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少不得需要交際。畢竟,歷史上太多才高八鬥之輩,因為不善於交際而受到埋沒,最終一生默默無聞。交際其實和做學問一樣,都是有著一定的訣竅。對於不擅長交際的人來說,其實卻是可以找到速成的辦法:那就是記住下文提到的這三句口訣。這三句口訣出自戰國時代謀聖鬼谷子的總結。在中國歷史上,論起善於交際,鬼谷子算是最高級別的宗師。不說別的,鬼谷子的倆徒弟張儀和蘇秦就曾把戰國的君主玩弄於股掌之中,因此只要得到了鬼谷子的訣竅,任何人際交往都將不再是問題。
第一句:與貧者言,依於利。所謂人窮志短。當然,也有少數的豪傑能夠做到不吃嗟來之食、做到貧賤不能移。但是,只要窮,就必然物質短缺,就必然會對利益產生好感。只不過區別在於,人窮志短的人往往會見利忘義、見錢眼開,而貧賤不能移的人,只要在道理上讓他覺得接受這份利益,不等於出賣自己的氣節、人格,那麼,這類人也會欣然接受這份利益。因此,對於貧窮者來說,想要打動他,就要從利益入手。只不過,需要先搞清楚具體個人的品行,然後才好對症下藥。對於貧窮的人來說,扯太遠的理想,未必能打動人家,但是,利益絕對是一劑良方,百試百靈。
第二句:與富者言,依於高。對於窮人要以利益打動。那麼,對於富人而言呢?畢竟這些有錢人口袋裡都不差錢。因此,和富有的人進行交流,就需要先聲奪人:依靠「高」。所謂的高,可以從兩個角度去考量。第一個,指的是地位之高。自古以來,富商喜歡結交權貴,但如果一個人善於製造聲勢,將自己和權貴靠上關係。這樣,在富人眼裡,自己就可以處於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勢,從而在和富人的交往中,佔據主動權。第二個,則是在見識方面。富人往往也有迷茫焦慮的時候,而當你能夠通過見識方面的優勢,讓富人在精神層面對你產生依賴性和認同性,那麼,也可以在交往中取得主動權。
第三句:與貴者言,依於勢。即和權貴交流的時候,要做到氣勢不倒,不能自亂陣腳。事實上古往今來貴族的氣勢,都具備盛氣凌人的特點。而想和貴族的交流中具備主動權,就需要自己給自己提升氣勢。而想在貴族面前有氣勢,就需要強化自己的精神層面,其中最典型的道理,莫過於孟子所主張的「威武不能屈」。即一個人只要內心足夠強大,其勢力即便是面對帝王,也不會有任何矮化,甚至敢於在氣勢上和帝王分庭抗禮。比如孔子、孟子周遊列國,從來沒因為面對國君而感到侷促。而一個人只要氣勢能做到強大,就可以在和權貴的交流中獲得主動權。
總之,根據交流對象不同,採取不同的交流模式,是實現有效溝通的必然途徑,只不過,強化自己的運營能力和氣質,還需要很漫長的時間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