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筆下的黃四娘是誰?

2020-12-24 騰訊網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筆下的黃四娘是誰?【子夜讀詩】杜甫詩抄:「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詩抄:「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黃四娘是誰?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雖然才華出眾,但是,卻仕途坎坷,一生多是生活在鬱郁不得志的流浪途中。他的一句「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令人吟之落淚。這句詩是出自他的《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的這首《登嶽陽樓》意境開闊宏麗,表現手法變化多樣。首聯敘述,交代登樓緣由。頷聯描寫,繪製宏闊壯觀圖景,明代高棅在《唐詩品匯》評其聯曰:「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十字寫盡湖勢,氣象甚大。頸聯自然轉入對自己心事的傾訴,親朋的消息斷絕,自己又年老多病,孤舟漂泊,慘苦若此。尾聯又運用了抒情寫法,揭示出詩人的內心世界,開拓了作品的意境。

這首詩寫於作者晚年,由蜀返鄉途中。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57歲的杜甫,早已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痺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大曆三年(768年),杜甫離開夔州(今重慶奉節)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嶽陽。登上神往已久的嶽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出由衷的禮讚;繼而想到自己晚年飄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於是,在嶽陽寫下這首震撼詩壇的《登嶽陽樓》。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入蜀,是投奔友人的。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因對汙濁的時政痛心疾首,而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幾經輾轉,最後到了成都,在時任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劍南節度使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 也稱「浣花草堂」。杜甫居成都期間,嚴武數度勸其出仕,杜甫婉言謝絕。後來,因感其誠意,友情難卻,入嚴武幕府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杜甫又有杜工部之稱。

因為有嚴武等人的關照,杜甫在成都度過了幾年安適閒逸的生活,雖然也有「茅屋為秋風所破」的窘迫,但是,寄人籬下的日子雖然清苦,但是,多數時間,杜甫的心情是愉悅的,春日尋花問柳,秋日踏歌訪友。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卜居》);詩人感到很滿足,「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時值春暖花開,更有賞心樂事,杜甫對生活是熱愛的。

寓居成都的某年春天,正是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時,黃四娘家的花徑,深深地吸引了詩人的目光: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花滿蹊:「蹊」蹊乃小路,「花滿蹊」是指通往黃四娘家的小路被鮮花裝點得芬芳耀眼。

留連:即留戀,意即捨不得離去。

嬌:可愛的樣子。

恰恰:象聲詞,形容鳥叫聲音和諧動聽。一說「恰恰」為唐時方言,恰好之意。

這首詩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

黃四娘家茂盛的花兒,把小路裝點遮蔽,萬千怒放的花朵,將花枝壓得低到塵埃裡。

留戀芬芳花香的彩蝶,時時在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黃鶯,「恰恰恰」地不停歡啼。

杜甫在這首詩中記敘了在黃四娘家賞花時的場面和感觸,描寫的是草堂周圍爛漫的春光,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和適意之懷。春花之美、人與自然的親切和諧,都躍然紙上。首句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次句「千朵萬朵」,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壓枝低」,描繪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景色宛如歷歷在目。第三句寫花枝上彩蝶蹁躚,花可愛,蝶的舞姿亦可愛,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但他也許並未停步,而是繼續前行,因為風光無限,美景尚多。「時時」,則不是偶爾一見,有這二字,就把春意鬧的情趣渲染出來。正在賞心悅目之際,恰巧傳來一串黃鶯動聽的歌聲,將沉醉花叢的詩人喚醒。這就是末句的意境。

杜甫的這首詩一問世,就受到許多文學史家、文學評論家的讚賞。早在南宋,詞人劉辰翁明白表示自己對它的喜愛之情:「每誦數過,可歌可舞,能使老人復少。」清代著名詩人王士禎盛讚詩人風致:「讀《七絕》,此老是何等風致!」宋元詩人的詩歌作品中都曾經出現過黃四娘這個名字,比如元代張可久的《山坡羊_春日二首》的第一首,就引用了黃四娘的典故:「芙蓉春帳,葡萄新釀,一聲《金縷》槽前唱。錦生香,翠成行,醒來猶問春無恙,花邊醉來能幾場?妝,黃四娘。狂,白侍郎。」由此可知,這首詩在宋元時期,就已經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了。

杜甫筆下的黃四娘,究竟是個什麼人?

