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即將成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

2020-07-26 湖北經視

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了解到,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即將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成立。該校物理學院黨委書記張凱介紹,1983年10月學校開始建設實驗室天體物理教研室(掛靠物理系),1996年在引力實驗中心重新組建天體物理團隊,2014年物理學院成立粒子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從事粒子、天體物理、宇宙學等方面研究。2017年又進一步凝練方向,圍繞天琴空間引力波計劃開展引力波天文學相關理論研究。目前天文系有專任教師1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其中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2人。

華中科技大學即將成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

(湖北經視 劉思陽 郭靖 通訊員 高翔 王瀟瀟)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成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
    今天,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即將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成立。天文學是研究宇宙及宇宙間各類天體的形成、結構和演化的學科,也是六大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數、理、化、天、地、生),其關注最前瞻的科學問題,相關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學和應用價值。該校天文系的成立具有深厚的科研積澱。
  • 華中科技大學成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
    華中科技大學成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今天,從@華中科技大學 獲悉,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即將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成立。天文學是研究宇宙及宇宙間各類天體的形成、結構和演化的學科,也是六大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數、理、化、天、地、生),其關注最前瞻的科學問題,相關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學和應用價值。
  • 華中科技大學建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
    教育熱點話題【華中科技大學建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7月25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 獲悉,華中地區首個天文系即將於26日揭牌。天文學是六大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數、理、化、天、地、生)。早在1983年10月華中科技大學開始建設實驗室天體物理教研室(掛靠物理系),1996年在引力實驗中心重新組建天體物理團隊,2014年物理學院成立粒子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從事粒子、天體物理、宇宙學等方面研究。
  • 華中科技大學成立了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
    7月26日,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正式揭牌。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喻家山天文臺同時啟動規劃建設。除了九宮山天文臺,湖北將再增一座天文臺。天問一號邁出了我國對火星探測的重要一步,而作為為後續更多太空探測任務提供儲備人才的天文系建設更是至關重要。天文學的發展水平某種意義來說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杆,也將在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華中科技大學天文學系的成立具有深厚的科研積澱。
  • 教育| 華中科技大學成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
    「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暨喻家山天文臺規劃,正式啟動!」在線上線下十位院士、近四十家天文單位負責人、十餘萬關注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的見證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正式揭牌。與其一同揭開「面紗」的還有武漢喻家山天文臺規劃設想。
  • 這所高校成立了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
    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通訊員高翔、賈法雷)7月26日,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正式揭牌。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喻家山天文臺同時啟動規劃建設。除了九宮山天文臺,湖北將再增一座天文臺。天問一號邁出了我國對火星探測的重要一步,而作為為後續更多太空探測任務提供儲備人才的天文系建設更是至關重要。天文學的發展水平某種意義來說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杆,也將在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華中科技大學天文學系的成立具有深厚的科研積澱。
  • 華中科技大學天文學系正式成立!系華中地區首個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天文學系成立暨喻家山天文臺規劃啟動儀式舉行。來自國家及地方天文臺、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天文學科的院士、專家200多人線上線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華中大天文學系的成立對物理學科、理科、學校都具有重大意義
  • 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成立 湖北將再增一座天文臺
    湖北日報訊 (記者方琳、通訊員高翔、賈法雷)7月26日,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正式揭牌。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喻家山天文臺同時啟動規劃建設。這意味著,除了九宮山天文臺外,湖北將再增一座天文臺。
  • 廣州大學成立天文系,為國內大學第18個天文系(學院)
