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分享創新教育領域有關設計思維的話題,但後臺包括還有不少私信我的朋友都在跟我諮詢有關少兒英文領域創業的話題,大家有的想了解我們在使用怎樣的課程體系和課件?選用什麼樣的教材?也有想知道少兒英文培訓機構是如何搭建教學體系的?是否有課程可以合作?也有想從事這個行業,但是不知道如何入手的,希望我能給些建議。
我算是一個少兒英文領域的資深從業者,從一線教學到師資培訓以及教學管理,課程研發,甚至市場營銷,前臺客服,統統跑過全程。在業內知名上市企業待過,也跟隨過小型海歸團隊創業,直到下決心獨立出來,真正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才再一次發現,這個行業的水還真的蠻深~
我入行的企業是臺灣早期最老的一批少兒英文品牌之一,業界知名度還是不錯的,但由於市場營銷策略的問題,最終的口碑真的可以算是毀譽參半了,後來資金鍊斷裂,現在在市場上基本快銷聲匿跡了。但作為曾經的一名內部員工,憑心而論,這個品牌內部的教學研究和課程設計真的還是非常不錯了。直到今天,我依舊發現很多少兒英文品牌課堂的教學手段和流程,和當時這個品牌將盡二十年前所使用的方式是一致的。據說他們也是把自然拼讀教學法最早推廣到內陸地區的機構,這個我沒有考證過。但是差不多10年前我入行的時候,就已經在這個公司接觸到了非常完整的自然拼讀體系的學習和培訓。 後來即使我進入到了高手如雲的大型教育企業,都吃了很久這個培訓體系的老本。
十年前我剛入行的時候,這家機構應該是處於看上去還蠻不錯的成熟期。離開後的幾年這個企業逐漸走向衰敗。少兒英文的江湖從來不缺乏各類後起新秀,即使到今天,我們放眼整個少兒英文培訓領域,給人感覺依舊是朝氣蓬勃,一派繁榮的景象,大量從業者和創業者進進出出。品牌越來越多,市場也越來越細分,越來越成熟。
我嘗試總結過中國英語教育的4個時代:
再簡單梳理一下與之遙相呼應的幾類少兒英語機構:
第一類——趣味英語,2.0時代的交際口語
早期以臺灣品牌居多,中後期各路人馬紛紛加入此戰場,湧現大量讓人眼花繚亂的品牌。但教學形式基本都是以遊戲為主,激發孩子興趣,主要教學手段為TPR(全身肢體反應教學法),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學習。前期主打經驗豐富的中教師資;隨著市場的成熟度和不斷提升的要求,外教為主的趣味課堂慢慢成為主導。
第二類——學科英語,3.0時代的深度工具
美式教學法為主,直接引進美國K12教學體系,主打學科英語、浸入式等概念,提倡把英文作為工具,用英文去學習多學科知識。一般都是外教老師作為教學主體,中教老師作為輔助。當年某品牌一句「在家門口上美國小學「的廣告語,直接顛覆了不少地區的少兒英文培訓市場。直到今天,我們都能看到各種打著學科英語旗號不斷湧現的新品牌。
第三類——原版閱讀,同屬於3.0時代的深度工具
二語自然習得理念深入人心,孩子開始學習英語的年齡越來越小,嬰幼兒英語啟蒙越來越火爆。 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小聽兒歌、看原版動畫、讀原版繪本。堅持下來的孩子和家長發現這種習得的學習方式效果非常顯著,英語母語國家孩子的閱讀素材是很好的英文學習材料。以原版閱讀為特色的英文教學機構也逐步湧現。最典型的是英文原版圖書館特色的模式。
第四類——創新英語,4.0時代的全新探索
目前少兒英文培訓領域已經湧現出越來越多創新教育模式在細分領域的嘗試,比如結合英文閱讀的PBL項目制,英文繪本戲劇,英語閱讀和寫作中的批判性思維,融合STEAM教學的英文科學課程等等,其中英文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我一直實踐以及最關注的領域。在這個領域的探索,我們都歸到了紐星思維英語的項目裡。
當然以上歸類只是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線下機構運營模式,對整個行業總結還沒有太全面。目前以課後輔導為主的1.0時代應試英語依舊佔據了半壁江山,而與此同時網際網路以及新技術的發展,讓整個行業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比如在線少兒英語,有企業僅僅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就發展成了行業獨角獸;人工智慧AI技術的運用,也肯定會讓孩子們未來口語聽說能力的老師變成機器人。我曾經還動過去結合VR/AR技術的念頭,把英文教育場景做成虛擬體驗,尤其VR在線教室的概念,可能會成為顛覆目前線上學習的另一種技術手段。但了解過後知道技術都還不算成熟,自己的資金實力也不足,所以也就作罷了。
