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米象這種米蟲子,一生不喝水是如何生存的?
糧食當中常見的一種害蟲,農民說她光吃糧食不喝水,是真的嗎?這種蟲子相信很多朋友都見過,並且非常令人討厭。本人老家這邊把這種蟲子叫做——麥牛(讀做「哦」音),今天就看看這種米象子。
這種害蟲是什麼?
上面提到的這種本人這邊俗稱麥牛的蟲子,學名叫做——米象,雖然很小,但是名字卻又「象」字,看來這個小蟲子可是不簡單啊,其實米象的名字的由來是由於米象的外表而來的,米象的嘴巴細長,並且向下彎曲,放大看非常像大象,所以就有了米象這個叫法。米象的叫法還有很多,比如蛀牛子、蛘子、谷牛等,米象不僅會出現在大米當中,在麥子、玉米、高粱等糧食當中也經常能夠見到它,就連家中的一些木製品當中都會有它們。可以說農民朋友非常討厭這種蟲子。
米象一生都不喝水嗎?
首先需要明白的一點就是水是所有生物都必須的一種物質,所以說不存在不喝水的生物,而米象不喝水,比不代表它們就不需要水分。米象的身體結構比較特殊,它們自己並不會主動的去尋找水源,而是通過食用糧食,然後將糧食當中的水分,已經食物進過自己的身體的消化生成水分,並且米象的生活環境一般都是比較潮溼的環境,並且糧食當中本身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再加上米象體型非常的小,活動量小,消耗也很小,排洩自然也不大,對水分的需求並不是十分的大,所以米象不會自己主動尋找水源的,所以給人們一種假象米象是不需要水分的。
米象的危害
米象雖然很小,並且一生的時間只有不到兩個月,但是米象對糧食的危害還是很大的,米象雖然生命時間短暫,但是米象的繁殖能力還是很強的,一般米象一年能夠繁殖8世代左右,並且雌蟲一次就能夠產下500顆卵,這樣的數量還是很驚人的。
米象經常生活在糧食當中,啃咬糧食,造成糧食品質下降,並且還會啃咬木材,再加上米象的繁殖能力強,所以米象很難消滅。很多朋友問米象啃咬過的糧食是否還能夠食用?米象危害過的糧食雖然能夠食用,對人體並沒有太大的危害,但是由於生過米象的糧食的品質和口感都會遭受很大的影響。所以平時最好是做好米象的防治工作。
如何防治米象?
過去家裡面的糧食生了米蟲之後,母親總是會將糧食曬一曬,這時候米蟲就會爬出來,然後被曬死了,不過曬過之後的大米的口感就沒有之前的那麼好了,不過這應該是對付米象的最好辦法了。
另外還有的朋友提供了一些辦法,別不在放糧食的容器裡面放上一些大蒜或者辣椒這些是具有一定的殺蟲作用的。還有的朋友說用花椒煮水,然後將放糧食的袋子在花椒水裡面浸泡一下,這樣也能夠很好的防蟲。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