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父母打罵式教育的孩子後來怎樣了?看完讓人淚目

2020-10-17 智慧育兒

周末去表姐家正好看到5歲的小侄女正傷心地坐在沙發上哭泣著,一眼無辜地看著剛剛進門的我。

看到她如此傷心我便上前安慰道,是誰欺負我的小侄女了,我一定要好好地教育教育他。

這時,表姐一句話讓我驚得半天沒有回過神來,她說,不要管她,剛剛才被我打了,現在還在氣頭上,過一會就好了。

什麼?表姐不僅僅打了侄女,還放任侄女一個人不管,讓她自己反省!

儘管一直以來都知道表姐的教育方式,但是這次我還是決定要好好教育一下表姐,這樣經常打孩子會給孩子的性格帶來嚴重的影響。

表姐聽了依舊不以為然,還搬出自己從小就是被父母打大的,怎麼就沒有變成你所說的那種人,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嗎。

不僅僅是表姐,還有很多家長在潛意識中都會有這樣的想法,認為孩子不聽話就只有靠打罵才能有效,才能記住自己所犯過的錯誤。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才是摧毀孩子最有力的方式,才是讓孩子變得懦弱膽怯的原罪!

01

你永遠不知道打罵的背後正是無情地摧毀

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打罵孩子後,孩子就會出現異常地乖巧懂事,這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就開始竊喜,原來還真的要靠打才能出聽話!

可是你卻不知道這種被打的背後隱藏的是多大的危機!

1.在打罵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討好型人格

著名教育學家蘭海曾經說過,那些經常被打的孩子更害怕犯錯,不敢去嘗試,自己有想法也不敢表達出來,長期以往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呢?

就是在各種事情中不能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隨意附和別人的觀點,面對自己的權益被侵害時,不知道反抗。

有時候甚至是別人的錯誤,他們也會把錯誤攬在自己身上。

這樣的人在職場上不僅僅不能得到別人的青睞,甚至還會讓白白損失掉很多人際交往的機會。

2.容易出現憎恨家人的情況

前段時間看過這樣一個新聞,講的是一個男孩從小就被父親打罵,有一天他正在玩火,這時候父親就罵了他一句「早晚的進監獄」。

就是因為這句話,這個小男孩一直記恨在心,於是就趁家人不注意策劃了8場火災,導致家人損失慘重。

在孩子的思維中永遠都是很直白的,他們認為父母打罵就是不愛自己的表現,既然父母不愛自己,那麼自己就要做出一些事情來報復家人。

於是,孩子不是誤入歧途就是到處闖禍讓家人不省心。

3.容易出現暴力傾向

有心理學家研究,一個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很容易出現暴力傾向,他們會把自己身上受到的傷害加倍地從別的地方討回來,甚至還會出現打罵父母的行為。

還記得《超級育兒師》這個節目中一個8歲的孩子在母親打罵自己時,他會尋找工具也開始打母親。

而這背後的原因就是母親在孩子5歲的時候就開始對孩子使用打罵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心理種下了疼痛的種子。

於是等孩子到了反抗的年齡時,他就會用暴力來反抗父母的教育,甚至這種暴力行為還會延長到孩子的成年時期。

02

為什麼對孩子不能依靠打罵教育這個實驗告訴你

科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對比實驗:

他們把兩個三歲左右的孩子大腦圖形進行了掃描,其中一個孩子是從來沒有打罵經歷的,另一個是經常被打罵孩子的。

結果發現兩個孩子的大腦圖形也是千差萬別,如下圖,左圖是第一位孩子的(被溫柔以待),右圖是第二位孩子的(常被打罵)。

神經學家指出,右圖的黑暗區域意味著大腦容量減少。缺失的區域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缺乏智慧、同情心等能力。

著名教育學家曾經指出,孩子在成年後出現的種種問題,大多和父母的教育有關。

良好的教育方式培養出自信開朗健康的孩子,而在不良教育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勢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父母之愛子必為孩子計深遠,要教育孩子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好好修行。

03

如何幫助那些被打的孩子恢復傷痛?

在親子教育中家長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教育方式,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就是一輩子的傷痛。

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恢復傷痛呢?

