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教育「購物車」大起底:大廠投資看什麼?

2020-12-14 界面新聞

文|多鯨資本

近年來,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場開始自己的教育領域布局。2019 年 5 月 23 日,騰訊正式宣布成立騰訊教育;阿里穩紮穩打,瞄準學前教育領域進行精準投資,加碼未來;百度、字節跳動在自建教育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在線教育的發展模式;網易也圍繞有道精品課和網易公開課在 ToC 端探索得如火如荼……

這些名號響亮的網際網路巨頭在教育領域都進行了哪些內外布局?本文對此進行了梳理。

1.騰訊:頻頻出手,B端自建平臺C端側重K12及在線教育投資

2020 年,教育領域多起大額投資事件中都可以見到騰訊的名字:國慶節前夕,騰訊完成了對高頓教育的新一輪融資;2020 年 10 月 12 日,火花思維宣布完成 1 億美元的 E2 輪融資,成為十一假期結束後教育圈的第一起融資事件,而騰訊就名列投資者之中,這已經是本年內騰訊第8次在教育領域有所動作。

根據投中數據 CVSource 顯示,截止目前,騰訊產業投資基金對外投資達近 30 次,多偏向於中後期投資,天使輪和 A 輪企業也佔有一定比重,涉及將近 20 餘家教育機構;其中以在線教育和 K12 教育佔比最大,此外還覆蓋了 STEAM 教育、語言培訓、早幼教、職業教育等多個細分賽道;騰訊產業基金在對外投資上不僅數量多,且出手闊綽,單筆投資最多高達 10 億美元,且近年來在教育領域的投資數量明顯呈逐漸上升趨勢。

不難發現,騰訊這種四散開花的「廣撒網」投資模式幫其捕獲了不少獨角獸:其投資的新東方在線、百詞斬(年營收 1.21 億元)、阿凡題、猿輔導、VIPKID(獨角獸公司)均發展迅速,在 K12 教育領域的市場份額不可忽視。

騰訊總裁劉熾平曾表示,騰訊本身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始終著眼於利用技術和網際網路推動教育革新。騰訊看好基礎教育領域的發展前景、重視私立教育機構投資。在線教育業務的投資儘管沒有給其帶來龐大收入,但騰訊仍希望通過投資教育的方式回饋社會。

除了對外投資教育企業之外,騰訊也積極布局旗下的內部教育業務。

2019 年 2 月,騰訊教育已搭建出騰訊教育、騰訊教育雲、智慧校園、智慧幼兒園、騰訊微校、騰訊新工科、騰訊課堂、企鵝輔導、騰訊英語君九條業務線,智慧校園數據中心、智慧課堂、智聆口語評測、優圖速算題目批改、微信校園卡、微信校園碼、騰訊新工科實驗室、新工科認證、教研雲這九條產品及技術線。這是騰訊對其內部教育版圖的首次曝光。

而在其主營業務合併之前,騰訊各個教育業務各自為戰,針對不同領域的對外投資恰好可以幫助內部教育業務的不同部門更好地拓展市場、進行技術合作,這也解釋了騰訊在教育領域的投資方針:數量上以多取勝,種類上多點紮根。

2.阿里:著眼學前教育領域,穩健投資加碼未來

2019 年 6 月初,由阿里巴巴領投,K12 在線教育作業平臺作業盒子完成了 1.5 億美元的 D 輪融資。截至目前,阿里巴巴以及旗下的雲峰基金對 VIPKID、寶寶樹、作業盒子、蘭迪少兒英語、CC 英語等約 10 家教育領域的公司進行多次投資。

從投資數量上,阿里的出手不算闊綽:從 2017 年至今,阿里對外投資的教育企業數量僅佔同為網際網路巨頭的騰訊的 1/3。

從投資輪次上看,阿里的投資集中在中後期;從投資細分領域上看,阿里著眼於 K12 和學前早教領域。

K12 在線作業平臺「作業盒子」的 C 輪和 D 輪融資中,阿里都曾進行領投;而在線少兒英語的獨角獸企業 VIPKID 從 C 輪、D 輪到 D+輪,更是受到了阿里的投資「三連」。

