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大家談|《大江大河》裡的水書記成經典,看楊立新如何在...
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廣大的勞動者就像是搭建地基的磚石是我國時代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人群>為了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北京市總工會製作推出了北京勞動者之歌「工匠精神大家談」首都戲劇名家「
-
北京人藝復演話劇《古玩》:賦予故事現代精神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餘俊傑、白瀛)稀世珍寶、人世浮沉、家國情懷……北京人藝話劇《古玩》12日起在首都劇場上演,講述清末民初北京古玩買賣人秉持做人良心和民族氣節的故事。鄭天瑋編劇的這部話劇分4幕,以時間為主軸,從清末、北洋政府直到抗戰爆發。劇中「至真堂」和「寶珍齋」兩家古董店的掌柜,因一對古鼎明爭暗鬥了半輩子。通過其共同經歷京城30餘年的興衰動蕩的故事,揭示了有國才有家的道理。《古玩》曾於1997年首演,當年創下場場爆滿的佳績。
-
北京人藝的「壓箱寶」《鳥人》來上海了,這次是編劇過士行親自執導
《鳥人》是著名編劇過士行「閒人三部曲」的經典之作,1993年在北京人藝首演時連演了130場,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當時,林連昆、梁冠華、濮存昕組成了演出陣容。 2019年,過士行親自執導,帶著一班平均年齡不超過27歲的90後們登上舞臺。年代的鴻溝並不重要,因為在過士行看來,今天的觀眾對荒誕劇已經不再陌生,更能理解其中超越時代的深意。
-
「工匠精神」作文素材彙編
工匠用工作獲得金錢,但工匠不為錢而工作。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工匠精神並不是舶來品,《莊子》中就有記載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譁譁作響,進刀時豁豁有聲,無一不和音律的。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北京人藝將翻開新的一頁
「我們的觀眾席將增加一倍」,提及新劇場,任鳴難掩興奮,「整個工程預計將在2021年完工,北京人藝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屆時,在王府井大街22號將形成一個戲劇帶。為此我們正在積極謀劃,在劇目和人才儲備上竭盡全力做好充分準備。」事實上,為了鼓勵原創,吸引更多的優秀劇本進入人藝的資源庫,北京人藝已經著重提升了編劇稿酬,希望有更多優秀編劇人才為人藝進行創作。
-
工匠精神不只是嚴謹細緻
因此我覺得,理想、情懷和超越世俗功利的哲學思考,兢兢業業紮實奮鬥的實幹精神,再加上自主創新的不竭動力,共同構成當代中國工匠精神的實質。現在社會上多數人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就是兢兢業業做事、踏踏實實幹活。不是還有人說麼:工匠精神其實就是一種做事文化。我覺得認認真真做事,是工匠行為,不是工匠精神。這兩者不能畫等號。
-
【研究】楊生文:大國工匠精神是什麼?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沒有能夠得到有效傳承。 意識到這一點的中國,現在也正在重拾工匠精神。 2016年3月5日的「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明「工匠精神」已經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
-
弘揚工匠精神 創新思政實踐
為此,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2)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精品資源共享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特色即為「在思修課中強化職業精神教育」,前期收集有關於「工匠精神」方面的約20G線上大容量資源庫,力求講好工匠故事。文化素質課。學校注重工匠精神類的文化素養課的培育與開設,現共計10餘門,如《中國書畫鑑賞》、《汽車文化》等。專業課課程思政。
-
工匠精神到底是什麼?
