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為中韓經濟合作提供機遇——訪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學部...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作為中國的近鄰,韓國高度關注中國兩會。韓國專家學者怎麼看待兩會、關注點是什麼、如何促進中韓兩國合作等話題,是韓國從自身視角看兩會的焦點。

  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學部部長黃載皓認為,此次兩會的召開將給中國帶來一系列新變化,同時也為中國的對外交往創造新機遇。由於中韓兩國間早已形成緊密的交流合作關係,所以中國的新變化對韓國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韓國企業和民眾關心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從經濟層面來看,中國能否進一步開放市場,為韓企等外資企業創造更為廣闊的投資經營環境。第二,從外交層面來看,通過中韓等國共同努力,能否一同維護好朝鮮半島和平穩定。第三,從文化層面來看,中國將出爐什麼樣的文化產業新政策,中韓文化產業合作如何進一步深化。第四,從環保角度來看,兩國可否發揮各自優勢,加強民間交流合作,共促環保事業發展。第五,從人才角度來看,中國在大力倡導創業創新,也更加對外開放。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會否引進更多韓國相關人才。

  黃載皓表示,儘管兩國間交流合作廣泛,但韓國企業和媒體對經濟交流合作尤為關心。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是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與韓國經濟發展方向的關係。近幾年,「一帶一路」建設從概念層面落實到實踐層面,得到了諸多大力推動與支持,做到了理論完備化、政策完善化、工作機制化、資金充足化、責任具體化。放眼國際社會,「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中國的倡議,同時也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公共產品。當前,國際貿易環境出現了不少新變化、新機遇、新挑戰。「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契合了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現實需求,中國也擔當了更加重要的國際角色。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過程中,能以何種方式參與是很多韓國企業所關心的話題。黃載皓認為,一是韓國可以利用自身產業優勢,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大潮中去。二是韓國企業可以積極把握機遇,抓住創新型經濟發展潮流,探索發展新機遇和新領域。三是中韓兩國部分產業存在競爭關係,但也有部分產業可優勢互補。所以,中韓企業需要探索新的合作領域和合作機會。四是中韓兩國企業可進一步深化交流,開展第三方投資與合作。(經濟日報駐首爾記者 白雲飛)

(責任編輯:何欣)

