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髮科技6萬噸PBAT 產線擬明年上半年投產 可降解塑料需求料...

2020-12-18 財聯社

財聯社(廣州,記者 徐學成 關婉怡)訊,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限塑令」逐步落地,可降解塑料市場關注度不斷升溫。財聯社記者近日在金髮科技(600143.SH)調研了解到,公司目前擁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產能6萬噸,當前正處於滿產狀態,公司在建的6萬噸PBAT 產線預計將在2021年上半年投產。但公司對「限塑令」帶來的市場空間則持相對謹慎態度,並表示會根據市場需求,適時作出調整。

產線的擴充將大幅提升,將為金髮科技參與分享「限塑令」帶來的紅利奠定基礎。據相關機構統計,至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50億元,多家上市公司已經「入局」。但行業主流觀點亦指出,塑料汙染治理並非一蹴而就,可降解塑料替代將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金髮科技:冷靜看待市場變化

今年上半年,金髮科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品實現銷量3.14萬噸,同比增長49.28%。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國內頒布了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政策,使降解塑料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增加,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銷量。

金髮科技目前擁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產能6萬噸。公司投資者關係總監聶凱告訴記者,上半年產線基本上是滿產狀態,目前也正處於滿負荷生產。不過,聶凱也表示,目前公司可降解塑料大多銷往海外市場,國內市場佔比比較低,可能就在20%-30%左右。

「限塑令」將加速可降解塑料產品的替代,目前市場上最受關注的替代產品主要是PLA和PBAT,其市場需求亦將因「限塑令」的逐步落地而不斷釋放。

除已投產的生物降解聚酯合成產線外,金髮科技在建的還有一條年產6萬噸的PBAT產線。此外,據公司此前公開透露,金髮科技3萬噸/年PLA產能預計於2021年第四季度投產。

「目前進展順利,預計新建產能將於 2021 年一二季度可投產。明年6萬噸投產後,相信大部分也是出口國外。最近國內政策、市場上各方面也在提這一塊,相關政策落地後相關需求也會提高。隨著國內需求的提高,公司方面也會適時作出相應的調整。」聶凱談到公司目前在建6萬噸PBAT 產線時表示。

總體來看,面對可降解塑料市場熱度的不斷升溫,金髮科技方面則顯得較為「冷靜」。

「目前國內政策也積極推進塑料汙染相關治理工作,這個東西是循序漸進的,有一個過程。一段時間後,市場上可能會有變化,公司方面目前還是比較冷靜的看待市場變化。而國內市場一旦起來了,對於公司而言,就是產能的問題。公司會綜合各種因素,擇時地作出相應的調整,滿足市場的需求。」聶凱表示。

金髮科技的主營業務為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特種工程塑料、輕烴及氫能源、環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和醫療健康產品等七大類。作為改性塑料和完全可降解塑料領域的頭部公司,金髮科技今年以來的區間漲幅超過127%。

市場需求料緩慢釋放

繼今年1月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嚴「限塑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意見》(下稱治理意見)下發後,7月10日,國家發改委聯合相關部門再次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於8月中旬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截止8月21日,已有多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

可降解塑料多個概念股亦在近期收穫強勢行情。進入8月份以來,莫高股份(600543.SH)在15個交易日中收穫8個漲停,其中包括連續4個一字板。金丹科技(300829.SZ)自4月份上市以來漲幅已超過2倍。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公開表示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領域有新的計劃。王子新材(002735.SZ)已設立三級子公司開拓可降解環保製品的業務。瑞豐高材(300243.SZ)公告擬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彤程新材(603650.SH)通過引進巴斯夫授權的PBAT聚合技術,在上海化工園區落地PBAT生產建設項目,一期6萬噸。金丹科技(300829.SZ)目前在建1萬噸/年PLA產能也預計於2021-2022年投產。

華西證券研報認為,生物降解塑料由於其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環保性,預計將成為首選替代材料。忽略其餘領域可降解塑料消費需求,僅考慮快遞、外賣等4大領域143萬噸的替代需求量,如果按噸平均售價2.5萬元計算,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58億元。

但市場熱度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可降解塑料產品的替代進程卻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

相關分析認為,完全從市場出發,商家用可降解塑料產品替代的主動性並不充分,這也折射出政策引導將在推進可降解塑料替代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就目前來看,地方細則落地的步調並不統一。

根據治理意見中「三步走」的基本策略,2020年底、2022年底和2025年底將是可降解塑料替代的3個關鍵時點。但截至目前,已經明確「時間表」的省份仍是少數。如江蘇8月20日出臺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到今年年底之前,將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而廣東8月21日出臺的方案則明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市、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這意味著,可降解塑料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大的市場空間,其需求釋放亦將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

