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有遊戲書裡,我能聽到五味太郎和皮亞傑的隔空對話

2020-08-29 故事老師紅紅


1955年陳平初二的時候,數學常得零分。至第二學期陳平發現,數學老師每次小考都是課本後面的習題。為了不要留級,陳平把題目背下來,小考一連考了六個一百分。數學老師開始懷疑她作弊。陳平對老師說:&34;於是數學老師高於所學難度的題目叫陳平作答,得到零分後,老師當著全班的同學用毛筆在她的眼睛周圍畫了兩個代表零蛋的大圈並用語言羞辱陳平。

我特別喜歡三毛,因為同情她的這段經歷,因為自己也不會學數學。三毛因此而自閉,後來走上文學之路。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因為不會學數學選擇了學文。我是在高中放棄了數學的,對我來講數學課就是天書,完全聽不懂。我和同桌在數學課上選擇了看小說,不影響別人。大學選擇了中文,終於逃離了數學課,那一刻不知有多開心。

很多老師都弄不明白有些孩子一開始學數學學得挺好,為啥學著學著就學不會了呢。有人說,是因為腦筋不夠使了。

讀過皮亞傑《兒童怎樣學數學》等著作之後才明白,不是孩子們後來學不會了,而是那些孩子從來就沒有學會怎樣學數學,數學思維根本就沒有被開發出來。三毛學數學用的是學文的辦法:背。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是用死記硬背的辦法學數學:數數、簡單計算等等。孩子從根本處就不知道怎樣學,一開始還可以對付,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知識越來越深,就沒有辦法應付,只有放棄了!

其他學科也是一樣,不要僅看當下孩子成績,要特別關注孩子是怎麼學的,更應該注重開發孩子的思維。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一套5本,60多種關卡包括了數、量、形狀、運算、比較、分類、等分、規則、排序和空間方位等10大數學概念,毅力、觀察力、專注力、判斷力、想像力、邏輯分析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等7大學習品質與能力的訓練。這套書被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會選定,適合3-8歲兒童,是孩子越玩越聰明的遊戲書。

五味太郎,日本作家,他一九四五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日本桑澤研究所的工業設計科。曾經榮獲波隆那國際兒童原畫展等多項國際知名大獎。他是一位多產又富有創意的作者及畫家,他的作品都是自己寫作,自己畫插畫,自己設計版面。雖然五味太郎三十歲才加入創作圖畫書的行列,但是他的創作力豐沛,於短短二十幾年間,就擁有二百三十幾本圖畫書作品,堪稱是世界兒童圖畫書界的創舉。他的每本圖畫書都充滿了創意、趣味和幽默感,題材包羅萬象,色彩鮮豔明亮,令每個剛接觸繪本的小小孩都愛不釋手。

我們先來看皮亞傑的智慧發展理論

感知階段

從出生到一歲半是前語言和前符號時期,這是一個直接動作時期。

前運算階段

這一時期從一歲半或兩歲開始,一直持續到將近7歲。這一時期以表象或象徵為特徵。

具體運算階段

大約七歲到十一二歲,這一階段標誌邏輯—數學思維的開始。此時必要的邏輯思維是部分的建立在對課題的具體操作的基礎上的。

形式運算階段十一二歲之後(不在討論範圍)

思維訓練的書我也讀過不少,《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使我眼前一亮。因為這些遊戲都是可以和皮亞傑理論對接的。(這些遊戲適合中間兩個階段)

1. 思維訓練的階梯性

這個是捉迷藏遊戲,適合前運算階段的孩子。通過事物的部分特徵辨認整體。

以下三個遊戲適合具體運算階段的孩子。守恆性是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徵。



皮亞傑在《兒童怎樣學數學》中講到:不到7歲的兒童常不能薄面這樣一些明顯的矛盾,例如把一根木棒放在另一根木棒之上,它看上去就會長些,而把它放在旁邊則兩根木棒就被看成一樣長。較大的兒童能夠順化這些信息——木棒所佔的位置,不決定它的長度。

具體到這個遊戲中,孩子需要明白的是:帽子無論在哪裡,它的長度不會變。

在上圖的遊戲中,孩子會怎樣判斷?