相關焦點

  • 韓國專家:G20峰會將為中韓經濟合作注入"新動力"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楊寧):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於9月4日至5日在中國杭州舉行。韓國湖西大學教授全家霖表示,G20峰會的召開,將為中韓經濟合作提供新機遇。中國主辦G20峰會,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提供交流的平臺,有助於解決世界經濟面臨的難題。  作為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應運而生的G20峰會,現在被視為解決全球經濟問題的重要機制。
  • 北京吉利大學外國語學院與韓國江南大學籤訂國際交流協議_中國網...
    5月16日下午,北京吉利外國語學院與韓國江南大學國際交流協議籤字儀式在行政樓四層會議室舉行。韓國江南大學稅務學院院長兼學校總務處處長徐熙烈與北京吉利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朱維芳教授籤訂了國際交流協議。雙方將通過開展師生交換、長短期師生留學、舉辦學術研討等相關措施,攜手培養適應中韓交流的國際化、全面發展的人才。
  • 【深度研究】樸東勳: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挑戰與機遇
    美國大選之後,國際形勢孕育新局,值得高度關注。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韓國亞洲大學中美政策研究所以及金九論壇於2020年11月12日聯合主辦第七屆中韓政策學術會議。本屆會議以「全球秩序變化與中韓關係」為題,匯聚了兩國專家深入探討的關鍵議題,強化了更加穩定的中韓合作關係。延邊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主任、國際政治系教授樸東勳參會討論。
  • 疫情給中韓科技合作提出新課題——訪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科技參贊富貴
    在全球抗疫戰役隱現曙光的今天,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科技參贊富貴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專訪,圍繞科技因素,回顧了近一年來的所思所為所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韓兩國,抗擊疫情取得了顯著成果。」富貴參贊表示,中國和韓國是世界各國應對新冠疫情這場大考中的「模範生」,這一稱號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經濟實現了觸底反彈,成為全球唯一全年經濟正增長的國家,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恢復正常,這樣的成就的確令人自豪,令世界刮目相看。」
  • ...話合作、謀發展、維和平的務實之旅——訪韓國湖西大學中國研究...
    新華網首爾7月8日電專訪:習近平訪韓是敘友好、話合作、謀發展、維和平的務實之旅——訪韓國湖西大學中國研究室教授全家霖  記者張青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至4日對韓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韓國湖西大學中國研究室教授全家霖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此訪實現了期待中的敘友好、話合作、謀發展和維和平,為未來韓中關係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全家霖說,習近平此次點對點式的訪問充分凸顯了韓中關係發展的良好局面。兩天時間內,兩國首腦進行多場會晤,雙方籤訂了多項協議。這在提升韓中關係、增進兩國人民友誼、維護地區和平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 韓國經濟恢復靠中國?韓國經濟遭受重創,中韓合作獲寄望
    在絕大部分國家都選擇閉國門的當下,韓國的商品出口受到了限制。一些韓國人將韓國的經濟恢復,放在中韓貿易協定上,將該協議當成韓國經濟在下半年復甦的重要推動因素。韓國經濟遭受重創據報導得知,韓國的經濟將在今年萎縮超過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韓國屬於受到疫情衝擊較小的國家之一。
  • 亞洲翻譯家的搖籃——韓國外國語大學
    全球頂尖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全球外國語大學聯盟成員。 韓國外國語大學成立於1954年,是以教授外國語以及外國文化為主的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提供世界上45種語言的教學,教授語言總類的數量在全球高校中排名第3。同時韓國外大擁有包括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各大專業,不僅是語言專業大學,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個全面化國際教育領導者。
  • 韓國釜山外國語大學代表團訪暨大華文學院商討合作
    韓國釜山外國語大學代表團訪暨大華文學院商討合作
  • 雙循環經濟與中韓合作方案專家研討會在穗舉行,韓方明、邱國洪出席...
    察哈爾學會會長韓方明,韓國駐廣州總領事洪性旭,學會東北亞事務首席研究員、中國前駐韓國大使邱國洪,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周虎城出席活動,就中國雙循環格局下兩國間經濟合作方案進行探討。邱大使在開幕致辭中指出,當前全球抗疫形勢依然嚴峻,但中韓兩國抗疫成果顯著,在「後疫情」時代需要突出重點,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中國以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戰略,並不是針對美國謀求與中國經濟科技脫鉤而採取的戰略收縮,而是通過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形成內外更好良性循環的戰略抉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內需的形成和有效供給,離不開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暢通和協同。
