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朋友發的狀態:一歲半的寶寶會背《詠鵝》了。對比自己的孩子,當我拿起書進行親子閱讀時,孩子就會搶過去進入啃書的狀態,一時間焦慮襲來,後來想想,孩子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焦慮情緒才逐漸平復。
想起之前看到辛棄疾的一首詩:「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詩當中有愛好「鋤豆」的孩子、有「織雞籠」的孩子,也有「無賴」「剝蓮蓬」的孩子。孩子天性本就因人而異,與生俱來的內在潛力會因為養育方式不同變得豐富或貧瘠,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操之過急,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差異就在於家長怎麼引導孩子去玩?
前段時間朋友送的《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全五冊)》極大的滿足了我的需求,60餘種全腦開發互動的思維遊戲書(數學遊戲、迷宮冒險、想像力謎題等),貼近生活,數學概念學習循序漸進的同時提升孩子學習品質、語言表達及思維能力。
一篇文章的解讀並不能完全體現我對這本書的超高評價,更不足以概括這本書。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是繪本大師五味太郎為3-8歲兒童設計的可以在紙上玩的全腦開發互動思維遊戲書,他是日本在國際上知名度最高的童書作家,有300餘部作品,包攬義大利波羅尼亞國際圖畫書原畫展獎、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路傍之石獎等眾多獎項。
五味太郎三十歲才加入圖畫書創作行列,但絲毫不影響他的創作力,多產又富有創意,他的繪本都是自己獨立完成:寫作、繪製插畫、版面設計。五味太郎筆下的圖畫書充滿了創意、趣味與幽默,題材包羅生活萬象,色彩鮮豔明亮,稚拙畫風的《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內容著實厲害。
《當孩子遇見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深以為然,「孩子的生活得益於想像力和創造力,總是充滿活力,從不厭倦,因此並不需要匆匆忙忙地奔向新東西。不管是什麼,孩子都會希望有不急不忙、充分品鑑的餘地。這個過程對成長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不停的給予新東西,孩子就會失去品鑑的時間,這種重要的能力被削弱,繪本方面也如此。」
孩子面對喜歡的東西,總會反覆拿來使用,比如:喜歡的繪本可能無數次閱讀,《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就是這樣一本會讓孩子愛不釋手的書籍。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一共有5冊,分別是:《找一找,變聰明》《數一數,變聰明》《想一想,變聰明》《玩一玩,變聰明》《做一做,變聰明》,一開始我很納悶,每本書中都有相同類型的遊戲,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為什麼不是按照遊戲種類分冊?玩完整個遊戲才明白作者的用意:每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富有挑戰,相同類型遊戲難易程度也會逐漸升級。
比如這張圖片:誰的得分最多?(需要注意的是:每個顏色的蘋果代表不同的得分,而不單純只是看小朋友手裡蘋果的個數。在這裡,需要孩子耐心的完成加法,體悟賦值意義)。
再比如:從一張攤開的盒子展開圖,可以看出它組成盒子之後的樣子嗎?從一堆拼圖中,可以看出整幅圖拼好後的模樣或是多出了哪一片嗎?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包含迷宮,比較高矮、大小和長短,配對,數和圖形的分解與合成,文字組詞等遊戲,涵蓋數、量、形狀、運算、比較、分類、等分、規則、排序和空間方位10大數學概念,讓孩子手眼協調,鼓勵孩子發揮創造力,培養專注力、邏輯思維能力。不需要標記、不需要摺疊,只要移動手指就可以完成遊戲挑戰。
從生長發育規律來說,3歲左右的孩子,能維持專注6-10分鐘。4歲左右的孩子,能維持8-20分鐘,8歲左右的孩子,能維持在16-40分鐘,但生活中孩子專注力時長因人而異,尤其在上課、做作業時可以窺探一二。
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專注力非常好,有的孩子缺乏專注力孩子,專注力也是可以通過遊戲來培養的。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全五冊)》畫面顏色豐富多彩,吸引孩子進入閱讀狀態,但在遊戲的過程中思路也很容易被打亂。
戴藍色帽子的小朋友有幾名?著裝五顏六色的小朋友本就很容易擾亂孩子的專注力,與此同時作者又故意畫了些穿藍色衣服的小人兒作為更大的「幹擾」。優質的繪本,總有很多精心設計的細節等待著孩子的挖掘。
這則遊戲在鍛鍊孩子專注力的背後,也讓小朋友理解「分類」的概念也就是將擁有共同特徵的人分到一起。
03 內裡硬核思維訓練,以能力塑造為目標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全五冊)》中遊戲對於成年人而言,非常容易完成,但對於孩子可能還會有一定難度,遊戲過程當中的「夠一夠」才能成功,獲得滿足感的同時,能力得以提升。
繪本當中的有些題,有多種思路、方法可以去解答,家長在陪伴孩子時不要急於告訴孩子答案,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孩子自己的思考方法,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
觀察力:細節的對應
觀察是一種複雜而細緻的藝術,不是隨隨便便,漫無條理地進行所能奏效的。觀察必須全面系統,有條不紊地進行。長期的觀察需要如此,短期的觀察也需要如此。
眾所周知的盲人摸象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應看全局才能了解事物的全面和真實情況 。
誰藏在哪兒?可以很好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通過局部細節準確觀察進行動物對應,尤其是具備相似元素時,會因為不夠細緻容易混淆。
「哪兩隻氣球是一樣的?」仔細觀察畫面上的氣球,不只有顏色上的差別,形狀也不同,非常考驗小朋友的觀察力。
手眼協調
手眼協調可以促進孩子感官發育、動手能力,對於孩子的運動能力、智力及行為起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遊戲互動會在視覺發展的同時調動孩子的感官,在遊戲中提升手指精細化動作,培養耐心及細心。
空間想像力
空間想像力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空間幾何形體)進行觀察、分析、認知的抽象思維能力。
對於孩子而言,更多運用的就是根據圖形示例、描述在腦海中展現的一種立體想像對應,組合或分解, 正確分析其位置關係和數量關係。
在「箱子的底是什麼顏色?」這幅圖片中,孩子根據左邊需要摺疊的圖片進行顏色對應,在培養孩子空間想像力的同時也能訓練孩子的對應性。這類習題有一定的技巧,也可以不完全想像箱子摺疊起來的樣子,而是根據對應性去尋找不同方向擺箱子,箱子底部的顏色,比如:黃色對應紅色,藍色對應橘色,綠色對應黑色。這種方法雖然更加容易,但對於孩子而言需要一個過程。
邏輯推理能力
邏輯推理能力無論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還是在後期的工作與生活當中對於個人而言都非常有幫助。
邏輯推理能力是一種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在最短時間內作出合理正確選擇的能力。
以書中「哪個數字不見了?」為例,第一行空缺的數字是按照順序非常容易填寫的,第二行對於還未學習奇數偶數的小朋友而言就比較難一些,但具備了基礎的邏輯推理能力,類似習題的答案將會很容易獲得。
五味太郎曾說:「繪本就像是一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拆開的下一刻會發生什麼……」這套《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拆開之後驚喜滿滿。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魯迅) 。
同樣是給孩子成長進行投入,遊戲與能力的培養可以兼得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閱讀的習慣,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