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習站立並非越早越好,不滿足這3點,學習站立影響腿部發育

2020-12-20 龍爸談教育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牽動著為人父母的心,從懷胎十月到孩子呱呱墜地,到孩子慢慢地學會翻身,學會爬行,學會站立,學會走路。在這個一步步成長的過程無不一處讓當媽媽牽腸掛肚,小心翼翼,謹慎再謹慎。同事小丁就是如此,自從生娃後,就對孩子的成長格外的關注,孩子到了該翻身的月份,沒有翻身,小丁就開始鍛鍊孩子翻身,看到別人家同月齡的孩子已經能夠坐立,小丁趕緊的讓孩子學習坐立,而且每天都要鍛鍊孩子站立,說是鍛鍊孩子的腿部力量,以後學走路就會快些。

大千世界存在著成千上萬的物種,每一個物種都有它獨特的生存和成長規律,如植物根據季節變化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們人類也是有自己的成長規律,這就是一種自然的成長規律。而很多的父母都用一顆比較急切的心去催促和進行人為幹預的幫助孩子超前成長。

一、為什麼很多家長喜歡讓孩子早學會站立

1、想要驗證孩子的腿部發育是否正常

不知有些媽媽是從哪裡聽來的傳言,說孩子早早學會站立說明腿部肌肉很有力量,體質就會很好,而且身高發育會很好。因此,很多的媽媽聽到這些話之後,就會想通過讓孩子過早的站立來驗證一下自家的娃腿部發育是否正常,是否能夠長個大個子。

2、想要孩子儘快學會走路

有些父母都盼望著孩子快點長大,快點開口說話,快點學會站立和走路。因此,父母就會讓孩子早點學會站立,好快點學會走路。

3、鍛鍊孩子肢體力量

現在很多媽媽比較重視對孩子,身體和智力等各方面的鍛鍊和培養,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鍛鍊孩子的抓握能力,到孩子八九個月的時候,開始鍛鍊孩子的肢體力量。很多的父母在對孩子進行肢體力量鍛鍊時,往往都會選擇讓孩子學站立的方式。

崔玉濤老師說,不要去按照成人的意願和想法去養育孩子,更不要對孩子進行「拔苗助長式」方式和方法來幫助孩子提前發育和成長。要遵循孩子身體的自然成長規律,才是健康科學的成長過程,才更利於孩子身體正常健康的發育。過度幹涉孩子的身體成長會破壞孩子身體成長的自然規律,還會帶來不良影響。

二、孩子不滿足這3前提,學習站立就是在害孩子

1、不能夠獨立翻身

孩子在小時候的每個小動作都是一次小進步,小成長,孩子學會翻身就是孩子身體力量增強的一種表現,更是身體上的一種成長。而有些孩子未必是三個月就會翻身了,可能比較晚些,要到四個月或者五個月後。很多的孩子在學翻身的時候都會出現翻過身來後,卻翻不回去的情況,需要爸媽的幫助才能翻回去,這種情況就是孩子身體力量不足的表現,是不適合讓孩子學習站立的,更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傷。

2、不會爬行和坐立,或坐立時間太短

常常聽老人念叨一句話,三翻,六坐,七爬,九個月了能站住。這句話就是說孩子大概三個月時就會學會翻身,六個月就可以學會坐立,到七個月時就可以滿地爬著玩耍,九個月時就能夠學會站立。孩子能夠獨立的坐立,自己爬著玩耍,這就是身體力量和腰部及雙臂力量的比較強的體現。當孩子腰部力量和身體力量增強後,才能夠平穩地站立,因為我們人在站立時基本都是腰部和腿部在支撐整個身體。倘若孩子不能夠獨立坐著,或者爬行,直接讓孩子學習站立,會對孩子的腰部和腿部帶來一定的傷害。

