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發燒,但你知道「低溫症」嗎?

2020-12-22 農民太瘋狂

今天偶爾聽到一位醫生說「xxx患有低溫症」,老農孤陋寡聞,確實生平第一次聽說有「低溫症」這一病情形態,所以特地在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我們平常最常見的病情形態都是發燒,以為體溫越低越好,相信很多人也都是這樣想的,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低溫症」,老農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一,名稱解釋:低溫症是指人體深部溫度(直腸、食管、鼓室)低於35℃的狀態,低溫症可直接或間接地造成死亡,如果體溫降到32℃以下,人體器官將無法正常代謝和工作。

二,病理分析:出現低溫原因有產熱障礙引起,如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有散熱過快所致,如過久暴露於低溫環境等。老年人可因營養熱量不足、體溫調節功能差、保溫不夠、疾病等均可出現體溫不升。低溫症單發性極其罕見,主要是其他重大疾病的繼發性病症。不過聽說我們這個病人主要是抵抗力不行,呆在空調下時間過久。現在已經關了空調,第二天溫度就已經正常了。

三,因為體溫過低常被誤診,醫護人員警惕的是尋找和排除發熱,而疏忽尋找和排除體溫過低。低溫症的診斷包括病史、臨床症狀、體檢和實驗室檢查等方面。所以,需要警惕低溫症。