讀到此處,就有一個值得八卦的話題:那就是,杜甫筆下的黃四娘,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關於黃四娘的身份,古人就已經開始尋蹤索影了,其中,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被貶海南儋州時,曾寫過一首標題很長的的詩,其題曰:《正月二十六日,偶與數客野步嘉佑僧舍東南野人家,雜花盛開,扣門求觀。主人林氏媼出應,白髮青裙,少寡,獨居三十年矣。感嘆之餘,作詩記之》,其詩曰:

縹蔕緗枝出絳房,綠陰青子送春忙。

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燒空紅佛桑。

落日孤煙知客恨,短籬破屋為誰香。

主人白髮青裙袂,子美詩中黃四娘。

詩中的後兩句為「主人白髮青裙袂,子美詩中黃四娘」,可見,在蘇軾的想像中,杜甫筆下的黃四娘就是一愛花的普通農村「老媼」(老婦人)。

更有情節感的是,元代雜劇作家喬吉則寫下了一則《黃四娘沽酒當壚》:「黃四娘沽酒當壚,一片青旗,一曲驪珠。滴露和雲,添花補柳,梳洗工夫。無半點閒愁去處,問三生醉夢何如?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在喬吉的心目中,黃四娘杜甫草堂附近的酒家老闆娘。

而最世俗的猜測,則是清代人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根據詩中「戲蝶」、「嬌鶯」等字樣,認為黃四娘是古代唱歌、跳舞供人娛樂的「伎人」。但是,經今人考證,認為這種說法沒有根據。因為「娘」和「娘子」在唐代是對一般婦女的習慣稱呼,並不是對伎人的特有稱呼。蕭滌非強調「娘子乃唐時婦女的美稱」,意思是,黃四娘是有一定身份的女子。更多人的理解,則是根據詩意,認定黃四娘為杜甫的鄰家女子。

其實,黃四娘是誰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為我們留下了杜甫人生中一段歡愉的回憶,以人名入詩,如同李白筆下的汪倫一樣,只是詩人創作的靈感突發,水到渠成的詩意表達。黃四娘的存在,作為一個文學形象,已大獲如此成功,足矣。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杜甫上面的這首詩,是其組詩《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的第六首。那天的尋芳之旅,杜甫一口氣寫下了七首詩,另外六首,老黃今天也一併推送給大家,讓我們一同追隨杜甫的腳步,去遊一回1250多年前的成都浣花溪:

其一

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

其二

稠花亂蕊畏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

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

其三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

其四

東望少城花滿煙,百花高樓更可憐。

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

其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其六

(略)

