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明代大儒,一首五律描寫生動,值得反覆細讀

2020-12-19 品詩賞詞

一首優秀的詩篇,不僅構思獨特、鍊字準確,而且意境鮮明、用語委婉。作者為了打動別人,首先就要在詩中融入真情,但又不可太過直白,儘量給讀者留下思考的想像的空間,才能令人咀嚼不盡。

秋天是一個蕭瑟的季節,晝短夜長、秋風寒涼,面對那皎潔的月光,遊子更容易懷念起故鄉,心中也會有無數的感慨和惆悵。下面介紹的是作者是明代大儒,一首五律描寫生動,值得反覆細讀。

獨坐

明代:李贄

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

暖風燻細草,涼月照晴沙。

客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

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

李贄是明代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他幼年喪母,隨父讀書,善於獨立思考,中舉後就不再參加進士考試。他在文學上反對一味地擬古,注重創新,他開設的講座總是座無虛席,甚至滿城空巷。

但是李贄的思想過於反對傳統,卻讓很多人不理解,甚至遭到一些人的圍攻。這首詩就是作者抒發自己孤寂的心境,表達知音難覓的苦悶之情。

詩的開篇就對比鮮明,作者化用魏晉時阮籍的典故,如果有尊貴的客人來了,詩人就熱情歡迎;無人來訪時,就閒觀落花、靜賞白雲。

「有客、無人」的對照,其實就能清楚地看出,詩人更多的時候是獨處,即使偶爾有短暫的歡喜,也掩蓋不住長時間寂寥的情緒。

接下來就具體描寫他獨坐時經常看見的場景,清晨時,微醺如酒的和風,拂弄著細細的草葉;傍晚時,皎潔的月光,映照在柔軟的沙灘上。

「暖風、涼月」,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巧妙地代指朝、暮。作者筆觸輕柔,只用短短10個字,就描繪出一幅淡雅、靜謐的風景畫,彰顯出詩人閒適、安然的心境。

如此幽靜的環境,遠離喧囂和煩惱,本該讓詩人忘記得失進退,更可以靜心讀書、沉著思考,領悟大自然和人生的各種玄妙和機變。可是詩人內心並沒有讀者想像的那樣安寧,他反而覺得自己長久的客居生活,總像夢境一般;只有朋友來時,才能不再思念故鄉。所以閒適只是暫態,孤寂則是常態。

畢竟作者是一位大儒,之前都一直倡導大家積極進取,如今讓他忽然沉寂下來,可能一時半會無法適應。「客久翻疑夢」,一方面表達出詩人從20出頭就在外飄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一直在鄉愁中備受煎熬。唯有朋友來時,他在高談闊論中,才會暫時衝淡思鄉的惆悵。

作者在首聯和頸聯幾乎採用相同的句式,更突出地表現出自己的孤寂之感,同時也點明「獨坐」的主旨。詩人不願讓這種情緒始終縈繞心間,於是最後以景語結束全詩,同時也照應開篇,算是介紹了自己一天的生活。

詩人略顯無奈地說,一天很快就過去了,琴和書還未整理,就在獨坐中送走了殘霞。晚霞絢爛,卻無人與其一起觀賞,一個「猶」字,似乎有些戀戀不捨之意,但更多的是無人可訴的慨嘆和寂寥。

縱覽李贄的這首律詩,描寫生動,行文委婉,彰顯出一位大儒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對知音難遇的感慨。作者嫻熟地運用對比和烘託手法,在寫景中融入自己的複雜情感,同時也委婉地表達對世態炎涼的不滿。

其實生活總是這樣磕磕絆絆,人生也是一直交織著期待和艱難。詩人寂寞的時候有落花作伴,孤獨的時候只好一人獨坐,全文看似簡單的話語,卻包含了很多不可言傳的人生哲理,值得反覆細讀。