信達證券研報亦指出,未來兩年,將迎來我國可降解塑料產能投放的高峰期,但由於可降解塑料生產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目前整個行業開工率較低。因此,只有能夠率先投產並實現穩定生產的企業能夠享受政策趨嚴的紅利。

相關焦點

  • 長鴻高科:積極布局可降解賽道 PBAT60萬噸擬明年開始逐步投產
    60萬噸產能目前為行業第一今年10月,長鴻高科發布公告,將投建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該項目分二期進行,每期30萬噸/年,總建設周期5年,先行建設年產10萬噸最快有望2021年建成投產。
  • 海南禁塑全面開啟 可降解塑料時代來臨 行業龍頭金髮科技獲機構看好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國內部分地區、部分領域將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隨後,各地政府陸續出臺生物降解塑料政策。在政策刺激下,可降解塑料打開成長空間,作為行業龍頭的金髮科技,更是得到了投資機構的廣泛看好。
  • 「禁塑令」影響,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快速發展!
    降解塑料是指塑料及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因此,也被稱為可環境降解塑料。那我們來看看可降解塑料有哪些?   按照原料來源看,塑料可分為石油基和生物基。按照能否降解,塑料可分為不可生物降解和可生物降解。   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指由自然物質生產且可降解的材料。
  • 瑞豐高材擬投建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 培育新增長點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王僖3月16日晚間,瑞豐高材公告稱,公司擬投資不超過3.2億元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布局前景廣闊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據悉,該項目的建設周期為15個月,預計2021年6月底前竣工投產。公司方面表示,項目投產後能擴大公司生產規模,有利於優化公司的產品結構,培育新的增長點,提高公司的綜合實力。由於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大量使用,「白色汙染」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世界多國和地區也在根據自身情況,不斷完善「限塑」「禁塑」法律法規。
  • [隆眾聚焦]:「限塑令」促進可降解塑料行業大發展
    金髮科技,擁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產能6萬噸,並配有專業生物降解塑料改性生產線,產品涵蓋PBAT、PBS、PLA 樹脂及相關改性材料。2020上半年,金髮科技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在國內外市場目前在建6萬噸PBAT生產線進展順利,預計新建產能將於2021年投產。   3。恆力石化,預計今年下半年,公司將投產3.3萬噸的PBAT可降解塑料產能。   當然還有一些生產企業本就在可降解領域內具有較大的規模,未來仍有擴能計劃。
  • 國內13家全生物降解塑料PBAT生產企業在建項目一覽
    3、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國內外市場的發展,公司正加緊建設新產能和開發新的生物降解塑料以應用於更多領域。目前在建6萬噸PBAT生產線進展順利,預計新建產能將於2021年投產。  5、山東瑞豐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3月16日,瑞豐高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不超過3.2億元,在公司現有廠區內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布局前景廣闊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目前公司該項目已完成立項、可研、安評、環評手續,正在進行土建工藝設計和施工手續辦理工作。
  • 改性塑料行業短線和長線龍頭、最全概念股名單選好了
    近日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其規定,自明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新版「禁塑令」值得期待。另外:河北最嚴「限塑令」!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 丹化科技—可降解塑料+乙二醇
    3、可降解塑料:2020年6月20日公告披露:公司的聚乙醇酸(PGA)降解塑料項目公司的建設低於預期。 其漲停強勢一字板,最高封單量:3166.78萬,目前封板數量:1357.86萬,佔實際流通盤2.11%,佔當日成交量:218.66%。 【原因分析】 丹化科技漲停原因類別為可降解塑料+乙二醇。
  • 限塑令讓很多可降解塑料廠商訂單排到明年6月份了,金髮科技呢?
    以下為電話調研內容文字版(精簡)(問均為小明,答為$金髮科技(600143)):1.我看到有些媒體報導說,公司是國內產品最齊全、產量最大的這個改性塑料產品生產企業,想問一下是否確實是這樣啊?答:對。然後我在網上也看到有一些文章,就有分析說這個,可降解塑料存在千億級的這個市場空間,公司是這個塑料行業的龍頭老大嘛,公司對這方面肯定是非常了解的嘛,公司覺得這種說法有沒有(誇張的成分?)答:這個我們了解情況,是,也跟您也一樣,是吧?
