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方|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雙倍收穫!

2021-02-22 少年時代報

很多平時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原來都是來自於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學一個成語,記一首古詩詞,對孩子來說,可能是雙倍的收穫。這個假期,學起來!強烈建議家長們為孩子收藏哦!


出處:唐 李白《長幹行》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千裡,兩小無嫌猜。

【釋義】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遊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出處:唐 李商隱《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釋義】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比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出處:南宋 吳自牧《夢梁錄·五代人物》

杭城湖光山色之秀,

鍾為人物,

所以清奇特,為天下冠。

【釋義】 湖的風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風景秀麗。


出處:明 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釋義】奼、嫣:嬌豔。形容各種花朵嬌豔美麗。


出處:南宋 陸遊《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釋義】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

出處: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釋義】不拘:不拘泥,不限制;格:規格,標準。不局限於一種規格或標準。  

出處:南宋 朱熹《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釋義】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豔麗。也比喻事物豐富多彩。


出處:明 謝榛《四溟詩話》

詩有可解,

不可解,不必解,

若水月鏡花,

勿泥其跡可也。

【釋義】水中月,鏡中花。比喻虛幻景象。


出處:北宋 林逋《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

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釋義】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態,後被用為梅花的代稱。

出處:南宋 陸遊《短歌行》

    百年鼎鼎世共悲,

    晨鐘暮鼓無休時。

    碧桃紅杏易零落,

翠眉玉頰多別離。

【釋義】暮:傍晚。佛教規矩,寺裡晚上打鼓,早上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出處:唐 崔護《題都城南郊》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釋義】形容男女邂逅鍾情,隨即分離之後,男子追念舊事的情形。

出處:劉白羽《第二個太陽》三章

四月的北方還殘冬未盡,

四月的南方已春意盎然。

【釋義】春意:春天的氣象。盎然:豐滿、濃厚的樣子。形容春天的氣氛很濃。

出處:無名氏《生年不滿百》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釋義】手持蠟燭在夜間行遊。意謂人生短暫,應當及時行樂。


出處:唐 杜甫《可嘆》

天上浮雲似白衣,

斯須改變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

人生萬事無不有。

【釋義】蒼:灰白色。浮雲象白衣裳,頃刻又變得象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出處:北宋 蘇軾《錦被亭》

煙紅露綠曉風香,

燕舞鶯啼春日長。

誰道使君貧且老,

繡屏錦帳咽笙簧。

【釋義】黃鶯在歌唱,小燕子在飛舞。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現常比喻革命和建設蓬勃興旺的景象。


出處:元 黃溍《瑤池春宴圖》

西飛青雀幾時還,

貝闕琳宮縹緲間。

筆底春風殊未老,

蟠桃積核已如山。

【釋義】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風來到筆下。


出處:唐 韓愈《感春》

孔丞別我適臨汝,

風骨峭峻遺塵埃。

【釋義】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出處:北宋 邵雍《伊川擊壤集序》

雖死生榮辱,轉戰於前,

曾未入於胸中,

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釋義】原指舊時詩文裡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後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處:《南史·江淹傳》

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

爾後為詩絕無美句,

時人謂之才盡。

【釋義】江郎:南朝·梁時文人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文思衰竭。比喻才思衰退。

飄飄乎遺世獨立,

羽化而登仙。

【釋義】飄飄然將要飛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態、動作輕盈飄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輕鬆爽快、沾沾自喜。

出處:北宋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釋義】指淡雅和濃豔兩種不同的妝飾打扮。


出處:《國風·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釋義】窈窕:美好的樣子。淑女:溫和善良的女子。指美麗而有品行的女子。

出處:《詩經·大雅·抑》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釋義】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出處: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閒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釋義】物換:景物變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變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動了。比喻時間的變化。

出處: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釋義】冰心:清潔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來源:小學好教師


  如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點擊右上角分享。新朋友請長按下方二維碼並識別,關注我們的微信。點擊右下角「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謝謝您的支持!

