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最大限度的融合了中國上古的神話和寓言故事,其靈感來源並不只是《莊子·逍遙遊》:嫘祖為黃帝之妻,持彩練當空,女媧為創世之女,採五石補天,后土為大地之主,後養眾生,鳳凰為上古神鳥,非梧桐不棲,赤松子駕鶴雲遊、祝融掌持火焰…《大魚海棠》的世界觀龐大而純粹、以至於短短100分鐘根本無力支撐,其實如此龐大的世界觀用一部電視劇也未必能做到;《大魚海棠》敘事稍顯不足、卻勝在其細節、在詩意和蘊藉上甚至遠勝於《千與千尋》,而詩才是最高的藝術…湫水時至、百川灌海、湫兮如風,悽兮如雨、風雨如晦、與爾相偎。
影片故事線索很簡單,一個少女用最樸素的愛,回報曾為自己捨命的少年。另一個少年,因為單純的愛,寧願犧牲自己,成全他人。它的邏輯鏈看上去沒那麼真實。影片中所塑造的人物少年湫為愛所做的付出,恐怕只有為我們捨命的神才能做到。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有愛心,但並不一定真正明白何為真愛。愛不僅需要行動,還需要從神而來的智慧。
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我會這麼說,因為我確實這麼認為,它有腦洞,有畫面,有思想,不管你們覺得這部電影的劇情人設多爛,但是它的核心是我期待看到的。也許我是門外漢,我認為沒有必要通過貶損它,來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我認為不錯就是不錯,各有所愛。看的過程中,我有被打動的劇情點,椿沉入海底去救全村人,湫甘心用自己的生命去換椿的,還有大多數人所謂的「白蓮花」「綠茶婊」似的愛情。可能這就是三觀不合,我就覺得這樣的感情沒什麼,只要劇中人不後悔。畢竟你愛你的,我愛我的,你有你的堅持,我卻有我的放不下,怨憎會,愛離別,求不得,這本不就是最尋常的愛情麼。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討論一部影片的藝術性和自由度,僅僅因為我認為女主的行為「可理解可接受」,就要被噴成道德有問題?什麼時候這種「人各有志,求同存異」的風氣變成了一言不合就道德綁架?
看完《大魚海棠》出來的許多人,心口都是悶悶的。鯤是好人、湫是好人、全村的人都是無辜的好人,為啥都要陪著一個綠茶婊倒了八輩子血黴?尼瑪這是瓊瑤劇啊,這是瑪麗蘇啊,這劇情真TMD坑爹啊……其實編劇在這裡冒了很大的險,他不想走《大聖》在劇情和人設上的安全牌,他想探討的是,一個人為了心中的一個執念,到底值不值得一意孤行、背叛家園、辜負父母、傷害青梅竹馬的暗戀者?而影片給出的答案是:值得。在片頭,年邁的椿卻說了這樣的話:每個人都一樣,吃飯、睡覺、喝水,在集體中,我們都是一樣的面目,一樣的動作,一樣溶解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最終泯然眾人……
《大魚海棠》畫面和音樂絕對的達到了頂級水平,錢沒白花。外包不是罪,動畫工業也是工業,外包還是自產,只是一個商業決定,是從成本,技術水平,管理難度等多個維度得出的商業決定而已。市場沒到規模,就沒有那麼多人才可用,與其畫面水平平庸,我倒寧願團隊外包,至少視聽上讓我享受到了。畫風與人設上與其說接近千與千尋,我倒覺得更接近十幾年前的國產(大宇公司的)RPG軒轅劍。。。所以看起來格外親切。大魚海棠的每個場景,拿出來都是頂級的:人間的繁華,土樓的煙火氣息,壯麗的雲海,空中飛翔的大魚,海水倒灌毀天滅地,鳳凰飛舞神樹補天……我猜測主創們在寫劇情的時候,是先想好了這些出色的場景,然後再努力把劇情往這些場景裡歸攏,每五分鐘的段落單獨截取出來,都是傑作。
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值得一看的影片,拒絕盲目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