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積累 | 40首詩,40個成語,學一首詩,記一個成語!

2021-02-19 學而思網校大語文

古詩和成語是小學必學的知識點,很多孩子只是把文章背誦了下來,卻不知道其中的含義。

如果能將古詩和成語結合起來,學會一個成語的同時記住了一句古詩,學習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春風得意:意思是和暖的春風很適合人的心意,後形容人處境順利,做事如意,事業有成。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後》

2. 春意闌珊:形容春天就要過去了。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李煜《浪淘沙令》

3.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時光。也指歲序更迭。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4. 寸草春暉: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難以報答。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

5. 春色滿園:比喻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6.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豔麗。多指繁盛的春色,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7. 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高鼎《村居》

8. 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鍾情,隨即分離之後,男子追念舊事的情形。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崔護《題都城南莊》

9. 尋花問柳:指遊玩觀賞春日美景。

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

——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

10. 比翼連枝:比喻夫婦親密不離。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11. 青梅竹馬:解釋是形容男女兒童之間兩小無猜的情狀。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幹行》

12. 心有靈犀:比喻戀愛著的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雙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李商隱《無題》

13. 柳暗花明:形容柳樹成陰,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由逆境轉變為充滿希望的順境。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遊《遊山西村》

14. 海枯石爛:形容歷史久遠,萬物已變。用於盟誓,反襯意志堅定,永遠不變。

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

相思樹,流年度,

無端又被西風誤。

——元好問《摸魚兒》

15. 魂牽夢縈:形容思念情切。

思君憶君,魂牽夢縈。

翠銷香暖雲屏。更那堪酒醒。

——劉過《四字令》

16. 悲歡離合:泛指生活中經歷的各種境遇和由此產生的各種心情。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17.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巳亥雜詩》

18. 柔情似水:比喻情意溫柔纏綿(一般指男女之間)。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19. 晨鐘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也形容時光的流逝。

朝鐘暮鼓不到耳, 明月孤雲長掛情。

——李鹹用《山中》

20. 白雲蒼狗:指浮雲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變幻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杜甫《可嘆》

21. 名垂千古:形容好名聲永遠流傳。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萬古知何用!

——杜甫《醉時歌》

22. 弱不禁風:形容人身體嬌弱,連風吹都經受不起。

亂波分披已打岸,弱雲狼藉不禁風。

——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

23. 霧裡看花:原形容年老視力差,看東西模糊,後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4. 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風格灑脫,也指書法速度很快,筆勢雄健活潑。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李白《草書歌行》

25. 秉燭夜遊:指及時行樂,也形容珍惜光陰。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生年不滿百》

26. 驚天動地: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白居易《李白墓》

27. 山光水色: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樓閣高低樹淺深,山光水色暝沉沉。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

28. 如膠似漆:是指像膠和漆那樣粘結,形容感情難捨難分。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佚名《客從遠方來》

29. 恩斷義絕:夫妻或親屬朋友之間恩愛情義完全斷絕,從此不相往來。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怨歌行》

30. 兩小無猜:指的是男女小時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爛漫,沒有猜疑,也形容男女從小感情好,純真的感情。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李白《長幹行》

31. 走馬觀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粗略地觀察一下。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後》

32. 冰心玉壺:比喻人的純潔清白的情操。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33. 無窮無盡:指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

斜陽只送平波遠。

無窮無儘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晏殊《踏莎行》

34. 直上青云:比喻官運亨通,直登高位。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

——李白《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

35. 鳥語花香: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多指春光明媚。

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閒復恐病相尋。

正應獨有江山分,素自都無廊廟心。

——呂本中《庵居》

36. 雪泥鴻爪: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37. 人生如夢:比喻世事無定,生命短促。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8. 濃妝淡抹:指濃淡適宜,顏色很好看(多用來形容優美的風景、華麗的衣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39. 一擲千金:指用錢滿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筆。

