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記者獲悉,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共同發布《2020第二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本次報告首次推出「路口延誤指數」基於路口的停車延誤和停車次數,對全國50城市路口服務水平進行等級評價。
數據顯示,全國主要城市重要路口早晚高峰等燈時間的TOP20中,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城市佔一半。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早晚高峰停車延誤時長大多高於大、中型城市,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為東莞、深圳和佛山。
其中,東莞市紅綠燈(信控)路口早晚高峰平均停車延誤時長最長,超過40秒/車,是特大城市中早晚高峰等燈路口延誤時間最久的城市。在超大城市中,深圳延誤時間最長,超39秒/車。大中型城市中,佛山延誤時間最長,超35秒/車。
據了解,本次報告首次推出「路口延誤指數」——基於路口的等燈時長停車次數,對全國50城市路口服務水平進行等級評價,並依據延誤指數將路口服務水平劃分A-F六個等級(A最優,F最差),當城市E和F等級路口較多時,則說明城市路口服務水平整體較低。數據顯示,早晚尖峰時段服務水平較低路口佔比較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排名前三位城市分別為深圳、東莞和西安。
報告將全國50個主要城市的「交通健康指數」均值作為健康、亞健康臨界值(也就是健康水平線),得出交通健康、亞健康榜單。數據顯示,西安市交通健康指數最低,城市交通相對處於亞健康狀態;南通市交通健康程度最高。同比2019年Q2,交通亞健康榜TOP10中廣州市交通健康狀態變好,同比上升2.83%。
此外,交通健康指數同比變好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是哈爾濱市;交通健康指數同比下降的城市中,西安排名第一,其六項指標同比均變差。這些數據分析有利於輔助相關交通政策和出行解決方案的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報告首次針對醫院這一城市出行的強吸引點,結合其周邊交通擁堵、停車難、行車難的痛點發布了「全國十大最堵三甲醫院」榜單。根據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監測,全國十大周邊道路最堵醫院所在城市多為北方城市,全天擁堵延時指數均大於2,持續處於嚴重擁堵狀態,且高峰期排隊時長多數超過20分鐘。
依據榜單,鄭州的河南省人民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濟南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分列榜單前五位,高峰期排隊時長均在16分鐘以上。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