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知原機構旗下教育板塊的老師。眾所周知,孩子的學習成績高低,和家庭因素有很大關聯。家庭環境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網上對幾百名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做了個調查,大約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學霸,都來自於比較優越的家庭。那麼哪些家庭比較容易生產出「學霸」呢?
紐約大學社會學研究院做過一個調查:他們的研究人員隨機採訪了300名學生,問他們一個問題:當你們人生中遇到險境時,你們會最先向誰求助?結果調查結果出乎意料,百分之八十的學生第一選擇是朋友,老師排第二位,再者才是父母。我們會很疑慮,當孩子有了困惑,為什麼不向自己關係最親近的父母尋求幫助呢?
這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家庭裡面缺乏有效的溝通,父母和孩子之間不能夠更深刻的了解彼此,雙方存在很深的情感隔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缺少親子溝通的家庭裡面,主要問題都出在了父母身上。
父母在生活中從來不重視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孩子的交流方式簡單而且粗暴,雙方的談話顯得格外不順暢,甚至會拌嘴、吵架。
這樣就會顯得雙方的溝通只剩下互相情緒上的宣洩表達,孩子便非常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和不滿。
沒有相互的溝通,家長和孩子之間互相都不了解,當孩子的學習上出現了許多問題時,無法得到家長及時有效的解決和幫助。這必然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產生影響。
如何才能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呢?
首先,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學會傾聽,這是和孩子溝通的第一步。如果你的孩子正為學習上或者生活上的事而苦惱,這時候家長就應該暫停手頭上的事情,拉著孩子坐在一邊安靜地傾聽孩子去訴說。
聰明的父母會學會傾聽孩子的各種想法,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會用平等思想和孩子交流談論。這樣會很好的幫助孩子去成長,和孩子共同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當孩子遇到問題向父母去尋求幫助時,父母給出的指導方法,要做到越具體越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
通過這樣的討論和溝通,孩子的方向會更明確,遇到的問題本身也會顯得清晰,容易解決,這些都是有助於孩子遇到問題時真正的解決。這樣的親子溝通也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家庭歸屬感和自信心。
能夠做到親子溝通的家庭,孩子不僅更加自信,也會更加成熟。孩子會更加明確的將這種父母的信任感帶到學習中,從而就會變成孩子學習上的潛力和動力,會更加容易促進孩子學習上成績的提高和個人的成長。
二、懂得控制情緒的家庭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百分之八十的父母都會產生焦慮、不耐煩的情緒,而且很難有效的控制情緒。
如果你對孩子說過很多不好聽的話,或者經常以非常不耐煩的情緒去面對孩子,那麼,你就是不懂得控制情緒的家長,進而你的整個家庭的成員都是控制不住情緒的。
簡單點來說,如果一個家庭一天到晚就只會有吵架、抱怨、打罵等等,在這種環境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成為「學霸」嗎?顯然是痴心妄想。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需要成長的階段,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家庭氛圍,影響最大。
大部分孩子之所以會產生學習上的負面問題,並不是孩子主動導致的,而是被動的影響所產生的結果。
打個比方如果父母經常有愛抱怨、不耐煩的負面情緒,那麼孩子的心理發展也會受到消極影響,變得越來越壓抑、抑鬱。
長時間下去,孩子到了學校之後對於學習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會逐漸下降,老師教的知識點也學不進去,進而成績自然不會優異。
成績優秀的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是很少有負面因素的。要想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成績,作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則,樂觀積極,不能習慣性的抱怨孩子。
就算生活中工作的壓力再大,只要一回到家,就要把工作上的事情都拋到腦後,給孩子塑造一個積極、美好的家庭氛圍。
一個家庭的主要成員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孩子成長在一個正面積極的環境中,那麼這個孩子一定也會成為一個懂得管理情緒的人,對於學習也會充滿興趣,提升效率。
三、有規章制度的家庭
自制力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大部分孩子的問題看起來是無傷大雅的小問題,但是事實的背後直接就會導致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退步,而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缺乏自制力。
孩子由於年齡小的原因,所以這就要求家長制定好家庭的規章制度,讓孩子知道每一件事的根本,不能越界。
「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對自己作出嚴苛的要求,提高自我的控制能力,才能適應得了學校的規章制度,這也是為以後走上社會鋪好前進的道路。
家庭的規章制度不必太過繁瑣,從小事制定,規定孩子的作息時間和娛樂時間等。
從小就讓孩子養成遵守規定的習慣,在學校裡自然就形成了自我行為上的約束,不會因為太好動而產生安全隱患,也能夠在學習中養成有時間觀念的好習慣。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能夠成為優秀學子的關鍵。
與其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不如說有什麼樣的家庭才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家庭成員的言行會深刻的影響著孩子,從孩子的行為舉止能看出家庭的文化修養和素質。
家庭的教育方式會影響自己的孩子,家庭的教育方式合理,肯定能教出「學霸」一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