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企業150億豪購12球隊 瘋狂投資引監管重視

2020-12-18 人民網

耗資超過150億元,中資企業成功「吞下」12家足球俱樂部,即便國家外匯政策收緊,中國資本海外收購足球俱樂部的熱潮仍未有退意。

4月16日,萊茵體育發布公告宣布終止收購英超足球俱樂部南安普頓。次日,萊茵體育母公司萊茵達控股集團又發布聲明稱,萊茵達控股集團實際控制人高繼勝將直接收購聖瑪麗足球集團有限公司80%股權。不過,參照此前日本、美國等國家海外收購足球俱樂部的經驗,收購容易運營難成為最大障礙,同樣的問題也正在考驗著「財大氣粗」的中國企業。

中資收購海外俱樂部早有先例。2007年楊家誠通過泓鋒國際收購伯明罕,直到2009年收購完成,拉開了中資海外收購的序幕。2016年更是海外俱樂部併購的高潮年:睿康集團6000萬英鎊全資收購老牌英超俱樂部阿斯頓維拉,蘇寧7.5億美元收購國際米蘭,中國商人李勇鴻7.4億歐元收購AC米蘭99.93%股權……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5-2016年,內地企業海外收購的足球隊數量已達12支。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兩年間,中國企業收購海外球隊耗費的資金已經超過150億元。

中資在海外瘋狂收購也引發監管層高度重視。2016年底,多部門宣布就海外併購加強審查,外管局和商務部要求500萬美元及以上的轉移出境業務須獲特別批准。發改委等四部委連續發布通告,密切關注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

在北京大學中國體育產業研究中心秘書長郭斌看來,需要注意的是,投資不能短視,要有長期投資和投入的準備,否則會影響中方資本聲譽。

(責編:黃盛、賴悅)