3、不能夠扶著物品自己坐起來

想要知道孩子是否雙臂和腿部力量發育得如何,是否達到能夠學習站立的要求,媽媽可以用雙手拉住寶寶的雙手,看寶寶是否能夠藉助媽媽的給的輔助力來自己坐起來,或者站立起來。當孩子能夠扶著媽媽的雙手,或者家裡的座椅自己能夠站立起來時,說明寶寶的腿部力量是比較強的,可以學習站立。

崔玉濤老師指出,對孩子進行過早的「站立」和「行走」可能存在導致孩子「羅圈腿」的可能。追求時尚可以穿一些比較超前的時髦服裝來吸引眼球,而孩子的成長卻不可以超前進行,要遵循身體自然的成長規律才好。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站立,媽媽們可以在孩子學習站立前做好以下注意事項。

三、孩子學習站立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1、給孩子做站立前熱身活動

在讓孩子學習站立前,先給孩子進行一下站立前的熱身活動,這樣很利於孩子儘快進入站立狀態。媽媽可以讓孩子先趴著或者坐著玩耍一會,然後拉住孩子的雙手,讓孩子嘗試著自己站立起來,媽媽不要用力去拉孩子的胳膊,避免拉傷孩子的肌肉。

2、站立時間掌控要合理

孩子學習站立的時間要合理掌控,尤其是剛剛學習站立的孩子,時間要短,媽媽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而定。然後讓孩子慢慢的有一個學習站立的過程,當孩子適應站立後,腿部力量慢慢加強,可以適當延長站立時間。

3、確保周圍環境安全

孩子在學習站立時,要充分地確保周圍的環境安全。沒有絆腳的物品,沒有尖銳的物品。媽媽要充分考慮到孩子在站立後如果摔倒會被身邊的哪些物品傷到,要在孩子站立前收好。可以然讓孩子媽媽的胳膊,或者塑料的椅子和小圍欄學習站立,防止磕碰到孩子的頭部。

每一種花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每一種果子都有屬於自己成熟的季節,人亦如此,孩子亦是如此。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過早的進行就是好事,也並不是晚了些就是壞事,每個人的身體都有自己的獨特的之處,為人父母的我們當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長規律。

互動話題討論:你家的寶寶幾個月學會站立的呢?你是如何幫助寶寶學習站立的呢?