一擲千金渾是膽,家無四壁不知貧。

——吳象之《少年行》

40. 陰晴圓缺:形容月亮的形態各異。比喻人生無常,人生道路坎坷曲折。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相關焦點

  • 【國學】40個成語,40首詩,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詞
    【國學】40個成語,40首詩,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詞2018年08月06日 08:47:32來源:詩詞天地成語和詩詞看似不搭邊,可實際上,許多成語都是來源於詩詞!一起來看看這四十個成語,全部來源於詩詞,你都知道嗎?
  • 每日積累 | 40個成語40首詩,學1個成語,記1首古詩詞!
    古詩和成語是小學必學的知識點,很多孩子只是把文章背誦了下來,卻不知道其中的含義。如果能將古詩和成語結合起來,學會一個成語的同時記住了一句古詩,學習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巳亥雜詩》18. 柔情似水:比喻情意溫柔纏綿(一般指男女之間)。
  • 50個成語50首詩,學一個成語,記一首古詩詞
    原來平時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是來自於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學一個成語,記一首古詩詞,可能是雙倍的收穫哦!讓孩子收藏學習!
  • 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 | 微言夜讀 · 經典
    很多平時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其實都是來源於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學一個成語,記一首古詩詞,這是雙倍的收穫!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 40個成語40首詩,學1個成語,記1首古詩詞!太實用了!
    古詩和成語是小學必學的知識點,很多孩子只是把文章背誦了下來,卻不知道其中的含義。
  • 40個成語40首詩,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
    ——吳象之《少年行》40、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 每日成語《七步成詩》
    >【qī bù chéng shī】 【釋義】七步內就能完成一首詩。三國時期,我們都知道的大人物曹操有好幾個兒子,其中曹植是其中非常有才華的一個。曹操去世後,他的另一個兒子曹丕稱帝,建立了魏國,史稱魏文帝,任命弟弟曹植為丞相。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七言絕句,成為了唐詩裡奉獻成語最多的一首詩
    那麼對於中國的成語,大部分都是有著其深刻的含義,裡面那都是有典故;中國的成語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兩種類型:一類是屬於個人典故,那麼另一類則是有歷代的文人所寫,那些文人在自己的詩作中,由於寫的一些詩太過於經典了,那麼久而久之,這些詩句,也就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用語,這也是成語來源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 40個成語40首詩,學1個成語,記1首古詩詞!
    古詩和成語是小學必學的知識點,很多孩子只是把文章背誦了下來,卻不知道其中的含義。如果能將古詩和成語結合起來,學會一個成語的同時記住了一句古詩,學習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春風得意:意思是和暖的春風很適合人的心意,後形容人處境順利,做事如意,事業有成。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學習有方|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雙倍收穫!
    很多平時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原來都是來自於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學一個成語,記一首古詩詞,對孩子來說,可能是雙倍的收穫。這個假期,學起來!
  • 一張地圖串起180首古詩、1600個成語,讓孩子學語文不再犯難
    唯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了,所以,語文在高考中分鐘的區分度是所有科目中最大的,最容易拉開距離的一個學科,故而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雖然重要,但不少孩子對語文有恐懼感,最怕學語文,因為學語文太苦,要學好語文必須做到兩點:一是積累;二是融會貫通。積累是前提,只有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兩者缺一不可。
  • 劉叉的一首詩,自問自答,而且還奉獻了一個成語
