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薛皓垠 「方志敏」韓蓬 導演廖向紅 |
在中國的歌劇歷史上,英雄主義的歌劇早已深入人心,《江姐》、《劉胡蘭》、《洪湖赤衛隊》等都是中國歌劇的經典之作,很多唱段流傳至今。12月24日至28日,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方志敏》將亮相舞臺。這部歌劇以革命先烈方志敏撰寫的著名散文《可愛的中國》為主線,講述了方志敏戎馬戰鬥的一生和為人民求解放而英勇就義的故事,力求打造一部革命英雄主義的頌歌。歌劇《方志敏》導演廖向紅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這是一部革命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互結合的作品。劇中人物都是真有其人,我們尊重歷史真實和人物真實,表現方志敏的精神,對祖國的愛,對未來的展望和思索。」
編劇:《可愛的中國》中的展望
很多已成為現實
創作一部革命歷史題材的歌劇作品怎樣才能感動觀眾?這是《方志敏》主創藝術家們特別研究的課題。編劇馮柏銘、馮必烈父子近年來創作過多部歌劇,包括《蒼原》、《釣魚城》、《太陽雪》、《運之河》、《雪原》等等。採風是馮氏父子創作歌劇前必要的籌備工作。馮柏銘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江西採風之後,我們父子二人回去討論,最開始接到題材時看了很多資料,確實非常打動我們,覺得有責任把方志敏的故事講述給大家。前些日子我在網上看到很多消息,從嶽飛到邱少雲到黃繼光,不少民族英雄都受到非議,而我在國外看到的是另外一幅場景,國外最好的雕像都是留給民族英雄的。其實弘揚這種聲音對年輕人有很大影響,這種責任感是最原始的衝動。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如何從這麼多資料中選取表現他的片段。但是方志敏這個人物具有詩人特性,留下許多詩篇一樣的文章,給了我們非常明確的方向。在《可愛的中國》裡,最後一段對未來中國的展望,有很多已經在今天一一實現,也有很多還沒有實現。在歌劇創作中,我們的立場就是不僅僅刻畫方志敏這個人物,主要出發點是救中國,不以以前一貫的、臉譜化的方式,而是以赤子之心的角度去創作。」
作曲:我不太喜歡寫
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題材
為《方志敏》創作音樂的是著名作曲家孟衛東,他創作的《同一首歌》流傳大江南北,他創作的歌劇《紅河谷》也得到很好的反響。孟衛東告訴北青報記者:「我們一起去江西採風的日日夜夜,難以忘懷。沿著方志敏戰鬥、被捕、犧牲的路線走下來,感觸很深。我想在《可愛的中國》那段快結束的時候,一定要有一段詠嘆調。八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不要忘了方志敏,實際上是說,不要忘了那一代人。他們為了信念和理想做出的貢獻和犧牲,真真是驚天地泣鬼神,值得我們去謳歌。我不太喜歡寫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題材。如果寫歌劇,我寧願寫紅色題材,寧願寫充滿理想主義的。我覺得作曲家不要太自我,不應該到處展示自己的才華,心裡應該有觀眾,觀眾指的是多數人。我一貫的觀點是歌劇是給觀眾寫的,也是給歌者寫的,多數歌者還是喜歡唱上口的、有調性的東西。我們的歌唱家,他們唱過很多先鋒的戲,但下來並不認同,尤其是紅色題材,更是不能寫太多洋腔洋調。我希望觀眾覺得這部戲還可以聽。我做人比較接地氣,沒有孤傲的、清高的、唯我的心態,我相信我的作品本身也應該接地氣。」
導演:紅色題材與現代藝術不相矛盾
導演廖向紅告訴北青報記者:「我一直認為,主旋律、紅色題材與現代藝術不相矛盾。主要看能不能挖掘出合適的語彙與形式,並賦予現代審美的趣味,來滿足當代觀眾的審美需求。像方志敏這樣的人物,當代人對他有所了解。而真正激發我們原動力的,就是手裡捧著的那本厚厚的方志敏的文集。他每天都在惡劣的環境下創作,還能感化身邊的環境,這是最有戲劇性的所在。於是我們找到了最富審美意趣的演出樣式,從監獄的現在時入手,從方志敏的對立面,也就是胡翼這個角色入手,直到最後將手稿送出來的過程,展現出方志敏生命中幾個重大的抉擇。同時也為音樂創作提供很好的基礎。方志敏具有詩人氣質、人文情懷,他不朽散文詩篇裡的文字,經過稍加潤色就成為劇中的歌詞,有了劇本基礎、音樂基礎,一切都在按照現代審美情趣的目標創作,服裝、化妝、造型,都在追求賦予主旋律的題材以藝術的品質,符合當代觀眾審美需求。」
歌唱家:唱《方志敏》圓英雄夢
參加歌劇《方志敏》演出的大部分是年輕歌唱家,他們過去雖然演出過不少歌劇,但演繹戰爭年代的人物並不多,因此,對於這些年輕的歌唱家而言,演繹歌劇《方志敏》是一個考驗。在歌劇中扮演方志敏的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對北青報記者說:「對我來說扮演方志敏就像圓小時候的英雄夢。方志敏是革命英雄,雖然離我們不算太久遠,也不算太近,但對於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的年輕演員而言,對角色的揣測和刻畫有一定難度。廖導是我合作過最民主的導演,我特別喜歡廖導的風格,每天排練的過程中大家都各抒己見,大家的排練效率很高。方志敏這個角色在劇中從頭貫穿至尾,演唱量和在舞臺上的時間比一般歌劇都大,也算是一個挑戰,我也會努力完成導演的要求,演好觀眾們腦海裡想像的方志敏。」
韓蓬剛剛在國家大劇院的《駱駝祥子》中出演祥子,這次又回到大劇院主演方志敏,他告訴北青報記者:「最大感受是,又遇到一個對體力和唱功有巨大挑戰的歌劇。上半場不下場,下半場不下場,基本上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大家對英雄人物都懷有無比崇敬之情,尤其這部歌劇弘揚的是正能量,這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值得去弘揚。」
年輕的女高音歌唱家張心和趙麗麗在劇中扮演方志敏的妻子繆敏,張心說:「繆敏的唱段、戲份沒有那麼多,但是每次出現都是一次轉折,特別動人,包括音樂性和廖導的處理。希望能通過我的演出、演唱帶給大家感動,體現方志敏這種為國家義無反顧獻出生命的精神,讓大家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歌唱家劉嵩虎和張揚出演反派人物胡翼,劉嵩虎認為,胡翼雖然是個反派,但後來也被方志敏的精神所感化,而我就是要把這種內心轉變演出來,不把他演成一個臉譜化的「壞蛋」,而把他作為一個「人」來演,這很重要,演好胡翼的內心世界是對方志敏革命精神最好的烘託。
文/本報記者 倫兵 攝影/王小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