相關焦點

  • 王維的一首五律,描寫春日裡欣欣向榮的景物,驚豔了整個鄉村
    大自然和田園之美,也在他的詩作中獲得了生動、新鮮的反映。摩詰獨特的成就,不僅在於描寫了安適的隱居環境和生活,還在於表現了田家風景與農民生活的可愛。他的很多作品都是關于田園景物的描寫,既真切生動,又充滿了強烈的生活氣息,更傳達出對鄉土、田園生活的愛戀。下面介紹王維的一首五律,描寫春日裡欣欣向榮的景物,驚豔了整個鄉村。
  • 他是典型的詩紅人不紅,一首經典的五律,寫出了江南最美的春天
    那其中最典型的一位詩人,那就是盛唐詩人王灣,雖然他的作品並不是很多,可是一首經典的五言律詩《次北固山下》,卻是深入人心,相信很多人都讀過。所以很顯然這首詩的名氣要比作者名氣大,歷代的名家對於這首詩都有過諸多的點評,認為他是五律裡比較有特色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明代高僧的一首禪詩,初看令人費解,細讀充滿禪意
    下面介紹明代高僧的一首禪詩,初看令人費解,細讀充滿禪意。問影明代:法杲夜堂孤繞座,何物共徘徊?奄忽吹燈去,斯須乘月來。似奴家未畜,疑客戶誰開?若在平時比較忙碌或非常疲憊時,詩人絕對不會去思考關於影子的問題,今晚他閒來無事,心情放鬆,「何物」二字,就透露出作者濃厚的興趣。接下來就具體描寫影子的行蹤,「奄忽吹燈去,斯須乘月來。」燈火熄滅的瞬間,這可疑的東西也會消失在黑暗之中;而當皎潔的月光從窗戶溜了進來,那可疑的東西卻又去而復來,神秘地出現在眼前。
  • 宋教仁的一首五律,頸聯描繪生動,尾聯更飽含哲理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登山,古詩詞中也經常有描寫登山的作品。李白在廬山曾留下千古名篇,杜甫在泰山也是一覽眾山小,王安石和蘇軾更抒寫過很多寓意深遠的登山詩作。下面介紹宋教仁的一首五律,頸聯描繪生動,尾聯更飽含哲理。登韜光絕頂近代:宋教仁日出雪磴滑,山枯林葉空。徐尋屈曲徑,竟上最高峰。村市沉雲底,江帆夾樹中。
  • 杜荀鶴的一首經典之作,描寫細膩生動,頸聯令人讚不絕口
    下面分享杜荀鶴的一首經典之作,描寫細膩生動,頸聯令人讚不絕口。春宮怨唐代:杜荀鶴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縱覽杜荀鶴的這首五律,語言樸實,描寫細膩生動。頷聯寄寓深遠,人生充滿了無常,生活也是快樂少於憂傷。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只是無數宮女們悲慘生活的一個縮影。詩人雖然頗有才華,卻遇到衰頹的晚唐,不僅才不經用,而且只能四處漂泊。就像這位佳人,難得君王的寵幸,作者就用詩行,錄下心中的幽怨之情。
  • 一首看上去很不錯的合格五律,該如何吹毛求疵?
    有朋友寫了一首感覺不錯的五律,讓看看有沒有修改空間。五律《客居水鄉》 (新韻)驛外斷橋旁,風光一水長。閒雲凝冷月,野鶴戲寒塘。入仕雲遊寡,居閒羈旅常。廟堂雖距遠,社稷也牽腸。當然也可以說作者本身水平到了一定的高度,從格式、標註上都做得圓滿,讓人無從置喙。而在字詞修飾、文法安排上也算有心,既符合大眾尚古觀感(古詩意象多),又不難理解,算是將古典和流行結合的一首作品。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新韻「十唐」部的五律。實際上平水韻「七陽」部也是符合的,但是作者自標新韻,也是為了方便大眾閱讀吧。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五律,一句一景,卻用兩個字貫穿全篇
    一首詩特別要注意詩眼,用得好可以生動傳神,猶如畫龍點睛。詩眼是指一首詩或一句詩中最精煉的一個字,例如陳與義的「暖日薰楊柳,濃春醉海棠」,其中的「薰和醉」就是詩眼,一字之妙,卻讓全詩頓時出彩。有些詩歌雖然不乏精妙的句子,但讀完了全篇,總覺得欠缺一樣東西,細細揣摩,原來是少了一根貫穿全篇的紅線。
  • 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
    北宋的晏殊就喜歡描寫燕子,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既有一份眷戀,也好像在表達深婉的人生感觸。南宋的辛棄疾卻說,燕子幾曾歸去,只在翠巖深處,也抒寫了一種人生的曠達感受。元代也有一位才子描寫燕子,就更是特別。下面介紹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
  • 溫庭筠的一首五律,精彩紛呈,不亞於詩佛王維的意境
    作者將地名連接起來,未用虛字,但依然感覺渾然一體。下面介紹溫庭筠的一首五律,精彩紛呈,不亞於詩佛王維的意境。送人東遊唐代:溫庭筠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詩人卻並沒有點破玄機,接下來開始描寫周圍的環境,「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漢陽渡是非常繁忙的渡口,而郢門山則與其相距千裡之遙,詩人不可能分身,所以頷聯是互文,統指荊山楚水。詩人描繪了一幅遼闊雄奇的畫面,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颯颯秋風、杲杲旭日,以此為友人壯行色,可謂描畫生動。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古詩詞中經常出現詠物題材的作品,一首優秀的詠物詩不僅形神兼似,而且還要善於運用烘託和反襯的手法。不過這還不夠,詠物詩其實最忌諱純粹賦物,所以只有託物寓意,才能打動讀者。比如唐代的張九齡曾經寫過一首《歸燕詩》,其中兩句「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當時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又不被唐玄宗信任,心灰意冷時賦詩明志。李林甫讀到這首詩也知其必退,心中的猜忌和恚怒也稍解,於是就不在加害於他。下面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 唐詩裡一首描寫雨的詩作,寫得極為生動,美得令人心醉!
