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跑步55年,70歲的他詮釋了什麼是跑將精神

2020-12-18 全民跑步

堅持跑步55年,他詮釋了什麼是跑將精神~

馬拉松助手寫過很多老爺子跑馬拉松的故事。

比如70歲的關景學老爺子,剛剛在衡水湖馬拉松上跑了3小時07分;

比如68歲的黃財富老爺子,今年無錫馬拉松跑了2小時52分,差點打破世界紀錄;

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一位老爺子的故事。

「尋夢之路,從無設限」

他叫王長勝,在西安跑圈知名度頗高,被很多跑友稱為「春老」。去年西安馬拉松,69歲的他以3小時27分55秒的成績完賽,位列年齡組第三。

他生於1949年,與共和國同歲。15歲開始跑步,到現在已堅持55年,累計跑量可以繞地球三圈。

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他堅持跑步半個世紀?

15歲,正值花季少年最好的時光,然而王長勝15歲時卻患上了關節炎。看過很多醫生,試過很多治療方法,包括針灸、蠟療、中醫等,都沒有什麼效果。後來一位老中醫說,「娃呀!藥是沒有辦法了,要想治好病,只有跑步鍛鍊能救你。光吃藥不行,跑步能讓氣血活通。」

於是,15歲的他開始跑步鍛鍊。他一開始沒想過跑步能給他帶來什麼,但還是選擇試一試,然而跑了一段時間後,病情有所好轉。在嘗到跑步甜頭之後,他看到了能夠擺脫疾病困擾的希望,於是就一直堅持跑步,這一堅持就是55年。即使是在青藏高原,也不曾中斷跑步,每天至少跑5公裡。

由於常年堅持跑步鍛鍊,王長勝練就了一副好身板。如果你看到他現在的樣子,雖然頭髮已泛白,但精神狀態非常好,肌肉結實有力,完全無法想像他已經年滿70歲。

在堅持跑步41年之後,他開始與馬拉松結緣。2005年,王長勝開始參加西安城牆馬拉松。從此,在馬拉松賽場上,總是能看到一位邁著堅定步伐的老爺子,穩步地向終點行進。

2017年北馬,他跑了3小時34分的成績,獲得「北京馬拉松九星選手」稱號,並達到波士頓馬拉松資格。

2018年波馬,一場遭遇極端惡劣天氣的馬拉松,王長勝最終以3小時57分的成績完賽,成為同年齡組12位中國參賽選手中最先衝過終點線的。

去年的西馬,王長勝跑出了3小時27分的個人最好成績。在69歲高齡刷新PB,他敢於突破自己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今年,70歲的王長勝將第三次參加西安馬拉松,為了能夠進一步突破自己,他選擇參加跑步訓練營。這個跑步訓練營就是由亞瑟士創新打造的「跑將訓練營」

到底是什麼樣的訓練營?居然能吸引一個70歲的老爺子參加?

「只要心逐天高、渴望突破自己,便是跑將」

這是亞瑟士跑將訓練營創辦的理念,而王長勝老爺子堅持跑步55年,不斷突破自己的跑步經歷與亞瑟士推崇的「跑將精神」不謀而合。

和其他很多訓練營不同的是,跑將訓練營的教練是來自肯亞的金牌教練Lukas,這也是亞瑟士首次將肯亞跑步訓練模式引入中國,旨在將肯亞訓練的精髓與中國跑者的體質和訓練模式相結合,幫助中國跑將實現身體和精神上的多維突破,在奔跑的過程中不斷進階,圓夢跑道、實現自我。

我們知道,肯亞是世界上長跑運動最厲害的國家,因為現在全馬和半馬世界紀錄都是肯亞人保持的。

所以,肯亞人到底用什麼樣的訓練手段,才讓他們成為全世界長跑最強國家呢?