  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貴州少年網(www.gzsnsdb.com)

相關焦點

  • 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 | 微言夜讀 · 經典
    很多平時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其實都是來源於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學一個成語,記一首古詩詞,這是雙倍的收穫!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釋義:也作「白衣蒼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釋義:形容往事遺留下的痕跡。
  • 50個成語50首詩,學一個成語,記一首古詩詞
    原來平時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是來自於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學一個成語,記一首古詩詞,可能是雙倍的收穫哦!讓孩子收藏學習!
  • 【國學】40個成語,40首詩,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詞
    【國學】40個成語,40首詩,學一個成語,記一首詩詞2018年08月06日 08:47:32來源:詩詞天地許多成語都是來源於詩詞!一起來看看這四十個成語,全部來源於詩詞,你都知道嗎?,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學語文只能死記硬背?真相是:會學的孩子,都很省力
    成語和古詩詞學習無疑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也是「大語文「時代的學習重點。只有當一個學生積累了100多個寓言,200多條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詩詞,1000多條成語,才能文筆流暢,出口成章。而且成語和古詩詞用得好、記得牢,絕對是文化素養的體現。所以,我一直在尋覓這方面的好書。
  • 成語「飛黃騰達」,出自韓愈的一首詩,網友:用來教孩子剛好
    那麼,你知道我們經常使用的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這個成語出自韓愈的一首詩中。韓愈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他的兒子韓符少年時不喜歡讀書,十分的貪玩,所以,韓愈專門寫了這首詩來勸誡兒子,要立志飛黃騰達,不可虛度光陰。由於全詩篇幅內容過長,筆者就摘抄了部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研究一下。
  • 一天一個成語:入室操戈
    【成語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鄭玄傳》:任城何休好《公羊》學,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玄乃發《墨守》、針《膏肓》、起《廢疾》。(何)休見而嘆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1.日軍侵華時,蔣介石不但不抗日,反而入室操戈,遭到全國人民的一致反對。2. 他提出這些觀點,正如入室操戈,駁得對方體無完膚。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七言絕句,成為了唐詩裡奉獻成語最多的一首詩
    那麼對於中國的成語,大部分都是有著其深刻的含義,裡面那都是有典故;中國的成語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兩種類型:一類是屬於個人典故,那麼另一類則是有歷代的文人所寫,那些文人在自己的詩作中,由於寫的一些詩太過於經典了,那麼久而久之,這些詩句,也就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用語,這也是成語來源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 1200多年前的杜牧遊歷赤壁,寫下一首經典的詩,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杜牧的詩總有一種獨特的韻味,無論是他早期的作品,還是後期的詩,那都是寫得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懷古詩,那更是與眾不同,比如這首《赤壁》,那就是一首很有意思的作品,當年杜牧遊歷了古戰場赤壁,於是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不僅僅成就了一首經典,同時裡面誕生了一個成語,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會頻繁地使用。所以說杜牧對於漢語,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一首流傳了2000多年的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其中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兩千多年的漢朝時期詩歌已經就很成熟,這一時期同樣有很多優秀的詩作,而且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其中譬如李延年的《李延年歌》,那就是一首節奏歡快,同時很唯美的佳作,這首詩每一句都是名言,同時也寫出了一位絕世而獨立的佳人,最為令後人津津樂道的是這首詩還誕生了一個成語「傾國傾城」,這個成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主要是來形容美麗的姑娘。