其七

不是愛花即肯死,只恐花盡老相催。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杜甫的這七首詩,每首都寫尋花,章法雖各能變化,但,這七首詩之間還是有內在聯繫可循的,其間的脈絡清晰,傳承有序。第一首寫獨步尋花的原因從惱花寫起;第二首寫行至江濱見繁花之多;第三首寫某些人家的花,紅白耀眼,應接不暇;第四首則寫遙望少城之花,想像其花之盛與人之樂;第五首寫黃師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寫黃四娘家儘是花;第七首總結賞花、愛花、惜花。組詩前四首分別描寫惱花、怕春、報春、憐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懷;後三首顯示出賞花時的喜悅之情,蘊含春光難留之意。全詩脈絡清楚,層次井然,是一幅獨步尋花圖,表現了杜甫對花的惜愛、在美好生活中的留連和對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白話譯文 黃四娘家周圍小路開滿鮮花, 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 首句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次句「千朵萬朵」,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壓枝低」,描繪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景色宛如歷歷在目。「壓」、「低」二字用得十分準確、生動。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26首: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江畔獨自尋花(黃四娘)【唐】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地點。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濃鬱,有民歌風。令人宛如身臨其境。詩人走在鄰居黃四娘家的小路上,但見繁花似錦,將小路遮蓋,爭奇鬥豔,裝點著明麗春光。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是「滿」的具象化。「壓」和「低」二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光滿樹,密密層層,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
  • 杜甫一首春意盎然的詩,在江邊散步,看蝶舞聽鶯啼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杜甫的詩,《江畔獨步尋花》在春天裡閒遊江畔。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這黃四娘家家外的百花遮滿了小蹊,千多萬多的花被壓得垂而低。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草堂寫下的。杜甫經離亂之後,生活稍稍安定,此時的詩人已將年與半百了,垂垂老矣,春天閒來散步,感慨之情溢於言表。
  • 古風美女壁紙 |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春宵》 蘇軾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雪》 韓愈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杜甫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寒菊 / 畫菊》鄭思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杜甫到底在成都幹了些什麼?為什麼讓成都草堂這麼有名氣?
    其實杜甫除了詩聖稱號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和李白不易,李白的詩裡面好像只有他自己,百姓死活貌似和李白不相干。但杜甫就是悲天憫人、接地氣的詩人,讀他的詩,我們甚至可以側面了解唐朝的歷史,杜甫的筆下不只是他自己,還有有千千萬萬的百姓、甚至邊疆。
  • 杜甫的《絕句二首》,為何教科書只選擇了第一首?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語文教科書中,杜甫的詩作更是多次入選。杜甫的詩更是每個小學生必背科目,哪個小學生沒有被杜甫支配的恐懼?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江邊,靠近水的地方,開滿了花,一條花海蜿蜒向前,詩人用「稠」來說花多,花密;用「亂」來說花的色彩斑斕,說花的勃勃生機。面對繁花似錦、奼紫嫣紅的春花,詩人說自己腳步有些踉蹌蹣跚,畢竟上了年紀,身體又不是很好,還是有些「怕」春的。這「怕」實際上就說怕自己腿腳不靈便不能痛痛快快地賞春,「怕」是愛春、惜春的意思。
  • 3月31日前,鞏義杜甫故裡對全國遊客免費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來河南鞏義杜甫故裡免費遊園啦!3月24日,大河網記者從該景區獲悉,2020年3月22日—3月31日,國家AAAA級景區杜甫故裡向全國遊客免費開放。杜甫故裡位於河南鄭州鞏義市站街鎮南瑤灣村,背依筆架山,是詩聖杜甫出生和少年時期生活的地方。
  • 杜甫的詩有什麼典型風格?
    「沉鬱頓挫」早已成為杜甫詩歌風格的定評。「沉鬱頓挫」這四個字本來是杜甫本人對自己寫作風格的描述,出自其《進雕賦表》,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這四個字頗能表現出杜甫的「自戀」與「臭美」,意思是說自己學力深厚、寫作技巧嫻熟。
  • 秫秸花,溫馨的記憶
    然而有年初中暑假回家,滿院子都是這種花,這種叫做秫秸花的花。秫秸,是玉米秸稈和高粱秸稈的統稱,好不容易在我的生活裡有了花,是爸爸媽媽親手種的,給我一種驚喜和希望感,但名字卻也是這樣「土氣」。北方的中原大地上,好像除了土,還是土。
  • 老楊說詩詞 初夏「滿」天飛詩意,小滿人生恰好時
    「滿「,是一個很美好的字眼。鐵劃銀鉤筆鋒下,字體雖繁複卻也豐實,結構勻稱,恰如其意。「滿「,它代表著一種美好,一種深度,一種寄託,一種圓滿,所以我們在歷代文人筆下或詩中,都能看到」滿「字的千姿百態,筆韻生趣,妙語佳句,寄予深情。
  • 評論:對「杜甫很忙」要寬容也需引導
    今年恰逢詩聖杜甫誕辰1300周年。近日,杜甫突然在網絡爆紅,關於他的塗鴉圖片在微博上瘋傳。在這些對語文課本圖片的「再創作」裡,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託……被好事的網友戲稱為「杜甫很忙」。
  • 杜甫最有名的10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佳句
    大唐最著名的詩人有兩位,一位是飄逸灑脫的詩仙李白,一位是憂國憂民的詩史杜甫。他們的詩篇,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束光穿越時空,來到現今,光耀你我心房,故要時常吟誦、品味其中的美與智慧。下面我們一起來領略,杜甫最有名的10首唐詩及對應的千古佳句。
  • 都說江南的春天最美,杜甫卻說:我不服,這裡的春天也很美
    這位大詩人就是杜甫。他說的那個地方就是如今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我們一起看看杜甫筆下的四川春景有多美吧。絕句二首[唐] 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給人以春天的層次感,有花有鳥有翠柳還有白雪,這種春景比單純的花紅柳綠有層次多了。江畔獨步尋花(組詩)[唐] 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 心理測試:你覺得哪個雪蓮最珍貴,看下周誰第一個給你打電話
    心理測試:你覺得哪個雪蓮最珍貴,看下周誰第一個給你打電話ABD、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下周第一個聯繫你的人是誰呢,是一個有求於你的人,有的時候,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 防盜窗別閒著,種幾盆花瀑布,垂下10米大花枝,千朵萬朵壓枝低
    防盜窗別閒著,種幾盆花瀑布,垂下10米大花枝,千朵萬朵壓枝低1、黑眼蘇珊黑眼蘇珊,它號稱「短跑名將」,因為在短時間內,它的生長速度是非常快的。花期6-9月,橙色的花瓣、黑色的花心,但是它不耐寒,適合兩廣及江浙滬地區來戶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