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快速提高和有效提高情商or智商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因為根本沒有!所以,更加容易實踐的方式比如說:通過積累知識和經驗來彌補「智商」和「情商」的不足!
想必小時候背古文王安石的《傷仲永》大家都有所耳聞吧,它的故事就是講述了一個「幼有神童之譽,少懷大志,長而無聞,終與草木同朽」的悲傷故事。
方仲永沒有上過學,五歲時突然就會提筆寫詩。他父親拿給秀才們看,公認寫得還可以。
他父親就天天領著孩子到處趕場,讓孩子賣文賺錢,不讓他上學。長到十二三歲的時候,寫東西就很一般了。等到二十歲左右的時候,「泯然眾人矣」。這裡,王安石強調的是學習的重要性:人光靠天賦是不行的,必須學習。但在現實中,父母看孩子聰明便讓孩子賣藝而不去上學的,絕對是少數。常態應該是:「這孩子很聰明,應該送去學校讀書啊!」可是,有很多聰明的孩子,即使上了學,最終沒有獲得多大的成功。
所以智商往往是天生的,而情商是後天培養的。但是也不絕對。
雖然智商天生一般,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閱讀、學習、專業性的訓練來提高。情商雖然後天養成居多,但假如你這個人天生聰明、機靈,性格開朗,熱愛交際,跟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能說會道,又懂得察言觀色,那你情商就很高。換句話說,假如你智商真的足夠高,腦子靈活,反應靈敏,懂得權衡利弊,大概率你的情商也會高。
說白了,智商也好,情商也罷,最終都會歸結為智慧。人的能力是有天花板的,你不可能什麼都行,什麼都會。但一個人如果足夠智慧,懂得做人做事的藝術,懂得駕馭人性人心,即便他本身能力弱,他也一定會混得風生水起。舉個簡單的例子,阿里巴巴之所以做到這麼強大,不是馬雲一個人真的有多聰明多能幹,而是他有足夠的智慧把一群牛逼的人團結起來一起幹事,這才是真的本事!
智商決定了你能幹什麼事,而情商決定了你能把這件事幹到哪程度。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有的人做了費力不討好,而有的人卻能把事情做到別人心坎裡。
所以,不要糾結於智商情商,你經歷得多了,吃的虧受的苦踩的坑多了,情商自然提高,另外,永遠不要停止學習成長進步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