在學前早教領域,2018 年內,阿里以億元人民幣投資寶寶樹,達成戰略資本合作;除此之外,還斥資數億投資凱斯國際幼兒園 A 輪融資。這也符合馬雲多次提出要特別加強中小學、幼兒教育的表態。

從投資企業數量上看,阿里可能顯得穩重而「佛系」,但如果從投資的企業和細分領域上看,不難發現,阿里在教育領域對外投資的眼光精準而「狼性」:對於擁有雄厚資金實力的巨頭們來說,能夠投資的企業不盡其數,關鍵是在投資時做好加減法、根據企業已有主業戰略布局、加碼未來,才能保證自己在未來繼續坐穩巨頭交椅,這比投資回報顯得更為重要。

不可忽視的是,阿里還具有超越 BAT 其它企業的一項技術優勢:阿里雲。2017 年 10 月,阿里與國內多家知名 IT 教育機構建立「阿里雲大學」,並與各大高校合作,共同建設阿里巴巴大數據學院。藉助這個平臺,阿里可以更好地培養新時代技術人才,甚至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與微軟、亞馬遜等科技計算巨頭同場競技。

3.百度:教育「內容化」+「智能化」,發力B端、C端市場

百度教育事業部成立於 2015 年年底,旨在整合百度搜索內部資源、打造教育服務平臺。

技術層面上,百度致力於教育 AI 的發展。去年 2 月,百度教育召開教育合作夥伴大會,會上正式發布了百度「AI 教育」四大產品:智慧課堂解決方案、人工智慧教育解決方案、VR 教育產品、面向高校的人才培養合作方案。

目前百度教育布局中,自建的平臺有百度教育、百度文庫、百度翻譯、百度學術、百度傳課、百度百科、百度優課等,旨在構建「用戶自學」+「校內授課」兩個場景互補的教育模式;而在對外投資領域,與 BAT 中的其他企業相比,百度明顯還處於起步摸索階段,動作較少,投資的企業有滬江網校、傳課網、一休數學、百家雲、作業盒子、PROUD KIDS 等,數量較少。

 

4.字節跳動:對外著眼K12和英語領域,對內同步推進軟硬體布局

2020 年 3 月,在字節跳動成立八周年之際,張一鳴在給員工的信中就提到,思考和規劃教育等新戰略方向將是字節未來發展的三大重點之一。自 2018 年,字節跳動已經開始探索教育領域。

在教育領域的對外投資上,字節跳動著眼於英語和 K12 領域,兼顧軟體和硬體。此外,在早幼教、高等教育等細分賽道也有字節的身影。

註:兩次「曉羊教育」是對同一企業不同的投資輪次

在自主開發平臺的戰略上,字節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在談到字節所需的人才時,強調了「創新、全球化、軟硬體結合」三個詞。

2018-2020 年間,字節跳動創建了 GOGOKID、Aikid、大力教育、湯圓英語、瓜瓜龍啟蒙(現屬於大力教育,旗下有:瓜瓜龍英語、瓜瓜龍思維、瓜瓜龍語文)等在線教育平臺,主要精力投入集中在 K12、數學、英語領域,多為 VIP 式的 1 對 1 課程,廣泛採用 AI 技術+在線教育的教學模式。

儘管字節系產品 GOGOKID 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字節教育負責人陳林也公開表示「字節跳動做教育前三年不為盈利」,不可忽視的是,字節系的產品在導流營銷方面有著天然優勢,特別是受疫情影響,2020 年抖音文化教育類內容數量激增,直播場數與其增長率都維持在較高水平。

為了尋求在教育領域的差異化突圍,字節選擇通過硬體打開市場,採取與小米相類似的戰術:以較為平易的價格發布硬體產品,進而引導用戶使用與硬體相綁定的軟體,依靠內容和服務實現盈利。

