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 需要幹預禁止嗎?

2021-01-08 紅網

自從有了娃後,家長們就面臨著各種育兒問題。在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家長們也是操碎了心:寶寶6、7個月放在腿上還不會跳,就怕是發育慢了;但要是6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又擔心是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的發育......

為了幫助家長們消除內心的焦慮與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的站立問題。

1、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

一般嬰兒出生後2~3個多月大時會用手臂支撐俯臥抬頭,4~6個月時會翻身,7~8個月時會爬行,9~10個月左右能拉物站起,1歲左右時會獨站然後到行走。

一般來說,6個月左右,扶著寶寶腋下,他的雙腿可以支撐身體,有些寶寶興奮時會表現為彈跳;7~8個月,可以在大人的幫助下,扶著東西站立一會兒;9~10個月,雙腳已經有力量支撐身體,能自己拉物站起及坐下。

但孩子發育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的孩子稍微早一點,有的稍微晚一點也是沒關係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揠苗助長」,比如有的家長看別人家的寶貝七個月就能扶站了就很著急,每天讓自己家的也學習站立,那這樣就是不對的。

寶貝如果是自己扶著床欄站起來的,那是不需要幹預的,說明寶寶的發育可以支撐自己的重量,但如果寶寶還沒有扶站的欲望,家長不可強迫這麼做,在孩子的發育過程中,家長需做的是引導,可以給孩子提供爬行墊、圍欄等扶站環境,讓孩子自己玩,有助於孩子學習爬行和扶站。

2、寶寶過早站立需要幹預嗎?

有些寶寶發育比較快,早早地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家長就擔心過早站立會不會不好,想要採取點辦法去幹預一下。

但其實並沒有證據指出,過早站立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寶寶自發的行為,說明寶寶的肌肉以及骨骼做好站立的準備了,家長不用阻止,保證寶寶周邊環境安全即可。

在發育過程中,寶寶一旦達到某種程度,獲得某種能力就會不斷嘗試,這樣能激發他的自信心。我們要尊重孩子這個天然的學習者,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於嘗試,適當協助而不是時時、事事幹預。

3、家長們應該如何引導?

學步前的正確引導方式:

在1歲前,儘量讓寶寶在床上或地面柔軟的墊子上學習爬行。爬行是小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它處於「坐」和「走」之間,是小寶寶開闊視野、認識世界的好方法。

同時,又鍛鍊了小寶寶軀幹,讓小寶寶的大運動發育處於一個良好的發展狀態。爬行時小寶寶必須把頭、頸抬起來,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不僅使手、腳、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鍛鍊而逐步發達起來,而且爬行又是一個全身動作,必須靠手、腳運動協調才能爬行的好、爬行的快,所以爬行可以使小寶寶身體的平衡協調功能得到完善,從而為以後站立、行走和跳躍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寶寶學會爬行以後,擴大了視野和接觸範圍,通過運用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了大腦使之更加聰明,從而促進了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與其焦慮寶寶發育是不是有問題,不如定期帶寶寶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檢查,綜合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守護寶寶的健康成長。