    那麼說起唐朝的詩人,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還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等人,其實還有很多並不那麼出句,但詩作同樣寫得很出彩的詩人,他們的詩作,無論是格律,還是文學性,那都是值得一讀。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唐朝詩人王建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作,那便是他的《雨過山村》,這是一首描寫雨的詩作,而且寫得極為生動,雖然有些冷門,但不失為一首傑作,僅僅二十八個字,卻是營造出了一種非常高遠的意境,美得令人心醉。
  • 明代的一首禪詩,首句就引人入勝,頸聯更是禪意濃濃
    下面介紹明代的一首禪詩,首句就引人入勝,頸聯更是禪意濃濃。早過懸空寺明代:鄭洛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溪通。山川繚繞蒼冥外,殿宇參差碧落中。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鄭洛是明代安肅(河北徐水)人,字禹秀,詩人年少時父親就已去世,但他讀書勤奮、孝敬母親,被人稱讚。他是嘉靖年間的進士,曾以兵部侍郎總督山西軍務,累官至兵部尚書,後遭言官誣劾,於是就託病告老歸鄉。詩人在山西期間,經常在閒暇時間遊訪恆山,並與寺院裡的長老交流切磋,加上自己悟性很高,所以詩人也有很深厚的佛學造詣。
  • 黃庭堅不多見的一首七律,想像豐富,尾聯更值得反覆誦讀
    作者在極短的詩行中表達出豐富的內涵,卻需要讀者能神遊冥索,去探尋作者所暗示的情境。下面介紹黃庭堅不多見的一首七律,想像豐富,尾聯更值得反覆誦讀。落木蕭蕭、雲水茫茫,一葉孤舟、意興高漲,這樣的詩人令人喜愛,這樣的名句更值得反覆誦讀。作者用生動而真切的描寫,盡顯石塊的奇妙,也傳達出詩人的喜愛之情。
  • 杜甫爺爺杜審言最經典的五言律詩,被後人評為初唐五律第一
    今天小樓就與朋友們一起,精讀杜審言最經典的一首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這首讀曾被明代胡應麟評為初唐五律第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杜審言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詩即為子回應他人某一首詩,以該詩的格式再作一首詩。和詩分為依韻、從韻和步韻。依韻即和詩與原詩都押同一韻部的韻,從韻則要求押韻之字全部相同,步韻要求更嚴,不僅要求押韻之字相同,而且要求押韻之字的位置也要一樣。杜審言的這首詩,是應和陸丞的《早春遊望》之作。晉陵:現江蘇省常州市。陸丞,即姓陸的縣丞,其人不詳,他的《早春遊望》也沒有流傳下來。
  • 明代落魄才子被貶外地,見到當地風景,即興寫下一首很接地氣的詩
    那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楊慎一首比較有特點的詩,便是他的這首《出郊》,那這首詩雖然描寫得很普通,而詩人在寫這首詩時,也是極為落魄,由於他得罪了當時的皇帝,一度被貶到了偏遠的雲南,也正是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使得他一到雲南之後,見到了當地的風景,於是即興寫下這首詩,成為了一首很有趣的作品,通篇更是很接地氣。
  • 杜審言五律特點初探
    三、五律的特點(一)從形式上看,對仗工整。除一首是拗體外,其餘27首,格律嚴整。一般五律首聯不要求對仗,而五律27首中有21首的首聯對仗,可見五律十分講究對仗,技巧相當純熟。(二)從內容上看,景物描寫細緻入微,帶有很強的身世之感。1.對南方景物的描寫,筆調清新,帶著很強的貶謫之悲。
  • 陳與義的一首五律,技法高超,僅是開篇兩句,就令人心醉
    一首詩如果有一個好的開頭,就容易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從而也為這首詩的流傳打下基礎。那麼一般的詩歌,都是如何開頭呢?一種是意境深遠闊大,比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境界博大,感慨深沉。下面介紹陳與義的一首五律,技法高超,僅是開篇兩句,就令人心醉。放慵宋代:陳與義暖日薰楊柳,濃春醉海棠。放慵真有味,應俗苦相妨。宦拙從人笑,交疏得自藏。
  • 白居易秋日詠懷,這首五律開篇就比喻生動,尾聯更是妙語雙關
    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秋日詠懷,這首五律開篇就比喻生動,尾聯更是妙語雙關。秋思唐代:白居易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獸形雲不一,弓勢月初三。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白居易非常善於寫景,不僅細膩生動,而且色彩鮮明。比如他的《暮江吟》中的名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作者寫的是秋日黃昏與夜晚的江天景色,在吟唱之中,寄寓了對美好景物的審美感情。一道殘陽,是一條粗重的斜線描出,江面兩半顏色不同,是兩條橫線畫出了它們的分界。
  • 詠雪詩中一首奇葩之作,應考要求作五律,詩人四句擱筆成經典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奇葩詠雪詩,考試要求作五律,詩人四句擱筆成經典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唐詩作為傳統文化園圃中的最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早在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以詩歌來記錄他們的生活,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感情。
  • 六本高質量古言種田文,作者文風細膩、描寫生動,值得細細品味!
    本期整理的是六本高質量古言種田文,作者文風細膩、描寫生動,值得細細品味!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書名:《翠色田園》 作者:誓言無憂穿到深山裡,有戶青山家,攜兒又帶女,吃喝來發家,四季五穀味,山林茶香美,忠厚丈夫好,渣男滾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