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霸州市第四中學 中學高級教師 河北省先進德育工作者 廊坊市中小學骨幹教師
主編:王濤
欄目主編:楊文慧 / 責編:孟麗
審校:孫夢霞 / 美編:左左
許地山既是我的「師」,又是我的好友!「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如是說。的確,從某種程度上,許地山先生是他的引路人和示範人。就其《落花生》一文,先是許先生於1922年創作,啟迪我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的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同時將「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以鞭策自己,警醒世人。老舍先生於1935年也寫了一篇同名文章《落花生》,再次用平淡的敘述、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深情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落花生」的優秀品質。父親許南英影響了許地山,許地山感染了老舍,他們都教育了世人,即做人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東西,不能華而不實,而要實實在在,默默奉獻,成為對社會真真切切有用的人。
落花生
題目點明全文的寫作對象,乾淨利落,簡單明了。
①我是個謙卑的人。但是,口袋裡裝上四個銅板的落花生,一邊走一邊吃,我開始覺得比秦始皇還驕傲。假若有人問我:「你要是做了皇上,怎麼享受呢?」簡直都不必思索,我就答得出:「派四個大臣拿著兩塊錢的銅子,愛買多少花生吃就買多少!」
開篇點明自己是個謙卑的人。再假設如果做了皇帝會怎麼享受?表達了對「落花生」的極度喜愛,也道出了即使身居顯位,亦如落花生一樣,謙卑實在。
②什麼東西都有個幸與不幸。不知道為什麼瓜子比花生的名氣大。你說,憑良心說,瓜子有什麼吃頭?它夾你的舌頭,塞你的牙,激起你的怒氣,因為一咬就碎;就是幸而沒碎,也不過是那麼小小的一粒,不解餓,沒味道,勞民傷財,布爾喬亞!你看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淺白麻子,細腰,曲線美。這還只是看外貌。弄開看,一胎兒兩個或者三個粉紅的胖小子。脫去粉紅的衫兒,象牙色的花生仁兒一對對地抱著,上邊兒還接著吻。那個光滑,那個水靈,那個香噴噴,碰到牙上那個幹松酥軟!直接吃也好,就酒喝也好,放在舌上當檳榔含著也好。寫文章的時候,三四個花生可以代替一支香菸,而且有益無損。
為何落花生輸給了瓜子?作者很是為其打抱不平,連用短句細數瓜子的不足;又從形狀、顏色、味道、口感等方面對落花生大加誇獎,刻畫生動形象。其實萬物談不上「幸與不幸」,只不過是「我」的情有獨鍾罷了。
③種類還多呢:大花生、小花生,大花生米、小花生米;糖餞的、炒的、煮的、炸的,各有各的風味,都好吃。陰天下雨,煮上些小花生,放點兒鹽,來四兩玫瑰露,夠作好幾首詩的。瓜子可帶來作詩的靈感?冬夜,早早躺在被窩裡,看著《水滸傳》,枕旁放著些花生米;花生米的香味在舌上、在鼻尖,被窩裡的暖氣,武松打虎……這便是天國!冬天在路上,刮著冷風,或下著雪,口袋裡有些花生,使你心中有了主兒,掏出一個來,剝了,慌忙往口中送,閉著嘴嚼,風或雪立刻不那麼厲害了。況且,一個二十歲以上的人肯神仙似的,無憂無慮的,隨隨便便的,在街上一邊走一邊吃花生,這個人將來要是做了宰相或度支大臣,他是不會有官僚氣或貪財的。他若是做了皇上,必是一位儉樸溫和、直爽天真的皇上,沒錯。
落花生種類繁多,做法多樣,再現各種吃花生的場景。同時從吃花生的方式上推測一個成年人的將來,與開篇「做皇帝」呼應,強化像落花生一樣的人:儉樸溫和,爽直天真,絕不官僚或貪財。
④吃瓜子的照例不在街上走著吃,所以我不給他保這個險。
單獨成段,對瓜子的「布爾喬亞」很不買帳,一語帶過,與上段豐富的描述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表達對落花生品格的讚美,發自肺腑,深入骨髓。
⑤至於家中要是有小孩兒,花生簡直比什麼都重要。不但可以吃,而且能拿它們玩。夾在耳唇上當環子,幾個小姑娘就能辦很大的一回喜事。小男孩若找不著玻璃球兒,花生也可以當彈兒。玩法還多著呢。玩了之後,剝開再吃,也還不髒。兩個大子兒的花生可以玩半天,給他們些瓜子試試。
落花生除了能吃之外,還能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童趣,也為貧困的家庭帶來生機。
⑥論樣子,論味道,慄子其實滿有勢派兒。可是它沒有落花生那點家常的「自己」勁兒。慄子跟人沒有交情,核桃也不行,榛子就更顯著疏遠。落花生在哪裡都有人緣,自天子以至庶人都跟它是朋友,這不容易。
與瓜子較完真兒,又與其他果實比較,再現落花生「接地氣」「有人緣」等特點,真是對落花生「獨寵至尊」。
⑦在英國,花生被叫作「猴豆」。人們到動物園去才帶上一包,去餵猴子。花生在這個國家真不算很光榮,可是我親眼看見去餵猴子的人——小孩就更不用提了——偷偷地往自己口中也送這猴豆。花生和蘋果一樣好像有點魔力,假如你知道蘋果的典故。我這兒確是用著典故。
宕開一筆,從中國寫到英國,用落花生餵猴時,大人和小孩都會偷偷往自己嘴裡送,俏皮中體現落花生的魅力之大。
⑧美國吃花生的不限於猴子。我記得有位美國姑娘,到中國來的時候,在幾隻皮箱的空處都填滿了花生,大概湊起來有十來斤吧,怕到中國吃不著這種寶物。美國姑娘都這樣看重花生,可見它確實有價值。按照哥倫比亞的哲學博士的辯證法看,這當然沒有誤兒。
再宕開一筆,說美國姑娘來中國,也頗有「心機」地帶來落花生,唯恐吃不到。幽默地肯定了落花生的價值,豐富了內容,增添了趣味性。
⑨花生大概還跟婚禮有點關係,可我一時想不起來是怎麼個辦法了,不是新娘子在轎裡吃花生,反正是什麼什麼春吧。你可曉得這個典故?其實花轎裡真放上一包花生米,新娘子未必不一邊落淚一邊嚼著。(花生與婚禮也有密不可分的聯繫,但「我」卻想像新娘子的花轎裡如果有一包落花生的場面,她可能會一邊落淚一邊嚼,在美好的想像中結束全文。)
文章雖未卒章顯志,但作者深愛落花生,希望做一個像落花生一樣踏實肯幹、儉樸溫和、爽直天真、對大眾有用的人的情感流淌在每一段文字中,如涓涓細流,叮咚作響,餘音綿綿。
你看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淺白麻子,細腰,曲線美。這還只是看外貌。弄開看,一胎兒兩個或者三個粉紅的胖小子。脫去粉紅的衫兒,象牙色的花生仁兒一對對地抱著,上邊兒還接著吻。那個光滑,那個水靈,那個香噴噴,碰到牙上那個幹松酥軟!
1.本文的語言風格很有特色,請結合文章內容賞析。
2.文章以「落花生」為題有何好處?
公眾號回復「課件2018」下載本文PDF教學課件,查看後續更多相關連結內容。
思考探究答案將於明天中午在留言區置頂,記得來查看哦~
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編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申請轉載或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微信聯繫孟老師:1389579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