如果根據圖中的帽子頂的高度判斷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引導孩子分清楚,這是不是帽子本身的高度。怎麼引導?講道理不夠。不要單一引導孩子觀察,而要讓孩子親手操作。

操作也有多種,很小的孩子就要照著圖片把帽子一個個畫出來、剪下來,再比較。比較的長短的時候,要把他們的一端對齊,再根據另一端的長短判斷。

做這個遊戲之前,也可以和孩子先做比身高的遊戲。兩個孩子都站在地板上比,然後讓小一點孩子站到桌子上或凳子上再比。孩子們非常喜歡這樣的遊戲,在反覆多次遊戲之後,再做帽子遊戲就容易多了。

稍大一點,就可以用不同的線段代表不同的帽子,然後比較長短。或者直接用線或者紙條等物品測量各個帽子,然後就有結果了。

總之,完成這個遊戲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需要孩子們在不斷地操作中總結經驗。

這個遊戲相對來講要簡單一點,比較的對象只有三個,也沒有其他附加物品。但較小的孩子還是容易誤判斷,他們認為蛇尾對齊,哪只蛇頭最靠右,哪只蛇就最長。因為他們的思維只到這個階段。這時候,我們還是要採取引導孩子動手操作,先做出三隻蛇,然後拉直,親自驗證。

大一點的孩子,只要數一數每隻蛇有幾節構成就可以理性判斷了。


皮亞傑《兒童怎樣學數學》

通過做皮亞傑這個遊戲,孩子明白,判斷物體的長度不要只看物體的表象。物體不管是正放還是斜放,長度不變。

這個遊戲,是前兩個遊戲的升級。全都連起來,哪種顏色的木棒會更長?這個不是比較單個物體的長度,是比總長。

小孩子第一反應會數個數,但這個和蛇遊戲不同,綠色和紅色小棒雖然個數不同,但卻不能用此來比較他們的總長,因為每個小棒的長短不同。大點的孩子會自我否定,小點的孩子就需要大人引導了。

較小的孩子,還是需要動手操作。較大的孩子用線量。

皮亞傑認為影響孩子智慧發展的因素有四個,其中經驗和社會傳遞方面成人可以發揮強烈的影響。《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就是很好的工具,和孩子一起做這樣的思維遊戲,可明顯感覺到孩子思維的發展過程。

可逆性也是具體運算階段的特徵

這個甜甜圈遊戲,體現了守恆性和可逆性。吃掉的和盤子裡的加起來就是總數,總數減去盤子裡的個數等於吃掉的。適合前運算階段向具體運算階段過渡。

2. 思維訓練內容多樣

數一數

記得小時候,媽媽讓我數小雞,可把我難壞了。小雞是活蹦亂跳的,我習慣的是把事物排好順序數。上圖中的遊戲,除了數總數,還附帶了條件。先讓孩子自己數,有問題再引導。如果漏數了或者數重了,可以提醒,但辦法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想。圈一圈、寫序號等孩子是可以做到的,因為小時候看到過養豬人給豬打防疫針都是用粉筆做記號,相信孩子們都會從生活中得到啟發。

這個是平均分,分法有多種。小一點的孩子,都是一個一個分;大人可以引導孩子兩個兩個分,進而三個三個分。最後數下總數,得出:15裡面有5個3。為除法打下基礎。

分一分

這個不是平均分,但比平均分更複雜。三個單人椅,分別做一個人,先要圈出三個人;剩下6個再平均分。這是兩步計算,先減後除。小孩子需要反覆操作,他們可能一開始也選擇平均分,五張椅子,每張做一個人;剩下4個人,再平均分到兩張長椅上。這樣也是可以的,只要注意在操作過程中做好標記,就可以了。(這個遊戲,用連線的辦法更好)


迷宮

迷宮遊戲,一開始可以不斷地試錯,手眼同步。慢慢地孩子的視野會不斷擴大,也就是說,他的視野會超出手或者筆的位置。這一階段很像是閱讀訓練,只有眼睛的速度大於嘴巴的速度,大腦才有機會識別、判斷、給嘴巴傳遞信息指導發聲,閱讀才會達到流利和有感情。不然,只會是讀字或者讀詞,我們聽到的不是完整的意思。

其實,這個迷宮遊戲還可以運用可逆性,出發點還可以選擇被救的小狗。這樣的話,孩子就可以雙管齊下,速度提升兩倍。當然,這樣對孩子的思維力要求就更高了。原理就是下圖,有沒有想到周伯通的左右搏擊術?這可是只有聰明人才可以學會的呢!