11 月 25 日,字節跳動宣布擬推出教育平板,這是 10 月 30 日其旗下大力智能發布智能檯燈後在教育硬體市場的又一次發力。

除了教育平板和智能作業燈,字節跳動還透露了口袋學習印表機、兒童早教機、詞典筆等一系列教育硬體研發計劃。硬體研發需要過硬的技術實力和更高的時間成本,字節首款教育硬體產品——大力智能作業燈的發布比原計劃推遲了將近 10 個月,可見在硬體研發領域,字節的實際速度遠低於預期。字節的軟硬體結合戰略能否幫其突圍教育領域、發布的硬體產品能否輔助軟體「大力出奇蹟」,是下一步值得考慮的問題。

*編者註:上表中瓜瓜龍英語、瓜瓜龍思維均屬於瓜瓜龍啟蒙(包括:瓜瓜龍英語、瓜瓜龍思維、瓜瓜龍語文);瓜瓜龍啟蒙、大力課堂現屬於大力教育

5.網易有道:形成教育鏈閉環,打磨精品教育課程

丁磊曾這樣解釋網易在布局教育上的初心:「我們做在線教育目的不是賺錢,而是希望通過網際網路這個渠道和手段,打破壁壘限制,讓每個人都能平等地進行教育。」

對於自身在教育領域的戰略布局上,網易呈現出和騰訊「大量分散式合作、偏向 ToB 端,通過技術輸出和深度合作來傳播自身教育理念」完全不同的選擇。

在網易看來,K12 行業競爭已趨白熱化,在線教育的市場也逐漸顯現出其天花板。與此同時,BAT 尚未對 ToC 端提起重視;網易選擇此時入場,加上其引以為傲的精品課程質量,能夠幫助網易在未來的教育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在這樣的戰略指導下,網易選擇親自參與 ToC 埠的「廝殺」,幾乎沒有對外投資布局的動作,而是圍繞有道精品課和網易公開課排兵布陣,搭配有道詞典、有道雲筆記等 App,將網易的課程和網易的工具打包提供給用戶,打造全方位的「網易學習矩陣」。

2007 年,隨著有道詞典的面市,網易開啟了其在教育領域的布局。網易在在線教育的探索上以自建平臺為主要模式,幾年內先後推出了包括精品課(網易公開課、中國大學 MOOC、網易 100 分、網易卡塔編程等)、學習類 App(有道詞典、網易雲課堂、有道少兒詞典、有道翻譯官、U-Dic、有道樂讀、有道數學、有道口語、有道作業寶、有道詞典等)、學習型硬體產品等多款於在線教育領域有著開創意義的產品。

從網易教育的產品類型及細分賽道上看,從 K12 輔導、少兒素質教育、針對成年人的 MOOC 課程到職業規劃等一列公開課皆有涉及,內容覆蓋廣泛,貫穿各個年齡階段所需的教育服務,基本形成一套閉環。