1.和孩子溝通

父母打過孩子後一定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並向孩子認錯,告訴孩子父母不應該打他,爭取把打孩子這件事的傷害降到最低。

在以後的教育過程中就一定要避免打罵式教育,多用溫和的語氣教育孩子,告訴孩子他的錯誤行為和嚴重的後果。

2.用面壁的方式來懲罰孩子

相較於打罵孩子教育專家們更推崇面壁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既可以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可以達到懲罰的目的。

在懲罰過程中,父母需要注意的就是時間上不要太長,10分鐘左右最佳,等孩子冷靜下來了後,父母就可以對孩子進行口頭教育,指出孩子的錯誤方式。

3.和孩子一起接受懲罰

《最強大腦》選手水哥看到女兒把一面潔淨的牆面塗黑了,這時候水哥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打罵孩子,而是罰孩子和自己一起把牆面重新刷了一遍。

這樣和孩子一起接受懲罰既可以增加親子間的互動,又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謂是為人父母的智慧。

04

愛孩子就停止對孩子的傷害

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但是往往在愛孩子的時候卻沒有好好地使用正確的方法。

從而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各種矛盾,甚至還會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就是最愚昧的教育方式。

因此,我們愛孩子也要懂得用智慧來教育孩子,用正確的教育觀念來對待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那些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從小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心理學研究表明: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可能會形成兩種極端人格:一種是性格特別懦弱自卑,容易產生悲觀厭世的情緒;另一種是特別叛逆且具有暴力傾向。此外,還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親子隔閡,親子關係在打罵中變得越來越淡漠,部分孩子還會產生報復心理。
  • 童年,那些在父母打罵中長大的孩子
    因為弱小的孩子沒有能力與強勢的父母對抗,不得不被迫的無奈的接受來自父母給予的一切。而這樣做對父母來說即維護了自己的權威,又是對不聽話的孩子最簡單、最有效、最省心的管教方式。這種管教方式對有些調皮的孩子也許有些作用,但是什麼事情都得有個度,打罵孩子也一樣。適度的打罵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能起到威懾的作用,過度的打罵對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無疑是不利的。
  • 遠離「打罵式教育」,讓孩子快樂成長
    每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教育孩子又十分困難,有的家長會選擇打罵孩子來教育。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鼓勵要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但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可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 「打罵式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智商,讓孩子更加叛逆,父母要警醒了
    近日,常熟的一個14歲的 孩子,因為整天玩遊戲,被父親打了一頓,情緒失控下,竟然爬上六樓平臺要輕生,情急之下,民警跟他聊起了遊戲,然後找準時機,把孩子救了下來。孩子幸虧沒事,要是真的出了事,後悔都來不及了。雖然,孩子沉迷遊戲不對,但父親對孩子的打罵式教育可取嗎?答案是否定的。
  • 「虎爸」暴打兒子並發班級群:父母的打罵式教育,坑了多少孩子
    中國父母的"打罵式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受人詬病的一件事。就在這幾天,網上突然爆出一個"虎爸"暴打兒子的視頻,視頻一出現到網絡上,馬上就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01.不少網友紛紛都在批判這個父親的打罵式教育,害苦了孩子。這將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陰影啊?許多網友表示自己小時候也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打罵式教育,說這種"教育"對於自己今後的成長影響真的很大,希望其他父母能夠不要學習打罵式教育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 我7歲時曾想自殺:多少孩子,毀在了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上
    但是孩子和我們是一樣的,他們會從父母惡略的言語中否定自己的價值,也會從父母的打罵中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慢慢只剩下恐懼。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正在極大影響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長。打罵式教育會讓孩子喪失安全感父母打罵孩子,孩子會感覺自己是被嫌棄的,是不好的,這樣的模式一再強化,孩子在長大後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父母的打罵對你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我7歲時曾想自殺:多少孩子,毀在了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上
    很多媽媽們就會說:我們孩子也是,不打他更是記不住。在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中,父母打罵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孩子和我們是一樣的,他們會從父母惡略的言語中否定自己的價值,也會從父母的打罵中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慢慢只剩下恐懼。中國式父母的打罵教育,正在極大影響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長。