兒童保健科門診時間每周一至周日8:00-12:00 13:30-17:00

相關焦點

  • 寶寶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需要幹預禁止嗎?
    在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家長們看寶寶6、7個月放在腿上還不會跳,就怕是發育慢了;但要是6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又擔心是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的發育。 為了幫助家長們消除內心的焦慮與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的站立問題。 1、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
  • 有人說,過早站立影響寶寶腿部發育,後果很嚴重
    「寶寶6個月自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聽說過早站立不好,我要不要阻止呢?」 「孩子1歲了,一直沒敢讓他站過,擔心o型腿。現在感覺他腿軟,不會走路,要怎麼幹預呢?」 最近陌陌媽媽留言諮詢也是關於陌陌站立的問題。
  • 嬰兒什麼時候站立?這三種行為的站立要立即喊停,影響腿部發育
    如果家長經常鼓勵嬰兒進行爬行,自然對於腰椎和下肢力量的鍛鍊會更多,所以家長的幹預也會影響嬰兒站立的時間。事實上這樣白白胖胖的寶寶在大運動發育上具有先天的劣勢那就是胖寶寶不喜歡動,相對於瘦寶寶,胖寶寶的下肢力量需要更多,所以大運動發育會比較遲。嬰兒出生的時間和足月寶寶相比,早產兒是需要按照矯正月齡來算的,因為早產,很多早產兒的後天發育和正常同月齡的足月寶寶相比,大運動往往會比較落後,孩子站立,走路的時間都會比較晚。
  • 寶寶學習站立並非越早越好,不滿足這3點,學習站立影響腿部發育
    一、為什麼很多家長喜歡讓孩子早學會站立1、想要驗證孩子的腿部發育是否正常不知有些媽媽是從哪裡聽來的傳言,說孩子早早學會站立說明腿部肌肉很有力量,體質就會很好,而且身高發育會很好。因此,很多的媽媽聽到這些話之後,就會想通過讓孩子過早的站立來驗證一下自家的娃腿部發育是否正常,是否能夠長個大個子。2、想要孩子儘快學會走路有些父母都盼望著孩子快點長大,快點開口說話,快點學會站立和走路。因此,父母就會讓孩子早點學會站立,好快點學會走路。
  • 過早讓寶寶站立,對寶寶有什麼影響?
    但是,這種過早發育的行為對於寶寶來說其實只一種傷害,是不利於寶寶身體的發展的,寶寶的成長還是要根據時間規律來。那麼,過早讓寶寶站立,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如果寶寶太早月份站立,就很容易發展出脊椎以及骨盆發育不對稱,以及脊椎彎曲等的問題,這都是發育早期由於姿勢壓力導致的骨骼畸形發展的結果。因此,寶寶太早站立脊椎的生理彎曲也沒有形成,這種情況之下,是很容易造成身體脊椎的負擔,影響骨骼正常發展。
  • 寶寶七八個月就想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寶寶學站的要點請收好
    從這個標準來看,如果孩子發展得好,在5個多月就有能力站立,那麼孩子在七八個月有站立的願望,也並不算太早。如果寶寶10個月還不會站,就該引起重視,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防止出現發育不良的情況,我家大寶大動作發展得快一些,在四五個月就喜歡站在大人的腿上蹦蹦跳跳,二寶發展得就慢一些,七八個月才想站。
  • 寶寶過早站立會導致羅圈腿?
    很多孩子到了6個多月時就能夠主動站立,然而,媽媽們在欣喜和感動之餘,又開始擔心:站立這麼早,會不會變成羅圈腿呀?1.兒童羅圈腿,X形腿通常是正常的,生理性的,不需要幹預治療,一般會在十來歲時自行好轉,治療幹預措施很少有幫助,甚至可能會阻礙孩子的身體發育,造成不必要的情緒壓力。羅圈腿,X型腿都是生理髮育過程的一部分。2.
  • 寶寶什麼時候學會站立最合適?過早真的會影響腿型嗎?告訴你真相
    現在的家長們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連孩子的發育都覺得應該越來越早,不少就認為越早站立、行走的寶寶更聰明,因此過早地訓練寶寶站立、行走,但是也有家長認為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發育,讓寶寶的腿變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事實上究竟是怎樣呢?這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 寶寶走路過早會影響腿的正常發育,那麼寶寶多大走路最好?
    作者:寶寶知道 火夕夜前幾天在我一篇文章的評論下,有位寶媽說自己的孩子八個月就會走了,寶媽覺得這是個很自豪的事,比別的孩子早了好幾個月。有一句俗語這樣說「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孩子過早的站立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 寶寶剛七個多月就想站,會影響腿部發育嗎?這份指南您請收好!