四,低溫症帶給人體的危害:患有低溫症的患者可伴有血容量缺失、低血壓、血液黏滯度增加(可能造成血栓形成)、凝血功能障礙、血栓性血小板減少、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來源於網絡整理)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就要立刻退燒嗎?首先你要知道寶寶發燒的原因是什麼?
    寶寶發燒是很常見的,家長們最怕的就是寶寶高燒不退,或者持續多日。其實「發燒」是「症」不是「病」。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身體對抗入侵病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一個過程。體溫的異常升高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那麼寶寶發燒就要立刻退燒嗎?
  • 你了解多動症嗎?關於多動症你都知道哪些問題?
    多動症孩子給家庭造成了無數的問題和麻煩,是典型的「麻煩製造者」。如果家長不能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不能學會一些合理的應對策略,那麼等待家長的就是被孩子們逼瘋。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因為孩子的問題而絕望,那麼,你多動症的認識有多少呢? 1.孩子搗蛋是故意的嗎?
  • 酸奶天天喝,常溫酸奶和低溫酸奶的區別你知道嗎?
    在超市的貨架上,酸奶品類眾多,有的放在冷櫃裡低溫儲存的,也有直接放在貨架上的,你知道他們有啥區別嗎?酸奶是一種以牛奶為原料製作一款飲品,酸酸甜甜,富含乳酸菌。如今超市裡的酸奶製品口味眾多,有凝固的、也有添加各種果汁果醬的,口味豐富,多種多樣。
  • 這些寶寶發燒、發熱的誤區,你知道嗎?
    每當寶寶生病了,特別是當寶寶發燒、發熱,寶爸寶媽都會變得很焦慮,採取各種降溫措施,如:服用退燒藥物、用「老」辦法降溫等。其實,不是所有的發燒、發熱都是有害的。今天馬姐姐給寶爸寶媽普及一下那些關於寶寶發燒、發熱的誤區。什麼是發燒?當直腸溫度(肛溫)≥38℃,口溫≥37.3℃,耳溫≥38℃,腋下≥37.2℃,定義為發熱。高熱大多是指39℃或39.5℃以上。
  • 這些寶寶發燒、發熱的誤區,你知道嗎?
    每當寶寶生病了,特別是當寶寶發燒、發熱,寶爸寶媽都會變得很焦慮,採取各種降溫措施,如:服用退燒藥物、用「老」辦法降溫等。其實,不是所有的發燒、發熱都是有害的。今天馬姐姐給寶爸寶媽普及一下那些關於寶寶發燒、發熱的誤區。
  • 軍人都有強迫症,而且是重度患者,你知道嗎?
    軍人也有你沒見過吧?今天,小編讓你見識一下軍營裡的強迫症是啥樣的下面開始上圖!水杯所有水杯必須「整齊列隊」「二號」水杯往左點、往左點對,就是你>衣櫃衣服袖子要有邊衣服擺放要有序先擺這個再擺那個……想知道兵哥哥們的衣櫃裡面擺了啥
  • 孩子發燒忙退燒,高燒後又有低溫症,醫生有話說
    稍有不慎,寶寶就很容易發燒感冒。多數家長擔心高燒會燒壞寶寶腦子,急著給孩子退燒。可是孩子剛退燒,寶寶又出現了不足36度的低體溫,媽媽更上火。「我的寶寶前2天發高燒,38.5度。這幾天又低溫了,只有35度,怎麼辦啊」「孩子體溫低,需不需要看醫生啊?」
  • 強迫症在英語裡只要三個字母就能表達 你知道是什麼嗎?
    每個人都會說自己多多少少都有點強迫症,你知道強迫症在英語裡用三個字母就可以表達了嗎?duang duang duang duang!答案揭曉,它就是O!C!D!(我有強迫症。)I'm slightly OCD.(我有一點強迫症。)I'm really OCD.( 我超級強迫症。)
  • 關於兒童發燒,你想要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專家建議下列情形較易並發發燒引起的不適,所以當體溫超過 38°C 以上就可考慮退燒: 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並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慢性貧血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曾有熱性痙攣或曾有癲癇發作的患者 孕婦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 退燒藥不能治療熱性驚厥,也不能阻止熱性驚厥的發生
  • 長期不發燒的人,容易得癌嗎?這些是你該知道的真相
    網友訴求:王阿姨今年48歲,在她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得過腮腺炎,發燒非常厲害,經過醫生的緊急救治,順利治癒。但是從此之後就算自己感冒也不會有發燒的症狀,來信說明原因,王阿姨非常困惑,難道自己得了癌症嗎?常年不發燒,容易得癌症,這樣民間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如果一個人從小抵抗力差,經常生病發燒,那麼老了以後就不容易生病發燒了,這個說法其實也不全面。
  • 發燒是fever,那你知道「退燒」「低燒」「拉肚子」怎麼說?
    說了一堆,今天就應著發燒這個話題,更新一些發燒,感冒等症狀的用詞,這些詞在出國旅遊時有備無患(出國旅遊由於環境氣候,日常飲食休息會發生變化,所以來個感冒發燒真的不是小概率事件呢)1.Fever 發燒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個詞彙,畢竟是小學詞彙
