的詞,我只想到了偉大。
但如此偉大的一部電影,講述的卻只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越獄犯逃亡的故事,在逃亡途中他們產生了父子之情。
這個題材不「討巧」,鮮有劇烈的劇情衝突,沒有驚心動魄的大場面。
但好萊塢傳奇影人伊斯特伍德還是能把這個故事講得動人心弦,也給我們上了一堂溫情電影該如何拍攝的教學課。
今天皮哥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部電影,一起看看東木是如何「化平淡為神奇」。
一、兩位偉大的創作者
影片拍攝於1993年,而本片的主演科斯特納於1990年憑藉自導自演的《與狼共舞》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在片中的西部牛仔形象深入人心。
巧合的是本片的導演伊斯特伍德剛好也在1992年憑藉《殺無赦》獲得最佳導演獎,而伊斯特伍德早年也是演員,在成名作《荒野大鏢客》裡也塑造了一名冷酷的牛仔。
當新老牛仔走到一起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他們會拍出一部荷爾蒙爆棚的西部片,沒想到最後呈現出的卻是這樣一部溫情脈脈的講述獨特父子情的電影。
二、影片如何表現出人性的偉大
套用呂克·貝松的話說,《完美的世界》同樣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男孩和另一個曾經的男孩,他們都是自幼失去父愛,然後彼此相擁填補了這個空洞。
故事開頭,8歲的男孩菲利普出身於單親家庭,母親管教很嚴,甚至不允許她參加復活節的糖果遊戲。而距離他家不遠處的監獄裡,罪犯布奇和同夥越獄成功,兩人開始了亡命之路。
兩人闖入了菲利普的家,劫持了菲利普向德州邊界逃竄。
在逃亡途中,布奇卻對小菲利普關愛有加,為了防止小菲利普受到傷害,他甚至殺死了同夥,然後一個亡命之徒和一個可愛的男孩就這樣開始了奇妙的旅程。
布奇從菲利普身上看到了自己童年的樣子,同樣是缺乏父愛,同樣是內心溫暖純良,他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便帶著菲利普到處遊玩,滿足他的小小願望。
布奇深情地遠望過去,滿眼都是當年的自己。
而小男孩菲利普,他是在缺失父愛的情況下長大的,布奇的出現剛好填補了他的漏洞,他對布奇沒有恐懼,反而非常信任。
兩個人表面上是劫匪和人質,實際上是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子,這樣的人物設置新奇有趣。
這段關係中,讓皮哥印象深刻的細節有三處。
第一處,菲利普告訴布奇,布奇的同夥兒嘲笑他的傢伙事兒很小,布奇很認真地看了,嚴肅地告訴他,你這個年齡就應該長這麼大。
這一段讓我想起了小學課文《小英雄雨來》中的一個細節描寫「父親摸著雨來光溜溜的脊背」,兩者都充滿了生活情趣。
第二處,小男孩開車失控,將油門當剎車,風馳電掣向布奇衝過來,可布奇卻站在原地不動,冷靜地告訴他踩剎車,菲利普最後一刻剎住了車,兩人之間立刻有了那種父子間的默契。
第三處,布奇逃亡途中愛上了女招待,兩人如乾柴烈火親熱上了,卻被小菲利普看到了,只能尷尬收場,事後「父子間」還就這段豔遇展開了有趣的對話。
這些細節將兩人的關係不斷夯實,直到最後的高潮戲。
兩人來到黑人家裡,家中父親當眾虐待孫子,布奇看不慣,將老黑一家綁了起來,企圖給他們個教訓,沒想到一旁的菲利普開槍擊中了布奇的腹部。
小男孩開槍後看著布奇流出的血嚇得奪門而逃,布奇拖著沉重的身子好不容易才找回了男孩,他的那句話讓人淚奔:我只殺過兩個人,一個傷害了我的母親,一個傷害了你。這個「你」,僅僅是相識幾天的小男孩。
最後布奇被警察射殺,小男孩掙脫母親的手向布奇飛奔過去,雖然是好萊塢典型的陳詞濫調,看還是看得人熱淚盈眶。
人和人的關係如此微妙,小男孩是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症,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個善良的男人,那個男人回報他以父愛。
老牛仔真是個偉大的導演,把人性拍得如此美好而有力量。
三、影片獨有的開創性
這部影片將公路片、倫理片、犯罪片等諸多要素熔於一爐,講了這麼暖心的故事,實屬難得,本片之後有了修正性公路片的說法,即公路片的主角不再是見證者,而是事件的參與者。
本片也有一定的瑕疵。
導演親自上陣演了警察一角,本片因此有了兩條線,一條線是男人和男孩的逃亡線,自然是細膩動人,另一條線則是老牛仔領銜的警察破案線,可謂乏善可陳,看得人莫名其妙,對影片的完整性造成了破壞。
但瑕不掩瑜,它依然是一部讓人覺得偉大的作品,值得各位品鑑。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