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教育理論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但孩子不同,具體實施起來也應該因材施教,家長也會有自己的個性教育。生活中有不少偏極端的教育方式,孩子成長如何,也是大家很關心的一件事。
聽說過&34;教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34;教育呢?2012年,一個3歲男孩在雪地裡裸跑的視頻被傳到網上,那天正好是除夕,視頻很快就受到了關注。
據了解,當天氣溫零下13度,小男孩被自己的父親逼迫在雪地裡奔跑。為什麼父親要這樣做呢?
小男孩叫何宜德,父親是一家民營企業的老總,叫何勝烈。何勝烈老來得子,孩子是早產生下來的,醫生表示將來可能會有腦癱的情況發生。
大部分家長知道孩子可能患病,第一反應是要把孩子照顧好,養好身體,避免疾病發生,可何勝烈卻不這麼想。他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孩子挑戰身體極限,鍛鍊身體,以此來幫助孩子成長。為此,他專門制定了一個極限訓練計劃。
3歲雪地裡裸跑只是其中一項,孩子7歲的時候就已經三次穿越新疆羅布泊,8歲考入了南京大學。如今,距離雪地裸跑將近9年過去,孩子已經從南京大學畢業了,身體狀況良好。父親還有讓孩子繼續考碩博的打算。何勝烈的這種極限教育方式,被稱為&34;教育。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特別是老來得子的家長,會把自己全身心都投入到教育孩子當中,希望孩子能早日獨當一面。對於有缺陷的孩子,家長除了擔心之餘,還會想要幫助他獨立,怕自己年紀大了,等不到孩子長大。但是,過於偏激的教育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
1、身體上不一定能承受
&34;何勝烈的極限教育方式貌似取得了成功,孩子沒有得腦癱,健康地長大了,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小小年紀就從南京大學畢業。但這也算是幸運的,孩子在極限挑戰中都順利過來了,沒有生大病、發生意外。如果孩子一不小心感冒,引發其他病,後果不堪設想。
2、有些感情經歷丟失
上面這個故事很容易看出,孩子其實跟普通孩子差不多,並沒有聰明到天才的程度,很可能是在&34;的逼迫下苦命讀書,才超越一般的孩子。當然也有人懷疑,這麼多成就中,會不會也有造假的情況。
這樣的極限教育中,孩子缺少跟其他孩子一樣的童年經歷,比如在小區裡跟小夥伴玩耍,一起看動畫片等等。
3、可能產生怨恨情緒
大人認為有益於孩子的事情,不見得孩子能接受。孩子不想做的事,家長逼迫孩子做多了,孩子反而會怨恨家長。如果孩子從中感到有樂趣還好,但如果他覺得無聊,沒意思,甚至心理受到傷害,他對父母接下來的安排都會很反叛。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把握分寸,進一步退一步都留有餘地,可以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極端的方式,和孩子的關係還會出問題。
今日互動話題:你贊同&34;的教育方式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