  • 寶寶發燒小妙招你知道哪些?
    在寶寶中最常見的就是發燒了,那寶寶發燒該怎麼辦呢?眾所周知,發燒就是孩子的體溫高於正常體表溫度,分為高燒跟低燒。正常體溫一般在36度到37度之間,都屬於正常,就算偶爾高出體表溫度一到兩度都屬於正常的,畢竟孩子的體溫在晚上會比早上相對應高出一點,加之過量運動後也會有小幅度的變化。
  • 發燒遊戲玩家就怕電腦「發燒」,這些電腦散熱小常識你知道嗎?
    作為一名資深發燒遊戲電腦玩家,在自己暢享遊戲的快感時,最怕的一點就是電腦「發燒」死機,要知道電腦運行溫度越高那麼出現故障的概率也會隨之提升,嚴重的可能燒壞CPU、主板等。風扇散熱挑選風扇是散熱最直接的方法也是目前的主流方法,而如果你在挑選風扇時,務必注意四大參數:風量、風壓、轉速和噪音。首先風扇尺寸越大,風量越大,而12cm作為現在市場主流。
  • 退燒貼的"謊言",你知道嗎?
    退燒貼的&34;,你知道嗎?&34;——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退熱貼成了寶寶發燒的救星。僅僅靠一片水凝膠能夠帶走熱量非常有限,只是額頭部分降溫,並沒有從發燒的源頭解決問題,對全身降溫無效。家長之所以談發燒色變,大多數是怕發燒,特別是高燒燒壞寶寶腦子,於是趕緊貼個退熱貼在腦門上。但發燒是不會燒壞腦子的。人體對炎症引起的發燒是有調控機制,一般不會超過41℃。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細菌或者病毒侵入腦子引起腦膜炎,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
  • 魯大師2019年度溫度排行 三星不再「發燒」 vivo低溫受好評
    近日魯大師發布了2019年溫度排行榜,包括品牌低溫榜、手機滿載時的高溫/低溫排行,以及手機日常24小時平均高溫/低溫排行。其中,三星以24小時均溫33.4度成為年度日均最低溫品牌,成為2019年度低溫品牌第一,讓人意外。
  • 你知道你的前程是怎麼被拖延症毀掉的嗎?
    我們的拖延症從何而來?在討論克服拖延症的方法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為什麼會產生拖延症,找出深層次原因,才能從根源上克服它。總的來說,以下是引發拖延症的常見問題。很多拖延症就是這樣來的。有些人明知道自己不喜歡眼前的工作,但是他們不想辦法去改變現狀,每天在抗拒和埋怨中度過,逼迫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最後當然只能痛苦地過一輩子。如果你不喜歡眼前的工作,最好及時作出決定:要麼轉行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要麼下決心做好目前的工作,對自己負責,幹一行愛一行。當你不具備轉行的能力時,那就去努力學習吧。許多成功的人都是半路出家。
  • 寶寶發燒時,媽媽可別給寶寶吃這些食物,你知道嗎?
    家裡有孩子的寶媽們都知道,有了孩子之後,自己所有的身心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生怕他凍到了或餓到了。孩子一旦生病,全家人都緊張得不得了。比如發燒對嬰兒來說並不是小病,而發病原因也可能是平常給孩子飲食錯誤造成的,那麼如果寶寶生病了,家長不要讓孩子吃這哪些食物呢?
  • 懷孕母豬低溫不吃食怎麼治療?母豬低溫症是什麼原因?
    今天有養殖戶諮詢說,懷孕的母豬不吃食怎麼辦,我們都知道,最常導致孕期母豬不吃食的原因是母豬便秘,但是還有一個原因,很容易被養殖戶忽略,就是懷孕母豬低溫導致的不吃食,母豬體溫低於38度的,就屬於低溫了。懷孕母豬低溫的,還會出現皮膚發白,發紫,呼吸微弱,全身發涼,四肢無力站立等症狀,這時一定要及時給母豬打針升溫,母豬體溫低於37度的,就很危險了,很容易造成母豬傷亡,養殖戶可以給母豬注射清開靈,vc進行升溫,冬季豬舍氣溫低,可以把保溫燈打開,打針2小時候,再一次進行體溫測量,如果體溫恢復正常,母豬就會慢慢開始採食。
  • 或許你知道「漸凍症」嗎?被禁錮在身體裡的人生,但思想沒有牢籠
    肌萎縮側索硬化,你知道是什麼嗎?換一個名字「漸凍症」,你就知道是什麼了吧!它是困擾霍金一生的魔鬼,也是使張定宇步履蹣跚走進人民大會堂的病魔。漸凍症名稱起源於中國臺灣,是民間通俗叫法,它的學名叫做肌萎縮側索硬化,簡稱ALS,又叫運動神經元病。最早是法國神經科醫生馬丁-夏恩於1874年報導了該病的全部特徵。ALS的發病率約為1.5~2.7/10萬人,約90%的ALS病例為散發性,5%~10%為遺傳性。迄今為止,ALS尚無法治癒,但有些治療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緩疾病進展,延長生存期。
  • 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父母對孩子發燒的認識誤區你一定不知道!
    那麼作為父母的你們,知道孩子發燒該怎麼辦嗎?那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吧!一、父母對孩子發燒的認識誤區1、發燒會燒壞腦子這是一種誤解:體大腦細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通常要在42℃以上才會逐漸被破壞,而一般疾病引起的發燒很少會超過此溫度,所以40℃以下的發燒,並不會對腦神經組織造成直接傷害,因此不用擔心發燒使「腦筋變壞,智力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