但對於少兒教育的群體,由於孩子年齡階段和心理狀態的問題,我一直認為,不論技術如何提升,線下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依舊還會存在大量市場機會,這也是個體一線教育創業者的起步機會。
目前市場上少兒英語領域全新的嘗試方向越來越多,很多方向還都屬於小眾。這種業態的呈現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英文這種語言本身的文化屬性所決定的。以英文為母語的西方國家,在兒童教育領域一直都提倡以人為本的個性化教學,由此衍生出的各種豐富的教學組織形式,是目前國內教育所欠缺的。作為距離這種教學最近的英文學科,肯定會是首先被影響的。所以少兒英語培訓領域的教學,正在與西方教育模式越來越接近。
簡單點講,今後的老師不僅僅是把英文當工具去教,而是要通過英文教學去培養學生的心智模式,思維能力等等。英文語言的邏輯性,以及背後體現的思維方式,和東方文化恰好是互相補充的。所以「學貫中西」是最理想的培育目標,而不是「厚此薄彼」。
當然需要補充聲明的一點是,我所講的思維能力,和現在大家早就聽爛了的「英語思維」完全不是一回事。
「英語思維」這個概念被包裝得很高大上,百度對英語思維的定義:「英語的掌握程度與母語一樣,可靈活地使用流利的、純正的英語表達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方式,讓語言回歸於實際生活應用。」
我一直認為這個概念是騙人的,如果你的母語不是英文,你不可能用英文去思考的。漢語是圖形化文字,思維方式偏感性和形象化,所以我們主要啟用的是右腦;英文是聲音文字,思維方式偏理性和邏輯推理,所以主要由左腦管控。建立深度思考肯定是通過自己的母語。
看到「蘋果」腦海裡直接反應「apple」,而不是先用母語翻譯一遍。這不叫英語思維,只能叫反覆訓練以後的熟能生巧。所以英文聽說能力練好是有竅門的,就是建立大量這種熟能生巧的直接對應,比如通過反覆練習,在腦子裡產生了英文「How old are you ?」和中文「你幾歲了?」之間的直接對應,就不會再有「怎麼老是你」這樣的笑話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形成了「英語思維」,可以用英語去思考,只能說你足夠熟練,可以快速切換中英文的不同表達方式。
而真正的英文背後的思維方式,說得簡單一點其實就是各種豐富的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小工具。英文語言本身的邏輯性,讓西方文化裡處理任何事情都能總結出「One Two Three."這樣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步驟,或者各種有意思的模型。這是我們文化裡欠缺的,這些才是真正值得梳理出來學習的內容。
比如很火爆的思維導圖(Mind Map)教學,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思考工具。我們嘗試將思維導圖融入自然拼讀(Phonics)的教學,並結合閱讀篇章讓孩子學完立即練習、應用,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教學成功和市場反饋。
分享一些孩子們的作業:
特色拼讀的課程不光在教學效果上,市場上的反饋也很不錯,我們也開發製作了一套很完整的教學課件,課件設計從內容呈現到課堂遊戲組織,都設計製作的很完善,大量減輕了老師的備課壓力。只要有點經驗的老師,直接拿課件去上課,很快就能上手了。
簡單呈現幾個課件遊戲的課堂小片段:
