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討論甜鹹粽子?又一個世紀難題出現,吃餃子到底應該蘸什麼?

2020-12-18 王碩說影視

大家還在討論甜鹹粽子嗎?這個問題從幾年前在網絡上被提出來之後,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時期都會引發熱烈的討論。並且因而引申出了很多其他的南北方飲食差異,比如豆腐腦到底應該吃甜的還是吃鹹的,甚至還有一些地區的人表示應該吃辣的。

當然除了這些問題之外,現在網上又一個世紀難題出現了,那就是吃餃子到底應該蘸什麼?餃子在我們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一種食物,基本上每個地區都會吃餃子,一般來說餃子餡大多都是素菜餡或者肉餡,但是關於蘸料的話,每個地區的人卻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種是醬油派,尤其是廣東地區的很多人尤其喜歡醬油這種蘸料,我們都知道餃子本身的味道是比較淡的,蘸醬油的話確實能夠起到提香增味的效果。同時醬油裡還可以加一些蔥蒜之類的調味品,讓蘸料變得更加美味。

第二種是醋派,這一派的代表當然是山西人,作為「無醋不歡」的山西人,不管吃什麼都要蘸醋。而餃子這種東西自然也不例外,山西人吃醋也沒有太多的講究,不管是白醋還是陳醋、香醋,只要是醋就行,醋的酸味搭配上餃子簡直是絕配。

而第三種自然是辣椒派了,這一派的代表是川渝地區的人,和山西人「無醋不歡」一樣,川渝地區的人自然是「無辣不歡」。川渝地區的人口味重,喜歡重油重辣,不管是什麼蘸料一定要加辣椒,同時還要加上麻油,辣必須和麻搭配在一起,吃起來才夠勁。

除了這三種蘸料之外,還有的人選擇蘸蒜泥、番茄醬等等,所以這個難題在網上首次被提出之後,產生了更加激烈的討論。因為相對於甜粽子和鹹粽子兩種選擇,這個問題的選擇更多。那麼大家認為吃餃子的時候應該蘸什麼呢?

