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孕早期需要多加注意,到了孕中晚期就可以開始肆無忌憚?
執筆:王筱銘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女性懷孕後,為了保證腹中胎兒的健康生長就需要變得小心翼翼,有的人覺得孕早期胎兒比較脆弱,多多注意就可以了,孕中期後就絕對安全了,其實真的如此麼?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其實,並非如此,雖然孕中後期,胎兒基本穩定,但是並非絕對的安全,如果稍不留神,也是很可能會影響到胎寶寶的生長發育的。
因此,對於胎兒的生長發育來說,就沒有百分之百安全的情況,這就需要孕媽多加注意了。
1、孕早期(1~12周)
懷孕初期,受精卵著床後發育成胚胎,而後著床然後慢慢發育,分裂成各個器官,如心臟、四肢、肺部等,這個階段的胚胎很可能才小黃豆大小,只有不斷地生長,才能夠逐步發育得越來越好。
胎兒害怕清單:
a、劇烈運動。孕初期,由於胎兒著床還不穩定,處於生長發育的最初階段,如果孕媽從事劇烈的運動,或是提重物,很可能會造成流產。
b、溫度過高的環境。孕初期,孕媽要避免呆在溫度過高的環境中,如泡溫泉、蒸桑拿等,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會受影響,甚至會對生命健康帶來威脅。
c、藥物。由於這個階段是胚胎分化成各個器官的過程,如果孕媽在生病期間盲目吃藥,很可能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甚至誘發畸形。
2、孕中期(13~27周)
這個階段的胎兒身體各個器官、四肢等已經基本初具雛形,逐漸有了人形,感官系統也在發育,如在4個月時,聽覺系統逐步完善,胎兒能夠聽到媽媽的心跳、外界的聲音,還會長出細小的毛髮。
可正因為其視覺系統發育完善,因此這個階段也是需要小心翼翼的,最怕的當屬「吵」了,還是需要多注意,不要認為胎兒已經基本發育好,就鬆懈了。
胎兒害怕清單:
a、噪音。由於胎兒已經具備聽力,孕媽在生活中最好就要避開那些嘈雜的環境,這樣就很容易對胎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威脅。
b、營養不充足。由於這個階段是胎兒生長發育的快速期,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很可能會更多。
c、跌倒。這個階段,孕媽的腹部已經逐漸顯懷,走動的時候就需要多加注意,如果不慎摔倒,就很可能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威脅。
3、孕晚期(28~40周)
這個階段,胎兒的各個器官等都已經發育成熟,會不斷完善自己的大腦發育,行動也會變得比較遲緩,甚至是伴隨一些妊娠期問題,如血糖升高、血壓升高、下肢浮腫等。
胎兒害怕清單:
a、情緒低落。孕媽情緒不良會導致自身內分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還易產生有害化學物質,從而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
b、體重增長過快。孕期準媽媽在保證飲食均衡的情況下,應該控制自身體重增長,以免發生妊娠期併發症、巨大兒等情況,增加分娩困難,危及母子生命安全。
c、出門有人陪。孕晚期,尤其是到了孕37周後,胎兒有隨時發動的可能,因此孕媽最好在家屬陪同下出門。
綜上所述,孕期為了讓胎寶寶健康生長發育,就需要避免做一些讓胎寶寶害怕的事情,這樣胎寶才會安穩。
1、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孕媽在孕期保持運動習慣,有兩個好處——
一來,可加速孕婦體內血液循環,幫助緩解孕期水腫和腰酸背痛等身體不適;
二來,能控制產婦體重增長速度,促進日後分娩的順利進行。
2、保持充足的營養素補充
由於孕期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不僅要供給孕媽自身消耗,更需滿足胎兒發育所需,因此一定要補給充足,避免母體和胎寶都「營養不良」。
3、保持充足的睡眠
孕期準媽媽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僅能夠讓自身的新陳代謝、激素調節正常,讓身體更好地排毒,還能夠在熟睡後,由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