  • 西安外國語大學國際學院韓國本碩留學項目2020年招生
    國內國際就業前景廣闊 韓國作為中國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同時隨著韓國企業對中國投資的不斷加大,需要大量熟悉中國國情、了解韓國文化、掌握韓國語言的中國留學生。中韓兩國是亞太地區重要經濟體,在很多領域的密切合作遠多於其他國家。
  • 疫後中企出海新機遇(第2期) 2020中韓國際合作交流會成功舉辦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但危中也孕育新機,聚焦海外業務拓展,助力企業崛起,中企視訊主辦的疫後中企出海新機遇系列直播第二期再度開啟。12月8日,2020中韓國際合作交流會在中企視訊平臺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將視角投向中韓合作,在製造、技術等方面中韓兩國各具優勢,疫後中韓雙方有著深入合作空間,進一步融合創新將為雙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活力。這場國際合作交流會,深度解析了利用韓國自貿平臺助力中企出海的戰略,並全面介紹韓國的投資政策和新機遇。
  • 攜手前行,共同發展—我校與韓國嘉泉大學籤署國際課程項目合作協議
    ,引進優質的境外教育資源,開辦了中韓國際課程項目,為廣大學生搭建更為多樣的成才途徑。2020年12月15日,我校與韓國嘉泉大學舉行了線上簽約儀式,共同推進中韓3+4國際課程項目合作交流。我校校長潘汝良、副校長薛進生、外事辦主任何成陽、招生就業與對外合作處處長許曙青出席了籤約儀式。韓國嘉泉大學出席籤約儀式的代表是國際交流院院長崔景津、國際交流院部長金俊基、國際交流院科長黃太煥等國際交流院相關負責老師以及嘉泉大學中國辦事處代表林海燕等項目工作人員。
  • 【中韓關係】中國留學生改變韓國大學還救了韓國經濟?
    該校副校長金洪振(音譯)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道:「就在這個時刻,我們看到了來自隔壁的大國——中國的機會。」而後,該校加強與中國各大學以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合作,與中國近百所高校籤署了學術交流協議,並在天津外國語大學成立中國辦公室,以此吸引每年上百名中國交流學者與留學生在該校學習。
  • 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舉行第十屆韓國高中生漢語大賽
    (圖片由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提供)    「第十屆韓國高中生漢語大賽」決賽6日在韓國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韓外大」)孔子學院舉行。來自韓國各地的20名參賽選手晉級決賽,他們在舞臺上不僅展示了優秀的中文水平,更展現出良好的文化素養和人文底蘊,贏得現場觀眾的一致稱讚和陣陣喝彩。   按照比賽規則,大賽分為預選賽和決賽兩個環節,根據是否具有在華留學經歷分為A、B兩組。
  • 韓國化妝品企業僅剩中韓市場:中國在東亞三國經貿合作中作用凸顯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方與外方首次面對面舉行的政府間經貿合作機制會議。在8月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韓雙方率先開展聯防聯控,並建立「快捷通道」,樹立了國際抗疫合作的典範,向外界發出了中韓兩國堅定發展雙邊經貿關係的明確積極信號的同時,對區域乃至全球經貿合作恢復與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 韓國釜山外國語大學項目介紹
    Studies)是大韓民國唯一兩所4年制外國語大學的其中一所,是以外國語和MBA商學院為重點的綜合大學。該校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提高層次,擴充內涵,已成為大韓民國大學中多語種教育的先驅及領導學校。學校十分注重與國際間的交流,已與世界上16個國家的40多所大學建立了姐妹關係,其中與中國的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等多所中國著名學校建立了合作關係,釜山外國語大學還提供學生直接報名就讀世界各地姐妹學校的機會。此外該校還被韓國法務部選定為外國留學生管理優秀學校和區域性優秀大學。
  • 上海韓國國際學校師生進行洛外訪學
    2018年11月1日,來自上海韓國國際學校的師生一行33人在校長的帶領下來到洛陽外國語學校,進行一年一度的訪學活動。
  • 2017年知名大學語學院系列(3)-韓國外國語大學(附2017年招生日程)
    韓國外國語大學是一家以教授外國語及外國文化為主的大學。有兩所校園:分別位於首爾的東大門區及京畿道的龍仁市。韓國外國語大學成立於1954年4月20日,1979年增加了龍仁校區,1980年10月升級為綜合大學。
  • 專訪:中國可持續發展助力亞太經濟繁榮穩定——訪韓國西江大學國際...
    新華社首爾11月12日電 專訪:中國可持續發展助力亞太經濟繁榮穩定——訪韓國西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教授金時中  新華社記者陸睿 耿學鵬  亞太經合組織韓國西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教授金時中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將維持穩定、健康的發展態勢,這將在提振多邊貿易體系、推動亞太經濟發展方面發揮「壓艙石」作用。
  • 中韓(煙臺)產業園:打造中韓地方經濟和高端產業合作新高地
    原標題:中韓(煙臺)產業園:打造中韓地方經濟和高端產業合作新高地水母網11月2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賴皓陽 攝影報導)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韓國詩人許筠筆下的詩詞,正是如今中韓兩國友誼的寫照,也是當下中韓(煙臺)產業園孕育生機、繁榮共生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