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象冷知識:米象生活在糧食裡,它們一生都不喝水嗎?

2020-12-20 百家號

提要:米象這種米蟲子,一生不喝水是如何生存的?

糧食當中常見的一種害蟲,農民說她光吃糧食不喝水,是真的嗎?這種蟲子相信很多朋友都見過,並且非常令人討厭。本人老家這邊把這種蟲子叫做——麥牛(讀做「哦」音),今天就看看這種米象子。

這種害蟲是什麼?

上面提到的這種本人這邊俗稱麥牛的蟲子,學名叫做——米象,雖然很小,但是名字卻又「象」字,看來這個小蟲子可是不簡單啊,其實米象的名字的由來是由於米象的外表而來的,米象的嘴巴細長,並且向下彎曲,放大看非常像大象,所以就有了米象這個叫法。米象的叫法還有很多,比如蛀牛子、蛘子、谷牛等,米象不僅會出現在大米當中,在麥子、玉米、高粱等糧食當中也經常能夠見到它,就連家中的一些木製品當中都會有它們。可以說農民朋友非常討厭這種蟲子。

米象一生都不喝水嗎?

首先需要明白的一點就是水是所有生物都必須的一種物質,所以說不存在不喝水的生物,而米象不喝水,比不代表它們就不需要水分。米象的身體結構比較特殊,它們自己並不會主動的去尋找水源,而是通過食用糧食,然後將糧食當中的水分,已經食物進過自己的身體的消化生成水分,並且米象的生活環境一般都是比較潮溼的環境,並且糧食當中本身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再加上米象體型非常的小,活動量小,消耗也很小,排洩自然也不大,對水分的需求並不是十分的大,所以米象不會自己主動尋找水源的,所以給人們一種假象米象是不需要水分的。

米象的危害

米象雖然很小,並且一生的時間只有不到兩個月,但是米象對糧食的危害還是很大的,米象雖然生命時間短暫,但是米象的繁殖能力還是很強的,一般米象一年能夠繁殖8世代左右,並且雌蟲一次就能夠產下500顆卵,這樣的數量還是很驚人的。

米象經常生活在糧食當中,啃咬糧食,造成糧食品質下降,並且還會啃咬木材,再加上米象的繁殖能力強,所以米象很難消滅。很多朋友問米象啃咬過的糧食是否還能夠食用?米象危害過的糧食雖然能夠食用,對人體並沒有太大的危害,但是由於生過米象的糧食的品質和口感都會遭受很大的影響。所以平時最好是做好米象的防治工作。

如何防治米象?

過去家裡面的糧食生了米蟲之後,母親總是會將糧食曬一曬,這時候米蟲就會爬出來,然後被曬死了,不過曬過之後的大米的口感就沒有之前的那麼好了,不過這應該是對付米象的最好辦法了。

另外還有的朋友提供了一些辦法,別不在放糧食的容器裡面放上一些大蒜或者辣椒這些是具有一定的殺蟲作用的。還有的朋友說用花椒煮水,然後將放糧食的袋子在花椒水裡面浸泡一下,這樣也能夠很好的防蟲。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相關焦點