通過為期一個月的跑將訓練營,我們能從中窺探一二。

Lukas教練在訓練營期間透露了肯亞人的訓練理念:任何一個長期的訓練計劃都應該包含下面三個階段。

第一、累積:鍛鍊你的肌肉和意志力,使它們變得充滿力量,以此來突破你所想像的自我極限。使用斜坡和山丘來強化你的全身力量和忍受痛苦的能力。

第二、耐力:長時間地、無負擔地跑長距離,從而獲得耐力。耐力訓練在速度訓練之間進行,能夠幫助肌肉得以恢復。

第三、速度: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肯亞人那麼快,那就不要過多進行速度訓練。每周做1-2次,逐步提高你的速度。聰明地訓練。

周期訓練除包括上述內容外,休息也不能忽視。

Lukas教練的訓練計劃還包括以下幾條原則,業餘跑者也可以借鑑:

1.專註:堅持執行訓練計劃。

2.在進行訓練前制定計劃:累積,耐力,速度,必須遵循這個順序。不能跳過或縮短任何階段。

3.意志:在訓練期間,無須將自己與他人所跑的距離和用時進行比較。

4.平和:傾聽你的身體,保持你的速度。

5.根據計劃確定每日,每周和每月應跑的距離。這是你備戰比賽的最好保證。

相比於日常訓練,肯亞人更關注思想方面的掌控。基普喬格曾說,如果你控制不了你的思想,那麼你將會被你的思想控制。所以在訓練的時候,你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思想,不要讓負面思想影響你。這也是你想要突破自己的關鍵。

飲食是肯亞訓練體系中另外一個很重要因素。

肯亞長跑者的每日攝入未必豐盛,但都非常適合長跑者食用。這次訓練營,Lukas親自下廚為營員烹飪了非常「肯亞」的長跑者餐飲,保證蛋白質的同時,碳水、脂肪的比例都有控制。

王長勝參加這次跑將訓練營,最大的突破是間歇跑都堅持了下來。因為他的年齡很大,間歇跑對他來說是最大的困難,但是在Lukas的鼓勵下,他挺了下來。

在跑將訓練營,還有很多向王長勝一樣希望突破自己極限的跑者,比如從甘肅天水定居西安的田冬。他在Lukas教練的指導下,成績有了很大的提升,10公裡此前最快是42分鐘,上周三自己測試了一下,跑了41分鐘。

「肯亞的一些訓練方式真不一樣,包括熱身、拉伸,之前很多動作我見都沒見過,而且做之後感覺效果很好。我記得是第一次訓練還是第二次,我那天在訓練前不是很舒服,但是跟著他們去訓練下來,拉伸完之後就感覺緩解了很多。而且你像早上開會的時候,Lukas分享的前腳掌著地這些知識,我改了之後明顯是快了很多。」田冬談參加這次訓練營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時說道。

「而且上上周訓練完之後,Lukas給我們制定了一周的課表,我嚴格按照他課表,好好訓練了一周,然後這周跑步,我的心率明顯下降很多,之前差不多跑到四分半或者四分半以內的時候,我的心率能到180、190,我那天跑四分零七的配速我平均心率在165,這就有也一個很明顯的變化。」

「個人賦能彼此,共同凝成團魂」

上周末,為期1個月的跑將訓練營圓滿落幕,12名中國跑將在集訓中接受了系統的進階課程。在這一個月中,教練Lukas將肯亞訓練的精華帶給每一位跑者,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訓練進度。

而兩天一夜的封閉式訓練更是推動了「跑將魂」的誕生,Lukas將最為「純正」的肯亞跑步文化融入到訓練與活動之中。

田野晨訓、肯亞式餐飲、高強度力量訓練、肯亞式深度按摩…跑將們嘗試了一系列極具特色的訓練活動,並切身體會了肯亞跑步文化中「Train hard,Win easy」的訓練心態,淬鍊跑將之魂。

