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生不是天生的,老師:這樣的家庭才能出「學霸」

2020-08-28 知文通學

大家好,我是知原機構旗下教育板塊的老師。眾所周知,孩子的學習成績高低,和家庭因素有很大關聯。家庭環境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網上對幾百名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做了個調查,大約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學霸,都來自於比較優越的家庭。那麼哪些家庭比較容易生產出「學霸」呢?


一、懂得溝通的家庭

紐約大學社會學研究院做過一個調查:他們的研究人員隨機採訪了300名學生,問他們一個問題:當你們人生中遇到險境時,你們會最先向誰求助?結果調查結果出乎意料,百分之八十的學生第一選擇是朋友,老師排第二位,再者才是父母。我們會很疑慮,當孩子有了困惑,為什麼不向自己關係最親近的父母尋求幫助呢?


這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家庭裡面缺乏有效的溝通,父母和孩子之間不能夠更深刻的了解彼此,雙方存在很深的情感隔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缺少親子溝通的家庭裡面,主要問題都出在了父母身上。

父母在生活中從來不重視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孩子的交流方式簡單而且粗暴,雙方的談話顯得格外不順暢,甚至會拌嘴、吵架。

這樣就會顯得雙方的溝通只剩下互相情緒上的宣洩表達,孩子便非常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和不滿。


沒有相互的溝通,家長和孩子之間互相都不了解,當孩子的學習上出現了許多問題時,無法得到家長及時有效的解決和幫助。這必然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產生影響。

如何才能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呢?

首先,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學會傾聽,這是和孩子溝通的第一步。如果你的孩子正為學習上或者生活上的事而苦惱,這時候家長就應該暫停手頭上的事情,拉著孩子坐在一邊安靜地傾聽孩子去訴說。

聰明的父母會學會傾聽孩子的各種想法,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會用平等思想和孩子交流談論。這樣會很好的幫助孩子去成長,和孩子共同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當孩子遇到問題向父母去尋求幫助時,父母給出的指導方法,要做到越具體越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


通過這樣的討論和溝通,孩子的方向會更明確,遇到的問題本身也會顯得清晰,容易解決,這些都是有助於孩子遇到問題時真正的解決。這樣的親子溝通也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家庭歸屬感和自信心。

能夠做到親子溝通的家庭,孩子不僅更加自信,也會更加成熟。孩子會更加明確的將這種父母的信任感帶到學習中,從而就會變成孩子學習上的潛力和動力,會更加容易促進孩子學習上成績的提高和個人的成長。


二、懂得控制情緒的家庭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百分之八十的父母都會產生焦慮、不耐煩的情緒,而且很難有效的控制情緒。

如果你對孩子說過很多不好聽的話,或者經常以非常不耐煩的情緒去面對孩子,那麼,你就是不懂得控制情緒的家長,進而你的整個家庭的成員都是控制不住情緒的。

簡單點來說,如果一個家庭一天到晚就只會有吵架、抱怨、打罵等等,在這種環境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成為「學霸」嗎?顯然是痴心妄想。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需要成長的階段,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家庭氛圍,影響最大。


大部分孩子之所以會產生學習上的負面問題,並不是孩子主動導致的,而是被動的影響所產生的結果。

打個比方如果父母經常有愛抱怨、不耐煩的負面情緒,那麼孩子的心理發展也會受到消極影響,變得越來越壓抑、抑鬱。

長時間下去,孩子到了學校之後對於學習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會逐漸下降,老師教的知識點也學不進去,進而成績自然不會優異。

成績優秀的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是很少有負面因素的。要想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成績,作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則,樂觀積極,不能習慣性的抱怨孩子。

就算生活中工作的壓力再大,只要一回到家,就要把工作上的事情都拋到腦後,給孩子塑造一個積極、美好的家庭氛圍。

一個家庭的主要成員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孩子成長在一個正面積極的環境中,那麼這個孩子一定也會成為一個懂得管理情緒的人,對於學習也會充滿興趣,提升效率。


三、有規章制度的家庭

自制力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大部分孩子的問題看起來是無傷大雅的小問題,但是事實的背後直接就會導致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退步,而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缺乏自制力。

孩子由於年齡小的原因,所以這就要求家長制定好家庭的規章制度,讓孩子知道每一件事的根本,不能越界。


「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對自己作出嚴苛的要求,提高自我的控制能力,才能適應得了學校的規章制度,這也是為以後走上社會鋪好前進的道路。

家庭的規章制度不必太過繁瑣,從小事制定,規定孩子的作息時間和娛樂時間等。

從小就讓孩子養成遵守規定的習慣,在學校裡自然就形成了自我行為上的約束,不會因為太好動而產生安全隱患,也能夠在學習中養成有時間觀念的好習慣。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能夠成為優秀學子的關鍵。


與其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不如說有什麼樣的家庭才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家庭成員的言行會深刻的影響著孩子,從孩子的行為舉止能看出家庭的文化修養和素質。