還有《恰同學少年》裡毛澤東的同學蕭子升,雙手可以同時寫出內容不同的漂亮字,真是讓人佩服啊!在我國古代,雙手寫梅花篆字的都被奉為奇才呢!現在才明白,那是因為人家思維發展得好啊!

對,無論哪一行,最後拼的還是思維力和手腦協調。

3. 遊戲的延伸性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和其他思維遊戲書不同的是,它每本都很薄。遊戲重複性很少,像第一點提到的,同樣的訓練點幾乎沒有完全重複的,都是階梯性的提升,看似相同,內藏玄機。

這樣,就給玩家提供了機會,玩家有充分自我發揮的空間。這樣,我們可以自己創作遊戲書。在此,還是希望大家把遊戲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中創作的遊戲,就是從生活中來的。這樣,孩子就會明白遊戲就是自己的生活,做遊戲就是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位置與方向

位置與方向,對一些孩子來講是過不去的坎(包括一些看起來聰明的孩子)。這個遊戲,關鍵是孩子首先弄清楚左右,上下不是難點。

一般是引導孩子認識左右胳膊開始,左右腳、左右耳眼等,進而認識兩個事物、多個事物的相對位置。&34;和&34;是關鍵。

這個相對來講難一點,需要通過反覆觀察和練習。不需要完全復盤,只要弄清楚相鄰就可以了。

這個可以在生活中做延伸練習,多個人排隊列,記準自己的左右鄰居就可以站對位置。


空間感

這個可以延伸到魔方,當然魔方更複雜一些。

但孩子們非常喜歡!


鐘錶和日曆,生活氣息更濃一些。玩法有很多種,先引導孩子觀察、對比,完成遊戲。延伸遊戲,孩子們非常喜歡自己動手製作鐘錶和日曆,非常有成就感。

最後,我需要強調的是,大家必須重視《五味太郎的遊戲書》中各種遊戲的操作性,千萬記住讓孩子動手操作。只有這樣,各種能力(前面簡介裡已經提到,這裡不再贅述)才可以在孩子的大腦中生長,孩子解決問題的意識由萌生到瘋長一定會令你驚喜。這套書之所以亮人眼就在於此,我想皮亞傑定會為之一笑。