每節課的練習遊戲都是不一樣的,讓孩子們能一直有新鮮感,這種精心設計的背後是為了幫助老師們做好課堂紀律的管控。課堂教學流程設計不夠合理的話, 孩子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整套課件的設計並非我個人獨立完成,背後其實有一個教學經驗非常豐富而且專業知識特別紮實的課程研發團隊,課件背後的設計理念並非簡單學習內容的PPT呈現,其實融合了教學管理、課堂管理以及學習效果、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的思考維度。如果你非業內專業人士,你可能看不出其中的奧秘。對課件感興趣的,我會找時間統一跟大家說明。
我的課件研發合伙人是經驗非常豐富的行業高手,她之前任職於某大型連鎖教育機構,通過課件設計把前任機構的續班率從70%不到,直接提升到了95%以上。她幫我把很多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思想都做了特別好的細節落地。能遇到她,其實經歷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在她身上學習成長很多,背後的故事我會再找時間跟大家做個分享。
特色拼讀這套內容也是我目前計劃通過「課件+師訓」來對外推出的第一個英文合作項目。這個決定其實下的很艱難。因為這種做法是一直被我的課件研發合伙人拒絕的。她認為核心課程屬於一個機構的核心秘密武器,我這種做法其實屬於洩漏自己的核心,而且還不停地去市場上培養自己的競爭對手。「扔出去就不是你的了,你為什麼不下定決心自己把紐星思維英語的品牌做大做強?」是她一直在質問我的問題。
說一下我為什麼最終選擇這樣的方式,因為我綜合評估了一下自己的實力和優勢,以及當前整個少兒英文培訓市場的現狀。我知道以我目前的實力和精力,計劃去做一個大型少兒英語連鎖品牌是一件難度極其大的事情。而且整個社會開始向零散的小型組織發展,個體的力量將會越來越突出,組織的功能會逐漸弱化。未來將是個體崛起的時代。作為機構而言,招聘到對家長孩子負責認真並且有經驗的優秀老師是一件越來越難的事情。與此同時,以小型個體工作室為組織形式的,奮鬥在一線的優秀老師們越來越多,而大家遇到的普遍問題是脫離組織和平臺後的孤立無援。
其實我在少兒英語領域挖到的第一桶金就是通過名師工作室的個體模式。我很多當年的同事,依舊在保持這樣的模式,收入肯定比一般工薪階層好太多了。但是弊端也非常明顯。很多人長期陷於一線教學,沒有之前平臺組織的方式去學習和進步,做得很累很辛苦,而且教學水平很難得到進一步提升。
當年我放棄了個體模式,挖到第一桶金以後,我接手了朋友的分校,開始嘗試退出一線教學,想做些不一樣的事情。從收入上講,雖然短期之內銳減,但個人的成長和收穫是巨大的。一路走來,目前依舊談不上多大的成功,但的確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行業經驗。我相信我的這些積累和經驗能夠幫助更多後來的朋友,少走些彎路。
我嘗試過開設線上親子學堂的模式,但線上課程完成率實在是太低了,而且非常佔用我的時間和精力,能受益的孩子極其有限。如果通過幫助大量優秀一線老師提高教學質量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嘗試個人創業的優秀老師群體,我相信間接受益的孩子數量能夠成倍增長。
長期關注Kitty老師的朋友能知道,少兒英語培訓領域是我的老本行,我近幾年還探索實踐的另一個重點是創新教育領域的設計思維,並由此衍生了紐星人俱樂部項目以及童創俠的創新能力挑戰賽。由於團隊搭建以及當地政策等問題,有些活動計劃是推後了的,但一直都在慢慢推進中。
這些內容參與「特色拼讀」的課程合作夥伴也都有機會接觸到。這些領域其實都是市場上很新的,而且肯定是下一輪的發展趨勢,我們在做的過程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感觸。歡迎你和我們一起同行!也希望能幫到大家順利地挖到這個行業的第一桶金!
如果你長期關注Kitty老師的分享,對我們做的事情很感興趣,想成為我們「特色拼讀」課程的合伙人,或者對我們創新教育領域的實踐很感興趣,歡迎添加我個人微信( ID:ttabc111)和我聊聊看。
希望你能滿足以下條件:
1、認同創新教育的理念,有終身學習成長的意識。
2、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生源,準備或者處於創業初期階段。
3、能輕鬆繳納2萬學習合作費用。
歡迎你來找我聊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