對於網際網路大廠下場逐鹿教育圈,多鯨資本創始合伙人葛文偉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教育創業者可能都要在數據時代裡面重新思考定位:到底是騰訊系還是華為系,還是阿里系,還是字節系,因為四家公司早晚會改變這個行業裡面底層生態。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至 2020 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將達到 3.09 億人,其中付費用戶將達到 1.94 億人。在如此高速發展的行業趨勢和龐大的市場規模誘惑之下,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在探索未來分得最大一塊蛋糕的方法。而這樣「帶資進組」的規模性玩家的增加,將進一步促進教育行業本身聚攏人才、實現技術革新、獲得資本認同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大變天,巨頭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查看這幾家公司近些天的市值表現,更是一路飄綠——這不禁令人疑惑:比如,這一紙《指南》,為何就具有如此大的能量?比如,為什麼要發布《指南》,網際網路巨頭們到底做錯了什麼?比如,《指南》如此大的力量,會不會「矯枉過正」?
  • 春雨醫生獲搜狗投資 網際網路醫療先行者+「網際網路大廠」會擦出什麼...
    一個是網際網路醫療先行者,已積累了61萬註冊醫生,累計為2億人次提供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既與三甲醫院合作,又通過健康小站滲透社區、企業。一個是「網際網路大廠」,輸入法日活躍用戶4.64億,作為騰訊系布局,搜狗搜索長期與微信深度合作,背靠微信入口優勢,還是唯一可搜索公眾號內容的搜尋引擎,流量和用戶都是優勢。
  • 網際網路巨頭要做在線教育?蜻蜓點水而已
    在教育領域,網易被認為是「找不到方向」,網易的公開課和有道詞典雖然均擁有大量用戶,但從業者並不認為這兩款產品能有什麼作為。從業者認為,網易公開課本身只是視頻服務,距離教育領域最出利潤的考試、授課、培訓等環節太過遙遠;有道詞典則是工具類產品,很難有大的作為,金山詞霸做了這麼多年,仍然要靠流量變現,同樣,有道詞典距離真正的在線教育也差了很多。
  • 拼多多大翻車背後:年輕人正在逃離網際網路大廠
    「加班文化」再度被拉出來鞭策更有話題表示#年輕人正在逃離網際網路大廠#(圖片來源網絡)我們都知道大廠加班文化,但還是有大把的應屆生「玩命跳入火坑」,能拿到大廠offer就是成了越來越多年輕人想要通向財富自由大門的鑰匙。
  • 網際網路巨頭在教育行業新一輪的較量
    從BAT開始徵戰在線教育到現在,網際網路巨頭在線教育的布局的重點已從C端逐步往B端轉移。在C端,經歷了在線題庫、教育O2O、外教1對1等幾輪風口和投資後,開始思考盈利問題。在B端,這些巨頭們希望利用技術、信息服務、數智化等解決「網際網路+教育」最內核的問題——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
  • 寫給網際網路大廠員工的真心話:2020年,別瞎折騰!
    和倪叔聊起當初的選擇,鹿小姐也是悔不當初,直言是受了對方CEO的欺騙,覺得對方怎麼說也是一個江湖上小名氣的人物,公司又有知名基金的支持,怎麼看都不像是三個月就倒閉的公司,哪知道會是這樣……作為曾經的大廠員工,我很理解鹿小姐為什麼會上當受騙,總體來說有二個大的原因:第一個,過分關注自己手上的工作
  • 網際網路巨頭的菜籃子裡,裝著什麼陰謀?
    一周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題為《「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讓本就是網際網路新風口的社區團購火出了圈。文章指出,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
  • 新東方「穩健」、好未來「新潮」,2019年兩大教育巨頭的投資邏輯
    DaDa、曉羊教育、河小象、豌豆思維、小鵝通陸續完成億元以上融資,而這些大額融資的背後,有兩個耳熟能詳的教育巨頭——新東方與好未來。新東方、好未來近幾年一直通過投資拓展疆土,資本寒冬持續下的2019年,新東方、好未來又投了哪些企業?折射的投資邏輯又是什麼?
  • 2019屆網際網路大廠校招薪資一覽表!
    最近渲染網際網路寒冬的文章一篇接著一篇,滴滴裁員、京東裁員……「停更兩微一抖」媒體小編自謀出路去吧……但裁員真的代表網際網路寒冬嗎?小U不這麼認為!裁員只不過是網際網路公司的一種業務調整。阿里對網傳的「縮招」回應稱是假新聞,並表示阿里永遠會在人才上投資!
  • 旗下品牌被「改名」去標籤,網際網路巨頭們意欲何為?
    在美團、抖音、螞蟻和京東數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大廠紛紛將他們改名背後,都有著怎樣的意圖?網際網路大廠品牌「改名」,變與不變近期在安卓各大應用市場中可以發現,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短視頻App已經正式更名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抖音」。這也意味著在新名稱中「短視頻」這三個字已經消失,現在的手機桌面上僅顯示為「抖音」APP。
