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家
家中常備體溫計、一次性醫用口罩、免洗手消毒劑等用品。
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防寒保暖。
注意個人衛生,勤曬被褥、勤換衣服,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水杯等個人生活用品。
咳嗽、打噴嚏時,儘量用紙巾、手帕等掩住口鼻。在沒有紙巾、手帕時,可用手肘或衣襟掩住口鼻。
飯前便後、處理垃圾後、外出回家後,要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洗手時長不少於20秒;隨時保持手衛生。
家庭用餐提倡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
做好個人及家人的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2、公共運輸工具
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要全程佩戴口罩。乘坐公交車、計程車時注意開窗通風。
遵守秩序,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等措施。
注意手衛生,儘量減少觸碰公共物品。避免用髒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
3、學校
按照學校要求做好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要及時報告老師。因病缺勤時,要主動說明病因及就醫情況。
在書包裡備好口罩、紙巾、消毒溼巾或免洗手消毒劑等物品。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用髒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或手肘、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不共用餐具、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
4、工作場合
進入工作場所時,要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休假外出時,要主動匯報目的地;因病缺勤時,要主動說明病因及就醫情況。
開會、培訓等選擇相對寬敞、通風的場所,減少人員聚集。
在電梯、會議室等人員密集或空氣流通差的地方要佩戴口罩。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用髒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或手肘、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
接觸電梯按鈕、扶梯、門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後,注意洗手或手消毒。
用餐時分散就坐,減少交流,縮短就餐時間。
生產作業時優化工作工序,保證工位間距,減少人員聚集。
5、商超菜市
提前列好購物清單,減少逗留時間,儘量使用電子支付。
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等措施。
進入商超菜市,要全程佩戴口罩,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離。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用髒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或手肘、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
接觸電梯按鈕、扶梯、門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後,注意洗手或手消毒。
錯峰進入商超菜市等公共場所。
6、會議會展
按主辦方要求,提前預約購票。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等措施。
參會及觀展期間要全程佩戴口罩。
合理規劃時間路線,避免聚集扎堆,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離。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用髒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或手肘、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
接觸電梯按鈕、扶梯、門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後,注意洗手或手消毒。
7、賓館飯店
入住賓館時,要主動匯報中高風險地區旅行史。
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等措施。
與他人同乘電梯時要佩戴口罩。
進入賓館房間後,及時開窗通風。
進入飯店後,選擇間距較大、通風良好的位置就餐。
餐前洗手,兩人以上共餐時使用公勺、公筷。食用火鍋時生、熟食餐具要分開使用。
儘量使用掃碼點單及電子支付。
8、娛樂場所
請在個人身體健康時,前往娛樂場所。
按場所要求,提前預約購票。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等措施。
進入娛樂場所要全程佩戴口罩,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離。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用髒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或手肘、衣襟掩住口鼻;切勿隨地吐痰。
接觸電梯按鈕、扶梯、門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後,注意洗手或手消毒。
遵守場所秩序,有序出入,避免擁擠。
9、健身場所
提前預約,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等措施。
注意個人衛生,鍛鍊前後做好手部清潔消毒。
合理安排時間,減少場所內停留時間和淋浴時間。
