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醫院過去15年的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和維護歷程來看,醫院信息系統正向專科、專病臨床精細化管理及智慧醫院管理應用趨勢發展。
醫院正在使用的HIS系統於2005年12月在門診全面上線,2007年7月在住院全面上線,目前來看它至少還可以繼續運行五年。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以下簡稱「世紀壇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田宗梅在CHIMA 2020大會上針對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以及未來發展這一話題進行了詳細闡述。以下內容根據田宗梅主任發言整理。
首先回顧一下近20年醫療行業信息化發展歷程:2000年左右,85%的醫院信息系統以財務核算為中心,10%的醫院開始探索建立CIS,5%的醫院正探索建立PACS;2010年開始,多數醫院開始啟動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應用系統建設,也成為近10年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截至2020年,醫院信息系統集成共享與數據全面整合應用達到新高度。
受疫情影響,網際網路醫療的應用獲得突飛猛進式發展。世紀壇醫院於今年3月份快速啟動網際網路診療建設,並於5月份推動「網際網路+健康」服務上線。受新技術快速發展的影響,推測未來5年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方向,可以預見智慧醫院將逐步落地,同時智慧病房、智能樓宇、智慧財經以及人工智慧在臨床的應用都將會顯現成效。
推動醫院信息系統集成和整合
醫院信息系統架構目前大概分三種:第一,異構系統,不同的業務系統由不同廠商進行建設,分別使用不同的資料庫和系統架構;第二,臨床一體化,以醫生醫囑、病歷數據為主的應用整合;第三,完全一體化,通常由單一的系統廠商承建醫院所有系統或大部分系統。每種架構體系都有其優缺點,世紀壇醫院目前的系統架構屬於典型的異構系統架構。
世紀壇醫院「十三五」啟動的醫院信息化建設規劃,完成了對全院信息系統的建設整合,包括集成平臺、數據中心的建設,以及基於整個業務的數據流服務體系建設。醫院通過集成平臺項目建設,梳理了全院主數據和系統交互標準,完成了各系統的整合應用。各業務系統數據通過平臺的轉發和ETL提取的方式匯集到數據中心,同時基於數據中心支撐了很多業務系統建設。
世紀壇醫院數據中心目前採取的是分布式計算框架,支撐對外業務服務。數據中心實現了HIS、電子病歷、檢驗檢查、手麻、輸血、體檢等14個臨床系統的整合,包括門診、急診、住院、體檢等數據都做了統一的主索引管理和歷史記錄的整合與展現。整合的數據包括PDF文檔、HTML等版式數據和結構化數據。雖然世紀壇醫院對數據整合應用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從臨床醫生的角度來講,他們希望整個醫療過程中所有的操作和數據都可以留存下來。因此,站在臨床的角度,醫院信息系統集成與整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正視醫院信息系統面臨的挑戰
2010年初,由於醫院的原HIS系統合作方倒閉,醫院信息中心接手了HIS系統開發維護,每年維護髮布更新版本400餘個,維護量非常大。最近幾年,醫院業務系統根據臨床的需求增長迅猛,專科化、專病化管理的項目需求以及原有業務系統升級迭代的項目越來越多。在整個醫院管理體系當中,精準化、精細化的管理趨勢對信息化的要求越來越高。醫院信息系統面臨著新挑戰。下面從系統使用者和運維開發管理者不同的角度來梳理醫療信息系統常見的問題。
從系統使用者角度而言,目前醫院信息系統面臨以下問題:集成,體現為醫囑與病歷及檢驗檢查報告的集成整合度不夠,希望獲取的信息不完整等;性能,體現為外嵌內容接口多、系統響應慢等;UI,體現為解析度差異較大、界面顯示效果不佳、操作流程不合理等;易用性,體現為醫囑錄入複雜、過度提醒、無法快速獲取想要的資料等。
從運維開發管理角度來看,現階段醫院信息系統面臨著以下問題:可擴展性,主要是指系統架構是否支持多院區、計算資源擴展等;可配置性,體現為配置項有限等;國產化支持,主要是對IOE依賴程度高,使用開源工具較少;對運行環境的兼容性,不同版本的作業系統及瀏覽器兼容性問題;對標準的支持性,體現為術語、字典的標準化程度不高;安全隱患,體現為代碼邏輯不清、操作日誌追溯困難等。
展望下一代HIS系統建設
有關下一代HIS系統的功能與架構,有以下感受和體會。
第一,按用戶角色進行一體化設計。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門診、急診、住院醫囑與病歷的一體化設計;基於數據的應用整合,滿足對比查看、引用,數據瀏覽為嵌入式設計;智能提醒與應用整合,合理設置臨床提醒和限制功能,明確靜默提醒,強行限制區分,實現患者畫像、疾病知識圖譜、用藥合理性判斷、治療方案推薦、疾病信息檢索、病歷質控等在臨床各應用系統深度融合的智能提醒;線上線下一體化集成,患者診療信息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網際網路資源便捷應用,網際網路文獻資料查詢等。
第二,無紙化管理設計,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無紙化需要前期的流程去支撐,從門診就診、處方、申請、繳費、檢查、取藥、報告到住院手續、醫囑、申請單、報告、病歷等業務產生的數據都能方便醫生、護士、管理、患者等人員隨時隨地,及時、準確獲取相應信息。無紙化一定是全面的無紙化,包括了上述管理流程中的各個方面。
第三,智能化的設計。
包括智能提醒、智能導診、智能審核、智能質控、智能診斷等。後臺需要由大數據應用、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支撐。
第四,開放可擴展的網際網路思維架構。
構建微服務開放架構,實現資源隨需動態擴展,有效支撐網際網路應用。HIS的創新以用戶體驗為基礎,系統架構支撐用戶體驗,同時要平衡好使用者和管理者的需求。同時,需要注意到,HIS的創新應用有好的一面,也應充分看到需要較長時間摸索前進。在HIS新架構下,學習成本、管理成本較高,需要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應對。同時,在HIS創新發展過程中,不能因為追求新技術而更換系統。
在HIS系統的應用維護過程中,需注意到HIS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需要不斷進行本地化改造,儘量避免推翻重建。同時,HIS系統中80%的現存問題可通過持續改進得到改善。在HIS存在問題的處理上,醫院信息中心需掌握相應的主動權,與合作夥伴達成很好的共贏局面,讓其與醫院共進退,才能更好地建設信息系統,為醫院業務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