  • 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這個事例讓大家震驚之餘,也需要認真思考一下"棍棒底下真的出孝子嗎",那些被家長打罵長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了?最近熱播的一個廣播節目《朋友請聽好》中,《冰糖燉雪梨》的男主角張新成笑著說:"我小時候老被打,有一次被媽媽打的比較厲害了,我就把一張寫著打人犯法的紙拿出來了,然後媽媽就笑了。"
  • 「關愛,多少打罵假汝之名」,那些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孩子是天上下凡的天使,需要父母用自由和愛意澆灌,才能茁壯成長,而打罵顯然不在「自由和愛」的範圍內,那些被父母長期打罵的孩子,會有童年心理陰影、低自尊、焦慮恐懼、缺乏安全感,有的甚至會早早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 「打罵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大,父母可要重視
    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少父母再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免不了非打即罵,認為這種方式才能夠真正讓孩子得到教訓,把父母的教導記在心裡。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演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種教育方式並不可取,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極為不利的不良影響。
  • 上天真的會懲罰,那些用打罵、訓斥等粗暴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們!
    因在教室玩撲克牌被請家長,孩子母親在五樓走廊當同學面扇自己兒子兩耳光,結果孩子乘人不備跳樓不治身亡。此時,我無意去責備這位可憐的母親,不知她會在怎樣的自責、痛苦和煎熬中度過。也許,我們能夠理解這位母親喪失理智,「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但誰又能想到: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當眾的兩記耳光,孩子會用自己的生命去抗爭!
  • 那些被父母虐打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作為父母,你打過孩子嗎?如果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會通過打罵來「教育」嗎?知乎上,有人問:那些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從父母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中也學會了暴力相向。據調查顯示,那些被父母打過的人,成為父母之後,有一半以上會打自己的孩子,換句話來說,你的孩子會用你的方式教育下一代,孫子或者孫女都會打孩子的概率也會增大。
  • 孩子不聽話,父母別用「打罵教育」,基本沒什麼作用
    當父母看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總是習慣性會採用打罵教育,想要孩子變得聽話懂事點。有些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習慣性採用打罵方式,因此孩子就會開始感覺到害怕。父母可以採用以下三個做法:讚美式教育孩子打罵做不到的事情反而可以藉助讚美和認可做到。不少孩子都是希望能夠獲得父母的認可,因此他們就會想要按照父母的期望發展。
  •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變怎樣了?網友的經歷讓人心酸
    生活中,很多孩子在犯錯時,被父母或多或少的打過罵過,但是他們基本都沒記恨過,長大後回想起來甚至覺得感激;而父母若是用很極端的語言暴力羞辱孩子,或者極端的毆打孩子,孩子的心裡會受到很大的傷害,這些創傷即便多年過去也一直存在。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變怎樣了?
  • 對於大多數的父母,我建議保留打罵孩子的權利
    畢竟作為一個提倡「肯定式教養」理念的人來說,這樣的標題明顯是違背了我一直宣傳推廣的教養理念。但是從現實的角度,為了更多的家庭未來著想,我又不得不寫下這樣一篇文章。我為什麼既反對父母打罵孩子,但卻又建議大多數的父母保留打罵孩子的權力呢?其實歸根結底是理想與現實差距的結果,是理想對現實做出的妥協。
  • 那些當眾打罵孩子的父母你們還要點臉不?
    是,有很多孩子,真心是讓父母分分鐘都想暴走的節奏,有時候遇到那種特彆氣人的孩子,別說父母,就是旁觀者都想親自上陣代替娃的父母揍上幾下,但是咱能不能回家再打,有些教育方式不適合大庭廣眾。何況中國傳統至今,在大庭廣眾之下讓一個人得到某種教訓,就是一種羞辱式懲罰,你一個小孩子是殺人放火了麼?你作為ta的父母,非得讓ta當眾受到這種羞辱嗎?你大庭廣眾之下打孩子的嘴臉真醜好幾次帶小小魚去海邊沙灘玩,總是能遇到一兩個嘴臉很醜的父母。
  • 咆哮式教育下的孩子會怎樣?看完這個真實案例你就知道了
    文|家庭教育自助參孩子上學了,很多父母就慢慢開啟了咆哮模式。開始是因為輔導作業而咆哮,漸漸地因為孩子的日常行為而咆哮。當咆哮成為一種習慣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就已經失敗了。可惜的是,太多的父母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 最容易毀掉孩子的,不是打罵和離婚?而是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而父母對於孩子的認知也就越來越清晰。現在大部分的父母也害怕傷到自己的孩子,所以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規範自己的行為,同時觀察自己的孩子背後的情緒,避免他們內心不滿、軟弱、自卑。長時間如此,其實我們都可以看到大部分孩子展現出來的比較自信的狀態,在和父母相處之時也非常的快樂。可是避免孩子受傷害是一點,溺愛的行為真的正確嗎?有些時候看似正確的狀態,其實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正面管教》:孩子面對父母的打罵選擇無視,其實他是在自我保護
    今天想再談談有關於教育孩子的話題,其實當我學習到好多家庭教育的文章和書籍以後,給我的感受是,最應該被教育的其實是父母,而當父母變好以後,孩子其實不用被你教育,他自己就會慢慢變好。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悟是,最近聽了樊登讀書的一本書《正面管教》,這本書實在是太好了,真心推薦願意學習和改變的家長。
  • 父母可以以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嗎?為什麼?
    我們首先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是從無知到有知的過程。以前的傳統教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從我們自身經歷來看,打罵教育不僅不會使孩子聽話,反而使他們更加叛逆。因為打罵孩子會扼殺孩子的個性,變得軟弱自卑、喜歡逆來順受,也不會獨立自主,養成了牆頭草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