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有較好的審美力,不過這種能力顯然不是短時突擊就能習得,最理想的便是從小滋養。作為家長,我們希望孩子有把日常過得有趣的審美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在童年時代,領略到這種「美之為美」,之後,斯不美矣。
相得益彰的是,這套詩畫系列圖書把中華五千來最美的詩詞和名家畫作結合,那些水墨山川,在濃淡之間或見渺遠、或見激烈,與詩中旨趣或相映照,或相對比,在親子共讀的時刻,讓每一次開卷,都有不一樣的討論和所得。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詩歌可以超越民族和國界
「I have a dream」
詩歌可以超越種族和偏見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詩歌可以超越性別和時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詩歌跨越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給我們力量
我們無需背棄詩歌
一起感受中國古典詩詞有多美吧
雲對雨,雪對風。
晚照對晴空。
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 。
這幾句話來自"聲律啟蒙",短短21個字,營造的意境卻美炸了。不僅句句入畫,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樣。
可不得不遺憾地表示,我們這代人雖然認漢字,說漢語,卻並沒有完全發現她的美,以及學會用它表達美。面對大千世界的無數美景,除了感嘆"好美呀"、"太棒了"、"我靠",甚至甩出一句"wonderful",又有多少人能吟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絕唱呢?
《聲律啟蒙》是清代康熙年間的進士車萬育,為教小孩吟詩作對所作的一本啟蒙讀物。如此優美又容易理解的對仗詞句,即便現在讀起來,也依然美得驚為天人。
「海棠真一夢,梅子欲嘗新。」
——蘇軾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晏殊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楊萬裡
古人認認真真過日子,不經意就把平凡過成了詩。中國古詩不止於唐詩,宋詩也是名篇倍出,且寫的大多是日常情景。現在讀來,也倍覺親切,簡直把日常生活的有趣抒寫得淋漓盡致。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這些古人筆下的山水田園生活,是那麼的優雅、快意、純潔、寧靜、美好,仿佛這個喧鬧世界中的一口鮮氧,讀一下便能慰藉焦慮、浮躁的人們。
山水田園,這是中國人的生活情懷。儘管這個時代,再也不可能守著田園生活,但幸好我們還有詩,還有畫。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當我們談楚辭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當然是在談論愛、四季、詩歌、音樂還有理想……
只是因為年代久遠,尋常事物稱謂變遷至無法解讀,其實楚辭很好讀。她講的是人的喜怒哀樂憂思恐,講季節變遷,講祭祀,講等待愛情的忐忑,講人生的失意失落,內涵上歸於更高的藝術境界。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這些兒時便熟練於心的詩句,來自千家詩,從古至今,凡是上過學堂的人,都是讀著這些詩歌長大的。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道出了陰晴圓缺人事無常的佛系釋然和自我和解。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寫出了夏夜田園裡的音樂交響和嚮往的生活。
我們在唐宋詞中穿越回那個鼎盛時代,體味「婉約」與「豪放」交錯的悲喜、悵然、意氣風發,零距離感受這種奇妙的通感,體味王國維所說的人生之「三大境界」。
小時候讀朗朗上口,現在讀起來竟多了許多不一樣的感觸。詩歌是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浪漫,它有不可抗拒的美感和穿越時光的力量。
今天推薦的這套書,
是被稱為最美古詩詞入門讀本的
「詩畫系列」圖書,
不僅好讀,還好看、好聽。
如果小時候,我們讀的詩詞讀物是這樣的,我們應該也早就可以像古人一樣出口成章了吧。
「詩畫系列」
《聲律啟蒙:注音朗讀版》
聲律啟蒙 | 音韻諧美 口齒生香
吳冠中| 中西合璧 形意並重
《宋詩選:注音朗讀版》
宋詩 | 瘦勁氣骨 質樸理趣
傅抱石| 詩性灑脫 寄情蒼茫
《山水田園詩選:注音朗讀版》
山水田園詩 | 守拙歸真 寧靜高遠
齊白石| 秀潤清朗 平淡見奇
《千家詩選:注音朗讀版》
千家詩 |雋句曉暢 四時成誦
吳冠中|形意並重 氣韻簡遠
《楚辭選:注音朗讀版》
楚辭 |逸響偉辭 瑰麗雄肆
黃永玉|率意奔放 瀟灑出塵
詩是語言的藝術,畫是色彩的藝術。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詩畫系列」創造性地將適當的「畫」和適宜的「詩」組合,再配上用心的設計,便有了「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奇妙效果。
尤其是所選的畫作均是大家之作。
無論是吳冠中、傅抱石,還是張大千、齊白石、黃永玉,能同時收錄多幅作品,均屬不易,值得收藏。
與此同時,這系列書內附獨家二維碼音頻,掃碼即聽,古典中國的風雲雨雪、花鳥魚蟲。
不得不買的兩個理由:
01
提高審美
感知詩歌魅力
大文豪泰戈爾曾說,教育的最後目的不是教授技能,而是叩擊心靈,如果一個人能對路邊一叢盛開的矢車菊動容,這就是成功的教育。有美的欣賞,才會有美的生活。真正的美是可以讓人平靜,治癒和舒暢的。這套書更能直觀地感受到漢語獨特的音韻之美。
市面上常見的詩詞讀物大量重複,編選質量參差不齊,缺乏經典的詮釋與用心的編選、設計,很多內容晦澀難懂,現代人很難讀得進去。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詩畫系列」注音朗讀版,則精心編選中國古典文學精華,所選詩文淺顯易懂,耳熟能詳,貼近生活,兼具啟蒙和文化薰陶作用。
02
頂級大師畫作
經典愛不釋手
先來看看
吳冠中畫作
▼
▲《交河故城》
▲《周莊》
吳冠中先生是融貫中西的繪畫大師。吳冠中先生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繪畫作品確實很精彩,他講西方表現主義精神同我們東方古典水墨思想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開創了中國藝術新局面。保利香港2016春拍「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專場,吳冠中《周莊》以2億港元落槌,2.36億港元成交,創造了吳冠中個人作品的拍賣紀錄,同時刷新中國現當代油畫最高紀錄。
傅抱石畫作
▼
▲《湘夫人》
▲《江山如此多嬌》
傅抱石先生我國著名畫家,國畫大師。徐悲鴻贊其畫:「此乃聲色靈肉之大交響」,並題:「抱石先生近作愈恣肆奔放,渾茫浩瀚,造景益變化無極,人物尤文理密察,所謂爐火純青者非耶?」 凡參觀過北京人民大會堂的人都會注意到,在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經常會見外賓的大廳裡,有一幅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江山如此多嬌」的巨幅國畫。它,就是由國畫大師傅抱石和關山月共同創作完成的。
再看張大千畫作
▼
▲《愛痕湖》76.2cm×264.2cm 1968年
張老先生的畫價驚人,早在2010年,作品《愛痕湖》就拍出1.008億人民幣的天價。
還有黃永玉畫作
▼
▲《蓬萊三島》138cm×142cm 1979年
黃永玉是重彩寫意畫的開拓者、新興版畫的奠基人,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永玉的繪畫有濃厚的西方畫元素,但又不失中國畫氣韻,亦莊亦諧,創造出新的繪畫技巧和藝術風格。
「詩是無形的畫,畫是無聲的詩」。山水詩中出畫意,丹青筆下盡詩情。文字之美,詩詞之美,畫意之美,以及畫作和文字結合所創造的意境之美,全在這套書中展現。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套發現美、感知美的經典國學啟蒙讀物,也是一次美和藝術的沉浸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