    廣州大學天文學科緊跟國際天文學發展態勢,開展創新性研究,聚焦國家天文學發展需求,積極參與平方公裡陣、中國空間站光學巡天望遠鏡、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取得了一批在學術界具有影響力的成果。周雲表示,廣州大學天文系的成立是促進科教融合、創新天文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他相信廣州大學將為中國天文事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華中地區首個!全國200多位院士、學者齊聚武漢,共同見證這一重大時刻!
    7月26日,華中科技大學天文學系成立暨喻家山天文臺規劃啟動儀式舉行。來自國家及地方天文臺、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天文學科的院士、專家200多人線上線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的誕生。華中科技大學天文學系的成立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1983年10月學校開始建設實驗室天體物理教研室(掛靠物理系);1996年在引力實驗中心重新組建天體物理團隊;2014年物理學院成立粒子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從事粒子、天體物理、宇宙學等方面研究;2017年又進一步凝練方向,圍繞天琴空間引力波計劃開展引力波天文學相關理論研究。
  •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誰才是華中地區最強的大學
    根據校友會和軟科的排行榜,華中地區排名比較前四名,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未參與排名)。不過稍微再看看排名,以及他們的數據對比,你就會發現,相比湖北的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湖南的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其實差距還是有點明顯。所以,範圍進一步縮小,華中地區最強的大學無疑將從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中產生。那他們誰更強呢?
  • 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地區國家科技獎排行前三
    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位列華中地區國家科技獎排行前三湖北高教網訊:今日艾瑞深校友,最新發布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榜和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學科排名。國家科技獎排名華中科技大學獲獎數17次,全國排名第6,華中地區第一。中南大學獲獎次數11次,全國排名第9,華中地區第二。武漢大學獲獎次數9次,全國排名第12,華中地區第三。
  • 2020年中國華中地區大學排名出爐,華中科技大學第1
    誰是中國華中地區的最好大學?哪些院校的綜合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華中地區哪些院校躋身2020中國大學排名100強?中國華中地區(含河南、湖北、湖南)共有14所高校躋身2020全國100強行列,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位列艾瑞深校友會網2020中國華中地區大學排名前3強。
  • 華中科技大學全國各省市錄取分數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介紹
    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全國各省市錄取分數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介紹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於2000年5月26日合併成立,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
  • 2020中國華中地區大學排名,華中科技穩居第一,武大、中南墊後!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按照地域劃分,華中地區包括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三個省份,這三個內陸省份,在祖國中心地帶,經濟欠發達,高等教育湖北省最強,湖南省次之,河南最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農業大學),進入國家首批「雙一流」的大學有7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南方地區全國性大學,中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同華中科技大學略有不同,中山大學是文理起家的高校;華中科技大學則是工科起家的高校。兩所學校的重點並不相同,擅長的領域也略有不同。不過,中山大學校史更為悠久,解放前就已經成立,並且當時名氣就已遠播;而華中科技大學是建國後才成立的高校,又反覆改名,知名度略低一些。
  • 華中科技大學獲設華中首家韓國世宗學堂
    華中科技大學獲設華中首家韓國世宗學堂   中新網武漢2月22日電 (朱煒 胡瑞敏)22日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華中地區首家韓國世宗學堂在該校獲批設立,學員可就近接受系統的基礎韓國語言訓練。
  • 天文臺+天文系:這所「雙一流」高校發力天文學科建設
    其中,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瑪珈山頂上就建有山東大學威海天文臺,2008年12月24日,該天文臺發現了一顆小衛星。這顆後被命名為「威海星」的小衛星成為我國內地高校望遠鏡發現的第一顆小衛星。位於湖北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下稱「華中科大」)也將擁有校園天文臺。昨日(2020年7月26日)上午,該校喻家山天文臺規劃正式啟動。
  • 華中科技大學,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點擊看視頻)2021年1月3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製出實用化的高精度銣原子絕對重力儀裝備,作為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其成功交付,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 華中師範大學成立全國首個AI教育學部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為了讓虛擬教師加盟真人教學 這所大學成立全國首個AI教育學部近日,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行的「後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教學方式變革」高端學術論壇上,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趙凌雲說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劉三女牙表示,比如在本次科技抗疫中,人工智慧在疫情演化建模與分析、送餐機器、病毒診斷分析系統等方方面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和理論的關鍵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