人們對於「工匠精神」這個詞本身,有著如同夢幻田園般的想像。尤其是對傳統工匠那種雕琢精神,總會不自覺地為它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似乎可望而不可即。隨著工業化大機器生產時代的到來,有更多人在嘆息它的逝去。當前對於「工匠精神」已經有大量的論述。先來看一般的理解,認為「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生產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的精神理念。
-
「工匠精神」:fe牙膏搶佔世界行業高地
企業創新,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fe牙膏從研究、研製到產業化,直至如今成為一隻響噹噹的民族品牌,已經走過20多年的艱難歷程。靠的是什麼?用童渝的話來說,企業創新,既離不開膽識,更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986年,世界著名生物學家談家楨院士創立了第一所中國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從「榫卯」到現代科技,「工匠精神」從未消失
從「榫卯」到現代科技,「工匠精神」從未消失 2020-12-11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友善、環保、工匠精神、人工智慧入北京高考英語考題
今天下午,北京高考英語考試結束。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介紹,高考英語試題所用素材均來自外文期刊,語言地道,經過改編後,符合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試題選材貼近考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面向全體考生,注重公平,無性別差異,無城鄉差異,並充分考慮到了考生的認知發展水平,杜絕偏、怪、專話題。
-
原創校園話劇,弘揚工匠精神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養時,必須同時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時,應當緊密結合職業技能的培養進行。職業技能培養與工匠精神培育要相互滲透,相互促進,高度融合,合力育人。
-
(勞動節·工匠精神)做好「現代工匠」——國外「勞模」的精神追求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特稿:做好「現代工匠」——國外「勞模」的精神追求 新華社記者 做好現代工匠是國外「勞模」精神的重要內涵,也是工業4.0時代國際勞動者們的重要追求目標。他認為,也正是「我們家具中的文化內涵使得這一技藝傳統延續了數百年時間」。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孫群的總結是:義大利人的工匠精神體現在從設計到製造的全過程,其中設計階段體現在對文化與用戶的理解與尊重上,製造階段體現在對工藝與技術的傳承與創新上。
-
大漢國際工匠院創始人傅勝龍:工匠精神創造美好生活
會上,大漢集團董事長、大漢國際工匠院創始人傅勝龍做了主題為《工匠精神創造美好生活》的演講。演講中傅勝龍董事長對大漢國際工匠院的定義、規劃、商業模式和建設運營設想進行了闡述,表示大漢金橋國際新商業生態城將致力於打造人力、資本、產業聚合的新商業生態和產業網際網路的新樣板。
-
「雙進活動」勞動模範進校園 工匠精神永傳承——安宜鎮教育工會開展「勞模工匠精神進校園」活動
01勞模工匠進校園為大力弘揚勞模工匠精神,加強和改進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引領廣大教職工做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先鋒,7月10日下午,安宜鎮教育工會、葉挺橋小學工會在葉挺橋小學五樓報告廳組織開展「勞模工匠精神進校園」活動,全國模範教師、揚州市先進工作者李斯鳳同志為與會人員作了題為《守師者初心 踐育人使命》的專題報告。
-
工匠精神的特質是什麼?
有些淺薄之輩鄙視工匠精神,認為在標準化時代,機器人生產線才是致勝大勢,還說什麼追求極致完美的工匠精神限制產能,過猶不及,得不償失。這些人只看到了工匠表面的追求完美,精益求精,不惜代價,不厭其煩。只看到了工匠身上的自負、苛刻、出物品使用功能的過度雕琢和低性價比。殊不知,工匠的精髓不在物品,而在心態和精神。工匠精神的本質:一是認真,二是敬業,三是負責。
-
中國人為何缺少「工匠精神」?
大家都說年輕人要有理想,世俗時代的理想主義精神是什麼?我們不必提得太高,一講到理想主義好像一定要是道德上的聖人、有家國天下情懷,理想主義在我看來就是從你腳下這塊地方做起,就是把你所從事的工作做到完美、做到極致,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一個養家餬口的飯碗。理想主義的精神恰恰是你有一種專業精神、志業精神。
-
復盤北京英語高考,「李華」還在,友善、環保、工匠精神、人工智慧...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今年的書面表達試題努力創設了接近現實生活的交際語境,明確了交際場合與參與人的身份,注重在真實的任務和情景中考查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試題設計時體現了開放性,給予考生更多的語言展示空間,擺脫單一的思維和表達模式。「情景作文也是『照鏡子』,引導考生回顧居家學習的經歷,感悟自律,為未來發展打下基礎。」一位高三年級英語教師說。
-
電視劇《北方大地》收官 顏丹晨新解工匠精神
劇終,曾在商業環境中迷失、迷茫的人物均回歸「工匠精神」,重拾初心。扮演女主角薩日娜的顏丹晨稱,工匠精神就是「戲要一部部演,路要一步步走」。「北方大地」結局對女主太狠?作為一部主旋律電視劇,《北方大地》開播以來除了以高品質、正向價值觀獲得觀眾好評外,其角色創新也是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其中以對女主角薩日娜(顏丹晨飾)的討論最為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