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全國吃貨糾結的南北飲食文化之爭,到底鹹的好吃還是甜的好吃?

2020-12-24 你在看我的故事嗎

中國地大物博,美食歷史悠久又多種多樣,飲食習慣自然也各有各的特色。不知道在面對同一種食物時,你是哪種吃法的代表呢?而曾引發過口水大戰的食物,又有哪些呢?

鹹豆腐腦 or 腦甜豆腐腦

最近網上再一次掀起了南北甜鹹之爭,鹹豆腐腦黨大呼勝利,甜豆花黨則表示不服!

甜粽子 or 鹹粽子

唯一一個「把南甜北鹹」顛倒的食物。每到端午節,甜鹹粽子黨都要爭論一番,到底粽子裡應該是蜜棗紅豆沙,還是火腿叉燒肉呢~

大蔥 or 小香蔥

曾經有個浙江網友表示,考上北方大學才知道原來北方吃這麼粗的蔥,甚至直接蘸醬吃!然而還有位來自東北的同學說:「南方蔥很細,去朋友家吃飯她拔蔥,我說這小蔥你留著它長長再吃朋友一臉懵B。」

麻醬涼粉 or 糖水涼粉

粉魚兒,又叫漿水魚兒,漏魚,一種澱粉和麵粉做成的像小魚的涼粉,北方習慣拌在芝麻醬、辣椒油裡吃,而南方則喜歡放在糖水裡吃,有的地方稱糖粉魚為「涼蝦」。

麻醬小料 or 油碟小料

說起火鍋,那南北差異真是太大了。北方火鍋大部分喜愛滋補清湯,裡面放了紅棗和蔥姜一類,蘸料以麻醬為基礎,加入韭花、腐乳等,主要吃的是涮羊肉。而四川、重慶火鍋以辣鍋為主,更適合涮鴨腸、毛肚、黃喉等等,小料一般是香油加蒜泥、耗油。

麵食 or 大米

對於南方朋友來說,主食一般都是米飯,很少吃麵食,而北方人除了米飯,則經常會吃饅頭、烙餅、手擀麵、疙瘩湯、面片……

廣義上的南北方,以秦嶺-淮河為界。放眼南方,川湘菜以麻辣、酸辣為主;華南地區熱愛蒸菜、茶點,以精緻見長;江浙一帶口味偏甜,喜食糯米;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青稞、酥油茶是主要食物。

西紅柿炒雞蛋放不放糖?

我們的國民菜,基本中國人都吃過~不過這麼一道簡單的家常菜,東北人表示不接受酸甜味,南方說當然得放糖。而北京人也表示,「胸是炒雞蛋」從小就吃放糖的~

糖蒜到底奇不奇葩?

醃糖蒜,是北京吃銅鍋涮肉常吃的佐味料,還有西安羊肉泡饃也少不了它。然而也有一些地方的小夥伴表示蒜本身就很討厭,更接受不了還能做成甜的?

餃子蘸醋還是蘸醬油?

吃餃子還能蘸醬油???曾經微博一條「同事帶了餃子來公司,蘸料居然是醬油」的消息火了,詐出了好多夾雜在我們之中的「醬油黨」…還有網友搗亂說:我一直都是蘸麻醬吃!