  • 米蟲又稱米象,為何憑空出現在大米裡?你吃的每碗飯都可能有蟲卵
    疫情期間,不少家庭會多買幾袋米屯在家裡,減少去超市的次數。然而好多人會發現,日子久了,米缸裡就會出現米粒一般大小的小蟲子,尤其是在天氣熱的時候。 跟螞蟻、蟑螂不一樣的是,米缸明明是密封的,為什麼還會長蟲子呢?它們是「憑空出現」的嗎?長了蟲的米還能吃嗎?
  • 米袋裡憑空出現的蟲,每碗飯裡都可能有它們的蟲卵
    一切要從它們的生活習性說起,這可能會影響大米在你心中的形象。如果仔細觀察過這些小蟲子的話,你會發現它們長著長長的口器,就像大象的鼻子,因此米蟲也有一個形象的名字——米象。成年米象鼻蟲體長只有3~4毫米左右,而它們的「鼻子」就有約1毫米長。
  • 一分鐘科普:為什麼大米裡會長蟲子?
    雌性米象會用象鼻一樣的吻端在大米上鑿出一個深深的孔洞,將一枚細小的卵產在洞裡,隨後再把外部封好。卵就在這粒米粒裡面孵化出幼蟲,幼蟲孵化後在米粒內遊走出彎曲隧道,邊走邊啃食米粒,每次蛻皮就長大一點,經過三次蛻皮化蛹。蛹經過一段時間羽化出成蟲,咬開外皮從米粒裡爬出來,成蟲可以存活七個月到兩年。可見,米象的一生是多麼地節能啊,一粒米就夠米象吃幾個月的,也無需額外補充水分。
  • 家裡大米出現的黑蟲子你認識嗎?
    有的時候,家裡的米袋中就會出現黑色的小蟲子,雖然淘米的時候可以簡單去除,但它們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米蟲的學名為米象,口吻細長如同大象鼻子,有翅膀但一般不會飛起來,極大地降低了威懾力。雌性米象會在穀類食物中挑選合適的溫床,利用象鼻子型的嘴巴在這些種子或糧食的一端啃出一個深孔,產卵到孔中,最後封好開口,卵就與穀物融為一體。經過一段時間後,在恰當溫度下卵就會孵化出幼蟲。幼蟲就以它所在的這粒米或豆類為食,利用這些營養成長。作為完全變態的昆蟲,米象變成成蟲需要經歷蛹的階段。
  • 「麥牛」,外形酷似「小犀牛」,常以大米、小麥為食,你見過嗎?
    而現在很多人家裡買的都是5KG、10KG的袋裝米麵,家裡人多的話一個月就能吃完,所以很少出現米麵生蟲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現在大部分糧食在生產和倉儲過程中都會進行殺蟲。如果採取的是真空包裝,基本上是不會存在蟲子或蟲卵。其實米麵生蟲並不罕見,大都是因為長期存放不當而引起的。
  • 春節米麵買得多,教您保存小妙招,不起蟲不返潮,放半年也不變質
    保存大米麵粉注意這幾點,放半年不返潮不變質,還不會長黑蟲子雖然現在還是正月,而且親朋好友的聚餐也被全部給取消了,照理說大家在年前準備的年貨等食物是足夠多的,可是遇上特殊情況,所有很多朋友都相信一句老話:「家有餘糧,心中不慌。」
  • 會有傳染病嗎?生蟲的米麵還能吃嗎?
    其實,米袋子和面袋子裡的蟲子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後從蟲卵裡孵化出來的幼蟲。主要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糧食生長過程中本身就帶有蟲卵。在成品米麵加工時候,成蟲會被殺死,但保留下來的營養部分裡依舊帶著蟲卵,一旦條件適宜,它們就會孵化成幼蟲了。還有一個來源,就是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這個過程中接觸到蟲源後殘留下來的,在溫度和溼度適宜的時候,就會迅速繁殖。
  • 米放久了會有蟲子,這些蟲子都是哪裡來的?你真知道?看專家理解
    米放久了會有蟲子,這些蟲子都是哪裡來的?你真的知道嗎?看專家的相關理解。其實大米生蟲子,在以前是一件特別常見的事情,主要起發生在儲存了2到3年的陳米中,會發現突然出現一些蟲子。由於這種小蟲子的分布十分的廣泛,而且它們的繁殖周期比較的短,一般不會超過2個月的時間,而且一般氣溫越高它們的繁殖速度就會越快。而一般米象的成蟲,它們有可能躲藏在穀倉、樹皮、田埂邊、較松的泥土等等這些地方過冬,等待它們發現糧食之後,它們就會用甲蟲特有的口器將米粒啃噬開,然後在米粒裡面進行產卵。
  • 打開米盒發現有很多黑色蟲子,這樣的大米還可以煮飯嗎?
    外賣吃多了,你還記著怎麼煮米飯嗎?裝置大米的盒子許久沒有被打開,興致來了想做個煲仔飯,卻發現米盒不僅有股味道,而且還可以看到一些黑色的小蟲子在米堆裡忙碌。這種現象我們也不少見,但還是備感疑惑,為何密封好的米盒還是會有黑色的小蟲子?它們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 密封的米罐裡,有時候為何會出現黑色的蟲子,這些蟲子吃了會怎樣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那就是明明米罐密封得很好,而且米也很乾淨,但是只要買來的米放置一段時間,在大家打開米罐的時候就會發現裡面有很多的小蟲子。這些蟲子外形相似,但是顏色卻不同,有的是黑色的,有的白色的。
  • 大米經常出現小甲蟲,原來自己每餐都在葷素搭配,很多人卻不知道
    但是即使這麼做了,衝掉的也只是已經孵化出來的小甲蟲罷了,你自己吃的每餐飯裡面可能還是會含有部分這種蟲子的蟲卵在米粒裡面的,原來自己每天吃飯都在葷素搭配,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這種小甲蟲叫做米象,是米粒裡面的常客。
  • 家中出現衣物蛀蟲、糧食蛀蟲不要怕!我們有辦法!
    蛀蟲會損壞衣櫥中的衣物、啃食糧食!如何科學消滅蛀蟲,請聽專家這麼說~ 谷蠹、米象為最常見的糧食蛀蟲。
  • 大米生蟲還能吃嗎?90%的人都錯了
    大米裡的米蟲指通常為米象,又稱象鼻蟲,常在穀物中被發現,因為繁殖速度快,為穀物中主要的害蟲之一。米象成蟲用口器將糙米齧成深孔,並產卵於孔內。米象的幼蟲如蛆,幼蟲孵化後以穀粒為食,將穀粒蛀穿,最後掏空米粒,蟲糞則排於穀粒外。
  • 怎樣才能除掉它們?
    每一種生命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存活並傳承著,站在上帝視角來看,生命並無優劣好壞之分。遺憾的是我們並不是上帝,我們只是人類,實實在在的人。而站在人類的視角來看,生命便有了好壞之分,僅以昆蟲來說,就有益蟲和害蟲,所謂的益蟲,就是對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益的昆蟲,而所有的害蟲就是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害的昆蟲。
  • 長蟲子還能吃嗎,看看漲知識
    長蟲子還能吃嗎,看看漲知識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每天我們都會吃大米飯。密封的大米為什麼會長蟲子?心細的朋友也會發現一個問題。有時候完全密封好的大米在打開的時候也會有蟲子。為什麼密封好的大米會長蟲子呢?長了蟲子的大米是否有害健康呢?米蟲又叫米象,個頭大小只有兩三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