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表姐家正好看到5歲的小侄女正傷心地坐在沙發上哭泣著,一眼無辜地看著剛剛進門的我。
看到她如此傷心我便上前安慰道,是誰欺負我的小侄女了,我一定要好好地教育教育他。
這時,表姐一句話讓我驚得半天沒有回過神來,她說,不要管她,剛剛才被我打了,現在還在氣頭上,過一會就好了。
什麼?表姐不僅僅打了侄女,還放任侄女一個人不管,讓她自己反省!
儘管一直以來都知道表姐的教育方式,但是這次我還是決定要好好教育一下表姐,這樣經常打孩子會給孩子的性格帶來嚴重的影響。
表姐聽了依舊不以為然,還搬出自己從小就是被父母打大的,怎麼就沒有變成你所說的那種人,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嗎。
不僅僅是表姐,還有很多家長在潛意識中都會有這樣的想法,認為孩子不聽話就只有靠打罵才能有效,才能記住自己所犯過的錯誤。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才是摧毀孩子最有力的方式,才是讓孩子變得懦弱膽怯的原罪!
01
你永遠不知道打罵的背後正是無情地摧毀
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打罵孩子後,孩子就會出現異常地乖巧懂事,這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就開始竊喜,原來還真的要靠打才能出聽話!
可是你卻不知道這種被打的背後隱藏的是多大的危機!
1.在打罵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討好型人格
著名教育學家蘭海曾經說過,那些經常被打的孩子更害怕犯錯,不敢去嘗試,自己有想法也不敢表達出來,長期以往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呢?
就是在各種事情中不能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隨意附和別人的觀點,面對自己的權益被侵害時,不知道反抗。
有時候甚至是別人的錯誤,他們也會把錯誤攬在自己身上。
這樣的人在職場上不僅僅不能得到別人的青睞,甚至還會讓白白損失掉很多人際交往的機會。
2.容易出現憎恨家人的情況
前段時間看過這樣一個新聞,講的是一個男孩從小就被父親打罵,有一天他正在玩火,這時候父親就罵了他一句「早晚的進監獄」。
就是因為這句話,這個小男孩一直記恨在心,於是就趁家人不注意策劃了8場火災,導致家人損失慘重。
在孩子的思維中永遠都是很直白的,他們認為父母打罵就是不愛自己的表現,既然父母不愛自己,那麼自己就要做出一些事情來報復家人。
於是,孩子不是誤入歧途就是到處闖禍讓家人不省心。
3.容易出現暴力傾向
有心理學家研究,一個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很容易出現暴力傾向,他們會把自己身上受到的傷害加倍地從別的地方討回來,甚至還會出現打罵父母的行為。
還記得《超級育兒師》這個節目中一個8歲的孩子在母親打罵自己時,他會尋找工具也開始打母親。
而這背後的原因就是母親在孩子5歲的時候就開始對孩子使用打罵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心理種下了疼痛的種子。
於是等孩子到了反抗的年齡時,他就會用暴力來反抗父母的教育,甚至這種暴力行為還會延長到孩子的成年時期。
02
為什麼對孩子不能依靠打罵教育這個實驗告訴你
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對比實驗:
他們把兩個三歲左右的孩子大腦圖形進行了掃描,其中一個孩子是從來沒有打罵經歷的,另一個是經常被打罵孩子的。
結果發現兩個孩子的大腦圖形也是千差萬別,如下圖,左圖是第一位孩子的(被溫柔以待),右圖是第二位孩子的(常被打罵)。
神經學家指出,右圖的黑暗區域意味著大腦容量減少。缺失的區域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缺乏智慧、同情心等能力。
著名教育學家曾經指出,孩子在成年後出現的種種問題,大多和父母的教育有關。
良好的教育方式培養出自信開朗健康的孩子,而在不良教育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勢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父母之愛子必為孩子計深遠,要教育孩子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好好修行。
03
如何幫助那些被打的孩子恢復傷痛?
在親子教育中家長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教育方式,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就是一輩子的傷痛。
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恢復傷痛呢?
1.和孩子溝通
父母打過孩子後一定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並向孩子認錯,告訴孩子父母不應該打他,爭取把打孩子這件事的傷害降到最低。
在以後的教育過程中就一定要避免打罵式教育,多用溫和的語氣教育孩子,告訴孩子他的錯誤行為和嚴重的後果。
2.用面壁的方式來懲罰孩子
相較於打罵孩子教育專家們更推崇面壁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既可以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可以達到懲罰的目的。
在懲罰過程中,父母需要注意的就是時間上不要太長,10分鐘左右最佳,等孩子冷靜下來了後,父母就可以對孩子進行口頭教育,指出孩子的錯誤方式。
3.和孩子一起接受懲罰
《最強大腦》選手水哥看到女兒把一面潔淨的牆面塗黑了,這時候水哥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打罵孩子,而是罰孩子和自己一起把牆面重新刷了一遍。
這樣和孩子一起接受懲罰既可以增加親子間的互動,又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謂是為人父母的智慧。
04
愛孩子就停止對孩子的傷害
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但是往往在愛孩子的時候卻沒有好好地使用正確的方法。
從而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各種矛盾,甚至還會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就是最愚昧的教育方式。
因此,我們愛孩子也要懂得用智慧來教育孩子,用正確的教育觀念來對待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