相關焦點

  • 嬰兒什麼時候站立?這三種行為的站立要立即喊停,影響腿部發育
    事實上這樣白白胖胖的寶寶在大運動發育上具有先天的劣勢那就是胖寶寶不喜歡動,相對於瘦寶寶,胖寶寶的下肢力量需要更多,所以大運動發育會比較遲。嬰兒出生的時間和足月寶寶相比,早產兒是需要按照矯正月齡來算的,因為早產,很多早產兒的後天發育和正常同月齡的足月寶寶相比,大運動往往會比較落後,孩子站立,走路的時間都會比較晚。
  • 寶寶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 需要幹預禁止嗎?
    在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家長們也是操碎了心:寶寶6、7個月放在腿上還不會跳,就怕是發育慢了;但要是6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又擔心是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的發育......為了幫助家長們消除內心的焦慮與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的站立問題。1、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
  • 寶寶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需要幹預禁止嗎?
    在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家長們看寶寶6、7個月放在腿上還不會跳,就怕是發育慢了;但要是6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又擔心是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的發育。 為了幫助家長們消除內心的焦慮與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的站立問題。 1、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
  • 寶寶何時才能學習站立?過早過晚都不好,醫生:不能低於這個月份
    而很多媽媽想讓寶寶能夠儘早的學會站立,但是這個時間並不是越早越好的,最早也要等到寶寶9月份的時候,才能讓寶寶嘗試站立,否則會對寶寶的身體產生傷害。骨骼發育程度按照寶寶的正常發育程度,寶寶只有在9個月的時候,骨骼才有能力支撐寶寶的身體,如果在寶寶的骨骼還沒有發育成熟的時候,強行讓寶寶站立起來,不僅會讓孩子站的歪歪扭扭,還有可能對寶寶的骨骼造成傷害,家長要注意。
  • 寶寶學站立越早越好?別傻了,有經驗的寶媽都這樣做
    每當說到這,鄰居都會誇讚榴槤好厲害啊,這個月份的孩子會走的不多。 但其實作為新手媽媽的我,也不知道讓孩子過早站立是好還是壞。 老人一貫的理念是「給孩子早把尿、讓孩子早吃飯、越早跑的孩子越好」。 而現在很多新型育兒理念則是講孩子「不要去過早學習站立」。
  • 有人說,過早站立影響寶寶腿部發育,後果很嚴重
    藉由陌陌的事情,我們今天來說說寶寶腿部力量以及站立的問題。O型腿和X型腿都是正常發育的過程,多不需要特殊治療。 但是,如果彎曲嚴重,2歲以後還存在O型腿,7歲以後X型腿依然存在,這種情況建議到醫院就診。 當然,除了生理因素外,佝僂病的寶寶也會出現o型腿。但是,家長不要擅自給寶寶下診斷,隨意補充鈣劑。
  • 寶寶這個月份學習站立最好,如果太早了,可能會對孩子發育有傷害
    寶寶這個月份學習站立最好,如果太早了,可能會對孩子發育有傷害在小寶寶誕生後,家中的歡笑也變多了,小傢伙一會哭一會笑的。每天孩子的表現和變化家長都會看在眼裡,有開心的事情,那麼就會有讓人煩心的事情。在每個階段學習不同的東西,普遍的來講孩子十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站立的意識了,但是這不是固定的,有的孩子發育比較快,可能九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站立了,但是有的發育就比較晚,到十一個月的時候才學會站立。在這個區間以內基本都是正常的,寶媽們不用擔心。
  • 孩子學習站立講方式,過早學習站立危害多,建議不要早於這個月
    孩子學站立的最佳時期,不要早於這個月首先,寶寶學習站立有兩個條件需要滿足,那就是骨骼與肌肉發育到特定的程度,足夠支撐寶寶可以站立。寶寶年紀還小,骨骼、肌肉和關鍵的發育也沒有十分的成熟,當受到外力的壓迫時,則會改變身體的發育軌跡,這也是作為家長最不願看到的事情。
  • 七八個月的寶寶能不能站立?不看月齡,滿足兩個條件就可以
    七八個月的寶寶喜歡站立,可以讓他站立嗎?嬰兒發育需要尊重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有的寶寶本身發育的速度比較快,八個月左右孩子就可以扶著站立,但是有些寶寶的站立只是一種生理本能,家長可以仔細觀察,孩子站立的是腳尖著地的,這證明孩子的腿部力量並沒有發育好,那麼我們如何來判斷,孩子的站立姿勢是否正確呢?
  • 寶寶七八個月就想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寶寶學站的要點請收好