相關焦點

  •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 女兒放棄看動畫片,只為這套遊戲書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一共有為5冊,難度也是逐漸遞增的。這套書適合3~8歲的兒童,遊戲書裡涉及到的思維內容包括「數、量、形狀、運算、比較、分類、等分、規則、排序和空間方位」10大數學概念。整套書的畫風有點水彩畫的感覺,有色彩的暈染和變化,色彩的飽和度、亮度和搭配也很講究,總之是非常有質感的遊戲書。
  • 能動能玩能學——聊浪花朵朵童書《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
    大象有一段時間沒有跟大象分享有趣的童書了,最近就偷偷把給外甥們的書拿來先睹為快,其實很多童書達人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可以玩可以學習的小冊子,不要有壓力哦!就是鬧著玩的!五味太郎是日本在國際上知名的童書作家,有300餘部作品,包攬義大利波羅尼亞國際圖畫書原畫展獎、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路傍之石獎等眾多獎項,其中《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小金魚逃走了》《巴士到站了》等都是深受兒童喜愛的作品。
  • 數學啟蒙不枯燥,繪本大師五味太郎這套書讓孩子玩中變聰明
    當然不是,數學啟蒙在學齡前主要是建立數學思維,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幫助他們建立數學思維,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遊戲了。因為我女兒正在上幼兒園大班,最近也在學習+、-、=的符號和十以內的加減法,所以我就入手了一套《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買這套書是衝著五味太郎的名氣去的,收到書之後,也確實沒讓我失望。
  • 玩轉《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你和孩子只差一份遊戲攻略
    我從沒想到,一套思維遊戲書,竟被我娃當睡前讀物,玩了半個多月。這段時間,我和娃每晚最大樂趣就是抱著《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一起開發新玩法。但安利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媽媽雖買了這套書,但卻只是簡單帶孩子按書中內容玩了一遍,就把書束之高閣。遵循書中玩法當然沒錯,但這未免有點浪費大師五味太郎的心血,因為這套書雖只有5本,60個遊戲,但卻能變幻出108種玩法(可能比108種還要多)。
  •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數學思維啟蒙3-8歲必備!
    又有了孩子,要開始輔導孩子學數學。真難呀。 還好,作為年輕的家長,我們不是「獨自奮戰」,我們可以藉助繪本的力量,為孩子塑造強大的數學思維。就像這套《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就可以當做教具用。這套書是繪本大師五味太郎為3-8歲兒童設計的可以在紙上玩的全腦開發互動思維遊戲書,內容貼近兒童生活,緊扣幼兒發展的核心能力,啟蒙兒童語言表達和數理邏輯思維。遊戲種類豐富,互動性、趣味性強,富有創造性,五冊書難度梯度遞增。這套書將學前數學概念細化為數、量 、形狀 、運算、比較、分類、等分、規則、排序和空間方位10大數學概念,融入語言理解、詞彙運用和表達。
  • 3-8歲兒童必讀《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輕鬆提升孩子7大能力
    這套書一共有5本,是繪本大師五味太郎為3-8歲兒童設計的可以在紙上玩的全腦開發互動的思維遊戲書,內容非常貼近兒童生活,緊扣幼兒發展的核心能力,啟蒙兒童語言表達和數理邏輯思維。那當我提到五味太郎的名字時,估計讀繪本多的人就會喊出"哦,是他"這樣的話了!
  • 學齡前思維遊戲,解決親子陪伴法,有這5本思維遊戲書就夠了
    那麼,強烈推薦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這是一套適合現代3-8歲孩子閱讀的書,思維訓練和親子陪伴結合得很好的入門書籍,一本啟發兒童五大思維力最有趣味的訓練書。關鍵是審美在線,知名插畫師五味太郎出品必屬精品。
  • 對話日本繪本大師五味太郎:在創作中,我從沒想過年齡之類的事
    基於這一認識,他還創作了一本專門給大人看的書,叫做《孩子沒問題,大人有問題》,其中很多關於親子教育和親子關係的觀點都令人深思。我的習慣就是用創作繪本的方式,去抓住(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場景。這可能跟我從小的性格有關係。即使是發生了一些不好的麻煩事,我也會想,這是不是能作為創作素材,這就像劇本裡寫的一樣啊。我覺得日常生活和創作之間是沒有界限的。這並不是說,日常生活中總能產生創作主題,但會給我一些靈感或想法,從中誕生出繪本。
  •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軟萌童趣的思維訓練遊戲,培養孩子多種能力
    對比自己的孩子,當我拿起書進行親子閱讀時,孩子就會搶過去進入啃書的狀態,一時間焦慮襲來,後來想想,孩子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焦慮情緒才逐漸平復。想起之前看到辛棄疾的一首詩:「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軟萌童趣的思維訓練遊戲,培養孩子多種能力