家庭的教育方式會影響自己的孩子,家庭的教育方式合理,肯定能教出「學霸」一樣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學霸非天生,班級前10名的孩子,90%都來自這4種家庭
    孩子學習成績的高低,家庭因素佔據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超過學校因素!這不是信口開河,而是通過嚴密的調查得出的結論。通過對幾百名考上名校的學生調查發現,超過90%的學霸,都出自以下4種家庭!長此下去,孩子到了學校之後對於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會隨著下降,老師教的東西學不進去,成績自然不會好。通過調查顯示,成績優秀的孩子,其成長環境,沒有一個是充滿負面情緒的!要想孩子有一個好成績,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要對著孩子抱怨。
  • 學霸跟學渣不是天生的,看過他們的課桌,你就明白了
    在每個班級當中,都有學霸跟學渣。「學霸」是中學生最羨慕的學生群體,「學渣」是中學生最不喜歡的標籤。不少家長認為,自家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全靠教師的照顧跟教導。老師照顧周到,孩子可能成為學霸,老師照顧不到,孩子可能由學霸變為學渣。
  • 特級老師坦言:班裡常年"霸榜"的孩子,基本都不是"學霸家庭"
    然而,我們會發現,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並不是那些父母雙學霸的家庭,孩子的成功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老師說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確實花費了不少的精力,從幼兒園到大學,家長花費的不僅是精力,還有大量的金錢。但是,在往年的教學總結中可以看到,班級裡常年霸榜的孩子不是出生那些父母雙學霸的家庭,也不是那些家庭優渥的孩子。
  • 什麼樣的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學霸」?不是家裡多有錢,而是這4種
    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來學霸呢? 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成績密切相關,哪些家庭更容易出學霸呢?家庭中,如果把一個孩子撫養成人,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其實如果細心你會發現,近些年高考出狀元的大多來自經濟發達的城市,幾乎很少再有以前的寒門出貴子這樣的事例,這就是在相關經濟發達城市,孩子的教育投入會很大,孩子得到的教育資源也會很多。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學霸不是天生的,父母試試從這3個方面培養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聽到這樣的話,「別人家的孩子......」,父母總會拿自家的孩子相比,比較過後感慨萬分:「別人家的孩子好!」從小到大,這句話像一塊石頭一樣壓在頭頂,壓在很多孩子心頭。在身邊你不難聽到,學霸總會說自己沒怎麼好好學習,作業沒怎麼完成,考試發揮不好,一旦考試成績出來,即使是99分都會說自己沒考好,自責不已。相比學渣僅僅剛過考試及格線,卻歡天喜地的奔走相告。雖說這樣的事情略顯誇張,可這是生活中存在的一種現象,學渣和學霸對自身的要求不高,自然會造成不同的心境。其實孩子的學習習慣不是天生的,是從小養成的,與家長的引導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 「學霸」都有的5個特點!什麼樣的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學霸」?
    建立目標的第一步是對自己當前的學習狀態有一個全面的認知,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再針對這些特點進行強化或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一頭霧水,也可以參考老師們的意見。3學習專注、精力充沛有人問一個學霸:你的自律是如何做到的?學霸這樣回答:我的字典裡沒有「自律」兩個字,只有累或不累,累了就休息,不累就繼續學習。要做到高效率的學習,就必須讓自己保持專注,並且有足夠的精力去維持長時間高密度的學習狀態。如果能做到學習效率比別人高、學習時間又比別人長,你有什麼理由不成為「學霸」呢?
  • 什麼家庭更容易養出學霸?這種職業父母組合最好,農民家庭墊底
    在很多人眼裡,學霸是天生的聰明者,他們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考出好成績,別人玩他們玩,別人學習他們還在玩,卻依舊有出色的成績,這樣的人實在是讓人羨慕。其實並非所有學霸都是「神童」,也有很多人付出了不少努力。調查發現,父母為老師的職業更高產學霸,畢竟父母都是老師,那就可更好的輔導孩子,知道哪些知識點是難點、必考點等。數據還發現,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理念的灌輸和督促,培養學霸的概率也更高一些,教師職業本就是出色的教育理念灌輸者,因此他們也能讓孩子更熱愛學習。數據顯示,父母職位是公務員,培養的學霸數量和教師組合併列第一。
  • 天天問老師問題的學生到底是不是學霸?老師:學霸很少問問題