    其中韓愈、孟郊、賈島、李賀諸人詩風勁健奇崛,表現出一種追奇尚險的共同傾向,因而歷來被視為一個詩派,後世因其風格而稱其為險怪詩派,下面介紹劉叉的一首詩,自問自答,而且還奉獻了一個成語。自問唐代:劉叉自問彭城子,何人授汝顛。
  • 一首很俗的詩,卻寫出了崩不住的大歡喜,留下兩個成語,延用到今
    初衣解詩:古代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兩大喜事。當然我輩沒有經歷過科考,所以很難想像當時人們的心態。寫這首詩的孟郊,我們曾經學過一句話叫做「郊寒島瘦。」說的是什麼呢?64歲,40歲之前,他家境貧困,到處漂泊,但是非常有個性。然後他屢屢的考試,屢戰屢敗。不過話也說回來,在唐朝那個時候,科舉是唯一能夠改變自身命運的一種方式。然後孟郊在46歲那年,一舉考中了進士。唐朝人的平均壽命只有27歲。46歲相當於是非常豪華的中老年了。孟郊可以說前半生非常的寒苦委屈,這次科舉考試,簡直是上帝給他開了一扇門。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身為苦吟詩人的代表,與賈島合稱「郊寒島瘦」,並有著「詩囚」之稱的孟郊,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孟郊的那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不朽詩篇。那麼孟郊的這首《登科後》,又有著怎樣的絕妙之處呢?
  • 1200多年前的杜牧遊歷赤壁,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杜牧的詩總有一種獨特的韻味,無論是他早期的作品,還是後期的詩,那都是寫得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懷古詩,那更是與眾不同,比如這首《赤壁》,那就是一首很有意思的作品,當年杜牧遊歷了古戰場赤壁,於是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不僅僅成就了一首經典,同時裡面誕生了一個成語,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會頻繁地使用。所以說杜牧對於漢語,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一首流傳了2000多年的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其中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兩千多年的漢朝時期詩歌已經就很成熟,這一時期同樣有很多優秀的詩作,而且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其中譬如李延年的《李延年歌》,那就是一首節奏歡快,同時很唯美的佳作,這首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同時也寫出了一位絕世而獨立的佳人,最為令後人津津樂道的是這首詩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傾國傾城」,這個成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主要是來形容美麗的姑娘。
  • 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是千古名句,誕生了一個眾所皆知的成語
    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是千古名句,誕生了一個眾所皆知的成語中國,被外國人形容為一個詩詞的國度,確實,從最早的《詩經》到後來的唐詩宋詞,各朝各代都有一些出名的詩人,也都留下了許多的絕句讓我們「背誦全文」。但你不知道的是,有個知名成語是出自一首詩,但這首詩全篇竟然只有一句話。唐詩唐詩,顧名思義,詩在唐朝達到了頂峰,在那個年代,群星璀璨,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還有王維、孟浩然、王昌齡等人,詩這種文學體在他們手中走到了頂峰,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就難以寫出達到唐詩高度的詩了。
  • 91歲老爺子寫下3900首成語藏首詩,作品《草根詩》被青島市檔案館收藏
    91歲老爺子寫下3900首成語藏首詩 張樹銘3年來每天花五六個小時伏案創作作品《草根詩》被市檔案館收藏 所謂筆耕不輟,一定是勤力勉學且文思泉湧的,而這對於今年91歲的張樹銘來說,更像是每天必做的功課
  • 成語「司空見慣」怎麼來的呢?請賞一首詩,聽一則故事
    「司空見慣」是大家常用的一個成語,意思是經常見到某種事,也就見奇不奇,見怪不怪了,眼見的多了,就習以為常了。如果刨根問底地一問一下,那「司空」是什麼意思?可能有些人就不知道了。其實司空是一個官名,那自然是一個做司空的官,經常看到某種事情了。成語怎麼來的呢?
  • 晚唐秀才遭風塵女子嘲笑,用一首詩反諷,留下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在不停的更新,很多成語的語義也發和了訛變,這個成語也不例外。如果有人了解「雲英未嫁」的出處和本義,估計就再也不會想將它,與待字閨中的少女聯繫在一起了。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這個成語出自晚唐時期的一首詩中,其作者為當時名揚四海的著名詩人羅隱,曾得盤踞江浙的吳越王錢鏐重用,後梁和後唐也曾向他拋出過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