    對比自己的孩子,當我拿起書進行親子閱讀時,孩子就會搶過去進入啃書的狀態,一時間焦慮襲來,後來想想,孩子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焦慮情緒才逐漸平復。想起之前看到辛棄疾的一首詩:「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寶貝不會「玩」?教你玩轉科學「遊戲」
    最近和我家五歲的寶寶子一起看了一套書《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她做,我看,不禁讓我思考起了這個關於給孩子科學合理「遊戲」教育的話題,通過這套書和孩子互動,收穫頗豐。」無需教育,需要做的是對遊戲內容的引導,和對遊戲的「度」的控制1945年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五味太郎,二十七歲時開始創作圖畫書,至今已出版了300多本創意獨特的圖畫書。
  • 五味太郎:孩子是不需要「教育」的
    直到看到了五味太郎的書,才發現原來每一個人都可以對新知的探求有熱情、有動力。 五味太郎,日本享譽世界的繪本大師。這位75歲的「老頑童」,他的作品和孩子的成長、生活息息相關,畫風可愛而稚拙,有無限的想像力,非常適合0-3歲的小寶寶。
  • 書評|《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助力孩子思維能力漲漲漲
    簡而言之,就是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判斷和推理,並且能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出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 這樣的能力一聽就知道很有用,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而且未來在生活、工作上也會吃得開。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成長需要身體力行的探索」,特別是對於孩子,怎麼樣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 幼兒數學啟蒙,跟孩子讀透五味太郎這三本繪本就夠了
    在大量和數有關的幼兒圖畫書中,如判斷一本有關書的圖畫書好不好?關鍵要看圖畫中的數字、物體或事件是否有意義地結合在一起,如能結合,那麼基礎概念機會突顯出來,在此基礎上,如果圖畫書畫面優美、生動有趣就更好!如果以此為標準,那麼我要首推日本五味太郎的數學啟蒙繪本系列。
  •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教育不是說教,換一種方式孩子會更喜歡
    於是我拿出《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遞給了孩子爺爺,「爸,你陪他玩這書上的遊戲吧」,果然孩子看到後就跑過來了。其實何止孩子喜歡,我也很喜歡這套書,沒有枯燥的說教,一頁一個遊戲挑戰,就像打怪升級一樣,很有吸引力。
  • 培養0~3歲娃想像力、觀察力和好習慣,五味太郎的書再適合不過
    他的作品不但主題和兒童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一貫洋溢著輕鬆幽默的遊戲感,有些還有種無釐頭的萌感。閱讀他的書,對孩子而言,就是一場有趣到極點的遊戲,卻又能給孩子留下足夠的探索空間。「我從不說教,我理解的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問題、自己做選擇。」
  • 好玩的《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一套「變聰明」的思維遊戲書
    五味太郎是一位很有名的遊戲繪本大師,他的很多作品很耳熟能詳,比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和《小金魚逃走了》。他還著有一套好玩的《思維遊戲書》。這套「變聰明」的《思維遊戲書》一共有5冊:《找一找,變聰明》,《數一數,變聰明》,《玩一玩,變聰明》,《想一想,變聰明》和《做一做,變聰明》。每冊書有12個小遊戲,5冊一共有60個小遊戲。
  • 五味太郎: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都是在遊戲中學會的
    有一個體驗想和大家分享,一般人們在玩遊戲的時候,心態最為放鬆,專注力和學習力最強。那種總是想搞明白機制,拿高分的衝動,大大激活了內驅力。因此,日常給孩子選童書,很看重「遊戲性」這一點。相對於被灌輸,孩子主動去玩的時候,調動的腦力資源更豐富。反過來,理解這一點的作者,通常也會在他的書裡面,表現出更為專業的「教育水平」。更容易做到寓教於樂。
  • 厲害了五味太郎!這位極具創意、顛覆傳統的童書作家又出新作
    在日本童書界,談到最具創意的童書作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五味太郎。曾有人說他是一位「打破了童書著色、設計常識,以實驗、獨創的風格獲得了上至大人下至幼兒廣泛支持」的繪本作家。他的每一本繪本不但極具個人風格,也蘊含著獨特的教育理念。
  • 這5本思維遊戲書,讓孩子越學越聰明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全套共五本,內容涵蓋數學、邏輯思維和語言理解與表達等方面,畫風可愛,近似塗鴉,簡單而生動,不是流水線似的精緻小動物,孩子反而更加喜歡。 五味太郎,日本作家,曾榮獲波隆那國際兒童原畫展、義大利波洛尼亞國際圖畫書原畫展獎、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路傍之石獎等多項國際知名大獎。他的作品都是自己寫作,自己插畫,自己設計版面,非常多產又富有個人特色與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