運動時不扎堆、不閒聊,避免肢體接觸,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離。
10、養老機構
做好老年人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及時前往就近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
合理安排活動,減少人員聚集。
護理老年人前後,做好手部清潔。
11、醫療機構
發熱時,請直接前往就近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
使用網絡或電話預約掛號,就醫前提前了解就診流程,縮短在醫療機構內逗留的時間。
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等措施,並全程佩戴口罩。
做好手衛生,避免用髒手觸摸眼鼻口等部位。接觸電梯按鈕、門把手、掛號機、取款機等公共物品表面後,注意洗手或手消毒,也可直接使用紙巾避汙。
候診和排隊時,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離。
上下樓儘量選擇樓梯步行,若乘坐轎廂電梯,要分散乘梯,避免擁擠。
12、出差旅遊
提前關注目的地發布的疫情官方信息,儘量不去中高風險地區出差及旅遊。
準備好口罩、消毒溼巾、免洗手消毒劑等用品,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
服從當地疫情防控要求,主動配合接受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等措施。
提前預約賓館,了解景點景區是否需要預約購票,儘量使用電子支付。
儘量與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離,人員密集時要佩戴口罩。
保持手衛生,儘量少觸碰公共物品,接觸電梯按鈕、扶梯、門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後,注意洗手或手消毒。
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時,暫緩行程,及時就醫。
1、老人
適度運動,平衡膳食,保證睡眠充足。
需要長期服藥的老人應遵醫囑,不可擅自停藥,可就近就醫開藥。
就醫時應佩戴好口罩,患慢性肺病、心臟病的老人,要在醫生指導下佩戴口罩。
錯峰出行,儘量避開人群出行高峰,以免擁擠;外出時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員密集或通風不良場所。
可接種流感、肺炎等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全市預防接種門診可在健康成都官微或成都疾控官微查詢)。
2、孕婦
適度運動,營養均衡,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悅。
外出時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員密集或通風不良場所。
產檢提前預約,合理規劃時間,縮短就診時間。
進行健康監測,出現異常狀況及時諮詢或就醫。
3、兒童
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天氣適宜時每日保證戶外運動1-2小時。
勤洗手、不亂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完成相關疫苗接種;可接種流感、肺炎等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全市預防接種門診可在健康成都官微或成都疾控官微查詢)
如需就醫或接種疫苗,家長要提前預約,按時前往,縮短醫院內逗留時間。
4、學生
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天氣適宜時每日要保證不低於1小時的戶外運動。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與他人共用水杯、毛巾等個人物品。
服從學校晨午檢制度及防控管理措施。
體育課時請勿佩戴口罩。
5、教師
做好個人健康監測,不帶病上崗。
關注班級學生健康狀況,並及時與校醫聯繫。
加強疫情防控等健康科普知識宣教。
授課時可不佩戴口罩。
6、出國及留學人員
準備出國前,要提前諮詢當地醫療衛生機構,了解新冠疫苗接種政策,按需接種疫苗。
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
到達國外後,主動配合當地政府及學校的疫情防控措施和管理要求。
返蓉後主動配合海關、衛生、社區等部門的疫情防控措施。
國外來蓉留學人員要遵守所在學校的防疫管理要求。
7、公交、計程車司機
做好個人健康監測,不帶病上崗。
出行載客前對車輛進行清潔消毒。
保持車內通風換氣。
載客時要全程佩戴口罩,並提醒乘客佩戴口罩。
8、快遞員、送餐員
做好個人健康監測,不帶病上崗。
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洗手或手消毒。
配送時佩戴口罩,穿好工作服。
快遞員儘量採用快遞櫃等非接觸方式完成快遞收發。
送餐員儘量採取非接觸方式完成送餐。
9、銷售服務人員
做好個人健康監測,不帶病上崗。
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洗手或手消毒。
工作時佩戴口罩,保持工作服乾淨整潔。
減少與顧客近距離接觸。
10、銷售服務人員
從業人員持健康證上崗;做好個人健康監測,不帶病上崗。
注意個人衛生,烹飪前後、接觸垃圾後及時洗手;工作時佩戴口罩, 保持工作服乾淨整潔。
經常清潔、消毒工作環境。
處理冷鏈食材時,要佩戴口罩、手套;防止髒水飛濺;處理完以後,要對環境、操作臺表面做必要的清潔、消毒。
生熟食品分開加工,不共用刀具、餐具。
11、環衛及保潔人員
工作期間佩戴手套和口罩。
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洗手或手消毒。
經常對工具進行清潔消毒。
工作時儘量避開人群出行高峰,錯峰進行清掃保潔。
進行消毒作業時,注意個人防護。
12、中風險地區居民
中風險地區的居民要嚴格執行疫情防疫規定,自覺接受社區管理,嚴密落實防控措施。
減少外出,做好健康監測、科學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通風不良的場所。
主動配合服從相關部門開展的疫情防控工作,聽從社區安排,如實配合調查。
*本文素材整理自成都疾控,旨在分享資訊。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