通過團體協作訓練促進個體的突破是肯亞式長跑訓練的核心之一,教練Lukas與團員們身體力行地驗證了這一模式的優勢。

在這一個月的訓練中,擁有不同生活背景的12位參與者在高強度的訓練中彼此鼓勵、相互加持,逐漸鑄成強有力的團體。

教練Lukas也親自為每一位跑將進行個性化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訓練進度。在系統性的訓練指導下,所有的學員不僅圓滿完成了全部的訓練活動,收穫個體身心的成長外,更是將個人的突破之心凝結成一股團隊向上的力量,詮釋了「跑將魂」的深刻內涵。

10月20日,西安馬拉松,這12位中國跑將共同出戰,檢驗自我的成長與突破。

而「跑將訓練營」的締造者亞瑟士,在跑鞋領域的探索也是遵循了跑將精神。要知道,亞瑟士曾連續多年榮獲最受中國跑者歡迎跑鞋,是跑鞋中的王者。但就是這樣一位王者,仍不放棄突破自我。

在訓練營中,Lukas教練就穿著一雙亞瑟士新品跑鞋。據悉,這款可以幫助跑者「賦能潛行」的跑鞋將於10月中旬上市。

所以,你問我,何為跑將?

70歲,全馬跑進330,仍參加訓練營力爭再度PB,這是跑將;

雖為黃種人,敢於打破種族束縛,不斷挑戰自我,這是跑將;

即使是業餘跑者,也努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強,這是跑將;

已經是跑鞋王者,卻仍在自己的領域深耕、探索,這是跑將。

尋夢之路,從無設限。哪怕離終點仍有距離,只要心逐天高、渴望突破自己,便是跑將!