  • 大廠裡的二本生
    系主任則為他大開綠燈,允許他違反校規外出實習,畢業設計開題不需要回校,畢設只要按時提交,並以優秀畢業生身份順利畢業。張歡則看到了自己正走在通往財富自由的路上。畢業不到2年,他被某電商巨頭大領導一路保送進集團核心部門。部門同事人均身價百萬,有人27歲升職P7,在新一線城市買下學區房,開寶馬車上班。不懂網際網路的張爸,介紹孩子工作時都透著驕傲:兒子跟「首富」在一家公司。
  •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
    要說2020年什麼詞最火熱,社區團購絕對榜上有名。前陣子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網際網路大廠不應該著眼於幾斤白菜的流量,科技的創新終端是星辰大海,一時間打得網際網路巨頭們一陣懵,對社區團購的議論聲熱潮再起。而在人民日報發文之前,就已經有無數媒體、大v、甚至是路人指責社區團購會搶佔中國數以萬計的菜販子的經濟來源,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在輿論的煽動下也紛紛將矛頭指向社區團購。這場大戰看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但是真相遠不止如此!
  • 網際網路巨頭齊聚社區賣菜!網友:希望改進算法
    網際網路巨頭齊聚社區賣菜!網友:希望改進算法,別買一次土豆都是土豆  繼外賣、打車、共享單車之後,社區團購成為2020年最火的風頭,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場搶佔陣地。線上買菜是個萬億級別的生意。根據歐睿數據估計,2020年生鮮零售市場規模可超5萬億,同比增速近5%。
  • 背靠流量,網際網路大廠們為何還要在淘寶開店?
    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K12課外輔導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投資機遇分析報告》顯示,在線教育行業是教育與技術的交集產業。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移動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日漸成熟,用戶習慣向線上大規模遷移,中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在2022年將達到5433.5億元。
  • 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前景預測 網際網路三大巨頭入局在線教育
    疫情影響的2020年網際網路什麼最火?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226萬門次課程,1775萬大學生參加了在線學習,合計23億人次。在線教育的洪流中,阿里、騰訊、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等網際網路巨頭,也以自己的方式投身到這場數位化變革。
  • 2020教育行業:線上虛火線下爆雷、網際網路大廠搶市場
    停課不停學、在家上網課、高考延期、編程教育納入中考科目、在線教育頻頻融資……教育行業在2020年來說,無疑是所有人最為關注的焦點。今年開年的黑天鵝事件讓教育行業喜憂參半。線上教育機構有的頻頻融資,也有線下培訓機構關店、爆雷。更多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想藉助流量優勢入局教育,投資併購或者跨界發力。
  • 北三縣的大廠房價腰斬!是投資的大機會?還是大深坑?
    北三縣之一的大廠最近又雙叒叕出消息了,根據相關消息靈通人士(北京區域的一位地產大V朋友面對這一現象,廣大群眾,表示看不清,看不懂。背景:大廠該區域現在的新房價格,與其最高點時相比,價格直降了10000元每平米。其實啊,一般情況下,KFS不會輕易降價,除非它遇到了困難。還記得多年前某科因為降價,售樓處被砸那件事麼?事實上KFS對於降價的後果肯定是有過預估的。賣房像賣白菜?
  • 起底教育產品研發的三大要素:內容和技術之外,還有什麼?
    起底教育產品研發的三大要素:內容和技術之外,還有什麼?發布時間: 2016-12-15 07:00 起底教育產品研發的三大要素
  • JAVA工程師想入職網際網路大廠?達內IT學院沙龍將給你最優解
    入職網際網路大廠,是很多IT工程師的職業夢想,畢竟在更高的平臺,才容易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一些工程師並不知道,非科班出身能否入職網際網路大廠?新手面試阿里,需要必備哪些技能呢?12月26日,達內IT學院將舉辦「大內高手」系列沙龍之《大廠Java攻城獅的職業之路》主題線下活動,解開你進入大廠的所有疑惑。
  • 網際網路巨頭群起,新來者還有幾多機會
    排名前20中,國內網際網路三大巨頭佔據了大部分席位。騰訊共有微信、QQ、騰訊視頻、騰訊新聞、應用寶、QQ瀏覽器、騰訊手機管家,另有騰訊收購的酷狗音樂,投資的搜狗輸入法、快手,騰訊共佔據10個席位。國內三巨頭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