    因為我們沒有人對此感興趣,也不敢這麼早架著新手兒走,所以往往會忽略寶寶的這一本能。隨著寶寶腿部力量不斷增強,才又重新學會站立。《發展心理學》公布了一個重要動作發展的常模年齡,寶寶站立一般符合下列規律:扶站:50%的孩子出現在5個多月,90%的孩子出現在10個月。扶走:50%的孩子出現在9個多月,90%的孩子出現在12個月以後。
  • 過早讓寶寶站立,對寶寶有什麼影響?
    但是,這種過早發育的行為對於寶寶來說其實只一種傷害,是不利於寶寶身體的發展的,寶寶的成長還是要根據時間規律來。那麼,過早讓寶寶站立,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寶寶站立和坐著、爬著的時候都不一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身體脊椎部位的支撐上的作用力是不一樣的,由於寶寶脊椎的力量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發育完善,太早讓寶寶站立起來,對於力量發展還不完全的脊椎來說,就會因為
  • 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
    導讀: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走路並非越早越好!坐、爬、站、走的正確月齡,寶媽請收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多大學會站立?這2點或許是「關鍵」,新手爸媽別踩雷
    相信很多新手媽媽都聽說過三翻六坐八爬,這句話是寶寶運動發育的平均時間,很多媽媽會問,那麼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學習站立呢其實每個寶寶情況不一樣,學會動作的時間也會有所區別,正常情況下寶寶學會站立的時間是9—11個月,這時候寶寶的骨骼和肌肉發育都能夠滿足寶寶站立的需求,慢慢門可以觀察寶寶的行為,看寶寶是否有站立的意識,當寶寶有站立意識時,寶寶會嘗試藉助外界物體來支撐起自己站立起來,這時候就說明寶寶已經做好了站立的準備。
  • 寶寶多大學會站立?這2點或許是「關鍵」,新手爸媽別踩雷
    相信很多新手媽媽都聽說過三翻六坐八爬,這句話是寶寶運動發育的平均時間,很多媽媽會問,那麼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學習站立呢?其實每個寶寶情況不一樣,學會動作的時間也會有所區別,正常情況下寶寶學會站立的時間是9—11個月,這時候寶寶的骨骼和肌肉發育都能夠滿足寶寶站立的需求,慢慢門可以觀察寶寶的行為,看寶寶是否有站立的意識,當寶寶有站立意識時,寶寶會嘗試藉助外界物體來支撐起自己站立起來,這時候就說明寶寶已經做好了站立的準備。
  • 寶寶幾個月會站立比較好,並不是越早越好,這個月齡會站剛剛好
    想要寶寶順利站起來,要看骨骼、肌肉和大腦這三個條件,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寶寶的頸部、胸部、腰部骨骼在最初都是直立的,但是正常是要形成生理彎曲,才能算是發育良好的。因此要等到寶寶的骨骼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能站起來。
  • 寶寶多大才能學走路?若不滿足這2個條件,會影響腿部發育哦
    最簡單的一點,有的寶寶在預產期之前出生,甚至早產很多,而也有的寶寶則是延遲出生,那麼都要換算為足月寶寶的月齡來計算發育情況。那些白白胖胖、圓滾滾的寶寶也往往更不願意運動,包括站立、走路,等,都需要下肢發力,而過高的體重會加劇下肢負擔。
  • 寶寶幾個月可以學會站立?孩子學站立的最佳時期,不要早於這個月
    但是激動的同時,家長心中也會有許多的疑問,比如寶寶幾個月可以學會站立?或者寶怎麼沒有想要站立的欲望等等。孩子學站立的最佳時期,不要早於這個月首先,寶寶學習站立有兩個條件需要滿足,那就是骨骼與肌肉發育到特定的程度,足夠支撐寶寶可以站立。
  • 寶寶過早學站立對發育有什麼影響
    過早地訓練小寶寶學站立、學行走的危害1、小寶寶的下肢、腰背部的骨骼和肌肉發育尚不成熟,則可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造成某些後患。5、小寶寶出生後視力發育尚不健全,過早地學著行走,因看不清較遠的景物,便會努力地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這會使小寶寶嬌嫩的眼睛產生疲勞性損害,多次反覆並長此以往,則可導致小寶寶的視力損傷。因此,應遵循寶寶生長發育的客觀規律。
  • 不要迷信越早越好,過早可能會影響身高發育
    其實不然,孩子的成長發育有著其自身發展的規則,孩子的坐、爬、站、走都是有一定的月齡段的。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他們的生長發育也是不同的。有的在十個月就會走路,有得到了一歲還不會走路,這並不代表十個月會走路的就比一歲不會走路的聰明,這很有可能是孩子的發育出現了問題。
  • 寶寶的O型腿是過早站立導致的?訓練寶寶站立,家長試試這2招
    現在兒子6個月了,身體條件各方面都發育得很好,小劉由衷地感謝婆婆。前兩天下班回家,看著婆婆在幫兒子練習走路,可把小劉嚇壞了。聽老人說孩子太小站立,將來會變成O型腿!一般來說,2歲以前的寶寶,無論走路還是睡覺時,腿部都會有一定蜷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