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語出《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是在闡述道家哲學,做人如水,你高,我便就褪去,又曰,水乃萬物之源!。其實我們做人應該學習水的特點。當別人的缺點出現時,不要去暴露它,當別人的優點出現去,我們也不要心生嫉妒去掩蓋它。人與人之間沒有多麼大的仇恨,而仇恨的起源就在於嫉妒。
嫉妒他人,就是自己的無能,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對另一個人最大程度的認可,因為無能所以才會去處處詆毀排擠比自己有優勢的人,比自己個性鮮明的人,比自己更受大眾喜歡的人。
人生難得幾回事,幾人能為人上人?要做到心如止水,並非一件易事,因為這個時代充滿了太多的誘惑,一點點的蠅頭小利我們都不捨得放棄,何況那可以成為人上之人的機會呢?
心態非常重要,做人應如老子所說,行善事,與善仁,以善治人,方為管人育人之王道。動與靜之間,無非是處事的兩個極端選擇,也可以理解為道家的八卦陰陽,動與靜也即是為陰陽。
以善為本,自然心安,心安,天下安,世間一切自然就是美好的,也正是心如止水也。我們要把自己當做水,去容納世間萬物,必要的時候學會以柔克剛,而不是硬碰硬。水以柔為美,故曰,女人如水。而男人也需要這樣的柔之美,尤其是與他人相處,出現隔膜之時,就必須用水柔之道治之。
做人如水,水之浩瀚,是胸襟、氣度,如水,即可心懷天下。那麼相對做事即如山,山之層戀疊嶂是為山的氣質,綿延千裡不絕是山的氣勢,那麼做事無非如此,大氣,穩重。以山之氣得眾人信賴,豈不為妙?
上善之道,即為老子所言的「不爭」,不與他人爭名奪利,名利是為身外之物,虛無之事。同樣以水為例,教育後人,水生萬物,卻不求回報,不爭名,不奪利。而「不爭」是為爭,不是讓我們不思進取,安守固有,而是以水的姿態,無為而求之。此即為道家治國治家的中心思想無為而治。
是故,我們應如水一般,無私善行,方可成為受人擁戴的人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