  • 劉叉的一首詩,自問自答,而且還奉獻了一個成語
    其中韓愈、孟郊、賈島、李賀諸人詩風勁健奇崛,表現出一種追奇尚險的共同傾向,因而歷來被視為一個詩派,後世因其風格而稱其為險怪詩派,下面介紹劉叉的一首詩,自問自答,而且還奉獻了一個成語。自問唐代:劉叉自問彭城子,何人授汝顛。
  • 每日積累 | 40首詩,40個成語,學一首詩,記一個成語!
    古詩和成語是小學必學的知識點,很多孩子只是把文章背誦了下來,卻不知道其中的含義。如果能將古詩和成語結合起來,學會一個成語的同時記住了一句古詩,學習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春風得意:意思是和暖的春風很適合人的心意,後形容人處境順利,做事如意,事業有成。
  • 晚唐秀才遭風塵女子嘲笑,用一首詩反諷,留下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在不停的更新,很多成語的語義也發和了訛變,這個成語也不例外。如果有人了解「雲英未嫁」的出處和本義,估計就再也不會想將它,與待字閨中的少女聯繫在一起了。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這個成語出自晚唐時期的一首詩中,其作者為當時名揚四海的著名詩人羅隱,曾得盤踞江浙的吳越王錢鏐重用,後梁和後唐也曾向他拋出過橄欖枝。
  • 30個來源於古詩詞的成語 學一個成語 背一首古詩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者短句,是漢語言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說法,表達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通常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成語的來源十分廣泛,神話故事、民俗文化、名人軼事等都可以是成語的來源。今天我們介紹一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這些成語都來自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學一個成語,背一首古詩詞。
  • 一天一個成語:不倫不類
    【成語造句】1.他一番話說得不倫不類,倒沒有油腔滑調的感覺,反而配合著他腔調給人一種捲土重來的樂律感。2.我們握手之後小心翼翼地交換了名片,然後我翻來覆去地看著手上這張有點兒不倫不類的名片。【成語故事】在《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有一次,薛蟠從江南帶來了兩大箱東西,送給母親薛姨媽和妹妹薛寶釵。
  • 成語「司空見慣」怎麼來的呢?請賞一首詩,聽一則故事
    「司空見慣」是大家常用的一個成語,意思是經常見到某種事,也就見奇不奇,見怪不怪了,眼見的多了,就習以為常了。如果刨根問底地一問一下,那「司空」是什麼意思?可能有些人就不知道了。其實司空是一個官名,那自然是一個做司空的官,經常看到某種事情了。成語怎麼來的呢?
  • 一天一個成語:欲蓋彌彰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來啊,造作啊【成語名字
  • 李商隱最有趣一首詩,誇10歲外甥順便打趣他爹,還成就一個成語
    詩壇有不少一詩成名之作,憑一首詩幾十個字,就青史留名的不少,但這些詩人充其量只能算是個詩壇名人,要登上唐詩之巔靠的是所謂精品率,而李商隱則是精品率最高的詩人之一。 在讀過一首首李商隱的精品之後,本期和大家分享一首李商隱最有趣的詩。在其平生600首詩中,這首詩並不算特別驚豔,但卻夠有意思!詩名很長,名為《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
  • 杜甫一首詩,掀起千年波瀾,創造一個成語,引爆一個話題
    杜甫雖然少時家境優越,後來也曾短暫為官,但他成年後的絕大多數時間過的是平民生活,很多時候衣食無著,因此讓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百姓,感受普通群眾的生活,了解下層人民的疾苦。這也使他更多地觀察到社會中的醜惡與不公、社會風氣的敗壞與貧富不均的巨大差距。
  • 蘇軾被朋友妻子趕出門,一氣之下,寫了一首詩,造就了一個成語
    而接下來要說的這件趣事,則是蘇軾為某位神交好友寫了一首詩。無意中對另一位好友的家庭地位進行了調侃,沒想到其中一個詞竟然「火」了千年,至今被人們使用。《寄吳德仁兼陳季常》此詩作於公元1085年,也就是蘇軾49歲時,此時他已從黃州貶得回來。
  • 一首詩化作一個成語,欣賞別人,不藏人善,是最好品德
    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一面,這一面足夠光鮮耀眼。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拘泥於成見,或者人云亦云,只聽他人片面之詞,就下定結論,這是最大的失誤。用發現的眼光去探索別人的優點,找到別人的長處,然後自我參省,才能找到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當一個人感到自己渺小的時,才是成長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