相關焦點

  • 你喜歡甜味還是鹹口在甜鹹粽子之爭中?
    有媒體對網友投票的調查顯示,36.2%的網友更喜歡鹹粽子,34.6%的網友更喜歡甜粽子,甜的和鹹的一方幾乎相等,甜的鹹通吃的比例是24.0%,此外,有5.2%的網友表示不吃粽子。隨著物流和文化融合的發展,吃粽子很多地方的人鹹甜通吃,但粽子的口味偏好仍有一定的地域規律。
  • 讓全國吃貨糾結的南北飲食文化之爭,到底鹹的好吃還是甜的好吃?
    鹹豆腐腦 or 腦甜豆腐腦最近網上再一次掀起了南北甜鹹之爭,鹹豆腐腦黨大呼勝利,甜豆花黨則表示不服!甜粽子 or 鹹粽子唯一一個「把南甜北鹹」顛倒的食物。每到端午節,甜鹹粽子黨都要爭論一番,到底粽子裡應該是蜜棗紅豆沙,還是火腿叉燒肉呢~大蔥 or 小香蔥曾經有個浙江網友表示,考上北方大學才知道原來北方吃這麼粗的蔥,甚至直接蘸醬吃!然而還有位來自東北的同學說:「南方蔥很細,去朋友家吃飯她拔蔥,我說這小蔥你留著它長長再吃朋友一臉懵B。」
  • 粽子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
    中國有很多有意義的傳統食物,當然其中最受歡迎的非粽子莫屬了。當然我和我的幾個北方朋友討論過粽子,他們都對粽子嗤之以鼻,認為很難吃,但我認為味道很不錯,所以我調查了一下其中的原因,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北方愛吃甜粽而南方愛吃鹹粽。
  • 端午節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營養師:都是好粽子,但別貪嘴!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何嘉琦)「吃貨不分南北,口味必分甜鹹」。作為端午節的特色美食,今年你吃的甜粽子還是鹹粽子呢?四川在線《醫本正經》欄目組邀請到四川友誼醫院營養科資深營養師冀晉橋,從營養的角度為大家解讀甜鹹粽子。
  • 粽子「甜鹹大戰」:宮保雞丁粽是最正確的粽子?
    端午節,到底是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這背後,不僅僅是口味問題。每年都有幾個考驗友誼小船的日子,端午節算是其中之一。甜粽子還是鹹粽子?這個問題的殺傷力之大,足以讓多年未謀面的網友在微信上互相拉黑。尤其是端午時已入夏,動輒三十多度的溽暑高溫,蚊蟲的徹夜轟炸,再低頭看看薄薄夏衣遮不住的一塊腹肌,更加讓人覺得心浮氣躁。
  • 一年一槓:吃甜還是吃鹹
    作為一個傳承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在我國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過節方式,但是吃粽子卻是在各省市不分地域變為了雷打不動的方式。然而由於我國國土廣袤,南北方人民就粽子的口味問題年年爭吵不休。今天玩偶大師不槓不犟,平心靜氣的聊聊,粽子到底是吃甜的還是鹹的?
  • 北方吃鹹,南方吃甜,為什麼到粽子這裡不靈了?
    眼瞅著,端午節馬上就要來了,《粽子的甜鹹之爭N》也要準時上演了。粽子節吃甜的還是吃鹹的?這真的是部歷史連續劇啊!習慣上我們認為,北方人喜歡吃鹹,南方人喜歡吃甜,但是在粽子這裡,北方人卻喜歡吃甜粽子,南方人喜歡吃鹹粽子,這是為什麼?
  • 先有甜粽子,還是先有鹹粽子?古人說了,這個口味的粽子才是正統
    到了夏季,毒蟲、病菌滋生,對於百姓們來說,如何度過炎熱且多疾病多蟲害的夏季是一個難題。在端午節上,人們寄託想要平安過日子的想法,將艾草、雄黃酒、五色繩等有傳說「闢邪」作用的東西放在這一天使用。在《風土記》中,則已經有詳細記載晉代粽子的做法,以及人們吃粽子的習俗。這時候的粽子是牛角粽,使用的粽葉是菰葉,米則是黏米和粟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根據古人的記錄和人們的考證,這裡記載的粽子應該是江米粽子。
  • 日本的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
    端午節的習俗自古就由中國傳入了日本,被稱為「端午の節句」(たんごのせっく),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端午節在日本逐漸演變成了「男孩節」,也就是如今五月五日的「こどもの日」,它的習俗也發生了許多改變,包括日本的粽子和我們的也是大相逕庭。那麼日本的粽子是什麼樣的,甜的還是鹹的呢?一起來看看。
  • 甜粽子鹹粽子哪個更好吃?端午節吃貨們網上又開始較勁了
    過端午節,按照傳統習俗,要吃粽子。不過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口味千差萬別。反映在粽子上,不同地方的粽子做法、味道也不一樣。比如蜜棗粽、蛋黃粽、鹹肉粽、米粽、抹茶粽、板慄粽、紅棗粽、黃米粽、花生粽……總之,有「甜粽子」和「鹹粽子」之分。一般來說,北方多吃甜粽子,南方多吃鹹粽子。
  • 南鹹北甜-粽子大比拼,你Pick哪一款?
