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古建築手繪稿:沒有製圖軟體年代,繪圖水準之高令人驚嘆

2020-12-15 解讀有趣的歷史

【梁思成】梁思成,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教育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一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尤其是呼籲北京古城牆的保護,讓他們家喻戶曉。梁思成和林徽因早年留學美國,遊歷歐洲,回國後定居北平,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系和東北大學建築系,並且開始潛心撰寫《中國建築史》。

【河北獨樂寺觀音閣(遼代)】這一組梁思成的古建築手稿照片,來自《圖像中國建築史》。這些古建築的手稿,令人驚嘆,堪稱印刷體。有讀者在看完這些手稿發出感慨,難怪林徽因最終選擇了梁思成為終身伴侶,原來他真的非常有才能。要知道當時可沒有CAD製圖,看了這些手繪稿更加令人尊敬,甚至讓專業的大學生汗顏。

【歷代木構殿堂外觀演變圖】除了在建築教育、城市規劃等方面做出的開拓性不朽貢獻之外,最為突出的是古建築文物的保護與調查研究工作。尤其在中國營造學社的十多年間,梁思成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對我國各地的古建築進行了勘察、測繪、製圖,這對古建築的保護有著極大的作用。

【歷代鬥拱演變圖】資料顯示,從1931年到1937年的6年時間裡,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足跡遍布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當時,梁思成的測繪隊伍每到一處古建築都幾乎需要步行幾十裡,他們必須完成所有的工作才能離去,艱辛程度難以想像。

【北京西山碧雲寺金剛寶座塔(清朝)】碧雲寺金剛寶座塔通高34.7米,塔座高20米,建築面積931平方米,塔身坐西朝東。分搭基、寶座、塔身三層。塔基呈方形,磚石結構,外以虎皮石包砌,臺基兩側有石雕護欄。塔身全部為琢磨過的漢白三石砌成,四邊還雕刻有藏傳喇嘛教的傳統佛像。

【敦煌建築部分詳圖(唐朝)】梁思成率領考察隊抵達一處古建築後,立即會展開分工,效率之高令人驚嘆。比如考察華嚴寺大雄寶殿時,梁思成負責攝影,莫宗江負責測量,林徽因和劉敦楨負責抄寫碑文,記錄建築結構的特點。

【四川宜賓縣舊州壩白塔(宋代)】梁思成的學生多次公開表示,「梁思成先生保護古建築的事跡一直感動著我,這些手稿更是讓我近距離地感受到了這一點。」考察古建築期間,經費非常有限,以至於「白天吃的是煮土豆和玉米面糊糊,連鹹菜都非常寶貴。」

【山西榆次縣永壽寺雨華宮(宋代)】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正在考察的梁思成和林徽因被迫回到北平,隨即率領走上了逃亡之路,最後來到雲南昆明。在昆明安頓以後,梁思成等人又開始了在西南的古建築考察,而這一次成為他們最後一次的旅行考察。

【歷代梁頭演變圖】鮮為人知的是,梁思成的腿和脊椎都有車禍留下的殘疾,襯衫裡常常穿著一個用以支撐的鐵架,這些都未能阻止他保護古建築的決心。歷經數年的努力,梁思成成功撰寫了《中國建築史》,並主持創建了清華建築系,為中國古建築的保護作出了突出貢獻。

【河北趙縣安濟橋(隋朝)】中國營造學社所做的工作是開創性、基礎性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更是居功至偉。比如梁思成等人在調查應縣木塔時,是一層一層,一根柱,一檁梁,一個鬥拱一個鬥拱地測完了幾千根梁架鬥拱。梁思成甚至雙腳懸空地攀上懸掛了幾百年的鐵鏈,爬上了十多米高的塔剎。

【五臺山佛光寺大雄寶殿】

【大同縣善化寺大雄寶殿(遼代)】大雄寶殿是善化寺之最大殿宇,前有月臺,左右設有鐘鼓二樓。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殿內正中供有五方佛像,從東往西依次排列: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四川灌縣安瀾橋(清朝)】安瀾索橋始建於宋代,明末毀於戰火,清朝時重建。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如碗口的竹纜橫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

