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胖乎律師。
前段時間,騰訊VS老乾媽烏龍事件可謂人盡皆知。
在業內號稱不欠別人一分錢的老乾媽突然被號稱南山必勝客的騰訊告上法庭,事由是老乾媽拖欠騰訊廣告費的合同糾紛,最終南山法院裁定查封老乾媽名下價值1624.06萬的銀行存款或等價值財產。
不過反轉隨即而來,老乾媽方發布了紅頭通告:從未與騰訊有過合作,並向警方報案。
正當事件撲朔迷離之際,警方公布了案件的調查結果:原來是三人通過偽造老乾媽公司印章,私自與騰訊籤訂合作協議進行的詐騙。
此次事件雖過於烏龍,要說其中的法律問題,說到底還是一起企業合同風險防控不到位的「法律事故」。
那麼今天,就來聊一聊企業經營類合同如何風險防控。
今天的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從整個合同的籤訂過程,我們來看每個環節相應的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話不多說,我們開始。
在這個環節最重要的,企業要做的事,就是要明確對方的主體信息。
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或者一些企查工具,對對方主體信息進行盡調,包括主體資格、業務範圍、盈利和服務能力等等,由此確認2件事:
通常規模較大的企業,雖然設置了法務部門,但是在前期商務對接環節,法務部通常不會介入,而是由單獨的業務部門去對接談判,而這些業務人員通常都不具備專業的法律常識和風險意識,那麼就往往會忽視甚至省略,對對方主體的盡調工作,這就為日後合同籤訂履行工作埋下了隱患。
在此次騰訊老乾媽事件中,騰訊的法務素來有「最強法務」的稱號,尚且犯了如此不應該的錯誤,而現實情況是,很多微小型企業並不會單獨設置法務部門,那麼由此,也就從一開始就選錯合作夥伴,而吃虧受損的企業就更不在少數。
主體確認了,接下來通常就是擬定書面的合同,以及接下來的針對合同條款的談判修改工作。
這一環節企業要注意預防哪些隱患呢?
首先是擬定合同,這裡要明確一點,最基本的合同條款,也就是最重要的條款一定不要出錯,像金額、支付方式、違約責任、保密條款、爭議管轄等等。
同時,模板大家都知道網上有很多,這裡也提醒一下,模板當然方便,但是千萬不要隨便套用,不同的交易、不同的對手、不同的時期,很多要件都是會發生變化。
再一個,合同條款的談判修改,這就好比一場博弈,是最考驗功力技巧的。在雙方基本共識達成,書面合同擬好之後,對於合同的細節,像交付時間、交付方式、違約情形、免責事由等等,就開始了拉鋸戰。
這個環節企業需要的是,對於商務和法律都相對精通的專業人士,因為通常一個很小的細節,就會成為日後訴訟過程中的重點爭議條款。所以,前期越嚴謹,越考究,越耗時,後期就越省力。
這個環節中注意三個要點:
首先,我們知道蓋章籤字形式有很多,不同的形式通常會成為日後爭議發生時,影響合同的效力因素。
此外,還有關於籤字的時間地點問題,如果是多方傳籤的情況,就會出現籤訂時間地點不一致的問題,這對於合同生效等問題都會有直接影響,同時,合同籤訂地又會影響管轄法院,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企業多加注意。
很多企業通常都會覺得,合同籤完就萬事大吉,其實履行階段才是很多問題出現的「事故高發地」。
合同履行出現問題,通常主客觀因素都有,對於企業來說,風險防控的意義,要遠大於問題發生之後,再去補救的意義。
我的建議是最好派專人監督、跟蹤合同的履行情況,做到溝通順暢、信息透明,對於可能發生的隱患及時重視起來。
就像此次騰訊老乾媽事件,合同真偽先不說,至少合同履行的情況就沒有做好後續跟蹤工作。
再就是,出現意外是不是能及時制定有效的備選方案,這些都是考驗一個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意識強弱的細節點。
好,今天就先說到這裡,我是胖乎律師,更多法律精彩敬請關注,歡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