    有假放,有粽吃,爽嗨了端午節吃粽子咯!每年這個時候都有一個直擊心靈的問題到底是甜粽子好吃還是鹹粽子好吃?果然,今年又雙叒叕吵起來了!北方甜粽 VS 南方鹹粽北方甜粽派:@北方小夥:粽子就肉吃是什麼鬼?@好看的姑娘:想吃肉餡,你們為什麼不吃包子?@Mr_1313213:鹹粽子真的不能忍@木頭建雙熊:甜粽子不能輸!
  • 究竟什麼口味的粽子最好吃?端午節不可錯過的鹹甜粽子
    雖然不同地域人們對粽子的口味甚至形狀都有著不同的看法,但是吃粽子每個人都是認真的。好像在整體看來,南方人吃鹹味粽子多一些,而北方人則是更偏愛甜味粽子,也就有了「南鹹粽、北甜粽」的分歧,紛紛想出各種辦法來證明自己家鄉的粽子口味最棒!而今年我們家沒有去超市買粽子,而是買了粽葉,全家總動員親手包了各種口味的粽子,蜜棗的、五花肉的、蛋黃的、紅豆的、辣條的。
  • 你家粽子啥形狀?選甜還是鹹?關於粽子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在口味上,豆腐腦必須吃甜的南方人卻喜歡鹹味肉粽,而喜歡鹹豆腐腦的北方人此時卻選擇了八寶粽、鮮果粽等甜味粽子。小編今天就來梳理粽子的起源、各地粽子款式、包法、口味等,為大家呈上一份「端午食粽指南」。 至於粽子到底是怎麼來的,流傳較廣的說法是源自祭奠屈原之死,但也有人認為,粽子的雛形出現得要比春秋戰國時代早得多,甚至能追溯到50萬年前,用「包烹」來製作熟食。 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把黍米包成牛角狀,稱「角黍」;或者把放進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 南北甜鹹粽子之爭,潮汕人只用一招,解決了多年爭議
    南北飲食文化自古以來各有差異,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就好比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南方人吃鹹粽,但有人卻稱道有個地方的粽子能解決南北的鹹甜之爭,你知道是哪裡嗎?一開始沐晨是難以想像的,畢竟這粽子蘸糖吃也是頭次聽過。後來品嘗了一下,還真的後悔,這真不是南方人能接受的口味。有種養生粽的感覺,什麼紅棗搭配豆沙,無味淡甜,感覺就像做給老年人吃的,很養生,適合他們的口味。嘉興的五芳齋要說粽子品牌,最火的莫非「五芳齋」了,承接南北粽子。
  • 傳統節日裡的美食,你最喜歡吃哪種,第三種應該吃甜的還是鹹的
    從小我們就知道,過什麼節日,吃什麼食物,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乃中華民族特有的特色節日。
  • 北方粽子的餡料有哪些?粽子吃甜的還是鹹的?
    正如每年網友們都為吃甜粽子、鹹粽子,都能打上一架,你知道南北方的粽子有什麼不同嗎?北方粽子的餡料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做做功課吧。一、北方粽子的餡料有哪些北方粽子的餡料有哪些呢,主要有紅棗、豆沙、果脯等。北方粽子中,山東粽子輩分最大,資格最老,是由黃粘米做成,風味獨特,小夥伴可以去嘗嘗。
  • 餃子蘸醬油還是醋,其實真不重要,看看外國的餃子,中國人傻了
    餃子這種食物,作為中國的特色食品,身上的中國標籤還是比較明顯的。中國人愛吃餃子,尤其是酷愛麵食的北方人,更是離了餃子不行,不僅過年要吃,基本上隨便過個什麼傳統節日,都是要吃餃子的。除了中秋、端午這種明確了節日食品的節日外,其他的都可以用來吃餃子!於是乎,繼「豆腐腦吃鹹的還是吃甜的」、「粽子吃甜的還是吃鹹的」等爭論後,網友們又多了一個新的話題——吃餃子蘸醬油還是蘸醋?等一下,我們辣黨就這麼不被人放在眼裡嗎?
  • 粽子到底有多少種口味?
    Hello 艾瑞巴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甜鹹粽黨 battle 時間」了,不誇張地說,中國有多少個地方,就有多少種粽子,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必須捍衛的粽子口味。其實最最原始的粽子沒有任何餡料,就是粽葉裹著黍米,後來黍米慢變成了糯米,再後來才出現各種餡料。
  • 端午吃粽子,怎麼能少了鹼水粽,沒有包餡料卻可甜可鹹,愛了!
    而粽子的出現,也早於屈原的時代之前,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那時候的粽子是用來祭祀的,端午節的時候大家會把粽子投入江中,給江裡的蛟龍餵食,為家人祈福和祈求健康。因為端午日是五月初五,與舊習俗裡面的惡月惡日相對應,而且這個時候也是江河的汛期,大家都會舉辦一些祭祀活動祈求平安。那是不是可以說端午節跟屈原一點關係都沒有呢?當然不可以這麼說。
  • 粽子鹹甜肉素之爭,這種討論一點也不俗套
    關於粽子的「鹹甜之爭」,平時在社交媒體上就能看到,每逢端午節,自然是「鹹派」與「甜派」的爭論高峰,這麼多年爭下來,也沒分出個高低對錯。今年端午節,「硬核肉粽」的走紅,使得在「鹹甜之爭」外又增加了「肉粽、素粽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