相關焦點

  • 微博再引「南北之爭」:你家荷包蛋吃甜的還是鹹的?
    為此,新浪微博微話題針對「荷包蛋吃甜的還是鹹的」的話題開闢投票調查,根據近兩萬名網友的投票結果顯示,近六成的網友表示習慣吃鹹味的荷包蛋,其餘的四成則表示從小吃的是甜味的,且無法接受放了蔥花和香菜的荷包蛋。甜鹹兩黨間的「鬥爭」由來已久,由於南北飲食文化存在差異,兩方對同一食材做法與口味的認識存在近乎相反的差別。
  • 南北甜鹹粽子之爭,潮汕人只用一招,解決了多年爭議
    南北飲食文化自古以來各有差異,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就好比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南方人吃鹹粽,但有人卻稱道有個地方的粽子能解決南北的鹹甜之爭,你知道是哪裡嗎?粽子的構成很簡單,它的主要材料就是糯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但是由於中國土地實在太廣闊了,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也就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口味甚至不同的包法。也就導致了南北互懟,為各自代言的粽子打call,那粽子真的有這麼大爭議嗎?
  • 豆腐腦到底是鹹的好吃還是甜的好吃?四川人民給出了最完美答案!
    因為吃這件事兒,南北的爭端向來不少,比如說,南方喜歡吃肉粽鹹粽,而北方喜歡吃蘸著白糖的甜粽。南方喜歡吃湯圓,而北方喜歡吃餃子。其中最讓南北兩方人民糾結的一個話題就是,豆腐腦到底是鹹的好吃還是甜的好吃?當然,在北方人民的心中,只有配著鹹鹵的豆腐腦,才是最佳打開方式。在天光微亮的巷子裡,豆腐腦攤在湧動的熱氣中宣告著這一天的到來,無論是匆忙上學的學生,還是著急上班的工人,更或者是閒來無事只為吃這一口鮮味的老大爺,紛紛來到豆腐腦攤前排隊等待。
  • 豆腐腦為什麼有「甜鹹之爭」?這5種「吃論」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豆腐腦都被分了「派別」,以喜歡喝甜豆花的大部分南方人,和以喜歡鹹豆腐腦的大部分北方人,開始了喋喋不休的「豆腐腦甜鹹之爭」。那剩下的人吃什麼口味?那就看他們的心情了,雖然是豆腐腦這麼「神聖」的美食,那也得看這種吃貨的心情。那麼到底為啥豆腐腦有甜鹹之爭?
  • 豆腐腦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
    我自己家做了十幾年的早餐生意,也賣了十幾年的豆腐腦,南來的,北往的顧客也都接待過,這豆腐腦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這就要說地方飲食習慣了,南方人大都覺得甜豆腐腦好吃,北方人大都覺得鹹豆腐腦好吃,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我覺得鹹豆腐腦好吃,也嘗試的喝過甜豆腐腦,真的很不理解為什麼甜豆腐腦為什麼在南方那麼受歡迎啊
  • 甜粽子鹹粽子哪個更好吃?端午節吃貨們網上又開始較勁了
    比如蜜棗粽、蛋黃粽、鹹肉粽、米粽、抹茶粽、板慄粽、紅棗粽、黃米粽、花生粽……總之,有「甜粽子」和「鹹粽子」之分。一般來說,北方多吃甜粽子,南方多吃鹹粽子。關於那種粽子更好吃?南北吃貨們又在網上較上了勁。網友「曉輝」:作為一個只吃蜜棗豆沙甜粽子的北方人,我今天叛變了,肉粽子更好吃!
  • 有關南北豆花的鹹甜之爭……
    中國地大物博,南北差異顯著。理論上來看,北方偏愛鹹味,南方偏愛甜味。從豆腐腦、湯圓到粽子,有關「甜」與「鹹」的爭論從未停止。曾有網友說到:「在豆腐腦鹹甜這件事上,最見南北差異,彼此見了對方的都想吐。」這句話直接引爆網友對甜鹹的爭論,短短兩天內,微博上關於「豆腐腦甜鹹之爭」的話題量,已經超過了16萬條,擠入話題榜前三的位置。那這場「戰爭」的主角——豆腐是怎麼來的呢?相傳為是漢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由淮南王劉安所發明。
  • 除了豆腐腦有「甜鹹之爭」,連菜名也有南北差異,可別又鬧笑話啦
    除了豆腐腦有「甜鹹之爭」,連菜名也有南北差異,可別又鬧笑話啦都說我們中國的地域面積大,人口多。而且中國每天都會出口好多蔬菜和水果。因為地域面積廣,我們的城市有在內地的,有在沿海的地區的,不同地區的氣候,地理環境也不一樣。
  • 鹹的豆腐腦好吃還是甜的豆腐腦好吃?
    有同事問:有些人稀飯吃甜的豆腐腦,有些人稀飯吃鹹的豆腐腦,二者有甚麼差別呢?哪一個更好吃?鹹的豆腐腦與甜的豆腐腦類好吃?這要看片面的口味以及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氣。「南甜北鹹」,朔方人多吃鹹豆腐腦,而南邊人喜甜,多吃甜豆腐腦。豆腐腦在咱們這稱為水豆腐,我從小吃的是加白糖的,甜豆腐腦,因此我是認定甜豆腐腦好吃。小時分看過他人吃鹹的豆腐腦,本來當一碗菜搭著吃,相似湯之類的。甜的預計即是只做零食了。
  • 粥大家是喝甜的還是鹹的?有南北之爭嗎?今天做一碗海鮮粥吧!
