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後期,受文學革新運動的影響,文壇上產生了大量的小品文。當時寫作小品文的著名作家有袁宏道兄弟、鍾惺、譚元春、劉侗、王思任、祁彪佳、張岱等。他們的小品文不僅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就是到了現在,人們還對它們抱著強烈的興趣。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在內容上,晚明小品受當時詩壇上「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任性而發」,「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等口號的影響,自由地抒寫作者個人的思想感情,不依傍古人,不受傳統聖道倫常的束縛,因而作品感情真摯,讀來令人親切,與「文以載道」的古板嚴肅之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晚明小品的題材無所不包,大到國家興亡,小到家庭瑣事,其中寫得最多的是山水遊記,湧現了許多名篇佳作。
其次,晚明小品在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它們清新活躍,形勢多樣,篇幅隨意短長,富有詩意。例如張岱的《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此文只有一百五十餘字,就十分簡潔生動地寫出了西湖雪景的特色及作者的情懷,神韻悠然,意味深長,令人嘆為觀止。
第三,晚明小品的作家各具特色,富有獨創性。例如袁宏道寫的山水遊記,不致力於形貌的描寫,而著重於意態神情的形容,更多地浸透著作者的主觀情趣和興味;王思任則「好以詼諧為文」;而張岱的文章「有酈道元之博奧,有劉同人之生辣,有袁宏道之倩麗,而王思任之詼諧」,其空靈晶映,又具有自己的獨特面目。由於各個作家風格不同,又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因而就滿足了不同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