    我們經常鼓勵學生問問題,但是,我們也發現了這麼一個現象:真正的學霸,很少問老師問題。那些經常追著老師問問題的學生,也許成績不錯,也許是個成績很差,但是很少有成績非常好的學生。有人並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們認為能追著老師問問題的學生,都是學習好而且成績好的學生,因為成績差的學生不知道從哪裡。這種說法也沒有錯,只能說不同的老師,見到的優秀的學生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對於優秀學生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但是,真正的」學霸「,確實很少問問題,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什麼會這樣呢?
  • 特級教師表明:這種家庭最容易出「學霸」,快看你家在其中嗎?
    因為他不僅不愛學習,還屢次違反學校紀律,十分叛逆,這樣的反差感讓張老師十分困惑,在和學生進行深入了解溝通之後,他才發現了問題所在。這位學生的父母雖然為他提供了優越的生活條件,但從來沒有真正陪伴過他的學習和成長。
  • 別不信,天生是學霸的孩子,從小都有這些特質,對照你家看看
    同是一個班的學生,老師傳授同樣的課程,為什麼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有的孩子成為的學霸,有的卻成為了學渣,而且家長們總喜歡將原因歸於孩子不努力學習,總想著為他報各種各樣的補課班,但最後的結果也不盡人意。
  • 5大秘訣告訴你,好老師才會教出好學生
    好的班級絕不是兩極分化,也不是整體平平無奇,而是班裡的孩子整體都很愛學習,同學們也都互相較著勁。那麼,對於好的班級,老師又有哪些秘訣能夠做到源源不斷地教出幾乎一整班的學霸呢?以下5個秘訣告訴你。1.熱愛自己的學生,並對他們有信心好的老師其實對自己的學生都是很有信心的,而且還是無比熱愛。
  •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大數據研究結果,顛覆你的認知
    所以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學霸」,以後才能有所作為。於是,家長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報很多課外補習班,目的是希望自家孩子可以成為真正的「學霸」。可見家裡不是有錢就能培養出學霸來,而是這幾種家庭,我們一起來了解吧!01父母都是高學歷的家庭高曉松也是娛樂圈裡的一股清流,網友們調侃他能混娛樂圈,靠的不是顏值,是才華。他曾經是清華大學的學霸,在小編的眼裡能考上清華大學的人,都是值得膜拜的,都是神一樣的存在。
  • 什麼樣的家庭出學霸?美國大數據研究結果,或許跟你想得不一樣
    這樣的數學家的兒孫們,其實也都是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所以說高學歷的家庭的孩子智商首先就不會差到哪去,所以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下面這番言論就很有道理,那些學霸的孩子的家庭也很厲害。美國大數據調查,發現那些容易出學霸的家庭,母親生育第一胎的年齡都在30歲或者30歲以上,這樣能保證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
  • 高中期間的學霸,大多來自於這三類家庭,你家是這樣的嗎?
    試問每一個在不同階段的同學們,誰不想當一名學霸,誰不想妥妥的當一個班級第一名、年級第一名、學校第一名呢?在學生時期,若是能取得很優異的成績,成為一名學霸。不僅很受老師歡迎,也讓家長很自豪,每次開家長會時,班主任都會點名表揚成績好的學生,家長就會覺得特別光榮。在學生的心裡,也想自己可以努力成為一名學霸,可是成為學霸除了需要先天條件之外,還需要後天的努力。
  • 好學校考核的門檻不是孩子,而是家庭的教育理念
    學霸養成背後,除了自身努力和學校教育,更重要的是父母影響家長的行為是孩子勾勒人生的畫筆,父母才是起跑線很多時候父母會將教育的責任全部歸咎於社會和學校,認為孩子學習不好,做人不佳都是老師的責任,但其實在升學考試,尤其是考大學的時候就會發現,成績是門檻,能進入好大學的孩子背後必然有一個好的家庭作為支撐。
  • 2020成都高考學霸家庭背景調查!教師、公務員家庭最「盛產」學霸
    今年高考之後,成都各個學校學霸黑馬奔湧、群雄並起。但,每個高考學霸的誕生絕不簡單!高考學霸是一個學生的天賦、情商、志向、勤奮,家庭的生活條件、生存環境、教育方式,及其就讀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師水平、教學方法的完美結合。
  • 在校園霸凌中,為啥「學霸」很少被當「軟柿子」?老師給出了答案
    很多老師針對這一現象做了大量的數據分析,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實施霸凌的學生,學習成績都很一般,甚至不怎麼好,而學校裡那些「學霸級」的同學,往往不會被他們盯上。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老師給出了答案。
  • 初三學霸的一天,原來成績好的學生都這樣學習
    做到這樣你才能在考試中,在規定的時間內儘可能的得更多的分。初中生學習(czsxuexige)所以上面說的,你懂了就足夠了嗎?會做就足夠了嗎?牛人做一道大題8分鐘完成,你花15分鐘完成,這在平時大家都會做,體現不出差距,一旦考試,瞬間甩開你18條街。
  • 這個「學霸」老師在大象畫室帶出了一班又一班的小「學霸」
    他是杭州美術高考素描教學資深老師,也是大象畫室眼睛最亮的「伯樂」,手下帶出過不少「學霸」苗子。方子墨是大象畫室的教學校長,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雕塑專業。大多數人對於美術生的印象都認為是「學渣」,學不好文化課才會改學美術,但是方子墨偏偏就是一代「學霸」。
  • 為什麼老師的孩子更容易成學霸?老師開小灶是其次,這兩點是關鍵
    為什麼老師的孩子更容易成學霸?老師開小灶是其次,這兩點是關鍵在生活中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老師的孩子多數學習都很好,而且一般都是學霸,很多人覺得這都是老師私下給自己孩子開小灶的結果,其實,這都不是主要的原因,這兩點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