相關焦點

  • 時隔幾十年,梁思成大量建築手稿曝光,媲美電腦製圖
    ,而在幾十年前,建築製圖只能靠手繪。,人們溫飽尚不能滿足,更別說去全國各地探尋古建築,並且把測繪圖達到世界水準。其困難絕非一般,但梁思成卻把這項任務當成己任,作為畢生的使命。30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以及助手莫宗江,自帶行李鋪蓋卷,背著測量儀器在中國各個角落考察古建築。
  • 梁思成手繪能力有多強?看這8張手繪圖,每張都讓人讚嘆不已
    伴隨著電腦的高速發展,當今社會所講的也是方便快捷,CDA即計算機輔助設計,誕生於上個世紀60年代,儘管當時只有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美國波音航空公司採用了他們自己開發的交互式繪圖系統,到了70年代,計算機費用降低後工業才開始廣泛使用交互式繪圖系統。
  • 梁思成手稿曝光,堪比現代軟體繪製,網友:你確定不是列印稿?
    他畢生都致力於研究和保護中國古代建築,還曾留下過驚豔絕世的繪圖手稿,其書寫之工整、標註之詳盡,堪比現代CAD軟體繪製出的工程製圖,隨著梁家部分真跡曝光,我們也得以一見這位絕代宗師的手繪功力,網友們紛紛驚嘆:確定不是列印稿?
  • 梁思成留學時代的圖稿,與浪漫無關
    2015年讀庫得到授權,把其中的59幅插圖單獨印成線裝大開本的《梁思成手繪圖》,極受讀者歡迎,好評如潮。《圖像中國建築史》插圖一位在其他機構做編輯工作的讀者看到這本手繪圖,欣賞之餘,寫了一篇博文,題目叫「看了梁思成的手繪,我覺得『再別康橋』一點兒都不浪漫了」。
  • 3D建模軟體的出現可能並不能說明建築製圖的終結
    歐文·霍普金斯(Owen Hopkins)表示,畢竟3D建模軟體的出現可能並不能說明建築製圖的終結 。自1980年代以來,隨著第一批商用CAD軟體包的出現和屏幕的新自由度的出現,建築製圖一直處於危機之中。然而,真正的革命是在1990年代出現了複雜的3D建模軟體。
  • 《紐約時報》補發重要人物訃告 講述林徽因與梁思成
    林徽因與梁思成就是其中的兩位。△1928年,在歐洲度蜜月的林徽因與梁思成。20世紀30年代,這對伴侶開始對被忽視的中國古建築進行考察記錄,力圖展開對這些建築的保護工作。騾子、蝨子,沒有浪漫可言的古建築研究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保護古建築的旗幟性人物。但近年來,很多人喜歡用消費女性的歧視論調來評論,將林徽因包裝成一位周旋於一群男人中間的文藝女青年,情史被八卦了一遍又一遍。而深入基層考察古蹟建築一路泥濘這段,卻因沒有噱頭,很少被那些人提及。
  • 視點|數字繪圖強勢來襲,手繪畫圖時代要終結?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工業設計製圖的影響,這些要求逐漸固化下來,前者變成了珠寶草圖與技術繪圖,後者就成為了珠寶手繪效果圖,二者統稱珠寶手繪。幾百年來,繪圖與工藝一直是珠寶領域必不可少的兩項基礎技能。一支Apple pencil,加上相應的程序,就可以畫出媲美傳統手繪的圖數字繪圖作品 左 數字繪圖《紀念科比》工作效率的較量對於日常工作,iPad確實工作效率比傳統手繪高很多。
  • CAD繪圖十餘年,6款製圖軟體分享給你,還有哪些推薦?
    AutoCAD繪圖十餘載,接觸過不少的繪圖軟體,五花八門,各色各樣都是有的,今天根據以往的使用經驗分享6款覺得不錯的製圖軟體給大家,有國外的也有國內的,有收費的也有免費的,2D、3D都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選擇。
  • 從入門到大神|蒙特梭利老師必備技能之電腦製圖
    自從上次發了Binbin老師畫的手冊作業之後從入門到大神|蒙特梭利老師的隱藏技能之電腦製圖高階版3D製圖,就有很多老師在追問好想學
  • 最新101個CAD軟體輔助插件,節省製圖時間,小白只用一天就掌握繪圖
    最新101個CAD軟體輔助插件,快速節省製圖時間,小白一天掌握繪圖建立在CAD平臺上能給設計師和設計愛好者提供更便利的平臺,它有自己的圖庫、模型,用的時候可以直接調整,因其簡單易懂,所以被廣大用戶所親賴。
  • 上世紀九十年代甩圖版,計算機製圖開始取代手工製圖
    上了點年紀的從事設計,尤其是機械設計的人都知道,在80年代,甚至到了90年代末,都是手繪設計圖,那時候叫手工製圖。95年,小劉剛畢業就被分配到一家國營單位,才工作一年,單位就宣布開始使用outcad繪圖,年輕同志先看書自學,然後輔助老同志繪圖。打算用兩年時間甩掉圖板,開始數位化設計。那時候的計算機比較笨重,所有的顯示器都是陰極射線管顯示器,一開機就會發出茲啦一聲,屏幕上的靜電發出的聲音有時候嚇人一跳。
  • 梁思成與林徽因洞房夜梁問:你為何選擇我?林頗有深意說了九個字