相關焦點

  • 89歲首馬109歲仍在跑步:世界最年長跑者詮釋活到老跑到老
    不怕路長,只怕心老期頤之年賽道上的高齡跑者世界上有這麼一位高齡跑者,81歲開始跑步,89歲開啟了他的人生首馬,101歲完成了他的最後一場馬拉松他說:「不,這並不是痛苦,我了解痛苦,痛苦就是死亡。當你活到100歲時,你會看到很多。疼痛並不意味著就是痛苦,當你要堅持要完成每場比賽時,流血的四肢和關節過度勞累會使你感受到疼痛,但我並不認為它是痛苦。奔向馬拉松終點的過程雖然會讓我感到身體上的精疲力盡,但在精神上卻體驗到了不一樣的愉悅感。
  • 跑步的諸多益處:我們為什麼而跑?
    我是一個跑步愛好者,跑齡超過10年,月跑量平均200公裡。經常有朋友問我跑步方面的問題,比如,你為什麼跑步?你是如何堅持的?我可以自信地告訴你,跑步不僅給人帶來健康和快樂,還可以帶來成就感。跑步既可以社交,也可以獨處。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跑步的行列。
  • 每天晨跑5公裡,他堅持了1年,發生了什麼?
    跑步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又是非常難的事情,難的是一直堅持跑步,而每天堅持晨跑更是難上加難。 然而就是這樣在一般人看來難上加難的事情,卻有很多人日復一日地堅持了下來。比如小編的一個朋友通過跑步減肥,還說要晨跑,結果一年後再見他,瘦下了30斤,整個人看起來帥氣很多,精神多了!
  • 黃磊半年時間脫胎換骨,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他收穫了什麼?
    在節目,黃磊介紹到從1月1日開始到節目錄製當天,黃磊已經累計跑了397公裡,明天就能突破2020年跑量的400公裡。眉宇間透露著對跑步的熱愛,和一個跑步愛好者對跑步這件事的驕傲。同時,黃磊也在節目中說出了自己2020年的一個小目標:1.跑量一千公裡;2.五十歲之前完成一次半馬!
  • 黃磊2020年跑量突破1000公裡,每天堅持跑5公裡,他收穫了什麼?
    演員黃磊可以稱得上是現今娛樂圈跑步最勤奮的人之一,近日,他發文宣告自己年初立下的1000公裡目標提前完成。從2019年10月初開始跑步,一年多的時間裡,完成1400公裡跑量,著實是入了跑步的坑無疑。這期間付出的努力,不僅讓黃磊瘦了很多,更多的是帶來了跑者積極樂觀,踏實向前的心態。甚至有網友在微博中評論說:黃老師看起來年輕了二十歲,還有人想要在馬拉松的比賽中看到黃老師的身影,現在瘦下來的黃老師看起來的確是年輕了好多。
  • 跑步帶來的好處,80歲後依然看得見!
    到了70 歲時,你將會擁有一副 45 歲的軀體,並永遠比自己的實際年齡小上 25 歲。你的大腦也會更年輕。跑步還會讓人更健康,活得更長久。大汗淋漓的你會發現,美好的生活在向你招手。有人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所有功能也都在逐漸下降。但其實,我們身體一直渴望著煥發新生。
  • 持續9年每天晨跑10公裡,跑步到底有什麼好的?
    從2011年至今,瀋陽跑友商曉俊幾乎每天清晨都是這樣度過的。他還一度創下紀錄,從2014年1月1日開始,到2020年9月6日連續晨跑2441天。商曉俊說:「跑步容易,難在堅持。最開始,我的目標是連續晨跑一年365天,沒想到一直堅持到現在,6年多了。」
  • 替孫女跑馬拉松 退休13年堅持跑步5公裡小意思
    【替孫女跑馬拉松】這位老人名叫於永海,今年73歲,這次參加的項目為5公裡跑。雖然老人最終非常輕鬆地衝過了終點線,但他自己卻表示,自己其實是替孫女來參賽的:「這是我孫女的牌,她今天有事來不了了,我就替她來了。
  • 跑步的益處,80歲以後依然看得見
    到了70 歲時,你將會擁有一副 45 歲的軀體,並永遠比自己的實際年齡小上 25 歲。你的大腦也會更年輕。跑步還會讓人更健康,活得更長久。大汗淋漓的你會發現,美好的生活在向你招手。有人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所有功能也都在逐漸下降。但其實,我們身體一直渴望著煥發新生。
  • 69歲王石:跑步是為了健康快樂,不要過於追求跑量和馬拉松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昨天,萬科創始人、著名企業家69歲的王石,在微博發文談起跑步。疫情之後王石開始晨跑。有朋友就問他,這是有跑馬拉松的想法?他說:當今在中國城市流行的跑馬拉松和城市「樂跑」運動有直接關係。但「樂跑」的初心卻不是為推廣馬拉松運動。這些年馬拉松運動的火熱,讓更多人跑步的目的變成了跑得更快、更遠,如果你跑的短、速度慢,好像都不好意思發朋友圈了;跑團裡崇拜的往往是跑得快跑得長的馬拉松型選手。
  • 堅持跑步有什麼好處?黃磊每天跑5公裡,半年體重下降12斤