相關焦點

  • 新賽季中超關鍵詞之黑馬:兩大豪購球隊藏野心 升班馬爭逆襲
    備戰期瘋狂引援的申花和深足無疑首當其衝。而從以往來看,每年基本上都有一支升班馬球隊一鳴驚人,黃海和永昌還能延續這個光榮的傳統嗎?說到黑馬,幾乎所有中超球迷都會指向上賽季從中超降級的深圳佳兆業,在豪購了14名球員之後,深足基本上換了一支新球隊,既有郜林、王永珀等知名老將,也有鄭達倫、裴帥等當紅小生,還有姜至鵬這種現役國腳,外援也有哲馬伊利這樣的大牌坐鎮,從牌面來看,深足應該至少是中超前八的球隊。
  • 博阿斯導演熱刺瘋狂:1.17億豪購 首發更換9人
    英國《郵報》透露博阿斯很有可能在今夏花費將近1.17億英鎊。而隨著新援的加盟,熱刺新賽季的主力陣容中變化達到9人。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己北倫敦死敵熱刺今夏已經達到5800萬英鎊的投資。
  • 奧迪加大電動出行投資 未來五年計劃投資約150億歐
    (原標題:奧迪加大電動出行投資,未來五年計劃投資約150億歐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王琳琳)12月3日,奧迪表示為轉型高度互聯的高端可持續出行提供商,奧迪未來五年的總投資額約
  • 張信哲豪擲1.4億購大安森林公園豪宅 和黑範當鄰居
    張信哲深耕大陸市場多年,招牌金曲「愛如潮水」、「過火」打遍天下,2年前參加「我是歌手」聲勢再漲,年收入至少上億,他理財有方,在上海、北京都投資房產,去年12月再以1.42億元購入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百坪豪宅「方念拾山」,該棟大樓隱密性高,一層僅一戶,總戶數僅13戶,和陳建州、範瑋琪夫婦當鄰居
  • 中資企業赴美上市:逆流而上的融資路
    儘管赴美上市的中資企業將面臨美國監管機構更加嚴苛的審查,但近期仍不斷有中國公司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赴美上市企業主要是迫於投資方的壓力,未來企業轉向港股和上海科創板是趨勢。
  • 中國富二代留學生在加拿大購豪車,繳稅452萬曬帳單叫苦心好累
    一張稅單引發的炫富關於富二代喜歡在海外購豪車的新聞,著實已經屢見不鮮。不僅僅是購豪車,還有炫豪車、寄豪車、飆豪車、撞豪車等一系列後續新聞......還有前段日子可能就是因為豪車太多,招人眼紅的路姓華人男生遭到了綁架。
  • 投資150億!《妖貓傳》的錢都花在了哪?
    陳凱歌導演的奇幻電影《妖貓傳》定檔12月22日,在新發布的日本版海報中,醒目的寫著「總製作費高達150億日元」。在日本,10億日元就算高成本了,而150億日元,折算成人民幣9.7億,放在中國電影市場也算是大投資了。
  • 老鷹休賽季豪擲1.585億,新賽季要振翅高飛
    新賽季的季前賽不久後就要開打,各大球隊都在瘋狂補強。近期不斷有球員的續約或者交易消息傳出,湖人隊兩位當家球星詹姆斯和戴維斯紛紛續約留守,火箭隊的威少與奇才隊的沃爾互換,火箭隊當家球星哈登深陷交易傳聞。奪冠大熱門球隊正在瘋狂操作,其他球隊也沒有閒著,老鷹隊在休賽期已經豪擲1.585億,新賽季要振翅高飛。上個賽季的老鷹隊著實讓球迷們眼前一亮,尤其是新球員特雷楊的神奇表現,在特雷楊的身上能夠看到庫裡的影子,這樣一位充滿神奇的三分球射手會給球隊注入強大的活力。老鷹隊的思路也非常的清晰,就是將特雷楊留在隊中,當作未來的建隊核心來培養。
  • 輕鬆購全球、便宜買豪車…… 渝北自貿區帶來這些紅包
    而在自貿區內,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功能會進一步增強,並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撐系統,消費者在自貿區內就能直接購買付款,將商品帶回家。「並且自貿區內還將設立進口商品直銷店,讓市民享受更低優惠。」該負責人稱,類比上海自貿試驗區,渝北自貿區相關進口商品價格預計將比市場價便宜10%~30%。
  • 港資巨頭繼續抄底倫敦,爪哇控股(00251)豪擲2.58億鎊再收一棟金融...
    去年11月斥資1.54億英鎊買下英格蘭央行附樓的港資巨頭爪哇控股(00251)又有新動作,近日(2017年5月15日)正式發布公告表示在倫敦金融城又買了一棟銀行總部大樓,這次將出資2.58億英鎊(25.8億港元,約23億人民幣)收購HBOS總部大樓,HBOS是蘇格蘭銀行和Halifax銀行的母公司。
  • VP Markets經紀商融資20億美金,拿下加拿大監管牌照
    為進一步拓展加拿大市場,該公司成立加拿大子公司VP Markets Global LTD,並成功獲得監管許可牌照。據悉,VP Markets的股東本月初已向加拿大子公司額外注資1億加元資金,以滿足MBS對全監管牌照的資本需求。VP Markets執行長Ivan Bush對此表示,「在我們繼續加大全球化擴張步伐之際,這一舉動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 華菱集團與湘煤集團籤署購售電協議 年購電25億度
    作為湖南省用電量最大的國有企業,華菱集團每年向湘煤集團下屬的湖南能投售電有限公司購電25億千瓦時。湖南省煤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廖建湘介紹,這是湖南能投售電公司市場開拓以來,籤署的最大訂單。截至今日,該公司已經與省內60家企業籤訂合作協議,意向合同電量達70多億千瓦時,涵蓋有色、水泥、煤炭、化工、汽車、傳媒印刷、裝備製造、醫藥、酒店、新材料等多種行業。
  • 商務部:積極培育對外投資中介服務機構
    我國對外投資流量已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2位,存量躍升至第6位。對外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化工、電力、機器人等實體經濟和新興產業領域對外投資增多,服務國內經濟發展作用日益顯著。境外中資企業經濟效益持續向好。根據商務部統計,目前盈利和持平的境外中資企業佔比超過70%。深化我與世界各國互利合作。
  • 「工行杯」第五屆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籃球賽落幕
    新華網新加坡5月31日電(黃菲 謝曉語)由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主辦,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承辦的「工行杯」 第五屆中資企業(新加坡)籃球賽近日在新加坡籃球中心落下帷幕,中建(南洋)、工行新加坡分行、國油聯隊分獲冠、亞、季軍。
  • 35天17億歐!意甲獲得私募基金投資,20支球隊全票通過創造新歷史
    北京時間11月20日,據意甲聯盟主席達爾-皮諾最新消息,20支意甲俱樂部全部贊成意甲聯賽接受私募基金援助,在未來幾周內意甲聯賽與私募基金將會完成這筆交易,到時意甲聯賽將獲得高達17億歐元的投資,而這也將成為歷史性的一刻!
  • 中資企業進入「買買買」時代 這些外國品牌已擁有中國血統
    當中國消費者以驚人的消費力在海外市場「爆買」的同時,中資企業更是進入「買買買」時代,從海外地產、基礎設施到各類消費品牌,不斷收購海外公司,橫掃全球。   摩根大通全球Dealogic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海外併購金額總計達到1119億美元,首度超過1000億美元大關。而從今年一季度的海外併購數據來看,只一個季度的數據已逼近2015年上半年的數據。
  • 部分中資企業被移出全球指數 實際影響幾何?
    多家指數公司被迫剔除中資企業11月份,美國頒布一項行政令阻止美國投資公司、養老基金和其他機構買賣數十家中國公司的股票,這些中國公司被美國國防部認定「得到中國軍方支持」。對此,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10日表示堅決反對,稱這是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濫用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的又一事例,此舉最終會證明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 淨值佔比高達53%,監管通報超額換購
    據中國證券網報導,近期相關部門擬對部分基金公司採取行政監管措施。通報顯示,2019年10月,部分ETF基金成立後背離了跟蹤標的指數走勢,基金淨值跌幅較大。據相關部門核查,ETF基金存在股票大額換購的情況,部分權重股股東認購比例超過成分股的自然權重。據通報顯示,相關ETF基金的股票換購金額佔基金總淨值比例達到14%、53%,遠超相關股票在ETF基金中的合計權重比例。
  • 香港中資企業超過2000家 已渡過最困難時期
    中新社香港一月二十日電(記者董會峰)香港中資企業協會會長劉金寶今天向本社記者透露,目前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的在港中資企業已超過二千家,總資產約一萬七千三百五十億港元。  劉金寶說,近二十年來,中資企業發展成為香港經濟中具有影響力的企業群體,對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內地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 【投資非洲】應重視非洲國家稅收法律問題|中國投資
    (1)投資規模小於10億西非法郎的企業被稱為A類企業,這些企業自工業部認定的經營起始日起三年內免交企業稅、社會發展基金,自第四年起徵並逐年加徵:即第四年徵收50%的稅收、第五年招收75%的稅收,第六年開始徵稅100%的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