  • 17省份發布「限塑令」 萬華化學等龍頭企業進軍可降解塑料行業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而海南擁有的1823公里海岸線,約200萬平方公裡的管轄海域,為其提供了降水、食品和經貿之路。龍頭企業早布局迎來利好與上述企業面臨危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9年下半年以來,多家國內企業宣布進軍可降解塑料行業。參與企業既包括萬華化學、華峰集團、恆力石化、彤程新材、瑞豐高材等國內有實力的企業,也包括金髮科技、金丹科技等可降解材料產業鏈企業,規劃的產能少則幾萬噸,多達百萬噸量級。
  • 「限塑令」+「新能源汽車」逐步落地 金髮科技向上空間已打開
    到2025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市場人士表示,「限制甚至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已經是一個趨勢,這對於那些主營業務中以生產可降解塑料為主的公司是個政策利好,而且這個利好將隨著政策的時間表逐步釋放。」  據天風證券數據,目前,可降解塑料在我國的市場需求為4.2萬噸。
  • PBAT漲價,PLA跌價,年後降解塑料可能一貨難求
    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報導,大限將至,箭在弦上!年後降解塑料可能一貨難求。供需兩旺,小廠進場大型資本提前上10年布局並且早已量產,現在政策落地就是收割的黃金時期,例如浙江海正、安徽豐原、金髮科技、藍山屯河、金暉兆隆、金丹科技。
  • 最嚴「限塑令」來襲,利好這8隻概念股,金髮科技一年上漲2倍多
    Wind數據顯示, A股市場目前有6隻「可降解塑料概念股」,產業涉足可降解塑料領域,分別為金髮科技、億帆醫藥、揚農化工、海正藥業、齊翔騰達、*ST兆新。除此之外,金丹科技、彤程新材也在「可降解塑料」上有所布局。據Wind數據顯示,上述8家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公司股價早在一年前就已起飛。
  • 實探|塑料之鄉的禁塑令「前夜」:all in可降解=賭博?
    開發區管委會某姚姓主任介紹,目前,園區內已入駐的塑料相關企業達100多家,普遍有二三十條產線,日產能多在20-30噸以上。貝殼財經在走訪中發現,相比於小作坊的晝夜作業,開發區處於閒置狀態的企業並不罕見,有的開工率只有一半,差一些的20多臺機器甚至只開了一兩臺。2020年進入尾聲,汪瑞及鎮上的「可降解塑料」訂單沒能填補上缺口,反而加重「訂單荒」。
  • 「限塑令」實施首周: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企業滿負荷生產
    河北一家塑料企業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可降解塑料原材料比較緊張,不好進貨,短短幾天每噸價格就從2.4萬元左右漲至2.6萬元左右。新疆望京龍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巖也向記者表示,2020年12月初,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的價格是2.3萬元/噸,1月初已經漲至2.6萬元/噸,短短一個月漲幅達13%。在上遊原材料大幅漲價帶動下,可降解塑膠袋價格水漲船高。
  • 海南控股全生物降解項目生產線正式投產,可年產1000噸全生物降解膜袋
    文丨國際旅遊島商報全媒體 陳勇合9月29日上午,海南海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全生物降解項目生產線在老城經濟開發區正式投產運營。該項目是海南控股為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部署,助力海南禁塑工作,充分發揮省屬國企引領作用的又一重要舉措,同時標誌著海南控股正式進入全生物降解製品生產領域。
  • 金髮科技在熔噴料上賺了多少錢?一噸毛利或超1.5萬元!
    金髮稱,改性塑料板塊產品毛利率穩步提升,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特種工程塑料板塊產品銷量穩步增長、經營利潤提升。同時,公司增加熔噴料、熔噴布和口罩等防疫材料和產品生產線,對業績起到積極作用。改性料多賺15.6億,大部分來自熔噴料數據顯示,金髮科技的改性塑料板塊,上半年實現產成品銷量61.91萬噸,同比增加9.51%,整體增長並不明顯。其中熔噴材料共銷售10.32萬噸,佔比16.7%。
  • 限塑令前夜塑料之鄉「荒」了:可降解塑料成本翻3倍 一天30個電話無...
    作為新渡鎮塑料製品產能的主力軍,大中型塑料廠正經受著變動帶來的「震蕩」。 這些工廠主要集中在小鎮中心街2公裡外的桐城雙新經濟開發區。開發區管委會某姚姓主任介紹,目前,園區內已入駐的塑料相關企業達100多家,普遍有二三十條產線,日產能多在20-30噸以上。
  • 限塑令前夜塑料之鄉「荒」了:可降解塑料成本翻3倍 一天30幾個電話...
    開發區管委會某姚姓主任介紹,目前,園區內已入駐的塑料相關企業達100多家,普遍有二三十條產線,日產能多在20-30噸以上。貝殼財經在走訪中發現,相比於小作坊的晝夜作業,開發區處於閒置狀態的企業並不罕見,有的開工率只有一半,差一些的20多臺機器甚至只開了一兩臺。2020年進入尾聲,汪瑞及鎮上的「可降解塑料」訂單沒能填補上缺口,反而加重「訂單荒」。
  •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走強
    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非常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限塑令」中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按照要求,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等重點地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今年下半年以來,發改委聯合九部門加強對塑料汙染治理問題的推動,各省市也集中出臺強制落地政策,行業有望進入滲透率快速提升階段。隨著最嚴「限塑令」實施日期的確定,最直接利好的產業無疑是可降解塑料相關生產企業。