    粥大家是喝甜的還是鹹的?有南北之爭嗎?記得北方要喝鹹豆花,南方要喝甜豆花的。不知道喝粥大家有這種地域的分別嗎?南方北方的朋友可以留言,我們看看南北方的差異。皮蛋瘦肉粥我是北方人,豆花我是一定要鹹的,但是粥我有點偏喜歡甜的,百合粥南瓜粥紅薯粥一類的,喝的不亦樂乎。鹹味的粥我到現在為止只接受兩種,皮蛋瘦肉粥和海鮮粥。今天做一碗海鮮粥吧!
  • 粽子還在甜鹹之爭?學會最簡單的三角粽包法,放糖放肉都好吃
    一,傳說之爭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人們怕江裡的魚啄壞了屈原身體,用粽葉包成粽子扔到江裡,後人為紀念屈原而將粽子傳承下來。那粽子到底是紀念屈原還是孟姜女,還是三角粽是紀念孟姜女,其他粽子是紀念屈原,我們不得而知。而且並沒有多大意義,紀念誰並不妨礙我們過節的樂趣,也並不妨礙我們以粽子為藉口燒一大桌好菜,胡吃海喝。追溯傳說的淵源流變,不過是為大家在節日裡增加一片閒談而已。
  • 豆腐腦是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
    美食屆懸案之一:豆腐腦是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作為一個北方人,在讀大學之前吃的豆腐腦都是鹹的,加點鹹菜,香油,有時候還會加點雞湯大骨湯之類的,攪拌均勻,在配點油條包子,覺得這樣搭配很完美。讀大學去了一個南方城市,開學第一天早上去食堂吃早飯,要了一碗豆腐腦,它居然是甜的,是甜的!!
  • 透過數據看「甜鹹粽」派之爭,更有魔系出現,你是什麼派系?
    @秦時明月 :鹹粽子簡直就是魔鬼,黑暗料理。@青銅 :北方的我表示甜粽是真好吃~@十一 :為什麼沒有酸辣粽子的選項?你們這是歧視!那我們透過數據來看看這場「派系之爭」。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鹹粽」與「甜粽」的百度熱度指數:選取了6月18日-6月24日的時間段,觀察數據可以看到甜粽的百度熱度趨勢要比鹹粽大。上圖是除去端午節相關的詞彙,找到了一些與粽子相關的關鍵詞,並形成數據云圖,我們從數據云圖中能看到對鹹粽喜好度更多。
  • 豆腐腦到底是吃甜的,還是鹹的?別爭了,還有第3種選擇
    剛剛看到一位朋友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豆腐腦到底是吃甜的,還是鹹的?哈哈,這個豆腐腦鹹甜之爭,真不知道要爭到什麼時候!大家好,我是小白菜多肉美食,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真的又想笑了。這個豆腐腦鹹甜之爭年年都有,到底是吃甜的還是鹹的?
  • 甜鹹湯圓各有所愛,三全甜鹹兩大「花旦」齊鬧新春
    豆腐腦作為甜鹹之爭的「罪魁禍首」,曾一度「吃」到了微博上。近日,湯圓甜鹹之爭同樣變得「茲事體大」, 甜鹹黨又開始了新一輪論戰——甜黨認為湯圓必須是甜的,鹹黨認為鹹湯圓才是正經湯圓……湯圓到底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
  • 南北甜鹹之爭的5種食物,你是甜黨還是鹹黨?網友:自己喜歡就好
    南北甜鹹之爭的5種食物,你是甜黨,還是鹹黨?網友:自己喜歡就好!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中國地域廣闊,氣候差異性比較大,因此也就造就了不同的飲食文化和特色,比如在我們國家,南方人是以大米為主食,而北方人則是以麵食為主食。
  • 繼豆花鹹甜之爭後,南方又出現了,北方人看不懂的「肉餡湯圓」
    繼豆花鹹甜之爭後,南方又出現了,北方人吐槽的「特色」肉餡湯圓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各路英雄齊聚網絡,以秦嶺淮河為界,各成一派,2年前因為豆花裡面放糖還是放鹽,產生了一場激烈的鹹甜之戰,位於秦嶺淮河以北的同學戰在了豆花要吃鹹的,而南方人表示不能認同
  • 鹹甜豆腐腦之爭:誰是黑暗料理
    作為一個南方人,在步入社會工作之前,一直以為豆腐腦是甜的。工作後有一回聽到四川同事說豆腐腦是鹹的時,幾乎驚掉下巴:搞笑吧,豆腐腦做成鹹的,能吃嗎?結果反被同事一頓數落,豆腐腦怎麼能做成甜的,如何吃得下。此後,每當遇到來自不同地域的同事,就常會引發一場鹹甜豆腐腦誰是黑暗料理的吃貨辯論會。
  • 韓國人說韓國菜最好吃,然後扎心了……
    每到這個時候就會引出一個問題:中國菜和韓國菜哪個更好吃?這就跟鹹甜豆腐腦引發南北人民戰爭一樣,中韓兩國網友也開始為自己的心頭好瘋狂大Call。雖說兩個國家距離不遠,但在飲食和文化上卻是相差甚遠。在「掌握了全世界起源」的韓國人心目中,泡菜是最偉大的國民美食,也是韓國偉大的原創美食,都因為泡菜而感到自豪。不論是自己認為還是在自己國家節目中,韓國人都一直這樣認為。
  • 豆腐花還是豆腐腦?鹹還是甜?看看這三個城市!
    我們都知道關於豆腐花豆腐腦南北一直都有個鹹甜之爭,那麼到底鹹是怎樣的,甜又是怎樣的呢?我想很多小夥伴都是迷糊的吧,那麼小編今天就介紹介紹處在戰爭一線的這三個城市的豆腐花或豆腐腦。接下來這個同樣是豆腐花,但是廣式豆腐花完全就是相反的感覺,如果也用一個字概括,那一定是甜!廣式的是甜豆腐花,把豆腐花完全當作了一道甜點來吃,更適合南方的女孩子。相比重慶豆腐花,廣式豆腐花的做法要簡單多了,首先豆腐花是一樣的豆腐花,只是在上面淋什麼很講究,廣式豆腐花淋的是糖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