    是不是說明發育很提前?站多了會不會不好呢?寶寶剛七個多月就想站,會影響腿部發育嗎?身邊有家長說,自己家娃在剛十幾天,抱起來讓他的腳掌踩在床上,他就有雙腿交叉,想要往前走的樣子。這是不是要學走路了呢?其實,這是踏步反射,並不是真的在行走。
  • 小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過早站立有危害,練習扶站有技巧
    ,會損傷骨骼發育的。」無論是翻身、坐、爬、還是站立、行走,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水到渠成、順其自然發展而來的!三翻六坐八爬,只是寶寶大動作發育的平均時間,而個體發展具有差異性,加上家長的撫育方式的影響,寶寶具體站立的時間也是有差異的。
  • 寶寶太早學會站立會影響到身體發育,那什麼時間合適呢?
    過早學會走路,身體的重量會增加脊柱和下肢的負擔,久而久之會使脊柱和下肢變形,很容易形成X形腿和O形腿,不僅影響孩子的外表,而且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孩子不應該過早走路,那麼什麼時候是最佳站立時間?在這個階段,嬰兒可以學會站立,也可以自己站立一段時間,但是每次的時間不要太長,保持五到十分鐘。一天站兩三遍即可。
  • 7個月的寶寶想站立!寶媽表示很擔心!寶寶過早站立會有o型腿?
    事實真就如此嗎?看周圍很多寶寶7、8個月就學會站立,走路早的寶寶更是數不勝數,可按照民間流傳的說法那可是要到10個月才能站立、滿周歲才能行走的呀!寶寶早早學會站立,寶媽可不覺得有什麼驕傲,反而還會擔心寶寶會不會有「O型腿」,畢竟寶寶年紀實在太小。
  • 寶寶的O型腿是過早站立導致的?訓練寶寶站立,家長試試這2招
    現在兒子6個月了,身體條件各方面都發育得很好,小劉由衷地感謝婆婆。前兩天下班回家,看著婆婆在幫兒子練習走路,可把小劉嚇壞了。聽老人說孩子太小站立,將來會變成O型腿!一般來說,2歲以前的寶寶,無論走路還是睡覺時,腿部都會有一定蜷縮的情況。
  • 七八個月的寶寶能不能站立?不看月齡,滿足兩個條件就可以
    七八個月的寶寶喜歡站立,可以讓他站立嗎?嬰兒發育需要尊重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有的寶寶本身發育的速度比較快,八個月左右孩子就可以扶著站立,但是有些寶寶的站立只是一種生理本能,家長可以仔細觀察,孩子站立的是腳尖著地的,這證明孩子的腿部力量並沒有發育好,那麼我們如何來判斷,孩子的站立姿勢是否正確呢?
  • 寶寶學走路,該不該用學步車,會影響他的骨頭髮育嗎?
    當媽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該不該用學步車,會影響他的骨頭髮育嗎?這與真正的「站立」和「行走」並不同。 一旦離開學步車,他還是不會站,不會走。而自主鍛鍊站、走的機會則被剝奪了,反而耽誤了大運動的發育。 影響智力發育 眾所周知,寶寶主要是通過接觸、抓握、敲打、扔等方式認知世界,促進大腦智力開發。
  • 寶寶過早學站立對發育有什麼影響
    過早地訓練小寶寶學站立、學行走的危害1、小寶寶的下肢、腰背部的骨骼和肌肉發育尚不成熟,則可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造成某些後患。2、若讓小寶寶過早學著坐,可能影響脊椎發育,引起駝背;過早學站立,則可能引起臀部後凸呈「翹屁股」。3、過早學行走,會因下肢、脊柱骨質柔軟脆弱,難以承受超負荷的體重,不僅容易疲勞,還可使骨骼彎曲、變形,出現類似佝僂病樣的「o」形腿或「x」形腿,或因足弓不堪重負,導致扁平足的發生。
  • 嬰兒過早站立會致畸形 X型O型腿最好6歲前矯正
    嬰兒過早站立會致畸形 X型O型腿最好6歲前矯正 時間: 2014-08-05 17:40  來源: 39健康網   編輯:   嬰兒過早站立會致畸形  膝內翻俗稱O型腿,是指在雙踝關節併攏並伸直膝關節的情況下,兩側膝關節不能靠攏;膝外翻俗稱X型腿,是指在雙膝關節併攏並伸直的情況下,兩側內踝不能靠攏。  造成這兩種腿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過早負重,如過早站立或過度肥胖,都易因負重造成骨骺發育異常。
  • 寶寶多大才能學走路?若不滿足這2個條件,會影響腿部發育哦
    最簡單的一點,有的寶寶在預產期之前出生,甚至早產很多,而也有的寶寶則是延遲出生,那麼都要換算為足月寶寶的月齡來計算發育情況。那些白白胖胖、圓滾滾的寶寶也往往更不願意運動,包括站立、走路,等,都需要下肢發力,而過高的體重會加劇下肢負擔。
  • 讓寶寶在腿上蹦跳?這4個習慣會導致寶寶畸形發育,家長快收手
    但是小孩學會站立之後,真的能經常讓他們蹦蹦跳跳嗎?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腿上彈跳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寶寶在學會站立之後特別喜歡大人扶著他走路,而且把他抱起來的時候,他會在你的腿上蹦蹦跳跳,甚是歡樂,雖然大人又累又疼,但是還是讓他們這樣做。因為很多人都以為這是能夠鍛鍊孩子的彈跳力,也能讓他們更好的站立,所以任由他們隨便蹦跳,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利於孩子們的腿部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