    1928年春,在加拿大渥太華領事館, 林徽因同梁思成結婚了。新婚之夜,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林徽因聽了莞爾一笑,悠悠地答道:「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不得不佩服林徽因的詩情,一句話回答的恰到好處。那麼和她結婚的為什麼不是浪漫的徐志摩,不是忠情的金嶽霖,偏偏是學建築的梁思成呢?
  • 文化十分丨太原晉祠:梁思成林徽因「不肯失之交臂」的千年之美
    近年來,隨著中國古建築之美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中國營造學社」這個名詞也漸漸被人熟知。作為中國營造學社的重要成員,梁思成、林徽因為中國古建築研究和保護作出了卓越貢獻。梁思成再傳弟子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賈珺:再到前面我們就到了晉祠最重要的建築之一獻殿,這是金朝大定年間所建的一座建築。它四周既沒有圍牆也沒有門窗,保持開敞,所以好像是一個放大的涼亭一樣,這是非常非常特別的一種做法。
  • 手工機械製圖講義分享——CAD軟體這麼好用,還需要手工製圖?
    現在大家都會CAD軟體來作圖,那麼作為一個機械工程師手工作圖作為基本技能是永遠也不會被淘汰。手工機械製圖是一個基礎,是一種思維的訓練,用手畫圖的時候因為畫起來比較繁瑣,改起來就更麻煩了。這也就是在製圖的國家標準裡有很多簡化畫法,這些簡化畫法可以使圖紙看上去更簡潔易懂,不累贅。就像跑步速度快,為什麼還要學走路一樣。手工製圖是基礎,會手工製圖,才能更好理解使用電腦製圖。在領導、客戶將意圖說出來後,立馬手工圖出來,立馬可以將圖提交生產,加工,儘量縮短出成品周期。客戶會立馬尊稱你某工。
  • UG/PROE/CATIA/PROE,你會用幾個,一起來見證繪圖軟體的變遷吧!
    前兩天,回老房子找點東西,翻箱倒櫃的,居然找出來了自己當年剛畢業進企業後發的一套繪圖工具,當然只剩下圓規和三角板了,丁字尺早已經不見蹤影,或許後來畢業的大學生再也沒見到這些老古董了吧!不知道現在大學裡面教機械製圖是否還需學生掌握手繪的能力,當年我們上大學時連286電腦都還沒有,手工繪圖是每個學工科的學生的必修課了,沒有哪個同學沒在製圖室裡趴在大圖板上畫過圖的。
  • 梁思成:中國近代著名的建築教育家(圖)
    (1901-1972)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建築教育家、古建築文物保護與研究和建築史學家。  梁思成的一生中,除了在建築教育、城市規劃等方面做出的開拓性不朽貢獻之外,最為突出的是古建築文物的保護與調查研究工作,他在中國營造學社的十多年間,以他身體和學術的最強壯年代,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運用近代科學技術對我國眾多價值的古建築進行了勘察、測繪、製圖並結合歷史文獻資料和對老匠師們的採訪,寫出了《清式營造則例》、《中國建築史》、《中國雕塑史》等專著和《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及山門考》、
  • 鍾芳蓉:報北大考古要當林微因,林微因梁思成的古建築後繼有人了
    林微因也是因為對古建築的愛好,中國是位文化大國,有八千多年的古文化文明,能夠在考古的專業上有所建樹,這就是很好的。當年的林微因和梁思成為了保護好北京的古建築,還和北京市長吵了起來,把自己的生命豁出去來保護好古建築,這真是一件好事情。
  • 「梁思成拯救京都、奈良」是一個疑點重重的神話
    [摘要]梁思成一生,在文物古蹟保護領域(尤其是古建築)貢獻甚大。「拯救京都、奈良」這種神話,較之梁的真實事跡更廣為人知,實令人扼腕嘆息。先生每天拿了一捆曬藍圖紙來,讓我按他用鉛筆繪出的符號,用圓規和三角板以繪圖墨水正規描繪。我雖然沒有詳細研究內容,但大體知道是日本佔領區的圖,標的是古城古鎮和古建築文物的位置,還有一些不是中國的地圖,我沒有詳細去區分,但是日本有兩處我是知道的,就是京都和奈良。……為什麼要畫在日本地圖上呢?我沒有多問,因為我覺得是不宜多知道的。「那次去重慶是我平生首次進大城市。
  • 梁思成用英文寫文章:讓世界認識中國
    這本書收集了梁思成6篇有關中國古代建築的文章,兩封寫給美國友人的信件作為附錄。這6篇文章皆是梁思成用英語撰寫的,從寫作時間上看,完成於上世紀的30年代到50年代。從內容上看,既有遺蹟個案的深入研究,也有對中國古代建築與藝術宏觀的較系統的介紹與論述,全面而且充實。梁思成為什麼用英文寫這些文章?就是為了讓西方認識中國文化。
  • 為什麼工程製圖不允許用自動鉛筆?
    題主土木工程專業,學習工程製圖,老師不允許用自動鉛筆,明明也有合適的鉛的類型首先自動鉛筆的細鉛化(1.0mm以下稱為細)始於大半個世紀之前 六十年代末0.3mm就開始賣了 自動鉛筆的細鉛化就是為了製圖用的 老師要求用木桿鉛筆的原因製圖有很多地方要求線幅是不一樣的 我國自動鉛筆發展較晚 老一輩製圖員基本都能夠用木桿熟練畫出不同的線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