    為什麼要進行跑步鍛鍊?跑步能讓你收穫什麼好處?如果你看了最新一季《向外的生活》就知道,49歲的黃磊,半年多前開啟了跑步訓練,然後逐漸愛上了跑步,每天都要跑上幾公裡,在錄製綜藝節目的時候也不例外。一大早當小夥伴們還在酣睡的時候,他卻早起了1小時去晨跑鍛鍊,每次跑5公裡。堅持跑步半年,啤酒肚消失了,身材變瘦了,他從油膩的大叔變成了活力的大哥。比起前2季的他,看起來年輕了許多,似乎回到了年輕時的顏值。
  • 堅持每天跑步,1年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很多人都聲稱自己熱愛跑步,但是卻很難做到日日堅持,我記得去年在南京馬拉松賽認識的一位小姐姐,她就非常熱愛跑步,而且做到了每天都會晨跑打卡。閒聊之餘,她說自己不多每天會跑個五公裡左右,配速也不是很快,差不多在6分30秒左右,堅持了差不多有100天之後,她覺得他自己跑步可能上癮了,所以便一直這樣堅持晨跑,到今天應該整整一年,而南京馬拉松就是她的首馬。小姐姐說:「每天早晨,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能夠看見太陽慢慢升起」。
  • 張鈞甯近照氣質獨特,堅持跑步13年,確定這是38歲的女人?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而張鈞甯這種獨特的氣質,不僅是由她的名校經歷所帶來,還有就是源自她常年堅持健身所帶來,她一有時間就跑到健身房裡鍛鍊,而且更難得的是,她已經堅持跑步13年了。完美的身材,健康的身體,以及和年齡不符的容貌,難以想像得到眼前的這個女人已經馬上要奔四了?
  • 最能跑白衣天使邢如伶:跑步就是我的生命,我要跑到跑不動為止
    在38歲那年,邢如伶不得不面對這一殘酷的現實。北京昌平南口醫院的老中醫成為了邢如伶的一個貴人。「有一天老中醫建議我加人南口長跑隊,看能不能緩解心律不齊的症狀。」於是,2001年3月31日,邢如伶開始了自己的長跑之路。不想,10年過去了,老中醫已經不跑了,而她的奔跑再也沒有停下來,心臟病症居然真的在她奔跑的力量下被逼退痊癒了。
  • 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3年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而當我們隨著跑量的增加,成為一名跑者時,我們就能真正愛上了跑步,每天享受了跑步,離不開了跑步,而這才是他們堅持跑下去的動力。 因為你會為了一個目標而堅持努力,專注讓你變得更有毅力。當這種精神轉移到生活中、工作上,周圍的人就會發現,原來你是一個這麼有魅力的人!
  • 跑步好處多,但50歲後還適合跑嗎?每天跑5km,對身體是好是壞?
    對於喜歡運動的人來說,一輩子都會運動,就像我們的抗疫英雄鍾南山院士,他一生熱愛於打籃球,就在70歲的時候,經常和自己的學生打籃球,一點兒也不會輸於年輕人。對於老年人來說,50是生活的障礙,這意味著在這個年齡,知道未來。生活已經過了一半,好與壞都有判斷力的基礎。 50歲的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大小不一,負擔沉重。
  • 您堅持跑步多久了?一個十幾年跑者,告訴你如何科學合理跑步?
    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十幾年的跑步達人,他因為通過跑步過程中慢慢總結加上經驗,採用了科學合理的跑步經驗,這些年下來,跑得特別健康。我們千萬不能盲目跑步,否則傷痛早晚會找上門來!到底該如何科學健康的跑步才能達到健康運動的目的呢?相信聽了我說的,你一定會恍然大悟,從此走上健康跑步的道路!
  • Keep跑步三周年,堅持傳遞自律精神
    自2018年以來,跑步業務在國內運動健身市場中一直呈明顯的上升曲線,隨著智能跑步時代的開啟,跑步網際網路化的服務已越來越廣泛,科學、貼心的跑步產品無疑是跑步愛好者的標配。Keep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從用戶角度出發,不斷完善運動服務,逐步建立起屬於自體的龐大跑友網絡。
  • 堅持跑步155天,我收穫了什麼?
    他的身體一直十分虛弱,每天昏沉乏力,等到上了大學,身體狀況依然沒見好轉,他的父母曾多次質疑他故意裝病,逃避學習。遊培泉說,那些被人誤解,不被理解,卻又無法訴說的感覺,比身體的病痛還要折磨人。於是他想到了跑步,他的初心很簡單,希望身體能夠好一點兒,最好是能夠擺脫身體的不適和心理的影響。
  • 堅持做一個「跑者」,打開正確的跑步方式,讓你輕鬆鍛鍊身體!
    想做一個「跑者」沒這麼簡單早在2014年,《哈佛大學學報》就刊登了一組數據,每天都堅持跑步的人受傷比例高達30%到80%。另外國內也有數據統計表明,能夠跑完馬拉松全程的長跑愛好者受傷率高達90%。那些職業長跑和馬拉松運動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非常之高,比如挪威的門森、衣索比亞的比基拉、蘇聯的庫茨,都是世界頂尖級選手,均在四十多歲去世。因此,想要做一個「跑者」真沒想的那麼簡單。但長期堅持跑步的人對身體就真的沒好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