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是件幸福又複雜的事,補充好營養才能媽媽寶寶都健康。
執筆:陳芳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前幾天,朋友跟我說她懷孕了,我恭喜還沒說出口,她像個洩了氣的皮球,滿臉愁雲地跟我說她第一次懷孕,又是遠嫁,身邊也沒個照顧的人,都說懷孕期間應該補充營養,可是自己卻一竅不通,為此很是著急。
本文圖片皆來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很多準媽媽都有這個困惑,知道孕期該補充營養,卻不知道如何補充,如果各種補品亂吃一通,不僅不能補充營養,還會加重身體負擔,而營養攝入不足,同樣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那麼營養物質到底該什麼時候補?怎麼補呢?產科專家給大家列出了一份清單——
此階段胎兒的發育:
此時是胚胎向胎兒發育的過程,從一個身長僅為幾毫米的小小胚芽慢慢發育成身長有6.5釐米左右,初具人形的胎兒。
此階段胎寶寶的大腦、心臟開始發育,且脊髓神經系統器官也逐漸出現。
此階段媽媽身體變化:
孕吐、尿頻、體溫升高、牙齦出血、貧血等。
重點補充營養:
葉酸!維生素c和b6!鎂、維生素A!
這一階段是寶寶各重點器官形成並且發育的重要時期,孕媽需要重點補充葉酸,防止胎兒出現神經管畸形。
另外,調查顯示中國20.6%的孕婦存在貧血的問題,而葉酸能促進紅細胞生成,能夠幫助造血。
而孕早期媽媽會出現早孕反應和牙齦出血,維生素c和b6能有效減緩。
鎂對胎兒肌肉、骨骼的發育至關重要,而缺乏維A,可能造成胎兒眼缺陷,泌尿系統問題。
如何補充?
√食補:多吃西紅柿、獼猴桃、櫻桃、香蕉、西蘭花等。
√藥補:葉酸可服用標示量為0.4毫克的葉酸片,一天一片即可,不可過量。
鎂和各種維生素可從食物獲取,也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補充。
此階段胎兒的發育:
這個階段胎兒基本成型, 胎長約25-28釐米,胎重約300-800克,他的骨骼和牙齒迅速鈣化,需要更充足的營養支撐發育。
此階段媽媽身體變化:
這個時期孕媽媽嗅覺和味覺異常,食慾減退及免疫力下降,缺鐵性貧血等問題。
重點補充營養:
鋅!鈣!鐵!
首先,這個時候胎兒的發育速度逐漸加快,孕媽媽需要補充更多的營養,再加上會遇上味覺、嗅覺異常,食慾減退及免疫力下降的問題。一旦缺鋅可能影響胎兒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的發育。
其次,這一階段的寶寶骨骼和牙齒迅速鈣化,因此也需要更多的鈣。
最後,寶寶身體發育需要更多的血紅蛋白,孕媽就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因此孕中期補鐵也是重中之重。
如何補充?
√食補:多吃奶製品和含鈣高的食物,或富含鐵的蔬菜、動物肝臟、瘦肉、雞蛋等食物。
√藥補: 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硫酸亞鐵和鋅,注意每日補鋅量不能超過45mg。
此階段胎兒的發育:
這個階段成型的胎兒處於各項身體機能不斷完善的階段,身長大約在只有47--53釐米,其皮下儲存糖原和脂肪和肝臟都在進一步完善為出生做準備。
此階段媽媽身體變化:
這個時期媽媽身體變得很沉重,同時新陳代謝能力降低,又受到子宮的壓迫,很容易便秘,還會出現身體乏力等問題。
重點補充營養:
碳水化合物!硫胺素!
寶寶需要更多的能量,媽媽就需要更多的熱量攝入,在這個時期可以吃一些碳水化合物來維持身體所需的熱量。
這個時期還有嘔吐、乏力之類的問題,多半是硫胺素攝入不足導致的,嚴重的還會導致子宮收縮,加大分娩的難度。
如何補充?
√食補:孕期便秘不止會引起痔瘡還有可能引起流產和早產,可多吃蔬菜青菜來緩解。
孕媽每天平均需要進食400g左右的主食補充碳水化合物維持身體熱量。硫胺素海魚中含量較高,可在即將生產前適當食用。
【幸孕說】
從懷孕到生產,每個媽媽都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補充好營養,寶寶才能健康媽媽也能少受罪。只有媽媽健康才能給胎兒提供一個好的發育環境,因此,媽媽在孕期必須注意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